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与健康》2009,(10):15-15
据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网瘾治疗中心研究发现,导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研究人员对641名网络成瘾障碍青少年进行了系统的临床心理分析,发现,76.3%的孩子家庭生活不和谐或父母感情不融洽;46%的孩子在童年时期有重大生活事件的创伤;5517%的父母在孩子上中学后仍然采用暴力、惩罚的教养方式,而与孩子坐下来有效沟通的时间大多每周不足1小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的同胞暴力经历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性。方法:在湖南省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调查1735例多子女家庭的儿童青少年经历同胞暴力的情况,并使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学生版)评定其情绪与行为问题。结果:经历同胞暴力的儿童青少年SDQ异常检出率高于未经历者[45.6%(236/518)vs.26.8%(326/1217)]。经历同胞暴力者中,既遭受又实施同胞暴力者SDQ异常检出率高于单纯遭受者和单纯实施者[52.8%(132/250)vs.37.9%(74/195)vs.41.1%(30/73)];单纯遭受者和单纯实施者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遭受和实施4种以上不同类型同胞暴力的SDQ异常检出率分别为63.4%(53/93)和76.9%(60/78)。结论: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的同胞暴力经历与其情绪与行为问题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青少年对母亲躯体暴力特点及相关的家庭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11-18岁青少年被试1900人。采用自编家庭基本信息问卷、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青少年对母亲躯体暴力调查问卷对青少年家庭的经济收入、母亲学历、父亲对母亲的躯体暴力、父亲对子女的躯体暴力、母亲教养方式和青少年对母亲躯体暴力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子女对母亲躯体暴力的年发生率为8.3%左右,不同性别子女对母亲躯体暴力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不同年级青少年子女对母亲躯体暴力的发生率差异显著;高学历母亲更容易成为子女躯体暴力的对象,母亲对子女的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对母亲躯体暴力分别是青少年对母亲躯体暴力的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结论:青少年对母亲躯体暴力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家庭暴力,母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对子女的情感温暖理解、父亲对母亲躯体暴力等因素与青少年对母亲躯体暴力有一定的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的认知加工方式.方法 选取32名青少年暴力犯,采用Eyelink I型眼动仪记录实验组对社会暴力信息的眼动数据.结果 青少年暴力犯在暴力图片兴趣区第一个点开始时同显著快于中性图片(t=3.06,P<0.05),对暴力图片在兴趣区第一个点注视时间显著长于中性图片(t=6.37,P<0.001),暴力犯对暴力图片和中性图片在兴趣区注视点总数,兴趣区注视点比率和兴趣区最大瞳孔直径均有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因素分析发现,暴力犯对中性信息的注意偏向成分可分为2个因子,而对暴力信息的注意偏向成分可分为4个因子.结论 暴力犯对中性信息和社会暴力信息注意偏向有很大的差别,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有其独特的认知加工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少年暴力罪犯父母养育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47名青少年暴力罪犯(研究组)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70名青少年非暴力罪犯(对照组)加以比较。结果暴力罪犯组在父亲惩罚严厉(t=4.78,P〈0.01)和拒绝否认(t:3.69,P〈0.01)因子上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是青少年暴力犯罪形成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父亲的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家族性遗传性耳聋是一种并不少见的遗传病。美国学龄儿童中发病率在1/650~1/20000 占患儿各种耳聋总数的35~50%。又有一些患者发病时问在青少年期或成年期,所以实际发病率要高得多。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心理问题相当常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有焦虑不安、恐惧、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中国人才的素质。这是于2001年10月底召  相似文献   

8.
