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4 毫秒
1.
骨段输送治疗下肢大段骨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骨段输送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骨感染及皮肤缺损的体会。方法 应用骨段输送治疗严重创伤或骨肿瘤术后大段骨缺损9例,其中6例伴有骨感染和皮肤缺损。结果 9例骨缺损全部治愈,恢复了肢体持重功能。1例儿童2年后胫骨出现过生长。结论 骨段输送技术是治疗下肢大段骨缺损简单而有效的新方法。软组织创面可在骨段输送中逐渐缩小并闭合,骨骼感染可在骨段输送中逐渐被控制并伴随骨连接而愈合。  相似文献   

2.
在下肢大段骨缺损治疗中Ilizarov技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下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体会,探讨不同病例的术式选择。[方法]14例下肢大段骨缺损,平均8.5cm,其中股骨2例;胫骨12例;创伤11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感染和(或)软组织缺损,骨肿瘤切除3例?分别采用肢体短缩加骨段截骨延长,或加骨段输送延长,或单纯骨段截骨输送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1a以上随访,骨缺损治愈,骨感染消失,皮肤创面消灭,肿瘤无复发,无附加神经血管损伤症状:[结论]Ilizarov技术是治疗骨大段缺损的简单而有效方法,根据不同病例,选择不同术式可简化治疗过程.缩短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3.
高辉  肖树军  陈雷  李传福  吴学东  韩丹 《中国骨伤》2006,19(11):652-653
目的研究改良Illizarov技术治疗下肢感染性骨缺损和肢体短缩的方法。方法感染性骨缺损患者23例,男20例,女3例;年龄21~49岁,平均32岁。股骨7例,胫骨16例。肢体短缩4~17cm,平均9cm。根据Illizarov治疗原则,采用微创截骨,分别采用骨段滑移术修复骨缺损和延长肢体。结果经骨段滑移,骨缺损全部愈合,延长间隙成骨良好,无一例需补充植骨。23例经1~5年随访,所有骨缺损愈合,肢体长度恢复正常,感染无复发。结论骨段滑移技术是治疗下肢大段骨缺损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软组织感染创面可在骨段滑移中逐渐缩小并闭合,骨感染可在骨段滑移中逐渐被控制并随骨连接而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不连及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胫骨骨不连及骨短缩患者(肢体短缩4~17cm,平均9cm),根据Iuizarov治疗原则,采用微创截骨、直接拉伸延长或骨段滑移术修复骨缺损和延长肢体,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置入外固定架。骨不连者调整外固定架使骨断端对合并加压;骨缺损短缩者则做骨段搬移术或直接拉长。定期复查X片,直至骨愈合满意后拆除外固定架。结果本组术后经1~5年随访。所有骨缺损愈合,肢体长度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感染无复发。结论Ilizalov外固定架技术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软组织感染创面可在骨段滑移中逐渐缩小并闭合,骨感染可在骨段滑移中逐渐被控制并随骨连接而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段游离胫骨异位血管化预构骨皮瓣二期带蒂原位回植修复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例大段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者,其中,1例胫骨骨折术后发生严重感染(例1),另1例游离胫骨段严重污染(例2),分别将体外灭菌处理的大段游离胫骨异位于股直肌与股外侧肌间隙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处预构骨皮瓣,同时对胫骨开放创面进行抗感染治疗,待感染创面治愈后,择期行携带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异位血管化骨皮瓣原位回植修复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两患者游离胫骨段在异位预构骨皮瓣的整个过程中均未发生感染,预构骨皮瓣术后3个月DSA均显示:游离胫骨段周围可见大量血管生长,且部分血管长入胫骨段内。1例小腿部感染创面在预构骨皮瓣术后6个月治愈;预构骨皮瓣术后1年行带血管蒂的预构骨皮瓣原位回植修复胫骨及小腿部皮肤缺损,回植术后5个月,原骨折部位下段发生慢性感染,经抗感染治疗6个月后治愈;回植术后12个月患肢负重行走功能开始恢复。例2污染创面在预构骨皮瓣术后一个半月闭合;预构骨皮瓣术后6个月行带血管蒂的骨皮瓣原位回植修复胫骨及小腿部皮肤缺损;回植术后11个月患肢负重行走功能完全恢复。[结论]大段游离胫骨异位于股直肌与股外侧肌间隙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处可预构带血管蒂的骨皮瓣,其可作为修复大段骨缺损的自体骨来源,为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用Ilizarov技术骨输送与筋膜皮瓣修复下肢大段(块)骨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本组12例患者,11例为小腿严重开放复合伤,1例为前臂开放复合伤,骨缺损范围4~12cm,平均8cm,皮肤缺损面积4cm×5cm~14cm×5cm,全部病例均合并急性感染。