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昆明市某医学院校和某师范院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今后大学生的营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了医学院和师范大学共557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 [结果]多数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行为,但有较好的健康饮食意识,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知识并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医学生对胡萝卜、谷类食物营养价值的认知优于师范生(P<0.01),师范生对动物性食物营养价值的认知优于医学生(P<0.05),医学生对贫血、高血压、肥胖等疾病以及食物搭配之间关系的认知明显高于师范生(P<0.05),医学生每天吃早餐的人占70.5%,师范大学占49.5%. [结论]制定并落实有效的大学生营养教育计划,多渠道加强营养教育宣教,以提高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着重营养行为干预措施促使大学生建立良好的钦食行为.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大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阳  张然  张立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02-303,306
[目的]了解成都市四川大学医学生和四川师范大学师范生的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方法]随机抽取医学院和师范大学共228名大学生,对其进行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多数大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尤其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南不甚了解。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行为,但有较好的健康饮食意识,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并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医学生对谷类食物营养价值的认知优于师范生,对夜盲症、高血压、贫血等疾病以及食物搭配之间关系的认知亦优于师范生。[结论]应制定并落实有效的大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计划,多渠道加强相关的教育宣教,以提高学生的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并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晏渠如  龚媲姝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3):520-521,524
[目的]了解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问卷调查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结果]多教大学生对营养知识掌握比较肤浅,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行为(如早餐问题).女生比男生对营养知识掌握更多,医学生比非医学生对营养知识更加了解.[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大学生加强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大学生的合理膳食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81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营养行为和连续5 d的膳食调查. [结果]大学生营养不良者达45.90%,营养过剩者占1.78%;膳食蛋白质、能量、钙、维生素A、B2等摄入量与推荐的DRIs相比,都普遍不足.[结论]大学生营养状况较差,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尽快加强对学生的营养知识教育,推广营养早餐,合理调配膳食,提高大学生营养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渠如  彭少君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880-3881,3884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大学生的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班为单位,随机抽取55个班549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营养行为和连续4 d的膳食调查。[结果]大学生的热能及多种营养素摄入量均不足,甚至有的营养素严重缺乏。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学生比较,其热能、VB1、VC、尼克酸的摄入量有统计学差异。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随年级升高而递减,维生素C的摄入量大三学生高于大二学生,早餐能量大一学生偏高。[结论]大学生营养状况较差,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全面增加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合理搭配食物,以提高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6.
梁洁  温薇  吴玮娴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085-2087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钙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改善大学生的钙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A-P问卷方式对广州市两所高校561名大学生进行钙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结果]大学生钙营养知识普遍缺乏,49.68%的大学生钙营养知识得分小于24分,回答钙常识问题的正确率低于80.0%;大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对含钙丰富的奶及奶制品、小虾皮和豆类摄入较少.但他们普遍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知识,愿意改变自身的饮食习惯以增加膳食钙的摄入.[结论]应采取措施提高大学生的钙营养知识水平,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现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某高校大学的391名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营养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不够全面深入;饮食行为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营养知识水平对他们选择食物及其他饮食行为有一定影响。他们多具有较好的营养态度,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对高校大学生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白领人群的午餐现状进行调查,了解该人群的营养知识和膳食行为,为白领人群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广州市白领人群中随机抽取100名,对其营养知识、饮食行为、膳食结构、对午餐的评价等进行调查。[结果]营养知识水平总体较高,回答正确率为61.86%~84.54%;营养知识得分高与低者比较,两者在进餐是否按时、选择食物种类是否丰富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营养知识主要获得途径是各种媒体,92.78%者能按时、基本按时吃午餐,约70%者不在家吃午餐。膳食结构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相当部分人肉类量较足,蔬菜、水果量较少;对含铁丰富食物如动物肝、动物血有摄取意识者较少,且偶尔吃及几乎不吃动物肝、动物血者比例高达62.89%。豆制品、粗杂粮常吃者比例较低。83.5%者对午餐现状还算满意,40.21%的白领选择午餐食物多依据个人口味和爱好,很少考虑营养。希望午餐在如下方面能够加以改进:食物的种类搭配、口味、营养、降低价格、提高送餐效率、食物卫生、少放油。[结论]广州市白领人群的营养知识尚可,膳食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饮食行为有待纠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高校学生膳食钙、铁、锌的摄入水平。[方法]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20人,采用双份饭法收集被调查对象3d内摄入的所有食物,实验室测定钙、铁、锌的含量。[结果]大学生膳食钙、铁、锌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510.71mg/d、29.14mg/d、13.57mg/d。其中男性每日锌膳食摄入量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论]大学生膳食钙的摄入明显偏低,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综合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合理膳食,及时纠正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兰州市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大学生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兰州市18~25岁在校大学生664名,自行设计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大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动物类食物摄入量偏高,粮谷类、蔬菜类和水果类摄入量较低;能量供给不能满足需要,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不合理;维生素A、维生素C、核黄素、钙、锌等微量营养素摄入明显不足.结论 兰州市大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广泛开展营养教育.提高大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彭亮  李知敏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6):1011-1013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掌握常见疾病防治知识。[方法]自行设计大学生营养知识、行为及态度调查问卷,对500名在校学生随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其中43人进行交谈。[结果]大学生对营养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为好的有0人,2.12%的人了解程度为较好,49.07%的人了解程度为一般,48.81%的人了解程度为差,而且大部分的学生都有熬夜、不吃早饭、吃饭不规律、偏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但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迫切想了解合理膳食模式,如何安排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一些生活中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手段等。[结论]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保健的知识,应采用全校公选课的方式提高他们的营养保健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孕中期妇女膳食摄入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以利于胎儿生长发育。[方法]以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333名孕中期妇女为调查对象,应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对样本的膳食摄入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该样本人群膳食总体摄入不足,年龄对膳食质量无影响,影响该人群膳食质量的食物种类主要是谷类﹑奶类豆类﹑蔬菜水果和动物性食物。[结论]样本人群膳食结构不合理,应调整不平衡膳食结构,加强孕期营养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3.
