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连市2008~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完善其防治策略及规划。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4年大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的三间分布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4年大连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870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34/10万,无死亡病例。冬春季为高发月份;病例主要集中于14岁以下年龄组,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其中5~9岁发病率最高为173.70/10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分别为金州新区(30.25/10万)、西岗区(30.12/10万)、甘井子区(29.76/10万)。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共63起,其中有6起构成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大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儿童为高发人群,加强重点人群疫情监测和管理,提高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是控制我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1~2013年济南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3年济南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济南市2011~2013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共4 34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1.01/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期为春夏季和冬季;不同地区发病率分布不同,城市高于乡镇;高发年龄为3~15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66∶1);发病例数最多的为学生,占总病例数的56.19%。结论 近年来济南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在加强腮腺炎监测和防控工作的同时,采用合理的免疫接种方案,建议对15岁以下儿童实施强化免疫,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3.
王兴才 《中国校医》2013,27(10):776
目的了解睢宁县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640例,发病率为49.23/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3—7月份,占68.69%(542/640);全县25个乡镇均有病例发生;发病主要为学生,占76.25%(488/640);发病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65岁,以5~14岁为主,占74.06%(474/640)。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具有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加强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工作,预防接种是控制腮腺炎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泉州市2004—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泉州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8 233例,年均发病率10.60/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以4~7月为高,共4 869例(59.1%);发病前3位为丰泽(17.91/10万)、惠安(13.01/10万)和永春(12.51/10万),沿海发病率高于山区;年龄以0~19岁为主(90.0%);男多于女,性别比2.23∶1;职业以学生居多(55.1%),其次是散居儿童(17.6%)和幼托儿童(15.2%)。2004—2013年共暴发流行性腮腺炎疫情5起,有80%发生在学校。结论应加强疫情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提高腮腺炎疫苗接种率,在流行季节,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朱琳  肖丹  韩一楠 《职业与健康》2014,(21):3102-3105
目的了解大连市2006—2013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完善水痘防治策略及规划。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3年大连市水痘流行的三间分布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大连市共报告水痘24 02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7.87/10万,无死亡病例。冬春季为高发月份;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高新园区(136.52/10万)、甘井子区(94.77/10万)和旅顺口区(75.47/10万);水痘病例主要集中于20岁以下年龄组,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其中5-9岁发病率最高,为308.52/10万;大于20岁的成人水痘发病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水痘暴发疫情共235起,其中有18起构成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大连市水痘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儿童为高发人群,加强监测,尽早开展水痘疫苗常规接种是降低水痘发病率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东海县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26例,发病率为19.26/10万,在学校发生腮腺炎爆发疫情1起。病例主要集中在1~7月份,占总发病人数的86.28%(195/226);全县23个乡镇中有21个乡镇有病例发生;发病主要为学生,占总病例数的84.08%(190/226);发病年龄最小的8个月、最大的41岁,以(11~15)岁为主,占总病例数的54.42%(123/226)。结论加强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工作,大力开展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接种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珠海市2005—2018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珠海市2005—2018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珠海市2005—2018 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1 30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 53.67/10万,2013年发病率最高为109.97/10万,2007年最低为18.04/10万;每个月均有病例发生,每年5—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率最高为香洲区(59.23/10万);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58∶1,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人群(83.64%),5~9岁组占比最高(44.43%);发病职业类型以学生为主(47.61%),其次为幼托儿童(25.49%);共报告暴发疫情31起,均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其中小学23起(74.19%)。 结论 珠海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通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提高含流腮成分疫苗接种率,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厦门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3年厦门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 480例,年平均发病率22.91/10万,无死亡病例。4—7月和12月—次年1月为高发月份,发病数分别为1 156例、402例。各区年平均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集美区33.40/10万、同安区30.43/10万、海沧区25.91/10万、湖里区22.18/10万、思明区17.08/10万、翔安区6.64/10万。男女比例为1.70:1,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为369.58/10万。职业分布居前三位的依次为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分别占发病总数的43.47%、26.33%、12.86%。发生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点均为中学。结论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为厦门市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幼托儿童和低年级小学生是厦门市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的重点人群。建议完善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免疫策略,幼托机构和学校加强晨检措施,做到病例的早发现,早隔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安阳市北关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北关区2011-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北关区2011-2015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 389例,年均发病率112.87/10万,无死亡;5年报告发病率居当年法定传染病前3位.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有明显季节特征,12月至次年6月发病占72.1%;男性较多,性别比1.5∶1;<15岁占90.1%,3~10岁幼托儿童和学生为高发人群,共报告1 216例(87.5%).结论 2011-2015年北关区流行性腮腺炎呈高发状态,幼托儿童和学生是高发人群.应针对重点人群做好传染源管理,推广使用麻腮风疫苗,提高人群防病意识和疫苗接种依从性,以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杨志军 《中国校医》2018,32(8):594-595
