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方钊  蒋学俊  陶波  鲁明  刘浙波 《心脏杂志》2018,30(5):517-519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 方法 冠心病的患者254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1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32例,另取5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并计算NLR,比较3组一般临床资料、NLR及其他炎性指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严重程度的关系。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UAP组NLR、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OR 9.398,95% CI 1.352~3.934,P<0.05)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NLR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753,P<0.05。 结论 NLR与冠心病相关联,而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ACS患者148例,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8例;另选择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并计算NLR,采用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hs-CRP[6.47(1.49,19.94)mg/L vs 0.96(0.42,1.45)mg/L]、白细胞计数(7.03±2.68)×109 vs(6.01±1.36)×109、NLR[3.21(2.34,5.29)vs 1.90(1.34,2.53)]明显升高(P<0.01),UAP组hs-CRP明显升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吸烟及血尿酸是UAP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s-CRP、NLR和吸烟是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s-CRP和N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我院确诊为冠脉左前降支狭窄的冠心病患者200例被均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观察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NLR、冠脉斑块CT值、冠脉斑块类型,分析NLR与冠脉斑块CT值的相关性.结果:与SAP组比较,UA...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冠心病类型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NLR)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入选行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患者1 058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n=774)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n=284)。ACS组内又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亚组(n=362)、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亚组(n=136)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n=276)。比较ACS组和SAP组及ACS组内3个亚组的白细胞及其亚型(中性粒细胞、NLR)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肌钙蛋白(cTn) I峰值、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确定各白细胞指标诊断冠心病各临床类型的截断点(cut of value)并计算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果 ACS组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LR均显著高于SAP组(P<0.05)。STEMI亚组白细胞相关4项指标均显著高于NSTEMI组及UAP组(P<0.05或P<0.01),NSTEMI组也均显著高于UAP组(P<0.05或P<0.01);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LR与cTnI峰值呈正相关(P<0.05),与冠状动脉的病变范围均无相关性;NLR诊断ACS与SAP的截断点为3.00(灵敏度55.9%,特异度85.0%),诊断STEMI与NSTEMI的截断点为4.90(灵敏度50.8%,特异度82.4%),诊断心肌梗死与UAP的截断点为4.81(灵敏度44.0%,特异度91.7%)。 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的冠心病患者白细胞及其亚型存在差异,其与肌钙蛋白峰值呈正相关性,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无关,能较准确地区分冠心病类型,尤其是NLR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探讨NLR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作用。方法:219例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冠脉Gensini评分并根据其结果将其分为低分组(0~30分)142例和高分组(〉30分)77例,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并计算NLR,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NLR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及冠脉正常患者之间存在差异(P〈0.05);②以冠脉Gensini积分将患者分组后,高分组NLR与低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与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是高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③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为0.658(95%CI:0.583—0.733),且当NLR切值取2.385时,其诊断效率最高,敏感性为64%,特异性为63%。结论:NLR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尹浩晔  马梅  周馨 《山东医药》2009,49(41):48-4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43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采用Leaman积分法评价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同时测定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血浆BNP、hs-CRP水平与冠心病临床严重程度及冠脉造影Leaman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ACS各组hs-CRP、BNP值、冠脉Leaman积分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ACS各组LVEF低于SA组,AMI组hs-CRP、BNP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ACS组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99 0,P〈0.01),与血管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347 0,P〈0.05),与冠脉积分呈正相关(r=0.798 4,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hs-CRP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BNP、hs-CRP水平可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尿肽前体(proBNP)浓度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并评价采用血清proBNP浓度诊断冠脉狭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效能。方法 将163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冠脉狭窄程度<50%)、冠心病冠脉狭窄单支组、双支组和多支组(冠脉狭窄程度≥50%)。另外根据冠心病的临床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所有患者均测定血清proBNP浓度,并比较两种分组情况下各组血清proBNP浓度的差异。结果 单支组、双支组和多支组血清proBNP浓度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随冠脉狭窄支数增多,proBNP浓度增高。SAP组、UAP组、AMI组proBNP浓度高于非冠心病组,AMI组proBNP浓度高于SAP组和UAP组,UAP组proBNP浓度高于SAP组(均P<0.05)。血清proBNP浓度诊断冠脉狭窄的最佳截断值为94.01 ng/L,ROC曲线下面积为0.845,灵敏度73%,特异度89%。诊断ACS时最佳截断值为123.3 ng/L,ROC曲线下面积为0.850,灵敏度88%,特异度71%,系列联合试验检测proBNP和CK或CK-MB可提高特异度。结论 血清proBNP浓度对冠脉狭窄与ACS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hs-CRP水平,探讨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3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1例和正常体检者35例,分别为UAP组、AMI组、SAP组和对照组.常规抽血分离血清检测hs-CRP、尿酸水平.结果 ①血清尿酸水平:AMI组、UAP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SAP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MI组、UAP组高于SAP组(P均<0.05);AMI组高于UAP组(P<0.05).②血清hs-CRP水平:AMI组、UAP组、SAP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AMI组、UAP组、SAP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earson分析示血清尿酸与hs-CRP存在正相关(r=0.553,P<0.05).结论 血清尿酸、hs-CRP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脂蛋白(a)(Lp(a))水平变化与CHD临床类型及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因胸痛入院的患者18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48例,CHD组132例,其中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1例,急性心梗(AMI)组40例;根据冠脉造影病变支数又分为对照组48例、单支组44例及多支组88例。分别测定患者血清sdLDL-C、Lp(a)及其它血脂指标。结果:CHD组血清sdLDL-C、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HD各亚组间血清sdLDL-C水平UAP组>SAP组、UAP组>AMI组,血清Lp(a)水平AMI组>UAP组(P<0.05),两者水平均表现为多支组>单支组>对照组(P<0.0 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sdLDL-C、Lp(a)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sdLDL-C、Lp(a)水平变化与CHD的临床类型及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CH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患者血液中血小板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血小板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对 1 0 2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心绞痛患者及 36例对照组中血小板的变化进行研究比较。