杨晋孝  袁芝琼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485-2487
[目的]了解官兵的营养供给改善情况,为指导部队合理安排膳食和改善官兵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记账法调查全体官兵2006年1月份及2006年12月份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结果]调查各89人,粮食摄入分别占食物总量的42.4%、45.0%,膳食结构由部分不达标转变为基本达标.蛋白质、能量、Ca、Fe达到或超过正常水平.热量来源及分布均由不合理趋于合理.蛋白质来源均较合理,而脂肪来源由不合理变得合理化.[结论]该部官兵膳食营养水平基本符合军用标准,食物结构日趋合理,膳食质量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高校205名预防医学专业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的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预防医学专业2009级和2010级205名大学生,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进行调查,依据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DRIs)和中国营养学会2007年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进行评价。[结果]预防医学专业大学生膳食结构存在一些不合理,主要以谷类为主,禽畜肉类摄入较多,而鱼虾类、奶类、蔬菜类摄入量未达到推荐量;热能、视黄醇当量、钙的摄入量偏低;2009级学生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摄入量偏低,2010级学生除热能、钙、视黄醇当量摄入量未达到推荐量外,其余均达到推荐量,两个年级各营养素摄入量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生的早餐热能摄入量偏低,晚餐偏高,男、女生三大热能营养素供能百分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名大学生钙磷比例失衡。[结论]该高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膳食结构存在较多问题,且三餐热能分配不合理,建议增加鱼虾类、奶类、水果类食物的摄入,减少禽畜肉类的摄入量,增加早餐的能量摄入,减少晚餐能量,并加强对学生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黎族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合理膳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年级随机抽取班级,对所抽取班级的黎族大学生全部进行调查.[结果]黎族大学生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除铁以外均低于推荐摄入量;能量的来源以碳水化合物所占比例偏多,蛋白质来源以豆类食品摄入量偏低;早、晓餐的营养素和能量摄入量均明显不足;营养不良率为38.71%,肥胖率为9.84%.[结论]黎族大学生的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状况较差,应合理搭配食物,全面增加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以提高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洛阳市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与膳食结构状况,为开展大学生营养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洛阳市3所大学965名学生,运用健康教育KAP模型问卷调查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营养意愿,计算各自得分.同时用简化膳食频率问卷结合称重法调查大学生膳食结构.结果 医学食品科学类、理工类、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平均得分分别为(18.32±3.06),(13.21 ±3.0),(15.02 ±3.44)分,膳食态度平均得分分别为(18.25±2.54),(9.58±2.65),(16.36±2.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膳食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9.47±2.54),(8.25 ±2.65),(8.47±2.6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学生对营养知识的兴趣、营养重要性认识和是否愿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膳食结构除粮谷类和蛋类外,其余类别的食物摄入量均低于膳食宝塔的要求;男生水果和奶类摄入量低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应对大学生加强营养健康教育,形成科学的膳食认知和结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等学校学生的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大学生营养水平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5月,在昆明市抽取某高等学校20~23岁165名学生进行连续5 d膳食情况调查.[结果]调查165名大学生,膳食构成以谷类为主,占76.12%.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食物量相比较,水果、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影响在校大学生合理饮食的因素,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四川大学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大学生共计833名,进行饮食与健康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绝大部分大学生的营养态度积极,但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了解并存在不合理饮食行为。[结论]应结合不同专业、性别、年级学生特点进行营养知识宣传,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9.
知识-态度-行为理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是膳食营养教育中常用的一种理论模型,现就国内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综述。我国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欠缺,营养态度积极乐观;食物摄入不足、食物摄入过量、不良的饮食习惯、三餐比例不合理、多种营养素摄入不足等行为广泛存在于中小学生中。  相似文献   

20.
医科院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现况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医科大学生686人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平均得分为21.2±6.4。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饮食习惯,67.4%学生选择食物只根据饮食习惯或口味,不同营养知识水平与选择食物依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0,P<0.01)。不同营养知识水平与周食用早餐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P<0.05)。但他们多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医科大学生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并设立临床营养学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