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25岁。因右侧颈部包块3个月而就诊。经常感头晕,包块下压时有疼痛感。无昏厥,无进行性吞咽困难,无声嘶。超声所见:右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可见一实质性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大小约29.0mm×19.0mm×14.0mm。右侧颈内外动脉间间距明显增宽,且颈内外动脉轻度受压。CDFI:团块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横切面及纵切面扫查均可见该团块围绕颈内外动脉,并可见颈外动脉的分支直接进入团块内(图1,2)。超声诊断为右颈部实性包块-颈动脉体瘤(包裹型)。CT示:右颈动脉分叉处结节影,以颈动脉体瘤,神经纤维瘤可能性大。术中见颈动脉分叉处有30mm×20mm的…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1岁.因"右侧颈部无痛性肿块1年"来我院检查,超声检查示:右侧颈部皮下软组织内可见实质低回声区,大小约30 mm×37 mm,该实质低回声区包绕右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可见右侧颈外动脉及颈内动脉穿行其中(图1),彩色多普勒示:该实质低回声区内血流极丰富,呈网络状.超声诊断:右侧颈动脉体瘤.后经颈动脉血管造影证实.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6岁。因左颈部间歇性搏动性疼痛3年、加重伴左侧头痛1个月入院。查体:左颈乳突下方可见明显搏动区,可触及一搏动性包块,大小2.5×3.0 cm,质中,边界清,有触痛,移动性差,无杂音及震颤。超声检查:可见以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处为中心、梭形实质性较均匀回声区,大小为5.0×3.0×4.0 cm,边界清晰,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被该实质性回声包绕,该瘤上部终止于距分叉1.2 cm(如图)。脉冲多普勒于包块内记录到动脉血流频谱,彩色多普勒记录到红、兰色血流束。超声诊断:左颈动脉体瘤。手术所见:肿瘤位于以分叉为中心,包裹颈总、颈内、颈外动脉,瘤体大小5…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4岁,发现颈部无痛性包块2年余,近日感包块渐大伴头晕。体格检查:颈部可触及一向外突出的包块,边缘光滑,界限尚清,质地较硬,皮肤色泽无异常。超声检查:患者颈总动脉前方与颈总动脉前壁分界欠清处可见一大小约4.8cm×3.1cm的稍低回声区,边界尚清晰,形态欠规则。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9岁,自感右颈部无痛性包块1年余,指掐后包块增大10d就诊。体格检查:右颈部偏外侧区近锁骨上可见一大小约3cm×3cm的质软包块,无压痛,活动度差,听诊无明显血管杂音。超声检查:右侧颈外静脉近心端前壁可见一长约3.4mm的连续中断(图1),周围可见范围约24mm×11mm的无回声区半包绕颈外静脉,内部另可见不规则低回声,探头轻压可见摆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右颈外静脉前壁破口周围无回声区内部可见彩色血流信号,并通过破口处与颈外静脉内血流往返交通(图2)。超声提示:右侧颈外静脉假性静脉瘤并瘤内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 ,19岁。因发现右侧颈部包块逐渐增大而来院就诊。查体 :右侧颈部可扪及一大小约 2 0 mm×2 0 mm的包块 ,边界欠清楚 ,质软 ,有搏动感。听诊 :可闻及连续性血管杂音。超声检查 :右颈总动脉分叉处失去正常形态 ,呈局限性囊状扩张 ,其大小为 32mm× 2 3mm,分叉处内膜增厚 ,后壁可见厚度约 6mm的强回声斑块 ,后伴浅淡声影。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显示包块内血流与正常颈动脉相连 ,瘤体内血流呈现慢且红蓝相间的涡流信号 ;脉冲多普勒(PW)显示瘤口处动脉血流频谱 PSV:77.5 5 cm/ s,RI:0 .77;瘤内示颈动脉样频谱 ,流速低于正常且频…  相似文献   

7.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2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颈动脉体瘤二维超声表现为颈动脉分叉处见实质性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晰,边缘规则或呈分叶状。肿瘤较小时,多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使颈内、外动脉间距增大,形状多较规则;肿瘤较大时,常围绕血管生长。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所有肿瘤内均可见较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以动脉血流为主,能清晰地显示肿瘤与颈动脉的关系。