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痛宁配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采用头痛宁配合氟桂利嗪治疗,头痛宁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氟桂利嗪每晚5mg口服,对照组52例仅采用氟桂利嗪每晚5mg口服,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对照组总有效率5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痛宁配合氟桂利嗪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91例偏头痛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氟桂利嗦治疗。结果研究组头痛频率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偏头痛患者给予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治疗,可有效减少头痛频率及VAS评分,疗效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11月门诊偏头痛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结果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6.4%.结论 对于偏头痛患者给予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高,中西结合互补互利,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坎地沙坦及氟桂利嗪预防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的104例偏头痛患者被随机分为坎地沙坦组和氟桂利嗪组,分别给予坎地沙坦8 mg·d-1及氟桂利嗪5 mg·d-1,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及伴随症状,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变化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偏头痛发作、先兆发生及头痛伴随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坎地沙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氟桂利嗪组(P<0.05),氟桂利嗪有导致肥胖的作用,而坎地沙坦未呈现该不良反应,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坎地沙坦和氟桂利嗪对偏头痛的预防治疗效果相近,而坎地沙坦的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治疗偏头痛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偏头痛患者中选取76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治疗),每组38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和治疗前后头痛频率、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37%、出现复发率仅为5.26%同对照组患者的71.05%和26.32%相比,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头痛频率和VAS评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频率和VAS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的,且治疗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显著,降低患者出现头痛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氟桂利嗪联合头痛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予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头痛宁胶囊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氟桂利嗪联合头痛宁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梅斌 《医药导报》2001,20(7):429-430
目的:对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进行疗效对比。方法:将101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用氟桂利嗪5mg,bid;对照组50例,用尼莫地平30mg,tid。评价服药后头痛情况,并选取有效病例针对症状控制所需时间再次进行对比。结果: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有效率分别为82.4%和80.0%,治疗组用药后2周内头痛控制率40.5%,高于对照组15.0%,结论: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起效快,能迅速减轻症状,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伴焦虑、抑郁情绪的偏头痛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138例伴情绪障碍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和氟桂利嗪口服,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均以6周为1个疗程,根据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头痛严重程度的变化进行疗效评定,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自制副反应量表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显著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缩短头痛发作时间,减轻头痛程度(P<0.01);治疗组还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治疗后2,4,6周HAMD和HAMA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头痛持续时间的缩短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伴有情绪障碍的偏头痛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不需作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是一种由周期性发作的神经一血管功能障碍引起,以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氟桂利嗪是经循证医学验证的唯一有效的预防偏头痛的钙拮抗药。自2004年6月至2007年5月作者应用天舒胶囊和氟桂利嗪联合治疗偏头痛5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氟桂利嗪两种用法预防偏头痛发作的疗效,以期探寻偏头痛治疗的新策略。方法 6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31例。治疗1组氟桂利嗪5mg/d,7天/周;治疗2组氟桂利嗪5mg/d,5天/周,周末不服药。第12周末观察两组头痛发作程度和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头痛发作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在不减低氟桂利嗪疗效的情况下,采取周末停药是预防偏头痛、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氟桂利嗪组142例,尼莫地平组158例,氟桂利嗪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胶囊。记录治疗前后头痛发作的频率和强度、伴随症状的评分,并于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尼莫地平组经尼莫地平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5.57%,与氟桂利嗪组的93.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氟桂利嗪组有21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9%;尼莫地平组有12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9%,明显小于氟桂利嗪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相当,但尼莫地平的不良反应更少,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脑血管医院门诊偏头痛患者92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天麻钩藤饮加盐酸氟桂嗪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嗪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在减少头痛次数、减轻头痛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钩藤饮对治疗偏头痛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3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将各型偏头痛患者7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应用盐酸氟西汀(百忧解)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治疗。对照组36例,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6周以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优于单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曹国建  邬红萍 《医药导报》1994,13(6):286-287
偏头痛是以一侧或双侧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为特征的常见脑血管疾病。近几年,对于偏头痛研究较多,药物治疗取得了新进展,现简述如下。1 氟桂嗪 常立国等应用氟桂嗪治疗32例偏头痛患者。获得良好效果。方法:口服10mg/晚,治疗时间1~3个月。结果:头痛指数由治疗前0.066±0.025降低到0.015±0.001,发作频率明显改善。呈正礼用氟桂嗪治疗54例偏头痛患者,口服10mg/晚,30d为1疗程。结果:痊愈15例,显效21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有效率96.3%。机理:该药能抑制钙离子引起的血管收缩作用,防止缺血引起细胞过高粘滞性和血小板的释放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和评价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5年12月~ 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主体.给予患者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1、2、3个月的头痛程度、频率与持续时间.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在治疗1、2、3个月后,患者的头痛程度、频率与持续时间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呈逐渐递减趋势,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00%,不良反应率是7.00%.结论 盐酸氟桂利嗪对偏头痛有较显著的预防治疗作用,且安全性高,可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单用氟桂利嗪与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某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2例老年偏头痛患者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1例,实验组采用氟桂利嗪+血塞通展开偏头痛治疗,参照组采用氟桂利嗪展开偏头痛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老年偏头痛患者总疗效数据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老年偏头痛患者总不良反应数据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采用氟桂利嗪对老年偏头痛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血塞通,能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愈风宁心滴丸配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偏头痛患者按患病年限、患病程度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只采用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则采用氟桂利嗪联合愈风宁心滴丸治疗,进行为期3个疗程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记录数据比较组间疗效差异。结果:3个疗程后,采用氟桂利嗪联合愈风宁心滴丸的治疗组(94%)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只采用氟桂利嗪的对照组(60%),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风宁心滴丸配合氟桂利嗪可以有效缓解偏头痛,具有一定的治愈功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在偏头痛的疗效。方法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患者采用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尼莫地平比较,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都梁软胶囊联合氟桂利嗪预防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4 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用都梁软胶囊加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用谷维素治疗.60 d后观察两组头痛指数的变化.停药半年内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头痛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3.75%和56.25%,P<0.05).结论:都梁软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是预防偏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治疗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将40例偏头痛患者给予每晚睡前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10mg,加用对乙酰氨基酚片250mg,3次/d,10d为1个疗程作为治疗观察组;与同期38例偏头痛患者单纯每晚睡前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10mg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只有68.42%。结论盐酸氟桂利嗪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