软组织缺损采用小腿外侧筋膜皮瓣修复9例,小腿内侧筋膜皮瓣修复1例,交腿皮瓣修复1例,前臂内侧皮瓣1例,12例中,骨输送幅度4~12cm,平均8cm,其中用环行外固定器4例,用本科研制的双臂骨输送外固定器8例。[结果]延长段骨和压缩骨断端均自然愈合,所有转移的筋膜皮瓣均成活,无1例形成骨不连和慢性骨髓炎。本组随访12例,随访时间2~10.8年,平均4.2年。[结论]应用Ilizarov骨输送和筋膜皮瓣转移技术治疗下肢大段(块)骨与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疗效确切方法,其优势(1)通过外固定器来保持伤肢稳定,通过骨输送的方法填补大段骨缺损;(2)同时行皮瓣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为骨压缩端愈合与控制感染创造有利条件;(3)外固定器提供的撑开和压缩功能,使得延长段骨和压缩段骨断端获得骨愈合的合理的生物力学条件;(4)在骨输送过程中刺激机体的修复机制,使机体的代谢增强、血循增加、成骨因子聚集、抵抗力增强,调动了机体的主动修复机制和主动控制感染的防御机制;(5)在外固定器的保护下,患者的伤肢可在康复期间进行主动的功能锻炼,从而避免长期制动和废用因素导致的骨质疏松和关节功能障碍;(6)治疗周期短,抗生素应用少,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骨搬运术同期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及合并的难治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难治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18~47岁,平均29岁。均为交通事故伤导致Gustilo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骨折位于胫骨上1/3段1例,中1/3段19例,下1/3段15例。均于伤后4~10 h行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5~10 d后出现胫骨皮肤软组织坏死、感染并伴有脓性分泌物渗出。伤后至该次手术时间为21 d~5个月,平均2个月。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6 cm×5 cm~10 cm×8 cm;清除坏死骨后骨缺损长度为6~11 cm,平均8 cm。安置Orthofix外固定支架持续骨延长,创面规律换药。结果 3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6个月。患者骨缺损全部修复,骨愈合时间为9~20个月,平均15个月;均未见明显下肢力线偏移。截骨段延长6~11 cm,平均8 cm;停止延长治疗后外固定支架继续保留2~10个月,平均5个月。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骨髓炎、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均愈合,愈合时间1~3个月,平均1.3个月。其中5例外固定支架针道有不同程度感染,经换药后好转。拆除外固定支架后采用Johner-Wruhs标准评价疗效,获优26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88.6%。结论对于合并难治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如皮瓣修复困难,可选择骨搬运术,通过持续牵拉同期修复软组织及骨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Masquelet技术治疗大段掌指骨骨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例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大段掌指骨缺损病例,行改良Masquelet技术治疗:Ⅰ期彻底清创、体外预制中空抗生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yrlate, PMMA)骨水泥模块填充骨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或皮肤软组织条件较差者给予彻底清创皮瓣修复闭合创面,术后给予预防感染、观察患指血运等对症处理。Ⅱ期伤口愈合4~6周后去除骨水泥模块行自体松质骨植骨内固定术。结果9例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9.7周,术后未出现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伤口甲级愈合,移植骨愈合,初步实现保指(肢)的目的并获得了部分功能。结论改良Masquelet技术治疗大段掌指骨骨缺损临床可行,效果确切,能够达到预期的保指(肢)并恢复部分功能的目的,具有操作简单、愈合快、适应证广、效果确切等优点,为大段掌指骨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lizarov自体骨段延长技术治疗胫骨上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10例骨创伤或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导致胫骨大段缺损的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38.0±3.2)岁。