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颈动脉体瘤具有无创、安全、特异性强等特点,有利于同颈部其他性质包块的鉴别诊断,是诊断颈动脉体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5岁。双侧颈部搏动性包块2年,查 体疑颈动脉瘤,建议做颈部血管检查。超声所见:双 侧颈动脉下部走行表浅、扭曲,起始部异常。经胸骨 上窝探查,可见正常主动脉弓上发出的三支血管消失, 于升主动脉侧发出二支血管,上方一支向外上走行为 右颈总动脉,其下方一支为右锁骨下动脉。降主动脉 发出无名动脉(图1),外行一段后发出左颈总动脉及 左锁骨下动脉。彩色多普勒显示内部血流及频谱形态 正常。进一步检查心脏未见异常。超声提示:先天性 头臂动脉发育畸形。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7岁。体格检查: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可触及一大小约4.0 cm×3.0 cm×2.0 cm的结节,质韧,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无压痛。颈部超声检查:右侧胸锁乳突肌后方颈总动脉分叉处外侧可见一大小约4.6 cm×3.0 cm×2.7 cm的团状低回声,包膜光滑完整,其内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CDFI示其内可见少量血流信号(图1)。超声诊断:右侧胸锁乳突肌后方颈总动脉分叉处外侧低回声团块,考虑颈动脉体瘤。手术所见: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可见一灰白色肿物,表面有薄包膜,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0岁。无意中发现右侧颈部无痛性肿块5年。体格检查发现右侧颈部相当于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深层扪及一个如花生米大小的肿块,无压痛,表明光滑,活动度小,同侧颈部淋巴结无肿大。超声检查:甲状腺右叶外侧缘与右颈动脉之间中部探及一枚大小约3 cm×2 cm×2 cm实质性肿块,呈椭圆形,边界清晰,周边见较完整的带状高回声包绕,内部呈稍低回声,分布较均匀(图1),位于右颈总动脉内侧缘及右颈内静脉外前侧,并可见右颈总动脉受压向前推移(图2)。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 神经鞘瘤均为单发的实质性低回声肿物,可伴有囊性变,呈类圆形,边界清晰,有包膜,内部可探及点状或线状血流信号,呈高阻型动脉血流频谱;颈动脉体瘤为单侧或双侧发生的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实质性低回声肿物,使颈内外动脉间间距增大,包绕颈总动脉和(或)颈内外动脉,内部血流极为丰富,呈低阻型动脉血流频谱.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病历资料 患者男,50岁,因右颈部无痛性肿物20年,左颈部肿物1年入院.护理体检T 36.7℃,P 80次/min,R 20次/min,BP103/70mmHg,左、右侧颈动脉三角处各触及2cm×3cm×2cm、4cm×3cm ×2cm大小肿物,质韧、动度差、有搏动、边界不清.CT+造影显示:双侧颈动脉体瘤.入院后准备2周,在全麻下行右颈总、颈内、颈外动脉结扎及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6岁,因右颈无痛性包块13年,声音变低,于2011-09-14人院.查体发现右颈部可触及一约12.0 cm×4.0 cm×4.6 cm大小包块,表面光滑,边界清,固定,气管左移,未及肿大的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右颈部探及异常低回声团块,大小为12.0 cm×3.5 cm ×4.2 cm,下至右锁骨下动脉上缘,上至右颈静脉孔处,位于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间,包膜不明显,肿瘤内血流较丰富.强化CT:右颈血管鞘内见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晰,最大横断面大小4.0 cm×4.5 cm,纵向范围12 cm,周围结构受椎移,气管偏左,右甲状腺受压,双侧颈部未见肿大的淋巴结,见图1,2.喉镜示:右侧声带及襞裂固定,左侧活动正常.入院后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颈神经源梭形细胞肿瘤.术中见肿瘤位于右颈血管鞘内,大小约12.0 cm×4.0 cm ×4.5 cm,呈椭圆形,质硬,界线清,肿瘤与颈迷走神经干无分界线,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向两侧推移,见图3,4.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43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颈部包块,逐渐增大,吸气时明显。