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岳颂华  陆小云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662-1664
了解东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差异,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江苏和贵州两地农村小学四到六年级743名儿童,使用社会支持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留守状态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只有东部儿童中存在差异(P值均<0.05),表现为双亲外出儿童社会支持低于单亲外出儿童和非留守儿童(40.68±4.62,45.34±6.33,45.22±6.54),孤独感高于单亲外出儿童和非留守儿童(32.18±10.83,27.85±8.06,26.36±7.61);区域、留守状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孤独感均相关(r值分别为0.517,0.198,-0.469,P值均<0.05);东部和西部不同留守状态儿童孤独感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25,0.85,P值均>0.05),但各留守状态的儿童其孤独感存在区域差异(x2值分别为18.07,23.66,54.74,P值均<0.01).结论 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儿童所获社会支持更低,孤独感总体水平及高孤独感的发生率均高于东部儿童.  相似文献   

2.
谢其利  宛蓉  张睿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2):236-238,241
探讨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孤独感关系,为降低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孤独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CLA孤独量表第3版、自尊评定量表(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从贵州6所高校随机抽取的615名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和479名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高于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t=3.89,P<0.01);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家庭支持、其他支持均低于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t值分别为-2.28,-3.59,-3.30,P值均<0.05);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与自尊、社会支持各因子、积极应对方式均呈负相关(r值范围为-0.49--0.34,P值均<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2,P<0.01);回归分析表明,朋友支持、自尊、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可解释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总变异的39.00%.结论 留守经历、朋友支持、自尊、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对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探讨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影响,为促进其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河南省3所地方高校274名有留守经历和684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总社会支持得分均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组(P值均<0.01).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2个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组(P值均<0.05).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及对行为和情感的控制得分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松弛或紧张因子与支持利用度和总社会支持正相关(P值均<0.05).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是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及松弛和紧张因子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观支持是对行为和情感的控制因子的影响因素.结论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感受上的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更大.因此在为留守经历大学生提供情感等方面的主观支持,改善其社会支持状况,从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与农村留守儿童希望水平的关系以及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为针对性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提升积极心理品质提供客观的借鉴与思路。方法 2018年9—10月,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希望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评估量表对797名湖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评估领悟社会支持是否在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与希望之间起中介作用。结果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6.84±4.28)分]与领悟社会支持[(54.18±14.48)分]及希望[(23.80±5.77)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3,-0.19,P值均<0.01),领悟社会支持与希望呈正相关(r=0.49,P<0.01)。领悟社会支持在社交焦虑与儿童希望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领悟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希望水平产生积极影响,对社交焦虑产生负面影响起到积极缓冲作用。建议在教育和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可以多开展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孤独是一种消极的、弥散性的心理状态,青少年长期处于孤独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1].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青少年都无法逃避"孤独"这种痛苦的人生体验.在我国开展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的研究,有助于探明留守中学生的孤独感现状,不但能为家庭、学校、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分析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省3个市的农村幼儿教师809名,利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被试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典型相关分析法探讨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中,除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得分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总得分均存在负相关(P值均<0.01);典型相关分析中,得到1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典型变量,典型相关系数为0.421,贡献率为81.4%(P<0.01);反映职业倦怠的第1典型变量V1主要由X3(低成就感)决定,反映社会支持的第1典型变量W1主要由y2(主观支持)和y3(对支持的利用度)决定.结论 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水平具有相关性.建议有针对性地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增加其在工作中的成就感,以减轻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7.
唐姝  陈新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6):933-935
了解湖南省某市小学三~六年级孤儿、亚孤儿的孤独感、社会支持现状及其相关关系,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儿童孤独感量表对2015年湖南省某市民政局帮扶的100名三~六年级孤儿、亚孤儿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4份.结果 孤儿、亚孤儿孤独感总均分为(31.25±9.12)分,29.17%(25名)的孤儿、亚孤儿孤独感偏高.孤儿、亚孤儿孤独感得分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性孤儿、亚孤儿的社会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高于男性,独生子女孤儿、亚孤儿的客观支持高于非独生子女(P值均<0.05).孤独感与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35,-0.571,P值均<0.01).结论 孤儿、亚孤儿孤独感并不突出,低于普通农村留守儿童.主观社会支持是孤儿、亚孤儿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韩黎  李茂发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3):385-387,390
