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美不过夕阳红,让老年人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是后代敬老尽孝的应尽义务和责任,赡养老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许多人对这一义务和责任的理解仅限于物质保障和生活照顾方面,而未能把对父母或长辈的精神安慰、敬爱尊重提高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也就是说,忽视了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老年人由于离开了工作岗位,停止了劳作,子女也相继分居而出,忙于自己的工作,加上生理上的变化,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更为强烈,尤其是老年丧偶者,极易产生伤感、孤独、抑郁等消极情绪。其中,最常见也最难耐的就是狐独感。一位医学家说过:“孤独是一种痛苦的心态,它不是疾病,却比癌症还可怕。”  相似文献   

2.
防治老年病贵在心理防治。“精神赡养”是每个做子女或晚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然而,许多人对这一义务和责任的理解,往往局限于物质保障和生活照顾方面,未能把对父母或长辈的精神安慰、敬爱、尊重提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和要求,忽视了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 “精神赡养”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至关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摩根曾对退休老人作过调查,子女和晚辈经常给予安慰体贴、关心协调者,比那些很少得到宽慰的老人有更多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对老人身心健康大有助益。由于心情舒畅,体内的生化代谢和  相似文献   

3.
《长寿》1995,(12)
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个做子女或晚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然而,很多人对这一义务和责任的理解,往往局限于物质保证和生活照顾方面,而未能把对父母或长辈的精神安慰、敬爱尊重提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和要求,亦即是说。忽视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  相似文献   

4.
冯锋 《生活与健康》2008,(11):32-33
“常回家看看”是老人对子女心底的呼唤。当这种需求不能被满足时,老人无奈之下只有诉求法律,于是,关于“精神赡养”的诉讼接连出现,已经有把“精神赡养”明确写进判决的先例。  相似文献   

5.
薛胜 《家庭健康》2005,(2):21-2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在物质赡养得到基本保证的条件下,精神赡养老人越来越显得重要。所谓精神赡养,简单点说就是要关注老人心理或精神上的需求,并尽量给予慰藉和满足。其实精神赡养并不那么复杂.以下几种礼物就是对老人的很好的精神慰藉。  相似文献   

6.
中国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中,农村老年人口占了70.00%左右,其中孤寡老人(老年、残疾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占相当大比例。为了解农村孤寡老人生活质量现状,文章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几个方面对四川省蓬安县和山西省太谷县居住在养老院的农村孤寡老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阿昌 《长寿》2006,(12):54-54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老年朋友认为只有儿女才有赡养自己的义务,别人不存在这种责任。其实,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特殊的情况下,还有些人对老人也有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8.
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首。倾听,让父母心顺,气顺,精神爽,这是他们的精神需求,也是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上苍的恩赐,也是儿女的福分。  相似文献   

9.
一提到“养老”,习惯上常将其理解为物质上的供给和经济上的资助。其实这种理解失之偏颇。因为对于老年人“养老”来讲,还有一项需求不能缺少,那就是“精神赡养”。 所谓“精神赡养”,说简单点就是关注老年人心理上或精神上的需求,并尽量给予慰藉和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素质会逐渐弱化,表现为进取心差、风险承受能力弱、害怕孤寂、情感脆弱、容易灰心等心理症状。这些心理症状比病痛更加折磨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抚慰,便导致老年性痴呆症等一系列心理及生理疾病。因此,“精神赡养”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时下,一些家庭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状况令人堪忧。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五城市调查》提供的资料表明,在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的上海市老人中,子女与老人从不交谈的占  相似文献   

10.
袁仕友 《长寿》2008,(4):58
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除了追求充裕的物质生活外,还希望有愉悦的精神享受。老年人精神上的快乐,是健康长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通常所说的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不仅包括对父母经济上的供养,还包括对父母精神上的慰藉,  相似文献   

11.
肖峰 《健康博览》2006,(5):52-53
现在不少中年人,对自己家里的老人赡养比较注意在营养、运动、医疗、居住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以上这些当然固不可少,不过要想使老年人幸福地安度晚年,尤其是在目前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的条件下,中年人更应注重老人精神需求的满足,使其生活充实、心理平衡,情绪快乐。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多关心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重视精神赡养,与物质生活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老年人需要的精神赡养,决不只是需要儿女回家看看、吃顿饭就走,或打个电话简单问候一下,而是更深层次的情感关爱,他们企盼多方面的心灵慰藉。因此,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应遵循以下六大原则。  相似文献   

13.
凌茜雯 《家庭医生》2013,(20):12-12
自从“常回家看看”被写进法律,网友便不断“吐槽”:多久看望一次父母,才算得上是“常常”?外来工回乡一趟,要花上大半年的积蓄,又怎么“常回家看看”?在国外,同样鼓励子女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将其写入法律的国家也不少。在他们看来,怎么做才称得上是精神赡养?这些法律又是如何力促人们善待父母的呢?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通过对农村老人精神生活需求的实地调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其精神需求的现状、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肮脏的垃圾使人厌恶,对于老年人来说.“精神垃圾”更令人烦恼。对此人们往往视而不见,或习以为常,然而“精神垃圾”对老年人的危害却非同小可.可谓长寿之敌。  相似文献   

16.
从去年10月1日起,《辽宁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正式实施。按照这一条例的规定,“赡养人要履行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义务,与老年人不在一起居住的,应当经常问候、看望。”  相似文献   

17.
潘家永 《长寿》2005,(6):58-58
我今年65周岁,已经基本上丧失了劳动能力,缺乏生活来源。身边虽有两个儿子,也都有赡养能力,但因为过去的一些原因,他们只顾自己享受,不尽赡养义务。我多次找他们要钱吃饭治病,就是要不到。街道干部在多次做工作都无效的情况下,劝我到法院告他们,并说老年人打赡养官司,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利?请问: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8.
《长寿》2015,(2):67
律师先生:我今年79岁了,3年前我老伴儿还有我唯一的女儿相继去世。最近,我因患多种老年病需要人照顾。对此,我想要求我唯一的外孙女对我尽些赡养义务,可听说赡养与抚养应是对等,而在外孙女小时候我并未对她尽过抚养责任。请问:外孙女是否对我有赡养义务?读者张可伟  相似文献   

19.
老村 《健康必读》2004,(6):11-13
赡养老人是法律和道德赋予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项基本义务,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和良好传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认识上的诸多误区,“赡养”这个本身内容极其广泛,涵义极其丰富的行为,在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中还仅仅是停留在物质帮助,忽视了对被赡养精神上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长丰县616位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对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问题的途径和措施。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农村老年人收入不高,“空巢”老人较多,合作医疗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各地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医疗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设老年娱乐设施,设立老年维权机构等,促进老年人身心全面发展。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子女应明确自己的赡养义务,关心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确保老年人过好幸福健康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