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祛风通络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旺 《山西中医》2007,23(1):65-65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常采用镇痛剂、封闭疗法,严重者采用手术疗法,虽能解除疼痛,但术后易遗留面部感觉消失。笔者运用自拟方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1959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有人引荐中国中医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郑卓人老先生医治。郭老知道郑老医术高超,并著有《灵枢经白话解》等著作,欣然同意。郑老详细诊治之后,知道郭老公务繁忙,无暇煎服中药.  相似文献   

3.
沈尔安 《家庭中医药》2007,14(11):64-65
195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影响日常生活、工作,有人引荐当时中医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郑卓人老先生医治。郭老  相似文献   

4.
食茶叶:传统的喝茶方法都是先饮茶水,然后丢弃茶叶,但这样浪费较多。时下在日本,许多人喝茶后再吃掉茶叶,因为茶叶中含有茶多酶等不少营养物质,有利于清洁口腔、预防龋齿,还具有明目、减肥等功效。而在我国则开发出了多种茶叶菜肴,如用龙井茶叶做成龙井虾仁、用碧螺春做成的碧螺鲜鱿、用祁门红茶做成的红茶土豆泥等,受到大众欢迎。  相似文献   

5.
慢性器官纤维化包括肺、肝、心肌及肾纤维化等均是医学难题,其病绵延无逆,应尽早治疗。“风邪”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是潜在的慢性器官纤维化发病初期的中医病因,且贯穿疾病始终;久病入络符合慢性器官纤维化的发展特点,其治理在“通”;疾病后期更需扶正培本,复苏脏器功能。基于上述病因病机,本文探讨以“祛风通络扶甦法”阶段性治疗慢性器官纤维化的理论基础,同时辨析其与现代医学机制和治法的异曲同工,以期更好地把握疾病发展主线,建立中西医结合防治体系,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徐长卿,首载《神农本草经》,主治“盅毒,疫疾邪恶气,温症。”后来使用较少。近年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扩大了徐长卿的治疗范围。其功能:镇静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尤其是运用其祛风通络止痛之功。录其验案三则于下,供同道指正。例1 张某,男,46岁。1991年元月3日初诊。因发烧(38℃)关节疼痛而来我院治疗。实验室检查,血沉32mm/小时,抗链“O”600单位。肢体关节疼痛,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剧,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色不红  相似文献   

7.
“祛风通络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以“祛风通络煎”随症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50例均为本院神经内科门诊病人,按《实用神经病学》的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81岁,平均38岁。47例为首次发病,3例为第2次发病。50例均有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眉毛下垂,眼裂扩大,鼻唇为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露齿、鼓气和吹口哨动作等症状。中医辨证属风邪入络25例,气血两虚13例,肝胆火旺12例。二、治疗方法祛风通络煎方:全蝎(分吞)2克,蜈…  相似文献   

8.
祛风通络汤治疗偏头痛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萍 《中医研究》2011,24(5):52-54
偏头痛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属中医学"头风"范畴,临床上以头痛为主症,表现为局部或一侧或双侧或全头痛,呈跳痛、掣痛、灼痛、胀痛、重痛、刺痛、空痛、隐痛等。本病有突然发作者,也有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时痛时止者,其疼痛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甚至数日或数周不等。西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笔者自拟祛风通络汤治疗肩周炎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脏病“微型癥瘕”在糖尿病久病入络的基础上形成,是糖尿病肾脏病的基本病机,在其形成过程中存在“肾络伏风”的病理环节。针对该基本病机,临床灵活应用益气祛风通络法可改善症状、减少蛋白尿等,已有确切疗效,实验研究发现该治法可减轻组织病理损伤、调控免疫炎症相关分子通路,提示益气祛风通络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天麻既能祛风,又能通络、止痛,广泛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但是天麻祛风通络活性成分科学内涵不清。自天麻有效成分单体香草醇首次分离后,相应地对天麻活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也不断诠释了天麻有效成分单体、提取物、药对和复方的多组分、多分子及多靶点效应。2005年以来,新一代测序技术相继产生,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日益广泛,使天麻活性成分代谢深入到后基因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2.
孙淑英 《四川中医》2007,25(7):71-71
目的:寻求治疗偏头痛良方。方法:临床运用通络祛风法治疗偏头痛4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5%,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通络祛风法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歌诀】祛风通络止痛王,海风藤苦肝脾上。无热关节拘挛僵,活血通脉跌打伤。  相似文献   

14.
祛风通络法治疗偏头痛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峰 《陕西中医》2006,27(3):281-283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取偏头痛患者67例作为治疗组,予祛风通络法组方(川芎、藁本、白芷、柴胡、白芍、菊花、蔓荆子、细辛)治疗;另取同期偏头痛患者5l例作为对照组,予镇脑宁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5,P<0.05。,祛风通络方药减轻疼痛强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通络法能明显缓解头痛,改善脑血流异常。  相似文献   

15.
<正> 治疗方药:防风、羌活、当归各12g、川芎、白附子、僵蚕、白芷各10g,地龙9g,全蝎5g。水煎分2次早晚服。日1剂,10d为1疗程。气虚者加黄芪30g,党参15g;血虚者加丹参20g,熟地15g,白芍10g;痰湿重者加菖蒲、天竺黄各10g;风寒重者加桂枝10g;面部及口舌麻木者加鸡血藤30g。治疗结果:痊愈(自觉症状消失,患侧面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46例,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面肌运动功能部分恢复)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羌活祛风通络贴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羌活、葛根、赤芍、小茴香、秦艽、丹参、冰片的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葛根素的含量;采用GC法测定样品中龙脑的含量。结果各薄层定性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未见干扰。葛根素浓度在20~100 n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8.31%,RSD1.19%;龙脑在130~720 n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60%,RSD为1.40%。结论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羌活祛风通络贴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自 1998~ 1999年 ,笔者以祛风通络汤治疗风痰阻络型头痛 40例 ,疗效满意 ,并与同期用镇脑宁治疗的 40例作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40例中 ,男 18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 40± 5岁 ;病程为 1周~ 1月。头痛强度分级属 级者 11例 , 级者 2 5例 , 级者 4例。对照组 40例中 ,男 16例 ,女2 4例 ;平均年龄 35± 5岁 ;病程为 3天~ 1月。头痛强度分级属 级 10例 , 级 2 7例 , 级 3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头痛的临床研究指导…  相似文献   

18.
面痛是一种中老年人多发疾病,也是难治顽固性疾病,近几年面痛一直趋向低龄化,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还降低其生活质量。文章总结吴远华教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验。吴远华教授根据其近二十年的临床经验,概括面痛的总病机为面部三阳经筋受邪结聚,阳气阻遏,不通则痛,以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为治疗大法。临床拟方荜茇定痛汤,辨证加减运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解郁祛风通络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18例).治疗组予柴芍止痛方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5 mg,每晚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临床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头痛综合积分、头痛中医证候积分、NRS自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中药组临床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改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对患者自觉疼痛评分(NRS)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柴芍止痛方疗效与西比灵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祛风通络止痛贴中群药醇提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阿魏酸的提取量和葛根素的提取转移率,结合浸膏的提取量综合考虑筛选出醇提的最佳条件。结果醇提的最佳条件为:70%乙醇,6倍量,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此提取工艺阿魏酸、葛根素的提取转移率达到70%以上,提取浸膏的量适宜,在丙烯酸酯压敏胶贴剂中是可行的,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