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门部胆管癌约占肝外胆管癌的50%~75%,大多数胆管癌为腺癌.沿肝外胆管的淋巴分布及流向转移,并沿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神经鞘浸润是肝门部胆管癌转移的特点;由于肝门区的神经纤维主要是分布在肝动脉周围,肝门部胆管癌常累及肝动脉和门静脉.在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中,联合切除肝门部血管并予以重建,增加了肿瘤的切除率和根治率,保护了剩余肝脏的功能,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笔者报道1例Bismuth Ⅲb型肝门部胆管癌,肿瘤侵犯肝右动脉、门静脉分叉部;采用左半肝联合肝右动脉、门静脉整块切除的方法治疗该病人,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愈肝门部胆管癌的唯一治疗选择。镜下胆管切缘阴性(R0切除)对病人长期生存至关重要。然而,因肝门部胆管癌常合并门静脉、肝动脉浸润,无法得到阴性切缘。联合血管切除重建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目前,合并门静脉及肝动脉切除重建的临床价值已得到充分的肯定。本文论述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门静脉、肝动脉重建技术及其临床价值,术前影像学评估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64排CT胆道和血管三维重建(CTA)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和优缺点。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6年12月8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进行增强CT扫描并进行肝动脉、门静脉三维重建,判断肝动脉和门静脉侵犯情况。通过PTBD胆道内注入6.9%泛影葡胺,进行CT平扫和阳性法胆道三维重建,判断肝内胆管的侵犯情况。利用上述结果进行Bismuth—Corlette分型和T分期。术前评估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8例病人均可成功进行CT重建肝动脉,门静脉的三维重建。2例肝动脉系统侵犯病人CTA结果与手术探查一致,5例门静脉系统侵犯病人,3例一致。6例病人肝内胆管1—4级分支在胆道三雏重建时能完全显影。2例病人部分显影。7例病人的Bismuth—Corlette分型和6例T分期术前评估结果与手术探查一致。结论64排CT下胆道和血管三维重建,可作为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的常规方法,其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肝胆外科医生而言,肝门部胆管癌仍然是目前最困难的挑战:肝十二指肠韧带处解剖复杂,胆管分叉与入肝血管过于接近,往往难以获得阴性的外科切缘.我们在临床中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切除时发现,有近80%的患者存在血管侵犯,以门静脉侵犯多见,且有些同时伴有肝动脉侵犯.  相似文献   

5.
肝门部胆管癌(HCCa),是指位于胆囊管开口及以上的肝外胆管黏膜上皮癌,是肝外胆管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40%~60%),它常侵犯左、右肝管汇合部以及一侧或双侧肝管[1-2]。近年来,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肝门区结构复杂,肿瘤与门静脉、肝动脉等紧邻,肝门部胆管癌容易出现血管、神经侵犯以及淋巴结转移;加之位置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患者往往因出现黄疸等晚期症状才会就诊。  相似文献   

6.
肝门部胆管癌(Hilarcholangiocarcinoma HC)或称近端胆管癌于1965年由Klatskin首先描述,是一种发生在左右肝管汇合处的恶性肿瘤,又称Klatskin's瘤,为胆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当然来自肝内大胆管癌也会侵犯肝门胆管,两者有时很难区分,因此美国癌症联合会的定义是"累及胆囊管开口以上1/3的肝外胆管并扩展至胆管汇合和一侧或双侧肝管的癌".肝门部胆管癌易侵犯胆管周围的血管和向肝内扩散,早期诊断困难,50%以上的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患者在确诊时往往存在血管侵犯[1,2],当侵犯邻近的门静脉、肝动脉、肝实质与尾叶时,往往难以达到治愈性切除[3,4],故而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低,预后较差[5].  相似文献   

7.
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中肝动脉重建九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中肝动脉重建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 9例合并肝动脉侵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联合肝动脉重建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结果 联合肝动脉重建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的患者术后 3 0d无并发症发生。 2例 2 3个月内复发死亡 ,7例术后恢复良好 ,重建肝动脉通畅。结论 联合肝动脉重建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可以达到肉眼根治的目的 ,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切除率 ,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肝门部胆管癌是肝外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由于肿瘤常侵犯肝门部的肝动脉和门静脉,所以手术切除率较低、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不但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准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还提出了一些新的分型分期方法来对肿瘤进行评估.本文就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分期与术前可切除性评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半肝切除联合血管切除和重建治疗肝门部胆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半肝切除联合血管切除和重建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 本组10例患者分属Ⅲa、Ⅲb、Ⅳ型的肝门部胆管癌,施行右半肝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门静脉右支起始部切除重建1例;右半肝切除+门静脉右支起始部切除重建5例;左半肝切除+尾状叶左侧切除+门静脉左支起始部切除重建+肝动脉切除1例及左半肝切除+尾状叶左侧切除+门静脉左支起始部切除重建3例.结果 10例Ⅲa、Ⅲb、Ⅳ型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半肝切除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根治联合性手术,无术后死亡.10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0%、30%、20%.结论 采用半肝切除血管切除重建能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  相似文献   

