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深圳市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正确开展高校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深圳市3所高校的3 577名大学生进行匿名式问卷调查,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深圳市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8.54%(663/3 577),第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1.84%(410/663),最近1年临时性行为和商业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3.75%(134/3 577)和0.92%(33/3 577).仅有25.92%的学生不赞成婚前性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本科、男性、高年级、非医学专业、月消费水平高的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更高(P值均<0.01).结论 深圳市大学生性观念开放、性行为发生率较高,且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大学生高危性行为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了解南昌市高中生性行为现状并探索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模式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西省南昌市2所重点高中、2所普通高中和1所艺术高中88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性相关部分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南昌市高中生性行为报告率为4.86%,男、女生分别为7.82%和2.32% (x2=11.41,P<0.01),艺术高中生性行为报告率(9.09%)高于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学生(3.66%,0.77%) (x2=15.39,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和有打架、自杀倾向、吸烟行为的高中生更易发生性行为(P值均<0.05).结论 南昌市高中生发生性行为的报告率高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其他城市.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早干预,减少性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健康不良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自编的健康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承德4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吸烟、饮酒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大学生对健康不良行为的了解率为68.34%;饮酒报告率为15.2%,吸烟报告率为8.3%,不良上网行为报告率为8.42%,不良饮食行为报告率为52.85%,不同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主要影响因素是单亲家庭、饮酒、居住在市区;饮酒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性别、专业、家庭居住县城、学费来源、吸烟、打架行为。结论大学生存在对健康不良行为认识不足现象。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相关行为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成都高校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高危性行为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立意抽样法及同伴推动抽样方法(RDS法),对成都市高校204名有性伴侣的学生MSM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χ2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该人群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近1月高危性行为发生率为18.1%。82.3%的被调查者有较强的风险意识水平,78.4%的能正确识别高危性行为,80.9%的有较强的安全套使用意愿。Logistic回归示,最终进入模型的是"较强的安全套使用意愿"、"近1年参加过HIV检测"与"使用Jack'd寻找性伴侣"。结论成都高校学生MSM高危性行为现象突出,风险意识水平较强及能正确识别高危性行为阻碍高危性行为的发生。建议继续扩大艾滋病防治宣传及性教育,加强检测服务中的健康宣教及行为干预,并积极结合交友软件等新媒体平台,设计符合高校学生MSM特点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以减少及预防高危性行为的发生,进而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女性吸毒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高危性行为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236例女性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同期调查中女性监所服刑人员作为对照进行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女性吸毒者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女性吸毒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答对率为57.6%,69.9%的调查者与多个性伙伴发生性行为,69.1%的调查者从未使用安全套;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静脉注射吸毒、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低,以及对安全套正性态度较低者更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结论:女性吸毒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仍有误区,有必要针对其高危性行为采取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6.
胡春梅  王蕾  王亚欣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1):1644-1646
了解大学生性行为与相关健康危险行为间的关系,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重庆文理学院1 585名大学生对性行为和相关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6.1%,能量饮料饮用率为39.2%,吸烟率为18.0%,饮酒率为34.8%,赌博率为9.2%.不同性别、生源地、年级、能量饮料饮用、吸烟、饮酒、赌博学生的性行为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2.84,31.11,40.12,18.96,53.66,70.17,42.50,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能量饮料饮用(OR=0.71,95%CI=0.53~0.96)、吸烟(OR=0.47,95% CI=0.33~0.66)、饮酒(OR=0.50,95%CI=0.37~0.69)、赌博(OR=0.52,95% CI=0.35~0.79)与大学生性行为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性行为会和能量饮料饮用、吸烟、饮酒、赌博聚集出现.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时,要引导大学生远离健康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12月—2023年4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全国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451名大学生,既往性行为发生率为20.1%,同性性行为发生率为3.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男性为参照,女性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较低,OR值为0.552(95%CI:0.473~0.645);以大学所在城市是东部地区为参照,大学所在城市是西部地区的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较高,OR值为1.570(95%CI:1.275~1.934);以经济来源是父母提供为参照,经济来源是奖学金的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高,OR值为2.611(95%CI:1.537~4.434);以性取向是异性恋为参照,性取向是同性恋的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较高,OR值为1.701(95%CI:1.005~2.881);艾滋病知识传统国八条得分较高者性行为发生率较高,OR值为1.156(95%CI:1.096~1.220);就读大学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川中某县女性商业性性服务人群高危行为特点,应用计划行为理论筛选其影响因素,为健康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使用匿名问卷在娱乐场所内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50份,调查对象年龄17~45岁,年龄中位数为28岁。安全套正确使用知识知晓率为16.7%。最近1个月商业性性行为中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57.0%。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行为意向(OR=4.754,P=0.033)、主观行为规范(OR=2.587,P=0.018)、知觉行为控制(OR=3.714,P=0.001)和最近1周接待客人数(OR=0.426,P=0.034)是该人群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工作者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偏低,可利用计划行为模式筛选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9.