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及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7年华龙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7年华龙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44例,年平均发病率13.8/10万,发病时间均在11月至次年6月,其中3月—6月报告36人,占全年发病人数的81.82%。其中男性27例,女性17例,性别比1.59:1;15岁以下人群有41例,占93.18%,各下属区域均有病例报告。结论 2012—2017年华龙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高峰在3—6月,发病以青少年儿童和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应针对重点人群做好传染源管理,强化麻腮风疫苗接种工作,切实保护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现状及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市2011—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9 11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55.4/10万,各年度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为4—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发病年龄以5~9岁为主,发病率为556.97/10万;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为1.52∶1;职业以学生、幼托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数的55.42%、23.24%、12.12%。结论学生和幼托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高发人群,学校和托幼机构是流腮高发场所,春末夏初和冬季呈发病高峰;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测,掌握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趋势和分布特征,做好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北京市怀柔区2007—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怀柔区2007—2013年流腮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7—2013年北京市怀柔区共报告435例流腮患者,年均发病率为16.39/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份;城区和平原发病率分别为20.35/10万和18.58/10万,浅山区和深山区分别为13.88/10万和3.11/10万;男性发病率为20.53/10万,女性为11.95/10万;1~15儿童是病例总数的92.93%。结论 男性高于女性,年龄以1~5岁为主,城区和平原发病率高于山区,男性高于女性,年龄以1~5岁为主。学生和托幼儿童是防控重点人群,应高度重视学校等集体,单位流腮散发病例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东海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东海县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共报告427例,发病率为36.18/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春末夏初(4—7月),冬季(11—2月)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学生和儿童,占总病例数81.97%,地区以城区所在镇发病最多。结论学校和幼托机构是防控的重点场所,学生、幼托儿童是防控的重点人群,做好常规疫苗的接种工作和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申剑波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19-1620,1622
目的通过了解西双版纳州2005—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西双版纳州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1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 32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1.29/10万,男女病例报告性别比为1.27∶1;4—7月、10—1月为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3~10岁儿童(63.20%),职业分布以学生(50.51%)、散居儿童(19.11%)和幼托儿童(15.71%)为主;7年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7起,病例272例(11.68%),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小学。结论该州应加大防控力度,进一步完善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的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坊子区2005-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18例,年均发病率为8.43/10万,2007年发病率最低(0.41/10万),2012年起发病率明显上升(22.7/10万),2013年发病率达到最高(29.59/10万);每月均有发病,1月和4~7月为发病高峰期。患者男女比例为1.87∶1,发病主要集中在5~14岁(167例),占总病例数的76.61%。病例主要分布在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3个群体中(94.50%)。结论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流行性腮腺炎2012年后发病率明显上升,应加强学龄前儿童和学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中小学校发病高峰期的检测与防治工作,防止出现暴发疫情,防控流行性腮腺炎。  相似文献   

16.
杨琳  易娟  龙江  赵寒 《现代预防医学》2023,(20):3669-3672+3690
目的 了解重庆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应对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2021年重庆市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系统网络直报流行性腮腺炎数据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暴发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三间分布分析。结果 2011—2021年重庆市流行性腮腺炎共报告100 27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0.20/10万,2011年报告发病率最高(59.14/10万),2020年报告发病率最低(12.31/10万),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71.458,P<0.01);无死亡;4—7月(53 212例,占53.06%)和11月至次年1月(20 850例,占20.79%)为发病高峰;4~6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294.62/10万);男性年均发病率高于女性(34.64/10万vs.25.65/10万)。都市区年均发病率最高32.19/10万,其次为渝东南城镇群28.25/10万,最低的则为渝东北城镇群25.72/10万。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316起,均发生在学校和幼儿园。结论 2011—202...  相似文献   

17.
王长双  张肖肖  路明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4,(10):1729-1730,1733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河南省2012年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河南省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2 835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24.32/10万,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6.96/10万和31.18/10万。河南省18个省辖市均有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焦作市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44.80/10万。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集中在春季4-6月(8 835例,38.69%)和冬季1月和12月(3 738例,16.37%)。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10岁(19 349例,84.73%),病例男女比为1.98︰1,患者主要为学生(12 570例,55.05%)。结论河南省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高于2011年,开始出现上升趋势。在提高全省麻腮风疫苗接种率的同时,应重点关注与外省接壤的高发地区。在3~10岁中小学高危人群中建立更加敏感的监测预警系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治病情蔓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8—2012年长沙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长沙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长沙市2008—2012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共1375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2.15/10万;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年龄为3—15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69:1),病例数最多的职业为学生,占总病例数的56.45%;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期为春夏季和冬季),不同年份年发病率呈现波动性;不同地区发病率分布不同,城镇高于农村。结论长沙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应对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常熟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3年常熟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常熟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 066例,年均发病率8.32/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35.8,P0.01)。病例以5~10岁儿童为主(占42.96%),职业主要为学生(占66.04%);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区高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5-7月为发病高峰。共报告聚集性疫情30起,均发生在学校,小学为最主要的场所(占70.00%)。结论常熟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须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建议适当调整免疫策略,为适龄儿童接种2剂次腮腺炎疫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达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及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达州市疾病监测信息管理报告系统的2005—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达州市2005—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31/10万;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78/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63/10万,男女报告发病数性别比为1.78∶1,男性和女性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4岁年龄组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数占87.68%;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报告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分别占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总数的62.94%、19.76%、11.01%;通川区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4.90/10万,渠县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58/10万,各区、县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7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59.54%。结论该市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高发人群。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动态监控;做好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