观看电视暴力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观看电视暴力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对 2 5 9名初中生进行了观看暴力镜头的频次、对暴力的认同态度、观看暴力镜头的情绪反应、攻击行为倾向等五个方面的调查和分析。结果 :青少年观看暴力镜头频次和兴奋水平程度越高 ,情绪宣泄越少 ,表现出攻击行为倾向越多 ;男生的攻击行为比女生多 ;青少年的攻击行为随年级升高而降低 ;工读学校学生比普通学校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结论 :过多地观看电视暴力可能导致青少年攻击行为倾向增加 ,且攻击行为与观看电视暴力引起的情绪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攻击信念在暴力暴露与青少年网络欺负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方法:采用网络欺负问卷、攻击信念量表和暴力暴露问卷对1645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暴力暴露、攻击信念与青少年网络欺负显著正相关;②攻击信念在暴力暴露与青少年网络欺负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③性别调节了攻击信念的中介作用。相比女生,攻击信念对男生的网络欺负行为有更明显的预测作用。结论:攻击信念在暴力暴露与青少年网络欺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这种中介作用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心理与健康》2005,(10):31-31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显示,观看枪击等暴力场面将使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提高一倍,暴力行为也会传染。新一期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由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厄尔领导的科研小组对1500名处于相似环境中的青少年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暴力在社会上的传播方式与疾病的传播相似,暴力行为也可以在人群中“传染”。在为期5年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将1500名青少年分为了两组,他们之间惟一的区别是:一组青少年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由Wong和Gordon开发的青少年暴力风险评估量表(VRS-YV)属于目前罪犯风险评估中第四代暴力风险评估工具,能够有效评估青少年犯的暴力和再犯风险及一段时间后风险的变化。本研究旨在将青少年暴力风险评估量表应用于我国未成年暴力犯中并评估其信效度。方法:将量表翻译为中文并在原作者指导下发展出中文访谈提纲,以196名未成年犯为被试,对青少年暴力风险评估量表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结果:青少年暴力风险评估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评分者信度为0.90,校标关联效度分析表明,VRS-YV与PCL-YV的总分呈显著正相显著(r=0.77)。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VRS-YV的三因素结构(不良行为、人际攻击和家庭问题),可解释总变异的47.7%。结论:VRS-YV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CISA和WAIS-RC对暴力型智力偏低青少年的智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国成人智力量表(CISA)和中国版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RC)用于暴力型智力偏低青少年的一致性和暴力型智力偏低青少年的智力状况。方法:将CRT智商≤85的38名暴力型青少年服教人员随机分成两组,以先后不同顺序进行CISA和WAIS-RC测试。结果:CRT和CISA、WAIS-RC测得该组智商非常接近,CISA和WAIS-RC之间高度相关。暴力智力偏低青少年的智力主要处于边缘。结论:CISA和WAIS—RC有较高的一致性,具有同等效力。  相似文献   

13.
某市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某市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某市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抽取875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青少年成长与校园安全调查表,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各种可能影响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①精神暴力的检出率为59.0%,躯体暴力的检出率为35.7%.②男性、独生子女、父母关系不好、父亲饮酒等是校园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①某市中学生校园暴力较为普遍.②校园暴力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本身四个方面的影响,因此要从这几个方面共同着手最大程度上降低校园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暴力犯对暴力信息的注意偏向成分和特点。方法选取28名青少年暴力犯(实验组)和32名院校学生(对照组),采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记录暴力犯对暴力信息图片的眼动数据,分析注意偏向成分及特点。结果对照组在兴趣区注视点比率(0.59±0.02)%显著小于实验组(0.69±0.02)%(t=-3.46,P=0.001);对照组在兴趣区注视点总数(6.44±0.23)个显著多于实验组(5.64±0.19)个(t=2.51,P0.05);对照组兴趣区注视时间(2063±91.29)ms显著大于实验组(1813±61.42)ms(t=457,P0.001)。在兴趣区第一个点开始时间/ms、兴趣区第一个点序列号、兴趣区第一个点注视时间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都有显著差异。结论暴力犯对暴力信息的注意偏向出现注意解除困难且敏感度高于正常个体,对暴力信息的整体唤醒、注意水平较正常个体高。  相似文献   

15.
