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1]曾对福建省18家医院400例脾胃湿热证患者进行调查,发现脾胃湿热证涉及西医病种72个,消化系统疾病占多数(38.9%),其次是呼吸系统(13.9%)、泌尿系统(13.9%);209例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中浅表性胃炎居多,占67.94%;临床观察15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结果发现湿热证者占77.78%.可见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是福建地区多发病症,我们已对其证、证候、方药及非脾胃疾病--大肠湿热证进行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胰腺外分泌功能是诊断胰腺疾病的重要手段,随着诊断方法的不断完善、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证实胰腺外分泌功能应涉及医学的众多领域;而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是否存在胰腺外分泌功能异常尚未见报道,现仅就其相关内容进行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2岁,在8年前曾患过慢性胆囊炎,经多方治疗,虽有好转,但一直没有获得根治.时有病情反复.最近1年来,平素常有饭后上腹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不耐受油腻食物等症状.近日反复发作持续性上腹部隐痛,伴有腹泻,不规律,自觉无力,日见消瘦.初步诊断为慢性胆囊炎并发慢性胰腺炎.为检查胰腺外分泌功能,做如下化验检查:  相似文献   

3.
4.
5.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有赖于功能。形态及细胞学等检查,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检查方法渐趋简便而准确,  相似文献   

6.
7.
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方法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检测主要分为直接检测法和间接检测法,直接检测法主要包括胰泌素试验、胰泌素-雨蛙素试验、内镜下胰腺功能检测、胰泌素刺激下的磁共振胰管成像技术、Lundh试验等,间接检测法主要包括常规血清学检测、粪便脂肪检测、粪便中酶的检测、呼气试验、尿液中特定物质检测等.直接检测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检测方法有创、相对烦琐;间接检测法虽然无创,但准确性相对较低.本文就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9.
1978年金氏等人首先将D-木糖吸收试验应用到小儿脾虚(指脾气虚,下同)患者,作为验证中药治疗效果的指标。此后,潘氏等在脾虚肝郁患者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近年来,胰功肽试验用于探讨脾虚的本质也引起了国内一些学者的注视。本文试图将上面两项指标进行同步观察、分组比较,以期了解它们对脾虚证型的判别意义作出初步估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观察对象: 共观察40例。其中脾虚型10例(男9例、女1例),肝胃不和型6例(男5例、女1例),脾虚肝郁型14例(男8例、女6例)。患者绝大多数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胰头癌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确定3个试验组分别为对照组:8例患者,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组:12例患者,胰头癌(pancreaticcancer,PC)组:24例患者。对3组分别进行PFD试验,通过测定尿液中PABA的排泄率来了解3组的胰腺外分泌功能并进行比较,总结出胰头癌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变化特点。同时通过ERCP测定胰头癌患者的胰管直径(x1),超声内镜(EUS)和胰腺CT测肿块的大小(x2),并一步研究胰头癌患者PABA的排泄率(y)与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胰头癌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明显减低,PABA排泄率为(48.83±15.63)%,明显低于对照组(78.88±15.88)%,而重度胰腺炎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48.5±11.39)%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胰头癌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与有关因素(胰管直径,胰头肿块大小)成线性关系。并按其对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大小排序为:胰管直径,胰头肿块大小。结论胰头癌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明显减低,减低的程度与胰管直径、胰头肿块大小成负相关。其中主胰管直径对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胰头肿块大小。  相似文献   