探讨农村大学生抑郁与社会支持、心理韧性的关系,为开展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从温州、重庆、成都、绵阳6所高校分层整群抽取的905名农村籍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农村大学生抑郁检出率为55.80%,男生高于女生;大四学生抑郁检出率最高(59.26%);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心理韧性越强,抑郁症状较少,在抑郁、心理韧性等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与抑郁均存在统计学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0.690,P<0.01),心理韧性对抑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0.742,P<0.01),社会支持通过心理韧性对抑郁产生间接效应(Beta=0.512,P<0.01).结论 农村大学生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良好心理韧性的形成可减少农村大学生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了解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行为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宁夏部分地区2 89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症状自评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问卷调查.结果 男生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总分及身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敌意、指向自我的攻击性因子得分均高于女生(P值均<0.05),独生子女身体攻击性因子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愤怒、指向自我攻击性因子得分高于独生子女(P值均<0.05),农村大学生在敌意上得分高于城市大学生(P<0.01).高攻击组、中间攻击组及低攻击组中,任意2组之间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总分及各因子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与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SSS总分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客观支持与愤怒、敌意、指向自我攻击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敌对、偏执、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恐怖、人际关系敏感与攻击行为有关(F=11.762,P<0.01).结论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可以通过提高社会支持系统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中学生应对方式家庭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索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及应对方式、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对其影响,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安徽省某市方便抽取6所农村中学,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家庭支持量表(PSS-Fa)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 214份。结果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总检出率为24.8%;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得分与SCL-90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相关(P值均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支持和主观支持是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保护因素,而年龄、学习压力、消极应对是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妇女安慰寻求、孤独感与抑郁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通过探讨农村留守妇女安慰寻求、孤独感与抑郁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安慰寻求量表UCLA孤独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河北省某地区的260名农村留守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农村留守妇女与常模的的孤独感得分差异(t=8.75,P<0.01)、抑郁得分差异(t=18.42,P<0.001)达到了显著水平,安慰寻求得分超过理论中值占总体人数的12.34%。(2)不同子女数量的农村留守妇女在安慰寻求(F=2.91,P<0.05))、孤独感(F=10.56,P<0.001)、抑郁(F=5.73,P<0.001)具有显著差异。(3)不同知心朋友数量的农村留守妇女的安慰寻求(F=3.20,P<0.05)、孤独感(F=44.40,P<0.001)、抑郁得分(F=11.11,P<0.001)上有显著差异。(4)不同家庭责任繁重程度(家中农活、照顾孩子、照顾老人)的农村留守妇女在安慰寻求、孤独感、抑郁上有显著差异(P<0.05)。(5)抑郁与孤独感(r=0.61)、安慰寻求(r=0.20)有显著相关。(6)孤独感得分、农忙时丈夫是否回家、安慰寻求得分进入了回归方程(R2=0.433)。结论 (1)农村留守妇女的孤独感、抑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子女数量、知心朋友数量、家庭责任繁重程度是影响农村留守妇女安慰寻求、孤独感、抑郁的重要因素。(3)留守妇女安慰寻求、孤独感水平越高,越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2.
探索应对方式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学习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贵州和重庆6所农村中小学的1 618名四至九年级学生,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学习主观幸福感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0.23,0.36,P值均<0.05),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r=-0.33,P<0.01).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正向预测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主观幸福感(β值分别为0.383,0.195,P值均<0.01),负向预测消极应对(β=-0.321,P<0.01);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正向预测学习主观幸福感(β=0.402,P<0.01);农村留守儿童的消极应对负向预测学习主观幸福感(β=-0.224,P<0.01).农村留守儿童的消极应对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学习主观幸福感间起中介作用.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直接并通过消极应对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习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rimary sources of social support in adolescents' environments (family and friends) and eating behaviors (fat and fiber consumption) were examined in a sample of rural adolescents. DESIGN: Cross-sectional baseline health surveys were administered in classrooms as part of a larger randomized trial evaluating a cancer education program. SETTING: Data were collected in middle schools drawn from 22 rural counties in Virginia and New York. PARTICIPANTS: 1942 sixth graders with a modal age of 12 years, roughly equal gender distribution, and racially diverse (53% white, 37% black). MAIN OUTCOME MEASURE: Variables included a 10-item scale of social support from family and friends for healthy eating, a brief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estimating daily grams of fat and fiber intake, and demographics (age, gender, race). ANALYSIS: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s and analyses of variance (ANOVAs). RESULTS: Controlling for demographics, family and friend support were found to significantly predict fat (P < .05) and fiber (P < .01) intake. Black respondents reported higher support from friends than did white adolescents (F = 47.49, P < .01).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Support for healthful eating was related to healthful dietary practices and differed among racial subgroups. Identifying and fostering sources of positive support for healthful eating is critical to developing effective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s targeting high-risk adolescents.  相似文献   

14.
探讨童年期流动、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领悟社会支持和核心自我评价的现状和相互关系,为改善童年期流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524名留守经历(留守组),223名流动经历(流动组),182名既有留守又有流动经历(留守+流动组),1 161名普通大学生(普通组)的心理健康、核心自我评价和领悟社会支持.结果 有流动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核心自我评价和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与普通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核心自我评价、家庭支持得分均低于普通组和流动组(P值均<0.05);留守+流动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核心自我评价、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均低于普通组和流动组(P值均<0.05).4个群体中心理健康、核心自我评价、领悟社会支持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P值均<0.01).在4个群体中,核心自我评价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间均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童年期流动经历对大学生心理状况无负面影响,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状况有持续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海南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孤独感、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南省内大学生共700人,采用相关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利用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观察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孤独感、社会支持间的关系。结果海南大学生手机成瘾率为48.93%。手机成瘾与社会支持存在负相关(r=-0.130,P<0.05),与孤独感存在正相关(r=0.366,P<0.05),其中各因子与孤独感总分均呈正相关(P<0.05),突显行为、社会抚慰、心境改变等3个因子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5)。孤独感对手机成瘾总效应为0.409(P<0.01),直接效应为0.417,间接效应为-0.008(P值均<0.01)。结论孤独感是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的重要因素,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减少大学生孤独感的产生,降低手机成瘾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