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关注其心理健康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287名大学生使用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施测,以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女大学生性心理健康因子一(性认知)、因子三(性观念)分数均高于男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7,-3.160;P0.01);男大学生性心理健康因子二(性控制力)分数高于女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2,P0.05)。农村成长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总分及因子一(性认知)分数均高于城市成长的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1,-3.468;P0.05)。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总分及因子一(性认知)分数高于是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6,-3.982;P0.01);②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呈现高性心理健康水平,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呈现低性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4,P0.05);③大学生高性心理健康水平组积极应对分数最高,中性心理健康水平组积极应对分数居中,低性心理健康水平组积极应对分数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08,P0.001);④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性心理健康与积极应对间呈负相关(r=-0.249,P0.01),与消极应对间呈正相关(r=0.192,P0.01)。结论: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其越易采用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
张艳春 《校园心理》2010,8(3):160-162
健康的性心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面临普遍的性心理问题。本文试从性欲和性冲动、性梦和性幻想、自慰行为以及婚前性行为几方面探讨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性认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健康的性心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面临普遍的性心理问题。本文试从性欲和性冲动、性梦和性幻想、自慰行为以及婚前性行为几方面探讨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性认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性心理与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性心理与性行为现状,建立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效的高校性健康教育模式和更发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某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当代大学生的性知识仍很贫乏,有90.9%的大学生认为开展性健康教育是必要的,31.2%的人有性心理咨询的要求。关于性知识的来源情况:主要来源于各种杂志、小报和其他媒体的医学生占36.4%,文科生和工科生占51.9%。这说明性知识的正规渠道来源不畅,异常渠道、扭曲的性知识势必会影响青年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和性道德观的正常形成。对STD和AIDS的认识更令人担忧,表示了解STD和AIDS的医学生占52.1%。非医学生仅占18.5%。结论:在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也是必要的,为青年学生补上这一课,同时还应建立和健全性心理服务机构,以便使他们的性心理健康发展和性道德观的正常形成。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预测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预测因素。方法:选取700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作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以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为因变量,进行性别(2)×专业(2)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1,615)=3.294,P=0.050。专业的主效应显著,F(1,615)=20.896,P=0.001。性别和专业的交互效应没达到显著性水平,F(1,615)=1.890,P=0.170。以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为因变量,回归分析结果得出R=0.636,R2=0.405,F=29.641,P=0.001,说明建立的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结论:①对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有显著预测作用的变量按预测作用大小排序依次是:是否求助过、依赖的自我结构、自我隐藏度、专业、内控性和性别。②女生的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比男生积极。③文体艺术类学生的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比非文体艺术类学生积极。④自我结构是相互依赖的人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积极。⑤自我隐藏度高的人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消极。⑥内控者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消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意向的效果.方法:选取实验组34名,对照组30名大学生在三个月内进行团体辅导,以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行为意向量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量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污名量表、应对效能量表、自我表露的预期结果量表为测量工具,在团体干预实施前、后的一周对被试进行测量.结果:协方差分析与事后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被试在团体辅导后的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污名量表得分显著下降,而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行为意向、态度、应对效能和预期效用量表的得分显著上升.结论:团体辅导应用于改善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意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某高校2980名90后二年级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知识、性观念、性心理、性道德、性行为等方面。结果①仅22.9%的90后大学生对性知识有较好认知率;②69.2%的90后大学生很看重贞操,有较浓重的"处女情结"(χ2=29.75,P≤0.001);③仅19.7%的学生支持在大学期间发生性行为(χ2=244.28,P≤0.001);④仅有7.9%的90后大学生表示有过性交行为(χ2=722.64,P≤0.001)。结论①90后大学生对于性的问题比较坦然、宽容和理性,具有较健康的性心理,但缺乏系统科学的性教育和较强的性道德与责任意识;②90后大学生在校发生性行为的报告率不高,并不存在性泛滥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修订适合中国人使用的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污名问卷(SSPPH),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依据Corrigan对污名的定义,把寻求心理帮助的公众污名量表(SSRPH)和寻求心理帮助的自我污名量表(SSOSH)合并,并通过对大学生访谈补充了5个公众污名项目,形成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污名预测问卷。在天津市大学生中两次取样300人和1820人,分别进行项目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量表检验SSPPH的效标关联效度。结果:修订后的SSPPH共有10个项目,每个项目与所在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均>0.5。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二维度模型,各拟合指数分别为χ2=138,df=31,χ2/df=4.45,CFI=0.96,NFI=0.96,NNFI=0.90,RFI=0.89,RMSEA=0.05。SSPPH总分与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问卷总分呈负相关(r=-0.70,P<0.01)。SSPPH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7~0.81之间,重测信度在0.70~0.73之间。结论:本研究修订的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污名问卷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满足今后国内有关研究和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湛江地区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其与性心理健康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性行为和性心理健康问卷,对湛江地区886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有过自慰行为、边缘性行为及性交行为的女大学生分别占总数的34.9%、45.5%和9.1%,女大学生的自慰行为和边缘性行为存在生源地差异(χ2=22.56,7.14;P<0.001);②有性交行为的女大学生半数以上(58.0%)缺乏性安全防护;③生源地、性认知、性控制力、性观念、异性交往焦虑与自慰行为相关(OR=0.40,0.77,1.95,0.65,1.30;P<0.05);婚恋状况、性控制力、异性交往焦虑与边缘性行为相关(OR=11.86,2.47,0.63;P<0.05);年级、婚恋状况、性认知、性控制力、性别同一性与性交行为相关(OR=1.48,2.38,0.57,1.66,1.60;P<0.05)。结论女大学生性行为较为普遍,性心理健康状况对性行为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芹 《心理与健康》2001,(10):58-59
