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Ⅱ型糖尿病磺脲类降糖药(SU)继发失效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7例,在原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加用诺和龙(R)治疗,每次1~2mg,每日2~3次服用,对照组继续应用原综合疗法.疗程均1个月.结果治疗组血糖均得到较好的控制(P<0.01),血胰岛素均升高(P<0.05),尤以餐后1小时(h)为著(P<0.01),且胰岛素敏感性(IS)上升(P<0.01),糖代血红蛋白(HbAic)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无差异(P>0.05),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诺和龙R治疗Ⅱ型糖尿病SU继发失效有效而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生长激素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测定20例健康对照者和62例2例糖尿病,10例1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生长激素(GH)及血浆胰岛素(INS),C肽(C-P),糖化血红蛋白(HbAlc)指标,结果:(1)IGF-1水平,1型糖尿病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IGFBP-1水平,1型糖尿病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肥胖型伴高胰岛素血症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GH水平,1型糖尿病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合并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患者IGF-1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5)IGF-1水平与HbAlc间呈负相关(P<0.01 2型r=-0.62 1型r=-0.73)。结 论:IGF-1,IGFBP-1,GH水平的检测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特别是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血脂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HD)患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门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无CHD患(I组),37例2型糖尿病合并CHD患(Ⅱ组)及72例正常对照组(Ⅲ组)进行系列血脂指标的测定。结果:I组TC、TG、LDL-C、ApoA、ApoB水平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Ⅱ组TC、TG、ApoB水平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I、Ⅱ两组之间的HDL-C水平存在显性差异(P<0.05)。Ⅱ组的TG/HDL-C比值显高于I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无CHD患与2型糖尿病合并CHD患之间的脂质代谢紊乱有所不同,HDL-C水平降低,TG/HDL-C比值异常升高,可能是糖尿病患发生CHD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4.
葛根素对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内皮纤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72例冠心病(CH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3例)和葛根素组(39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检测其血糖,胰岛素,纤溶指标,计算胰2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行静脉闭塞试验(VOT);同时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比较,CHD患者的血浆胰岛素(FINS)浓度增高(P<0.05),ISI降低(P<0.05),VOT前及VOT时内皮细胞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降低(P<0.0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增高(P<0.01)。FINS,ISI与纤溶指标存在高度线性相关意义。(2)葛根素组治疗后FINS,PAI-1下降(P<0.01),ISI,VOT前及VOT时t-PA增高(P<0.05,<0.01),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认为葛根素能改善CHD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内皮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磺脲类降糖药(SU)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糖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检测血糖和血脂,计算体重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脂联素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SU继发性失效的患者明显低于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P〈0.05);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均〈0.05),而两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SU继发性失效患者脂联素水平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胆固醇、总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明显负相关(P均〈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脂联素水平下降和胰岛素抵抗相互影响,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SU继发性失效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索联合瑞格列耐组28例,诺和锐30组28例,治疗12周,应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观察两组间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FBG、2hPG、HbA,C、Homa-13(2小时)和Homa—IR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的血糖波动、体重增加和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用地特胰岛素联合诺和龙治疗,血糖波动、体重增加和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卡托普利影响冠心病(CHD)患者内源性纤溶系统活性的临床意义及机理,将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45例,单盲随机分为卡托普利(Captopril)治疗组(23例)及安慰剂对照组(22例),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纤维蛋白原(F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含量与活性,用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前的血浆各参数及治疗后的Fg、TXB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血浆AngⅡ、tPA含量及PAI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6-keto-PGF1α、tPA活性、tPA比活性、活性型tPA及纤溶活性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提示卡托普利可通过降低血浆AngⅡ水平,促进CHD患者受损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减少血管内皮细胞PAI的合成与分泌,提高其内源性纤溶系统活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糖尿病脂蛋白异常血症的发生机理,研究了53例糖耐量异常者(糖耐量异常组)和27例糖耐量正常者(对照组)的血脂和血浆载脂蛋白水平,以及进行了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发现,糖耐量异常组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60min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口服葡萄糖后120min血糖(P<0.05)、血浆胰岛素水平(P<0.01)和口服葡萄糖后180min血糖(P<0.01)、血浆胰岛素水平(P<0.05)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糖耐量异常组血浆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显著升高(P<0.01和P<0.05),同时伴有一定程度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以及载脂蛋白CⅡ、CⅢ及E显著增高(P<0.01、P<0.001和P<0.005),这些血脂改变与糖尿病脂蛋白异常血症类似。此结果表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在糖尿病脂蛋白异常血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示对一些空腹血糖正常,糖耐量异常,但还没有临床诊断为糖尿病患者,应进行常规血脂检查,筛选出脂蛋白异常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胰岛素加吡格列酮(INS Pio)和单用胰岛素(INS)对继发磺脲类(SU)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52例继发性SU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二组,分别给INS Pio及单纯INS治疗共3个月。结果:(1)治疗3个月时两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得到较好控制(P<0.05);(2)INS Pio组治疗后血脂明显改善(_P<0.05);(3)INS组较INS Pio组体重显著增加、血INS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1)胰岛素 Pio与胰岛素均可有效地治疗继发磺脲类药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2)与单用胰岛素治疗比较,胰岛素联合Pio 治疗改善高胰岛素血症、血脂异常效果更佳,并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0.