杨艳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2):1503-1506
了解大学生危险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危险行为调查问卷,抽取江西省5所高校862名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危险行为总报告率为56.06%,各类危险行为检出率为1.15%~38.06%;不同性别、年级、学科、学历大学生危险行为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大学生危险行为之间具有群集丛生特点,暴力行为与自我伤害行为存在正相关(P值均<0.01)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是大学生多类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而家庭和谐、积极应对、接受过危险行为教育等是大学生多类危险行为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危险行为在大学生中发生较为普遍.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危险行为的教育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构建大学生性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为开展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南京市5所高校3 183名大学生进行性行为影响因素的自填式匿名阅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0.7%,其中男生为14.7%,女生为7.0%.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大学生性行为影响因素的效应大小存在性别差异,安全性行为意向(β值分别为0.426,0.323)和性态度(β值分别为0.272,0.181)是男女生性行为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男、女生性知识对性态度和性行为均有影响.应采取系统、科学的生殖健康教育,降低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了解海南省中职女生性相关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对中职女生针对性制定和实施性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海南省11所中职学校共1 541名女生开展问卷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职女生性相关行为态度较为开放,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意见占49.0%,57.0%的女生报告有恋爱经历,恋爱经历1次的占19.1%,恋爱经历≥2次的占37.9%,少数民族女生恋爱报告率高于汉族女生;一、二年级比三年级女生更容易出现恋爱现象;5.3%的女生有性行为,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最小为11岁,每次使用或经常使用避孕套者比例为23.2%,少数民族女生性行为报告率高于汉族女生;三年级女生相对于一年级女生发生性行为的可能性更高;有吸烟、饮酒、去酒吧或KTV、纹身等行为的女生性行为报告率高于无吸烟、饮酒、去酒吧或KTV、纹身等行为的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5.95,39.31,34.03,28.51,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民族、年级(一、二年级)、饮酒、吸烟、纹身、去酒吧或KTV是恋爱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73,1.46,1.36,2.08,2.59,2.87,1.81);民族、年级(一年级)、喝酒、吸烟是发生性行为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45,0.33,5.31,2.44).66.1%女生认为自己目前有必要接受性教育.结论 被调查中职女生性观念较开放,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中职院校应加强相关干预措施,减少性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培养学生树立起科学的性恋爱观,构建健康的性道德观.  相似文献   

12.
探讨护理女生童年期性虐待经历与性行为的关系,为护理女生性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安徽省分别选取医学本科院校和医学专科院校各2所,对4所学校一至三年级所有在校护理专业2549名女生使用自编"安徽省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童年期性虐待、性行为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童年期不同时期性虐待对护理女生性行为的影响.结果 参与调查的护理女生中有143名(5.6%)报告曾发生过性行为,其中141名(5.5%)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6名(0.2%)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4名(0.2%)与同性和异性均发生过性行为.本科院校护理女生性行为报告率(3.9%)低于专科院校护理女生(6.8%);二年级护理女生性行为报告率最高(7.8%),一年级最低(4.0%);护理女生与父、母关系较好者性行为报告率均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56,12.15,10.71,22.11,P值均<0.05).童年期不同时期有过非接触性和(或)接触性性虐待经历者(除高中接触性性虐待者),其性行为报告率均高于没有性虐待经历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童年期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性虐待经历(除高中接触性性虐待)均增加了护理女生性行为的发生风险(P值均<0.05).结论 童年期性虐待对成年期性行为产生显著影响,预防童年期性虐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了解武汉市大学生性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联,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武汉大学珞珈学院1 295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性行为状况,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其心理健康水平.结果 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7.8%,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5.9%.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心理异常、焦虑、抑郁和精神病性特征的大学生更容易发生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及拥有多个性伴侣(OR值分别为1.43~ 2.31,P值均<0.05).结论 学生性行为发生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作为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了解成都高校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 HIV检测率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制定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2016年7-12月,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方法(RDS法),在成都市高校招募并一对一问卷调查MSM学生254名.对定性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成都高校学生男男性行为者最近1年HIV检测率为35.4% (90/254),65.4% (166/254)具有明确的HIV检测意愿,37.8% (96/254)知晓HIV检测知识及价值.61.4% (156/254)愿意选择HIV检测机构进行检测,19.7% (50/254)倾向自我检测.最近1月高危性行为发生率为15.0% (38/254),82.3% (209/254)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风险意识、最近1月有无高危性行为发生、检测意愿、周围人有无做过检测、寻找性伴侣的主要途径、是否知晓成都同志酒吧为HIV检测的影响因素.结论 成都高校学生MSM检测率较低.建议针对影响因素,有重点地加强行为干预,动员MSM学生参加检测,扩大HIV检测覆盖面.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高中生性行为及艾滋病认知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玲  居文  陈丽萍  卢翠英  王恺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5):536-537,540
目的了解福建省高中生性行为发生状况和影响因素以及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为制定适宜的性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福建省27所高中(职高)7 848名学生,使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福建省高中生性行为的报告率为3.7%,男、女生分别为6.3%和1.5%(P<0.01),职业高中学生性行为的报告率明显高于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年级、看过色情书刊和影像制品、在职业高中就读、母亲为高中以上学历、非住校是高中生发生性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职业高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正确态度报告率明显低于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的学生。福建省高中生性行为发生率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6.