不少妻子对丈夫的性心理知之甚少,从而对丈夫性爱中某些行为有所不解。这里把他们一些潜藏着的性心理写出来,以便天下之恩爱夫妻皆幸福快乐。 (一)对丈夫来说,性方面的拒绝就是各方面的拒绝。 性活动是男人得到自我满足的一种主要方式。当丈夫向妻子提出性要求时,不仅仅单纯表示性要求,他的潜意识是:“接受我”。如果妻子用“我很累”“现在不”拒绝他,他会把妻子的话当作是“我不爱你”、“我不想要你”、“你无吸引力”的表示。如果妻子拒绝他,他就会停止主动要求,甚至会向别人寻找性和接受性。 (二)丈夫感情受到压抑时常常寻求性来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考察大学生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DSQ防御方式问卷、EPQ、16PF人格问卷,对19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r:0.16-0.63).性格外向、兴奋性强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比较成熟的心理防御方式应付环境刺激,而具有神经质倾向、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高的大学生一般都采用不成熟或中间型的防御方式应付外部环境.具有精神质倾向、敏感性高的大学生多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应急,而具有敢为性、实验性特征的大学生则常用成熟或中间型的防御方式应付环境刺激.结论:人格特征是制约心理防御机制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性欲是人的本性的根本部分。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的那样,它是根植于人类的无法逃避的生物本能,是一种原始生命力。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人类的性行为又超越了生物学的范畴,而更多地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因此,性行为及其表现形式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常的人类个体,当其身心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会产生性欲和性冲动。就大学生而言,他们已进入了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趋向成熟的阶段。这就说明:大学生的性意识已经觉醒,并且有了满足性欲的要求,性欲的主要表现形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特点。方法使用《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对17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问卷总均分为2.14±0.34,性认知和性态度的均分为2.45±0.35和1.93±0.56。总分及性态度男生得分低于女生(t=5.48和8.70,P〈0.01);总分及性认知高年级得分低于低年级(t=1.99,P〈0.05);性认知城市学生得分显著低于乡镇学生(t=2.02,P〈0.05);总分(F=8.12,P〈0.01)及各因子(F=11.31,P〈0.01;F=3.09,P〈0.05)理解支持组得分最低。不同父母态度组别的男、女生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F=4.50和3.96,P〈0.05),且都是理解支持组得分最低。不同父母态度组别的低年级学生得分也存在显著差异(F=6.04,P〈0.01),其中中立组得分最低。结论男生、高年级学生、父母理解支持的学生性心理更为健康。  相似文献   

14.
对士兵和大学生两组群体进行性心理调查,调查工具为自制《个别性心理问卷》,包括30个项目。本调查共获268例样本,均为男性,其中士兵组155例、学生组113例。本文对如下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初次遗精及心理体验比较,性幼想及心理体验比较,手淫及心理体验比较,性心理异常观念比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编制适合中国大学生的性常识测验.方法:参考国内外大学生性健康教材和性知识调查问卷,编制一份涵盖男女性生殖系统、性发育、个人性行为、人际性行为、少数性行为、性功能障碍、怀孕分娩、避孕和终止妊娠、性心理和性病艾滋病10方面的性常识测验.对多个样本施测后,根据被试的反馈和每道题目的难度、区分度,对题目进行删除、整合以及多次修改形成正式问卷,并检验此问卷的信效度.结果:大学生性常识测验包含36道题目,平均难度0.57±0.18,平均区分度0.30±0.05;包括男女性生殖系统、性发育、个人性行为、人际性行为、少数性行为、性功能障碍、怀孕分娩、避孕和终止妊娠、性心理、性病艾滋病10个方面的内容.测验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32,重测信度为0.733(P<0.001);对同一人群培训前均分25.7±4.1,培训后均分28.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P<0.001).结论:大学生性常识测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大学生中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性心理与性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大学生的性心理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在高校开展性心理教育的建议,这对于加强大学生的心身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春期性心理的主要表现及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青春期性心理主要表现在性意识、性情感和性意识的形式、发展和变化上,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抓住青春期学生在性方面的表现和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正确对待性成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300例老年人性心理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部分省市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龄以至于老年人的性问题也愈来愈受到广泛的关注。他们的性心理现状究竟如何?国内资料报导不多。笔者把1990年5、6月间所作的性问题调查中的性心理部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关于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问卷的修订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对Fischer和Turner 1970年编制的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问卷进行修订和信效度检验。方法:在研究、分析国外相关问卷和预备测试的基础上,选取了天津市700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同时选取了45名主动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的大学生为被试进行测试,验证中文版的信、效度。结果: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从0.562-0.810。各个维度与总问卷分的相关在0.695-0.838之间,问卷的内容效度比较好。各个维度分间的相关系数在0.301-0.499之间,略低于各维度与总问卷的相关,可见该问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4维度模型,而且构成各维度的题目也同原版本相同。结论:本研究修订的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满足今后国内有关研究和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家庭中子女数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通过使用对比研究法,把大学生所在家庭根据其子女数量分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两类,同时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CSPA 1.0中的心理健康量表进行测试。结果: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躯体化(t=-2.033,P=0.042)、焦虑(t=-2.227,P=0.026)、抑郁(t=-3.931,P=0.000)、自卑(t=-5.711,P=0.000)、社交退缩(t=-7.077,P=0.000)、性心理障碍(t=-5.300,P=0.000)、强迫(t=-3.152,P=0.002)、依赖(t=-2.171,P=0.030)、冲动(t=2.303,P=0.021)与精神病倾向(t=-3.145,P=0.002)方面有显著的差异。结论:家庭中子女数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强迫、依赖与精神病倾向方面,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偏高,而在冲动方面,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