监测36例偶测血压正常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38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并将糖尿病组分为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组(16例)及非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组(20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24小时、白昼、夜间收缩压明显增高(P<0.01),平均24小时、夜间舒张压明显增高(P<0.05,P<0.01),而平均白昼舒张压无明显变化(P>0.05);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1,P<0.05):糖尿病的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组与非心血管自主神经病组相比,夜间收缩压下降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而夜间舒张压下降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动态血压的监测较偶测血压更易发现夜间血压异常: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是否合并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15例高血压、20例Ⅱ型糖尿病、15例正常人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同时测定6-酮-前列腺素F1c(6-Keto-PGF1a)和前列腺素E2(PGE2)。高血压组基础和糖刺激后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01)而6-Keto-PGE1c水平显著下降(P<0.001)。各组胰岛素水平和6-Keto-POF1a显著负相关(r=0.57,P<0.05).结果表明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低舒血管前列腺素血症,这些改变可能是高血压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OLETF大鼠来观察血脂变化对2型糖尿病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三组即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和非诺贝特治疗的糖尿病组,非诺贝特20mg.kg^-1.d^-1灌胃22周,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肾小球细胞外基质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同时细胞外基质成分(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含量亦较正常对照组增加(三者P<0.01),降脂治疗后肾脏细胞外基质积聚明显减少(与糖尿病未治疗组比P<0.05),结论:高脂血症可能与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的发生有关,降脂治疗能够减缓肾脏的损害从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周鱼  陈永东  施德毅 《内科》2009,4(2):238-240
目的探讨口服依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42例2型糖尿病患者,维持原治疗不变,比较口服依那普利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及用药后60d口服葡萄糖耐量(OTGG)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中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用药后治疗组ISI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2)血糖:OGTT试验显示用药后治疗组空腹及餐后各点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依那普利能增加2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李林 《山东医药》2014,(45):75-76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haFGF)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7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普通治疗组、强化治疗组。对照组将含2%磺胺嘧啶银乳膏的纱布覆盖于创面,普通治疗组用1 IU/mL普通胰岛素均匀喷于创面,强化治疗组用1 IU/mL普通胰岛素、2500 U/mL rhaFGF均匀喷于创面,均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时间,18、21、24 d愈合率及创面愈合后的瘢痕增生情况。结果强化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普通治疗组、对照组( P<0.05或<0.01),且普通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强化治疗组18、21、24 d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普通治疗组、对照组(P<0.05或<0.01),且普通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三组术后3、6个月瘢痕增生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均未出现过敏反应及严重创面感染情况。结论胰岛素联合rhaFGF可有效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及修复,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 T2DM)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老年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给予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与诺和锐。结果两组治疗前FPG、1 h PG、2 h PG、3 h PG、HbA1C、TC、TG比较,P均>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2.73±0.27)d、低血糖发生率18.6%(13/70),对照组分别为(3.19±0.31)d、7.1%(5/70),P均<0.05。结论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T2 DM可有效降低血糖、血脂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组(CSⅡ组,39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对照组,45例),观察治疗后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Ⅱ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P〈0.01);胰岛素用量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CSⅡ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治疗较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短期疗效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组(CSⅡ组,39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对照组,45例),观察治疗后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Ⅱ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P〈0.01);胰岛素用量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CSⅡ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治疗较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短期疗效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瑞格列奈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观察了诺和龙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格列吡嗪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8,12周后两组患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l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下降(P<0.05),无组间差异;诺和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格列吡嗪组。结论:诺和龙可作为早期2型糖尿病患有效的一线单独用药,其灵活的服药方式及较少的不良反应更增加了患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酶联免疫法对照观察了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非抵抗组的脂蛋白(α)及其他代谢指标。结果显示:两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显著差异(P>0.05), 而组间脂蛋白(α)[Lp(α)](228&;#177;110,128&;#177;108;P<0.01)、总胆固醇(TC)(5.912&;#177;0.987;2.022&;#177;1.626;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329&;#177;1.223;3.482&;#177;1.116;P<0.05)有显著差异,特别是脂蛋白(α)值,胰岛素抵抗组较非抵抗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导致脂代谢紊乱,尤其是脂蛋白(α)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脂代谢紊乱与并发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56例2型糖尿病(DM)患(其中32例并发冠心病),测定其血脂、载脂蛋白浓度及血糖、胰岛素水平,与30例例健康人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型DM并发CHD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P<0.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升高(P<0.05)。单纯2型DM组仅有HDL-C水平的降低(P<0.005)及LDL-C水平的升高(P<0.05),无ApoB的变化,单纯DM及DM+CHD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无显差别,但均较对照组升高非常显(P<0.005);DM+CHD组的ApoB水平较单纯DM组的显升高(P<0.05)。结论:本组结果提示HDL-C水平的降低,LDL-C及ApoB水平的升高是2型DM并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