了解某高校大学生近3 a艾滋病流行状况及相关行为特征,为制定相应的监测、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抽取昆明市某高校2010-2012年毕业生进行艾滋病普查、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检测.结果 3 a共监测2 344名,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2012年发现梅毒、HCV抗体阳性者各1例.2010-2012年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3.3%(26/791),12.7%(96/755),15.8%(125/792),经线性趋势检验呈增长趋势(x2 =26.13,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提示,男性、年龄大者性行为发生率更高.危险性行为发生率2010-2012年分别为0.2%(2/797)、0.9% (7/755)和1.4% (11/792),经线性趋势检验呈增长趋势(x2=18.3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提示,男性、少数民族、艾滋病知晓率低、第一次性行为年龄早者,最近1 a危险性行为发生率较高.结论 艾滋病在高校人群中传播蔓延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性安全知识教育,提倡推迟第一次性行为年龄.  相似文献   

17.
了解贵州省高中生性相关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贵州省6所中学2 523名高中生进行现场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的单因素分析使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贵州省高中生边缘性性行为报告率为36.7%,性行为报告率为4.7%;农村地区性行为报告率(6.0%)高于城市(3.5%)(x2=8.876,P<0.01);男生边缘性性行为报告率(43.2%)及性行为报告率(8.2%)均高于女生(31.6%,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5.444,54.021,P值均<0.05);看色情书籍/音像制品、吸烟、饮酒是边缘性性行为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19,1.985,2.569,P值均<0.01);男生、看色情书籍/音像制品、吸烟是高中生性行为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295,4.720,2.021,P值均<0.01).结论 贵州省高中生边缘性性行为及性行为报告率均较高,男生、农村地区、看色情书籍/音像制品及有吸烟习惯的高中生是健康宣教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武汉市高校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情况及行为影响因素,为开展青年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武汉市9所高校2014—2015年入学的90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武汉市高校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6.1%,对艾滋病感到恐惧的占66.6%,艾滋病反歧视与同情分值较低的占49.1%,赞成婚前性行为的占39.1%,性别(OR=1.662)、民族(OR=0.449)、恋爱经历(OR=2.224)、艾滋病恐惧感(OR=1.707)、婚前性行为态度(OR=3.739)是认为周围同学是否有婚前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居住地(OR=1.569)、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OR=0.407)、艾滋病距离感(OR=0.630)、婚前性行为态度(OR=0.664)是安全套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高校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对艾滋病感染者存在一定程度歧视,赞成婚前性行为的大学生有更低的安全套使用意愿,更可能认为周围同学有婚前性行为的发生,且更可能发生艾滋病高危行为,需要整合性和艾滋病宣教开展形式多样的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性行为现状,并对其性行为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高校更科学且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北京市1所综合大学,于2016年5—6月采用匿名自填式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一般社会学人口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性行为相关信息;并对其性行为的可能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30名大学生中,男生719人,占58.46%,女生511人,占41.54%。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72.36%。有32.20%的研究对象报告发生过性行为,第一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是17.85岁。第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73.23%,过去1年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5.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OR=0.367,95%CI:0.253~0.533),高年级(OR=2.240,95%CI:1.242~4.041),艺术类专业(OR=1.879,95%CI:1.238~2.852),每月可支配生活费用越高(OR=1.753,95%CI:1.287~2.387),恋爱经历越多(OR=4.475,95%CI:3.256~6.151),对在校期间性行为态度越认同(OR=15.181,95%CI:5.966~29.121)者更容易发生性行为。结论大学生群体性行为发生率高,又缺乏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学校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在校园性行为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推广安全套使用,提倡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合肥市打工妹婚前性行为和高危性行为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方便选取合肥市1家工厂、6家饭店和6家娱乐场所共457名16~24岁未婚、在合肥市打工、无合肥市户口的女性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评估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自我效能、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结果性行为和高危性行为的报告率分别为35.2%和43.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行为自我效能高,社会支持,社会网络大小和密度是降低打工妹婚前性行为发生的保护因素,职业为娱乐场所服务员、高年龄为危险性因素;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高,工作场所特征评分高,居住环境排外性高,社会网络密度大可降低高危性行为发生的危险性;打工累计时间超过2年,高居住环境诚信可增加打工妹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危险性。结论合肥市打工妹婚前性行为和高危性行为相当普遍,提高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增加社会支持等,可能降低打工妹婚前性行为和高危性行为,有利于打工妹艾滋病性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