4天前出现右颈部不适,患者为明确诊断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颈部静脉瘤"收入院。查体:右颈部肿物,平静时不明显,吸气时显现,面积约5cm×5cm,质软,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活动性明显,无明显疼痛。周围感觉、运动功能正常。超声表现:右侧颈外动脉浅层可见范围2.2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女,52岁,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半个月余入院。体格检查:左侧颈胸交界处可触及一大小约7 cm×4 cm包块,质软,无明显压痛,颈部活动度尚可。超声检查:左侧颈动脉周边见一大小8 cm×4 cm×3 cm稍高回声包块包绕颈总动脉,边界较清楚,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包块后面部分显示不满意;CDFI示包块内可探及少许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左侧颈部实性包块(不排除恶性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CT检查提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4岁,发现右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1月余.超声检查(见图):右锁骨上窝探查右颈总静脉外上方见4.9 cm×1.7 cm的混合性包块,以液性为主,形态不规则,边界清,内透声欠佳,内可见豆腐渣样改变,并可见斑片状强回声.其内下方见2.2 cm×0.8 cm大小的低回声区与之紧密相连,该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边界清,内透声欠均匀.在颈总静脉与该低回声区之间见1.5 cm×0.6 cm大小的低回声区,形态欠规则,边界清,内回声均匀.超声诊断:①右锁骨上窝混合性包块,淋巴管瘤可能性大;②右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术后病理:囊肿型淋巴管瘤.  相似文献   

17.
病例男,16月,入院前2月发现左上颈部包块,约3 cm×4 cm大小,质硬,表面不光滑,无粘连.近2月来包块逐渐增大,遂来我院进一步诊治.影像学检查:B超提示左侧上颈部皮下异常回声影.CT检查见左上颈深部胸锁乳突肌内侧有一类圆形肿块,其内见脂肪密度及多发条索影,周围组织及颌下腺受压,颈总动脉远端、颈动脉分又及颈内外动脉近端为肿瘤完全包绕(图1~4).手术及病理所见:全麻下行左颈部包块剥离术,左颈总动脉结扎术,术中见包块呈结节状,乳白色,界限尚清,质地软,浸润颈总动脉分叉部,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皆受累,形成包埋,颈总动脉远端血管壁明显受侵.术后病理诊断为左上颈部脂肪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18.
CT诊断颈外侧部与纵隔部无强化海绵状血管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25岁.因"右颈部包块5年,气憋胸闷3个月"主诉入院.过去史无特殊.查体:右颈部及锁骨上窝可见一鸡蛋大小的包块,无压痛,无搏动.CT增强扫描:右颈部巨大囊实性占位,上至甲状软骨层面,下达气管隆突下方层面,横断面大小约为8.2 cm×5.6 cm,CT值为6.1~47.5 Hu,气管被挤压左移,增强后动脉期(图1)和静脉期(图2)肿块内可见增强血管影,肿块本身不增强.考虑:不典型血管瘤?淋巴管瘤?手术病理诊断:颈胸部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5岁.右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10年,加重1周入院.查体:右颈部可扪及20 cm×10 cm×10 cm大小包块;边界清、质中等、压痛;可触及动脉搏动,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2岁。因声音嘶哑、咳嗽、气促半年,加重2 d入院。患者10年前曾有右颈部外伤史。查体:一般情况可,右侧颈部轻度增粗,可见一边缘不清、质软、大小约8.6 cm×6 .1cm的包块,并伴有粗大震颤,并闻及IV级连续性杂音,杂音向心前区及颈部传导。双肺呼吸音粗;心界向左下扩大。临床诊断:颈部杂音性质待查。彩超检查,二维超声显示:右房、右室内径增大,右颈总动脉中下段前壁连续中断约0 .8c局部呈囊瘤样扩大(图1) ,大小约1.71cm×1.2 6 cm,囊瘤内可见云絮样回声,并与右颈静脉相通;右颈静脉明显增宽,内径为3.7cm。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显示:囊瘤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