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新玲  何万春 《光明中医》2014,29(12):2629-2630
中医学脾胃是人体脏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气血化生之源.作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始终坚持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围绕“脾胃为后天之本”这一理论,从根本的病因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防治脾胃病。  相似文献   

2.
陈瑞芳  杨秋菊 《新中医》2014,46(12):22-23
<正>劳绍贤教授出身"劳九芝堂"医药世家,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临床中融古贯今,辨病辨证结合,临床经验丰富。劳教授专于内科脾胃病,业内素有"南劳北周"之誉,在中医脾胃学说研究方面成绩显著。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调治脾胃是养生防病、治病防变、促进康复的关键环节,劳教授于诊疗过程中处处皆体现"顾护脾胃"之思想。笔者从事中医治未病工作10余年,有幸侍诊劳教授左右,蒙受教诲,现将其诊治脾胃病所体现的"治未病"思想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胡依文 《河南中医》2020,40(12):1797-1799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未病"思想对防治脾胃病变的指导意义。方法:归纳有关文献资料,结合当代研究成果对治未病"思想防治脾胃病变进行探讨。结论:防治脾胃病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体现"治未病"思想的一个关键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防治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胃炎、脂肪肝等脾胃系疾病时,时刻贯彻"治未病"思想,以期提高临床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用“治未病”思想指导脾胃病专科疾病的防治,充分挖掘中医文化和技术优势,在脾胃病防治的临床实践中彰显中医特色,创新脾胃防治模式的同时,探索中医专科建设新模式,使“治未病”工作变得具体且富有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龚胜仪 《四川中医》2009,(11):24-25
脾胃病是临床中易反复发作,病程缠绵难愈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发现:脾胃病的发生除与饮食不节、起居不慎、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外,也与久病忧思郁怒,肝的疏泄不及等关系密切。因此,我们从肝气虚辨治脾胃病,确立了“补肝实脾,健脾化浊”的治疗法则,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姚春  赵炜 《四川中医》2008,26(5):17-18
本文阐述了"治未病"的含义,以及如何在脾胃病方面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中医学自古以来重视预防和养生,自《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治未病的理论,后世医家亦不断根据对经典的理解,丰富对治未病的认识。治未病理论的普及,可以极大地提高临床诊疗效率,减少疾病的发病和复发。我国是肝病大国,大多数肝病患者一旦发病,病情多缠绵难愈,因此,在肝病领域,治未病理论的普及尤为重要,应该受到广泛的重视。研究对治未病理论在中西医肝病患者的保健中如何运用进行了简单论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  相似文献   

9.
黄平 《中医杂志》2000,41(10):593-593
1 虚泻似热,热因热用李某,男,2岁,1997年11月28日就诊。腹泻20天。患儿不慎受凉腹泻,间断补液治疗数次未效。就诊时仍每日5~7次稀水便,不欲饮食,身热面赤口渴,小便略短黄。体温37.7℃,皮肤弹性可,眼眶略凹。大便常规白细胞0~2/HP。诊为湿热泄泻而予四苓散加车前子、木通、黄连。服1剂泻未止而又呕吐。细审病症,  相似文献   

10.
调和肝胃(脾)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江苏省中医院(210029)张继泽关键词脾胃病调和肝胃(脾)〔作者简介〕张继泽(1927—),江苏省丹阳市人,主任医师。曾任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顾问。现任《江苏中医》编委会主任委员、南京市中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医院专...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既重视正气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也重视邪气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当前普遍从养生学角度或从扶正的角度入手治未病,往往忽视驱除邪气在治未病中的作用。针对治未病理论注重正气而忽视邪气的不足,探讨伏邪理论在治未病中的应用,提出在伏邪理论指导下:①直捣募原巢穴;②畅通病邪出路;③分消孤邪;④伏邪缓攻;⑤痰瘀毒并治;⑥以物治气;⑦开达募原;⑧邪正两顾;⑨和解表里;⑩外治逐邪等治未病的治疗方法及策略。  相似文献   

12.
脾胃病为临床常见病。张珍玉先生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脾胃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等理论,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张老认为脾胃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病位在脾胃,与肝密切相关,推崇通过调动、激发人体固有的愈病能力来治疗疾病。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应治病求本、标本兼顾,注重脾胃气机升降,调肝以治脾,处方用药量小力宏。针对具体疾病主张辨病辨证相结合,在基本方的基础上根据辨证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13.
调和肝胃(脾)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继泽 《江苏中医》1996,17(10):17-18
  相似文献   

14.
王联庆  张锐  王路平 《陕西中医》2007,28(6):767-768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宜降,脾气宜升,脾胃本脏因于外感六淫之邪或内伤饮食劳倦,皆可致本脏自病,无论虚实,结果都影响纳化功能,升降不调.治疗脾胃病有很多方法,现归纳为10种常用的治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研究、中医古籍、临床运用等几个方面入手,对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强调了临床脾胃病治疗中“治未病”思想应用的必要性,认为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调理脾胃治未病理论研究方法多以探讨性、研究文献和临床经验性总结为主。  相似文献   

16.
段东印 《河南中医》2003,23(12):52-53
脾胃为水谷之海 ,气血生化之源 ,脏腑经络之根 ,乃人以维持生命的重要脏腑 ,对于保持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李东垣指出 :“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强调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地位及脾胃病治疗的重要意义。加强对脾胃病的研究对于防病却病、健身延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脾  相似文献   

17.
周滔  张声生 《环球中医药》2009,2(4):265-268
中医“治未病”思想始于《黄帝内经》,逐渐在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等方面。脾胃是人体脏腑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留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等论述体现了脾胃在“治未病”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在临床防治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脂肪肝、肝硬化等脾胃病时,注重贯彻“治未病”思想,注重脾胃,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从肝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整理和临床总结,对肝与治未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肝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在中医文献中有多处记载,而且也得到现代临床的支持。因此,从肝未病先防和从肝既病防变的角度,提出了“从肝治未病”的观点,为临床治未病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是疾病的防治原则,预防人体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发展到成为疾病状态,防治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治未病"的这种防微杜渐的思想对于疾病的防治有着深远影响。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固护脾胃在"治未病"上有着重要的作用,现阐述"治未病"思想对脾胃病防治的意义。1"治未病"思想的蕴义"治未病"源自《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黄帝内经》率先提出治未病原则,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是中医诊疗疾病的最高理想境界。本文以中医药"治未病"理论思想中的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传、病后防复的四大原则,分别在骨伤科疾病的防治过程中的运用进行叙述。通过运用治未病的前瞻性作用,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病痛时间及降低临床的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