11.
胰腺外分泌功能对肝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外分泌腺的缺失对残肝再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亚全胰管结扎(SLPD)模型,在胰腺实质大部分萎缩之后对肝再生和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对体重变化率、相对肝重量、肝湿重与体重比以及肝再生率进行计算。结果:SLPD组和SLPD加肝叶切除(Hx)组术后3天体重变化率减轻并呈波动改变,后者体重变化率的恢复缓慢。在单纯SLPD组肝湿重减低而不伴有溴脱氧脲嘧啶核苷(Brdu)标记指数或有丝分裂指数反应的改变。SLPD加Hx组肝再生率低于Hx组,SLPD加Hx组术后第1天残肝Brdu标记指数和有丝分裂指数的峰值明显减低,包括术后第2天有丝分裂指数减低。结论:胰腺外分泌功能对肝细胞的营养和再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胰头切除对糖代谢及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42例胰头切除术病人的糖代谢及胰腺外分泌功能,结果显示术前及PD后1-2个月患者空腹血糖正常,尿糖阴性,尿糖阴性,但OGTT呈糖尿病曲线;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类似,但总水平偏低;PABA排泄低于正常值。术后1-2年上述三项检查值基本上恢复正常,可以健康地生活无需特殊治疗。而全胰切除术后无例外地发生1型糖尿病,胰腺外分泌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用合成多肽 Bz-Ty-PABA 口服法进行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的结果.健康对照组30人,病人组82人。口服500毫克 Bz-Ty-PABA 6小时后,尿中 PABA 回收率的正常值低限为59%(M-2SD)。5例胰腺癌,13例慢性胰腺炎中10例,13例疑似慢性胰腺炎中8例,10例胰腺手术后病人中3例的 PABA 回收率均明显低于59%.9例急性胰腺炎恢复期者均正常。14例肝脏病中1例有肝肾综合征者,其回收率仅16.32%,1例有腹水者稍低于正常值(53.81%),其余12例肝病和18例其他疾病者均属正常.结论认为本试验对评价胰外分泌功能障碍有帮助,其方法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BT—PABA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N-benzoyl-tryrosyl-p-aminobenzoic acid(BT-PABA)试验已做为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但是当病人有小肠、肝脏或肾脏疾病时可出现假阳性反应。本文报告于BT-PABA试验后同时进行PABA吸收试验,并计算PABA排泄指数(PEI),部分病人同时测定血中PABA浓度,并与尿回收率进行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脓毒症时大鼠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损伤机制,并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所致胰腺外分泌功能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SPF级雄性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LPS组和UTI组,每组各10只。LPS组腹腔内注射LPS 15mg/kg建立脓毒症模型,UTI组在腹腔内注射LPS后立即按照50000U/kg注射UTI,LPS组、对照组均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12h后留取大鼠血标本,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NF-α;取胰腺组织,H-E染色观察胰腺形态学变化,TUNEL法计数凋亡细胞,Western印迹法检测凋亡因子CytC、Caspase3、Bcl-2、Bax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LPS组、UTI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TNF-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UTI组显著低于LPS组(P<0.01)。对照组、LPS组、UTI组胰腺组织H-E染色改良Schmidt评分分别为0、5.13和3.70分,UTI组显著低于LPS组(P<0.01)。凋亡细胞指数LPS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UTI组显著低于LPS组(P<0.01)。Bax、CytC、Caspase3表达,LPS组显著高于对照组,UTI组显著低于LPS组。Bcl-2表达,LPS组显著低于对照组,UTI组显著高于LPS组。结论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存在胰腺外分泌功能损伤;乌司他丁可以保护脓毒症大鼠胰腺外分泌功能,抑制脓毒症时的细胞凋亡可能为其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脾”与胰腺外分泌功能及小肠吸收功能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消化系疾病中脾虚证候与消化道分泌功能和吸收功能的关系,本文选择脾虚胃脘痛66例、脾虚泄泻52例,无脾虚者96例和健康人66例,以胰功肽试验及D-木糖吸收试验作为指标进行研究。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健康人组与无脾虚证组无显著差异(P>0.05),此两组与脾虚证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脾虚胃脘痛与脾虚泄泻的胰腺外分泌功能及小肠吸收功能均低下健康人和无脾虚证者,提示脾虚与消化系统分泌功能及小肠吸收功能有着内在联系;胰功肽试验及D-木糖吸收试验可以作为判断脾虚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胰腺外分泌功能、胰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胰腺炎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柴胡疏肝散。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清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CCK)、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CK、TNF-α及...  相似文献   

18.
体外循环手术病人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手术病人围期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变化以及影响这些变化的可能因素。方法:20例体外循环病人分别测定术前,术后2,24,48h血糖,淀粉酶,胰岛素,C肽浓度。结果:血糖,胰岛素,C肽含量,术后与术前经均有明显提高(P<0.05);术中,术后2h血淀粉酶的值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手术后24,48h即显高于术水平(P<0.05)。淀粉循环围术期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害,而避免体外循环转流中灌注压过低对减轻胰腺功能的损害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术后早期应避免输入高渗葡萄糖。  相似文献   

19.
1972年Imondi等创用合成的苯酪肽(N-Benzoyl-L-tyrosyl-P-aminobenzoicacid简称BT-PABA)作间接胰功能诊断试验(Pancreatic Function Diagnostant简称PFD试验),已被欧美及日本等学者认为是一种简易、安全、有价值之胰腺外分泌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胃癌辅助放化疗对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损伤。方法:42例胃癌患者行术后放化疗,放疗25次的总剂量为45 Gy,5?氟尿嘧啶为基础化疗。在放化疗治疗前、中、后分别测定脂肪酶和α?淀粉酶的含量。结果:放化疗患者中脂肪酶和α?淀粉酶活性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59.5%和21.4%。在单变量分析中,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 65岁)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下降风险增加。多变量分析表明,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相互影响也是促进胰腺外分泌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结论:胃癌患者放化疗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风险增加。因此,胰腺应被视为胃癌放疗的危及器官,测定脂肪酶活性可作为评估放疗诱导胰腺损伤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