10.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常侵及门静脉和肝动脉,侵犯后如何手术处理直接关系患者预后,成为较棘手的问题.肿瘤侵犯门静脉及肝动脉是限制肿瘤切除的主要因素之一,外科医师往往在探查过程中发现肿瘤侵犯血管即放弃切除,改行引流术,既限制了肿瘤的切除,也影响了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近年来,随着血管外科技术和肝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受侵已不再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的技术难题.如何联合血管切除,提高根治性切除率,降低术后病死率及改善预后仍然是目前探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肝门部胆管癌是肝外胆管癌中的主要类型(占58%~75%),手术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但由于肝门区紧邻重要血管,手术操作空间狭小,且其生物学行为特点是多途径、多向性浸润转移,常侵犯肝门区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及肝十二指肠韧带纤维结缔组织,并侵犯邻近肝组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门部胆管癌因其病变部位位置高,周围血管多,肿瘤经常浸润肝动脉及门静脉,手术难度高,切除率低,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手术方式选择欠妥,导致术后并发症多,影响了术后生活质量和生存,因此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仍是该疾病外科治疗中的重点。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组成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1)切除:肿瘤以及附加的肝切除、肝尾叶切除;(2)重建:拼缝多个肝管开口,完成以Roux-Y肝管空肠吻合为主的胆肠重建和肝管支撑引流;(3)骨骼化清扫:保留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肝动脉、门静脉,切除其他包括肝外胆管、神经、淋巴结、脂肪、纤维组织等可能被肿瘤侵犯的组织…  相似文献   

13.
肝门部胆管癌发病隐匿、呈多极化浸润性生长,与肝门区肝动脉、门静脉等重要结构密切相关,当肿瘤沿着近端胆管系统进展时常会累及神经束膜、淋巴结、血管及肝脏。并且,近年来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手术有扩大化趋势。为达到R0(边缘阴性)切除,除须行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外,经常需要联合肝叶、半肝、肝门部血管甚至胰十二指肠切除。因此,术前明确肿瘤的整体范围及病灶周围浸润程度,建立准确的临床分期和分型,将有助于合理选择手术方式、规范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伟 《肝胆外科杂志》1997,5(5):301-302
肝门部胆管癌或称上段胆管癌位于第一肝门,易侵犯肝、门静脉、肝动脉,手术切除率低,愈后较差,早期不易诊断。由于近几年来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手术上的改进,扩大根治切除使该病的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1]。现将我院近三年来1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外科治疗情况作以介绍,重点将讨论有关手术问题。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于1992年3月至1995年3月共收治肝门部胆管癌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在43~70岁,平均565岁,全组10例均有黄疽,黄疽持续时间1周~2个月。肝功能分级:ChildA级6例、B级2例、C级2例。影像学检查:B超1…  相似文献   

15.
肝动脉受侵犯的肝门部胆管癌是否能够进行半肝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目前尚存争论.我们对2例肝动脉受侵犯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实施了规则性左半肝联合肝动脉切除,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效果有待提高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肝外胆管癌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向,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肝门部胆管癌占肝外胆管癌的50%以上,误诊率高,预后差,仍是当前外科治疗上的难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对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治疗,抱着积极态度。然而,手术中发现胆管癌向肝十二指肠韧带浸润、淋巴结转移和门静脉癌侵犯是最常见的放弃根治性切除手术的原因。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上,尚有一些关键性问题有待共识。当前对来源于肝内大胆管而侵犯肝胆管汇合部者,一般均称为肝门部胆管癌,但在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别。胆管癌定期与治疗效果关系密切,当前尚无更好的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肝叶切除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疗效,探讨联合应用肝叶切除的意义和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1991年9月至2001年9月10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联合肝叶切除的情况。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结论 肝叶切除在肝门部胆管癌中有重要意义。其选用概述术中探查,及肝功能情况等综合考虑,肝动脉,门静脉受浸润仍有可能考虑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门静脉尾状叶支是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的研究热点之一,术中处理尾状叶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尚未明确。门静脉尾状叶支分布、走行于解剖结构复杂的H型横沟区域,涉及肝脏、胆囊、区域淋巴结等组织器官和门静脉、肝动脉、胆管及下腔静脉等脉管系统,是肝胆外科手术的难点区域,合理的手术入路至关重要。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预处理门静脉尾状叶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契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因此,在实施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时应强调门静脉尾状叶支预处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门静脉动脉化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对2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进行肝脏血管重建加门静脉动脉化的应用,探讨此手术方法在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均施行扩大的左半肝加尾状叶切除,1例同时进行门静脉的节段性切除,2例均附加肝动脉的节段性切除,其中1例肝动脉已无法修复,另1例动脉修复不满意,术后造影显示已阻塞。对2例患者均进行门静脉动脉化处理,同时为了防止继发的门静脉高压对肝动脉进行限流。通过2例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以及随访,提出对门静脉动脉化的使用及其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术后恢复均较为顺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未发生早期肝脓肿和胆漏等并发症,随访可见动静脉吻合口通畅,肝脏再生良好。其中1例术后10个多月通过动脉限流目前尚未出现门静脉高压症。结论 在肝门部胆管癌行扩大的半肝切除术时,应用门静脉动脉化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并有防止肝衰竭、肝脓肿和胆漏的作用,提高了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动脉限流可以防止术后门静脉高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肝门部胆管癌因其所处部位的特殊解剖关系,导致其在肿瘤相对早期即易侵犯肝组织及肝动脉和门静脉,因此手术切除率特别是R0切除率始终比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