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IL-6的影响。方法将重度HIE患儿72例随机分为2组各3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联合应用GM1注射液,对照组联合应用脑蛋白水解物氯化钠注射液。观察2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行为神经评分(NBNA)、血清TNF-α及IL-6水平的变化,以及6月龄发育商(DQ)、发育障碍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意识、吸吮能力、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第3,10,14天时NBN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TNF-α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而治疗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组DQ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发育障碍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GM1注射液可显著改善HIE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NBNA评分及DQ值,降低发育障碍率,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该药可显著抑制血清TNF-α及IL-6水平,减轻由此引起的一系列脑损伤反应,起到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90例不同病变程度(轻度组30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30例)的HIE患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并对患儿组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动态测定(分别于治疗第7天、第14天和第30天)。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IE患儿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且病变程度越重下降越明显,其中轻度组下降至(9.97±0.97)mg/L,中度组下降至(9.01±0.32)mg/L,重度组下降至(6.34±1.50)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病变程度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过程中,随病情的好转,血清脂联素水平有上升的趋势,在治疗第7天、第14天和第30天与第1天相比,脂联素水平持续上升(P〈0.01),且在治疗第30天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与中度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E患儿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神经系统损伤程度和炎症存在状态呈明显的负相关,连续测定HIE患儿血清脂联素水平,对病情估计、用药指导、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IE)是指围产期窒息引起脑组织缺氧、缺血 ,导致脑损害 ,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病死率高达 10 %~ 60 % ,存活的患儿约 2 5%留有后遗症[1] 。为此临床上提高 HIE的认识对优生优育 ,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预防和减少后遗症发生 ,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1 HIE的发病机制HIE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主要是由于新生儿期的脑组织结构、功能不成熟以及窒息、缺氧缺血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所致[2 ] 。发病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 ,1窒息后的脑血流改变 :宫内或出生时窒息、缺氧引起的代谢障碍、细胞损伤以及血管调节…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的意义,采用常规酶联免疫等方法测定了64例NHIE病儿及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组急性期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等较对照组明显异常,有显著差异(P〈0.05)。而恢复期的各项生化指标均趋正常。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起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关系密切;且有助于临床早期正确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 使用日立 70 6 0型自动分析仪测定 34例日龄 3~ 5dHIE患儿 (轻度 19例 ,中重度 15例 )的血清总胆红素 ,并与胆红素代谢无病理影响的 2 0例新生儿作对照。结果 轻度HIE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16 4 .2 9± 4 5 .34) 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 [(2 0 3.5 2± 4 1.17) μmol/L],两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t=2 .831,P <0 .0 1) ,中重度HIE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112 .80± 4 6 .91) μmol/L]又明显低于轻度HIE组 (t=3.2 38,P0 .0 0 5 )。结论 HIE患儿黄疸多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黄疸越轻 ,病情越重 ,这有助于初步判断HIE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因围生期窒息所致的脑部缺氧缺血性病变,已有研究表明窒息新生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机制障碍,血小板作为凝血机制的重要因素,在HIE病程中的变化及其对临床指导意义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对我院48例HIE患儿进行血小板参数的临床观察,并探讨与HIE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柯红 《河南中医》2019,39(5):767-769
目的:观察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4月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另给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4周后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有效率79. 01%,观察组有效率91. 36%,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灸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的变化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与干预中的潜在作用;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比较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与健康新生儿外周血的心肌酶谱: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比较这些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轻度患儿LDH活性显著升高,中度和重度患儿AST、LDH、α—HBDH、CK、CKMB等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而治疗后,此五项指标均显著降低;结论:心肌酶谱五项指标可用来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8例,男75例,女33例;出生时Apgar评分0-3分62例,4-7分46例;按新生儿HIE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标准,中度48例,重度60例;有产科复苏史,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易激惹、反应差、囟门紧张或饱满、瞳孔改变、四肢颤抖、肌张力改变、惊厥、呼吸暂停、昏迷等,伴发疾病有:新生儿吸人性肺炎98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甲状旁腺素(PTH)及血钙水平变化,为临床治疗HIE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43例足月HIE患儿(轻度组25例,中重度组18例),于生后24 h、72 h及生后7 d各测定1次血清PTH及钙水平,并以4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HIE组患儿生后24 h血钙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临床分度愈重,血钙下降愈明显;生后24 h中重度HIE组PTH水平高于对照组及轻度HIE组(P均<0.05);生后72 h中重度HIE组患儿血钙水平低于对照组和轻度HIE组(P均<0.05);生后72 h轻、中重度HIE组患儿PT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临床分度愈重,PTH升高愈明显;生后7 d 3组间血钙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对照组高于轻、中重度HIE组患儿;生后7 d对照组PTH水平低于轻度和中重度HIE组(P均<0.05)。