暴力电子游戏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子游戏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对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越发引起心理学家的注意。Anderson和Bushman在2002年提出了一般攻击模型,可解释青少年期间攻击行为的发展与暴力电子游戏影响易感性的个体差异,并提出游戏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分为短期与长期效应。大量有关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关系的研究得出五个一致的结果: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可以增加攻击行为、认知、情感与生理唤醒,减少亲社会行为。而父母的积极干预可有效减少游戏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1990年全世界有140万人自杀,青少年自杀比例更高[1]。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也相当严重。胡泽卿等1987~1988年对四川省部分地区调查表明,20岁左右的青壮年自杀人数约占整个自杀人数的五分之一;李建华、万文鹏调查云南省,1981~1986年16~35岁的自杀者竟占总数的61.6%。成都市1983~1986年青少年自杀占总数的26.6%[2]。方明昭调查首都7所重点大学及1所普通大学.表明大学生自杀年均死亡率为9~24/10万[3]。青少年的自杀行为,与青少年的特殊生理现象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特点紧密相连。青少年成长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建立青少年暴力犯罪模型,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5-HTT)基因多态性在暴力犯罪评估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调查量表分析223例暴力组和148名对照组青少年在人格、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冲动性、攻击性和家庭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分别比较暴力组和正常对照组5-HTT基因多态位点5-HTTVNTR、5-HTTLPR基因型与等位基因的分布,以观察5-HTT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人格、冲动和攻击等分量表的关系.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建立青少年暴力犯罪预测模型.结果 暴力组和对照组在多个分量表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HTT基因两个多态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在男性暴力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将5-HTT基因多态性纳入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预测模型后,未见预测正确率显著提高.结论 青少年暴力犯罪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5-HTT多态性与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可能不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青少年暴力犯罪倾向性综合评判模型,提高犯罪预测心理测验的命中率.方法 采用犯罪危险性人格问卷与<社会学因素调查表>对青少年暴力罪犯与某部队新兵进行测查.任一项人格分量表的T=70为划界分数作为人格测试评判模型,结合16项社会学因素共计17项为判别指标X1~X17建立综合评判模型,比较人格测试评判模型与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某大学255名女生约会暴力问题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了解女大学生约会暴力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方法,以18岁及以上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就有关约会中暴力发生情况在辽宁某大学对255名女生进行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255名女生中,有82.4%(210/255)报告有过约会.在有约会的210名女生中,在调查前的12个月里,有43.3%曾对恋人/约会的异性朋友施加过或躯体暴力(16.2%)或/和精神暴力(39.5%),有32.4%曾被恋人/约会异性朋友或躯体暴力攻击(9.5%)或/和精神暴力攻击(30.5%)或/和性暴力伤害(1.0%).结论: 女大学生中约会暴力问题并非少见.亟须对青少年约会暴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公众和专业人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开展以学校和社区为基础的预防教育与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个体对社会暴力信息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方便选取32名男性大学本科生为被试,运用自我评价方法对6对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的暴力和非暴力图片,进行暴力信息等级评定,并采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同时记录被试眼动数据。以兴趣区第一个注视点开始时间、兴趣区第一个注视点序列号、首次注视点在兴趣区比率、兴趣区注视点比率、兴趣区注视点总数、图片注视点总数、兴趣区注视时间、兴趣区最大瞳孔直径等作为眼动指标,并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试在非暴力图片兴趣区第一注视点开始时间长于暴力图片,在兴趣区第一个注视点序列号大于暴力图片,在首次注视点在兴趣区比率小于暴力图片,在图片注视点总个数多于暴力图片,在兴趣区的注视时间多于暴力图片,在兴趣区瞳孔最大直径小于暴力图片,且非暴力图片与暴力图片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但是兴趣区注视点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社会暴力信息能够引起个体明显的情绪改变并吸引个体的注意,产生注意偏向。但是否影响个体注意的维持或注意解除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