全部患者采取大段病灶切除旷置,并进行骨缺损段相邻部分的干骺端截骨,于手术7 d后以每天1 mm速度滑移,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制定每天的调整次数,一般每日4~6次。结果 1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感染完全治愈,带架时间7~14个月,骨延长长度6~13 cm。10例患者均于骨会师后形成骨性愈合。其中2例针道感染,1例在骨延长期间偏离轴线,1例断端接触后6个月不愈合,经处理后均达到良好效果。结论 Ilizarov骨段延长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Ilizarov技术Ⅰ期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采用Ilizarov技术Ⅰ期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44例,男35例,女9例;年龄18~70岁,平均42.5岁。骨缺损4~16 cm,皮肤缺损3 cm×4 cm~5 cm×16 cm.手术彻底扩创,切除感染骨段,微创截骨,安装可延长骨段的环形外固定架,应用Ilizarov骨延长技术,术后1周开始转动螺杆上的螺母,每日延长0.5~1.0 mm.观察创面、新生骨痂以及骨段会师后愈合状况,确定临床疗效。结果:44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1~36个月,平均18.5个月。截骨后骨缺损6~22 cm,平均11.5 cm;伤口愈合时间21~79 d,平均38 d;骨缺损愈合时间8~15 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病例治愈,无感染复发、再骨折及小腿短缩畸形等。结论:Ilizarov骨段延长技术Ⅰ期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手术创伤小,感染复发率低,可避免多次复杂手术,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34例感染性长骨假关节的治疗。治疗方法是在控制感染的条件下,分期清除病灶,局部筋膜蒂皮瓣、肌皮瓣或动脉皮瓣转移,自体髂骨植骨,术后结合坚强的外固定。其中32例平均随访1.7年,植骨在4~6个月全部融合,骨髓炎无一例复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作者认为此方法简便、有效、可靠,是临床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外固定架下带血管蒂腓骨及人工骨泰移植,一期治疗儿童慢性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感染相对静止期的胫骨骨缺损患儿,彻底清除病灶,取相应长度的带血管蒂的腓骨做支撑,恢复骨长度,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用人工骨泰(粉剂)与抗菌素混合填充骨缺损区。共治疗19例。结果 15例切口一期愈合,4例切口轻度感染,治疗3~4周后愈合,随访0.5~1.5年感染无复发,骨折愈合满意,肢体功能良好。结论 采用外固定架下带血管蒂腓骨及人工骨泰移植等综合手段,一期治疗儿童慢性感染性胫骨骨缺损是可行的,疗效显著,治疗周期缩短,肢体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骨段滑移术治疗胫骨长节段骨缺损合并小腿软组织缺损的疗效、适应证及术后康复在促进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在2005年1月到2011年1月6年间治疗胫骨长节段性骨缺损合并小腿软组织缺损共13例,男性10例,女性3例;年龄16~35岁,平均24岁。胫骨缺损部位在胫骨中下段11例,在胫骨中上段2例。缺损长度7~15cm,平均9cm。软组织缺损位于小腿的前内侧,范围3cm×2cm~18cm×10cm。采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一期截骨,7d后开始延长,每日1mm,到胫骨远近缺损骨端紧密对合,维持固定直至骨愈合。小腿软组织缺损感染重、渗出多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术后进行康复治疗。结果从开始治疗到去除外固定架,治疗用时11~23个月,平均18个月。13例胫骨骨缺损获得重建,患肢肢体长度与健侧相差小于2cm,截骨延长新生骨部分愈合良好。11例骨缺损接触端自行愈合,有2例骨折断端软组织内陷阻止骨端接触,1例采用软组织松解,1例行软组织松解加自体植骨术。创面均得到覆盖。闭合的创面部分凹陷为贴骨瘢痕,遇阴雨天不适。骨段滑移过程中在牵开3cm左右时患者感到小腿疼痛,对症治疗后大多可继续进行延长,有4例停止延长3~5d后继续延长直至完成。外固定架未出现固定钉明显松动现象,中间2枚固定钉在滑移的中后期有不同程度的对皮肤切割现象,将皮肤钉孔拉成椭圆形,此钉孔在骨段滑移停止后3周左右恢复正常。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正常,踝关节背伸活动可达15°~30°。结论骨段滑移术是治疗胫骨长节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最适合的病例是胫骨中上段或中下段长节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胫骨近端和远端有置入固定钉的足够长度,腓骨完整性较好的患者。结合康复治疗可使伤残肢体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  相似文献   

14.