结论 HIE新生儿血PTH水平较正常新生儿升高,其血浓度升高与HIE严重程度成正比,与血钙的变化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早期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的变化。方法 将 6 0例HIE新生儿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30例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丹参注射液 2mL静滴 ,每日 1次 ,疗程 7d。两组均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取股静脉血测定血清SOD活性及MDA浓度 ,同时做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NBNA)评分及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NBNA评分及SOD活性均显著提高 (P <0 .0 5 ) ,而血清MDA浓度显著下降 (P <0 .0 5 )。结论 丹参注射液可能通过提高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来减轻HIE患者的脑损害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上早期诊断HIE和判定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HIE患儿39例和健康新生儿20例为研究对象,各组均在入院后每24 h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1次大脑中动脉(MCA)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d)及阻力指数(RI)。结果TCD显示生后24 h内HIE组脑血流速度Vs、Vd均低于对照组,24 h后逐渐上升;RI均明显升高,中重度组RI在72~96 h迅速下降。结论TCD显示HIE患儿生后24 h内脑血流阻力增加,血流速度减慢,48~96 h脑血流阻力降低,血流速度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结果与血清多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肺鳞癌、肺腺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骨显像示多发骨转移瘤与骨显像正常患者各30例,分别测定其血清中IL-1βI、L-6、TNF-α、TGF-α的含量。结果①肺鳞癌、肺腺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多发骨转移瘤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与其对应的骨显像正常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②肺鳞癌与肺腺癌多发骨转移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虽然有差异,但无显著性差异。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肺癌多发骨转移组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TGF-α、TNF-α水平与骨转移发生有一定关系。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TGF-α、TNF-α水平将有助于骨转移瘤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 1,6-二磷酸果糖对新生儿窒息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2 0 2例HIE患儿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给予 1,6-二磷酸果糖 ,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6.2 % ,对照组有效率为 80 .6%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HIE有效率高 ,神经系统后遗症少 ,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中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支持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脑活素或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1mg/kg静脉注射,随后改为0.05mg/kg.d静滴持续4h—6h连用3—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4%,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中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李琳  黄力 《北京中医药》2014,(2):141-145
目的初步探讨炎症反应在高血压左室重构中的作用,以及中药丹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重构的干预作用与机制。方法选用SHR8周龄4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治疗组(丹参+络活喜)、西药对照组(络活喜)、中药对照组(牛黄降压丸+络活喜)4组,并以sD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疗程20周。观察各组血压及测定心脏重量指数(HWI);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及RT—PCR检测心肌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结果丹参可显著减轻SHR心肌细胞肥大、心肌问质炎性细胞浸润,也有降低心脏重量指数的趋势,但对收缩压无明显改变。SHR血清中TNF-α、IL-6,心肌组织内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较sD大鼠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可明显降低SHR的TNF-α、IL-6、TGF-β1表达水平(P〈0.01),优于其他给药组。结论SHR血清中TNF-α、IL-6和心肌组织内TGF-β1的过度表达参与了高血压左室重构的过程。中药丹参具有独立于降压之外的逆转SHR左室重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IL-6以及TGF-β1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大鼠脑细胞凋亡及Bim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HIE模型组、葛根素治疗组,每组22只,参照Rice法制作HIE模型,应用Western-blot和流式细胞术在不同时间点分别检测大脑皮质Bim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HIE模型组和葛根素治疗组脑细胞Bim蛋白表达灰度值在12 h分别为137.00±5.00和78.20±4.38,24 h分别为164.40±5.50和90.40±3.36,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29.60±3.20和30.00±3.74),葛根素治疗组Bim蛋白表达低于HIE模型组。HIE模型组和葛根素治疗组脑皮质早期凋亡细胞比例在12 h分别为(16.2±1.86)%和(8.54±1.91)%,24 h分别为(20.03±2.02)%和(13.36±1.64)%,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0.76±0.09)%和(1.34±0.24)%),葛根素治疗组细胞凋亡低于HIE模型组。结论葛根素能抑制HIE新生大鼠脑细胞凋亡启动因子Bim蛋白表达,具有抗脑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细胞因子IL-1、IL-8、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26例首次发病且于起病24 h内入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2组均于入院时、入院第7天、第14天采外周血测IL-1、IL-8、TNF-α,同时神经功能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IL-8,TNF-α浓度均随病程逐渐增高,但治疗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于14 d时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通过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对脑组织实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小鼠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phate,DSS)自由饮水7d诱导BLALB/c小鼠急性炎症性肠病,同时予以生理盐水、5-氨基水杨酸、参苓白术散高、中、低剂量(12,6,3 g·kg-1)ig,15d后观察小鼠体重、粪便性状、隐血便血,计算疾病活动度(DAI)积分,病理检测肠黏膜病变、测量肠道组织中活性氧簇( ROS),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含量,检测肠道组织中TNF-α,IL-1β,IL-6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肠黏膜病理改变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肠组织中ROS( 142.8±9.6) RFU ×104,MPO(15.4±2.4) pg·mg-1,MDA(11.6士1.2)pg· mg -含量显著增加(P<0.01);同时TNF-α,IL-1β,IL-6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升高;不同剂量的参苓白术散降低DAI积分的同时改善IBD病变,显著降低肠组织中ROS,MPO,MDA含量并下调TNF-α,IL-1β,IL-6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参苓白术散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及随后触发的炎症反应而起到抗IBD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