结果 血小板计数 (PLT)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与 AMI组第 1次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 ,UAP组第 2、3次结果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均P<0 .0 1 ) ;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 :患者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AMI组明显高于 UAP组 ,UAP组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 (均 P<0 .0 1 ) ;UAP与 AMI组第 1次与第 2、3次明显差异 (P<0 .0 1 )。结论 血小板数量和 MPV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监测它们的变化并强调对 UAP应延长血小板监测时间 ,对预测和防治冠心病的发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技术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性斑块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方法 38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其中8例患者经血管内超声检查未发现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病变为对照组;30例经血管内超声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病变为冠心病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18例,稳定型心绞痛组12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 3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内膜增厚;8例对照组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0例冠心病患者有不同类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不稳定性斑块组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于稳定性斑块组.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增高,提示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长期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老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相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入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217例老老年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74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43例,选取无冠心病的老老年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即分别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比积(Pct)等血小板参数并进行比较,冠心病患者不需停服抗血小板药物.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DW值和P-LCR值高于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LT、MPV、Pct三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入院时测定的血小板参数有助于对长期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老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鉴别,可作为判断冠心病病情进展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炎性细胞的变化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的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5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0例),并设5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非冠心病组),检测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各种白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均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和中性粒细胞比缈淋巴细胞比例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淋巴细胞比例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CS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中3支血管病变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高于2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血管病变组白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比例高于1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血管病变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高于非冠心病组,淋巴细胞比例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炎性细胞的变化在冠心病中有不同的意义,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升高和淋巴细胞的降低,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急性病变的情况。同时,在评价冠心病炎症情况时,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可能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45例,依据冠心病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n=22例)和心绞痛组(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n=23)。患者在入院后采集病史,测定心肌酶、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ADMA。同时用Syntax积分来评估冠脉狭窄程度,比较组间ADMA水平,分析ADMA水平与TG、TC、LDL-C、HDL-C、hs-CRP以及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ADMA水平(60±24) μg/L显著高于心绞痛组(31±21) μg/L,P<0.05。患者血清ADMA水平与LDL-C、hs-CRP呈正相关。患者血清ADMA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的Syntax积分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ADMA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is associated with low-grade chronic inflammation.This was 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risk coefficients of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 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mean platelet volume (MPV) in obese patients with PCOS were determined.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NLR, hs-CRP, and MPV levels in 68 obese patients with PCOS and 44 nonobese patients with PCOS, and our study group was matched with 47 obese and 43 nonobese controls, respectively.PCOS group had higher MPV, NLR, insulin, glucose, and HOMA-IR rates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s. Subgroup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obese PCOS group had higher NLR, hs-CRP, and MPV levels compared to those of controls. The obese PCOS group had higher NLR, hs-CRP, and MPV levels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nonobese PCOS group. The odds ratios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of those variables (NLR, hs-CRP, MPV) were found significant (P < .05). NLR, hs-CRP, and MPV variables were fou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analysis of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Our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NLR, hs-CRP, and MPV levels are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obese PCOS.  相似文献   

16.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及粥样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及粥样斑块的关系。方法:对拟诊冠心病的119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稳定性型心绞痛(SA)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7例,阴性者30例]和血浆hs-CRP水平的测定;对其中的7例SA患者、29例UA患者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结果:AMI者血浆hs-CRP水平显著高于UA者、SA者及阴性者(P<0·05、P<0·01);UA者显著高于SA者及阴性者(P<0·05及P<0·01);SA者与阴性者类似(P>0·05)。不稳定型斑块组血浆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稳定型斑块组(P<0·01)。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者血浆hs-CRP水平与轻度狭窄者类似(P>0·05)。结论:hs-CRP水平有望成为反映冠心病不稳定程度、斑块不稳定程度的敏感指标,但不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入院时血小板相关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3月~2013年9月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198例,其中男性128例,女性70例,平均年龄(64±11)岁。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50例),剩余根据病变范围分为单支组(51例)、双支组(49例)和多支组(48例);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20组(55例),20~40组(58例),40组(35例)。检测所有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结果四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大型血小板比率和血小板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单支组、双支组和多支组血小板分布宽度呈增高趋势,血小板平均体积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20组、20~40组和40组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均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11、0.221,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小板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平均体积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9、0.219,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检测血小板平均体积及血小板分布宽度水平对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