异体骨移植带骨膜的复合皮瓣修复前足骨和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道应用同种异体骨移植带骨膜和神经的小腿动脉复合组织瓣修复前足骨和皮肤缺损以及前足再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异体骨移植、带胫骨骨膜的复合皮瓣修复前足骨和皮肤缺损9例,其中串联带隐神经和骨膜的胫后动脉复合组织瓣修复前足2例。结果 6例皮瓣合部成活,3例皮瓣远端表层部分坏死,经换药创面愈合。术后X线复查,移植异体骨对位好,恢复了足的横弓和纵弓。本组随访3个月-3年,植入的异体骨骨性愈合,示见明显吸收、感染和排斥反应等并发症。足外形美观,采用带骨膜的复合胫前动脉逆行皮瓣,不影响患足的供血,加速骨的愈合。综合疗程,操作简单,外形好,有感觉,可恢复足行走功能。  相似文献   

15.
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an WS  Zheng Q  Wang JW  Huang H  Chen M  Peng YH  Xie M  Li P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0):1417-1419
目的探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52例,其中股骨骨折36例,胫骨骨折16例。导致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为内固定松动、断裂41例,占78.8%;骨缺损,骨感染、骨折过度牵引等所致11例,占21.2%。按照X线分型标准:肥大型41例,萎缩型11例。本组病例行切开复位,取出原固定物,清除硬化骨、死骨及瘢痕组织,顺行电动或手动扩髓,带锁髓内钉固定,骨折断端间隙及周围植骨。伴膝关节僵硬者,手法和手术相结合松解粘连。根据Judet膝关节活动度疗效评价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例发生浅表感染,其中2例伤口延迟愈合,1例行清创、延期缝合后愈合外,其余49例切口一期愈合。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2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11个月,平均6个月。无深部感染、脂肪栓塞、内固定物松动、断钉、骨折再不愈合等并发症。Judet膝关节活动度疗效评价标准,优良率82.7%。结论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同种异体骨移植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移植在骨肿瘤手术中应用的范围、效果以及排异反应等问题.方法:1983年10月~2003年3月在骨肿瘤手术中使用异体骨移植120例。其中肿瘤刮除、异体松质骨移植102例;肿瘤刮除、异体大块皮质骨和松质骨移植12例;肿瘤段切除、异体股骨干移植2例;肿瘤段切除、异体半关节移植3例;肿瘤切除、大块异体骶骨移植l例:结果:120例中只有2例出现较轻的排异反应,表现为手术后切口渗出较多,3个月后停止渗出,切口愈合.其余病例均一期愈合.结论:同种异体骨在骨肿瘤手术中应用范围,一、效果好、很少出现排异反应,在骨缺损填充物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植骨治疗四肢长骨干骨不连及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9月~2006年9月,选择25例创伤后骨不连、骨缺损患者,其中胫骨9例,股骨13例,肱骨3例。骨不连、骨缺损引起须植骨长度1~6 cm,平均2.7 cm,均在椎间盘镜下行瘢痕清除,然后在骨缺损部位植入异体松质骨,再于髂骨取自体红骨髓15~20 ml注入植骨处。结果25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2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症状。除2例术后内固定失败外,余23例骨不连、骨缺损均获骨性愈合,植骨生长良好,骨愈合时间4~9个月,平均5.1月,无感染及再出现骨不连。结论椎间盘镜下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植骨治疗骨不连和骨缺损,无须自体髂骨取骨,局部创伤小,血运破坏小,并发症少,骨愈合率高,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ARBX)植骨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取除原内固定、重新内固定或外固定,并应用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植入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20例,全部为无菌性骨不连。断端应用ARBX植骨20例,混合自体髂骨移植9例。结果20例随访1年2个月~4年2个月,平均2年8个月。20例应用ARBX植骨治疗的骨不连中,18例完全愈合,1例延迟愈合,1例未愈合。无1例骨感染发生。结论重新内固定或外固定,避免了原手术方式存在的引起骨不连的内在因素;ARBX植骨治疗骨不连安全,对促进骨愈合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