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肠癌切除行低位直肠吻合术后的并发症,除受患者全身因素、术者手术技巧和术后处理等影响外,与术前肠道准备的好坏关系甚为密切。我科自1983年7月以来对75例结直肠手术进行全肠道灌洗,其中为40例直肠癌切除行低位直肠吻合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男性44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26~64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切除行低位直肠吻合术后的并发症,除受患者全身因素、术者手术技巧和术后处理影响外,与术前肠道准备的好坏关系甚为密切。我科自1983年7月以来对75例结直肠手术进行全肠道灌洗,其中为40例直肠癌切除行低位直肠吻合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男性44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26~64岁,平均46岁。直肠癌65例,结肠癌8例,结直肠多发性息肉2例。75例中有72例完成灌洗,成功率为9715%,40例直肠切除低位吻合效果良好者37例(92.5%),术中见肠腔空虚,仅有少量液体,本文对全肠道灌洗与清洁灌肠直肠癌切除低位吻合各40例术后主要并发症比较,吻合口漏前者1例,  相似文献   

3.
易误诊为肠道肿瘤的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4例基本外科收治的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 1985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于基本外科的4例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析其年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手术方式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4例就诊于基本外科的患者平均年龄39-8岁。2例行急诊手术,2例因直肠肿物择期手术。2例急诊手术的患者术前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1例患者有排便习惯改变。2例患者术前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手术中发现病变累及直肠前壁者2例,累计阑尾及回盲部者1例,累及回肠末端1例。结论 有周期性的消化道症状及相应的妇科病史的育龄妇女应高度怀疑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手术有诊断治疗的双重作用。应重视妇科医生与外科医生的合作,应重视患者术后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MBP)在结直肠非急诊手术中的作用,探讨术前不行机械性肠道准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例因结直肠腺瘤或腺癌拟行结直肠手术的患者按1.5∶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MBP组(120例)和非MBP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d内的心血管并发症、全身感染性并发症和手术部位相关并发症。结果 135例患者完成试验,MBP组81例,非MBP组5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良恶性、吻合部位及方法、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术后30d内心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和1.9%,全身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和13.0%,手术部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6%和1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BP组1例、非MBP组2例发生吻合口瘘,两组各有1例围手术期死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非急诊手术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并不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常规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并非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前,结直肠癌的诊治理念已从原先的“经验医学”转入“循证医学”,针对结直肠手术术前肠道准备,国内外尚缺乏相应指南与规范指导临床应用。而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不断发展,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MBP)不但会增加患者不适与精神经济负担,同时也会提高术前护理难度。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现有文献证据表明,针对择期开腹或腹腔镜结肠手术,建议术前弃置MBP,采用单纯口服抗生素(oral antibiotic bowel preparation,OABP)的方法进行术前肠道准备。针对择期开腹直肠手术,术前MBP仍是必不可少的术前准备环节,针对择期腹腔镜直肠手术,建议OABP联合MBP作为常规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然而,国人饮食习惯和结构与西方不同,更偏重于高纤维、低脂饮食,因此肠道中食物残渣含量高。且国内各机构腹腔镜诊治经验仍参差不齐。因此,亟待各机构或专业学术组织开展根据不同肿瘤位置、年龄、手术方式等针对国人的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期验证最适合国人的择期结直肠手术术前肠道准备模式。  相似文献   

6.
1983年1月~1986年12月,应用全肠道灌洗(WGI)120例(简称A组)与1978年1月~1980年12月应用番泻叶及灌肠方法作肠道准备89例,同类病例(简称B组)作对照。 临床资料 两组病例病种相同,均没有完全肠道梗阻,手术方法相同,结肠手术后腹腔放置烟卷引流,直肠手术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限期的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前需常规机械性肠道准备(mechanical howel preparation,MBP),成为一种"经验性教条".直到目前,限期结直肠手术术前行常规机械性肠道准备的医疗单位在中国超过90%.目前最常用的机械性肠道准备药物主要是容积性泻药,如聚乙二醇和磷酸钠溶液,较传统的缓泻剂拥有更佳的肠道清洁功能[1,2],并被绝大多数的外科医生所采纳.机械性肠道准备的目的主要是清理肠腔内积存的粪便,以减少术中手术区域的潜在污染,从而降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和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直肠中下段癌行Parks手术的体会。方法 阐述了对1987年4月至1998年10月期间采用Parks手术治疗直肠中下段癌共28例的术前肠道准备,手术中的无瘤技术,直肠系膜或直肠周围组织的清除,安全的远切缘问题及手术注意点。结果 术后肛门失禁、排便次数增多7例,3~6个月后肛门功能逐渐好转。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结论 直肠中下段癌行Parks手术,只要掌握术前肠道准备,术中注意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问题及手术注意点,就能达到保肛治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41例原发肠道淋巴瘤的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原发肠道淋巴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部位为回盲部23例,升结肠10例,回肠4例,空肠1例,直肠3例。临床分期为Ⅰ期25例,Ⅱ期13例,Ⅲ期3例。2例肠镜活检,39例接受手术治疗。32例手术完整切除,7例大体残留。1例手术大体残留未做任何辅助治疗,8例大体残留或活检术后接受放疗或(和)化疗(不全切术 放化疗),13例单纯根治术(单纯手术),19例根治术后接受放疗或(和)化疗(全切术 放化疗)。结果全组患者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1.9%、44.5%。5、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3.5%、38.7%,放疗和化疗均能显著提高无瘤生存率(P=0.012,P=0.019)。单纯手术组的5年无瘤生存率为17.6%,明显低于全切术 放疗或化疗组的52.7%和不全切术 放疗或化疗组的57.1%(P=0.002)。结论建议对原发肠道淋巴瘤采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肠道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肠道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3例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23例患者中男17例,女6例,年龄21-72岁,平均46.5岁.临床表现以腹胀、下腹疼痛,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病变部位:回盲部9例、小肠8例、结肠5例、直肠1例.病理组织学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1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6例、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3例、肠道滤泡性淋巴瘤2例、套细胞淋巴瘤1例.结论: 肠道淋巴瘤以MALT淋巴瘤最多见,临床上很难与肠癌鉴别,早期诊断主要依靠结肠镜活检,手术切除病检是淋巴瘤确诊及分型、临床规范化治疗与预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贵阳医学院附院普通外科自1985年9月~1986年3月,为22例病人采用Holleuder全肠道灌洗法作大肠癌手术的肠道准备,术前1天口服WGI液4000~9000ml于数小时内服完,服后平均80分钟排便,全程约需3~6小时。结果20例成功,2例失败,成功病人术中大肠清洁,手术经过顺利,术后  相似文献   

12.
吻合器的广泛应用使低位直肠癌手术的保肛率增加,但常规的结肠断端和直肠的端-端吻合术常常给一些患者带来排便过频等症状。应用结肠J型储袋术后可以形成结肠的逆蠕动从而减少了术后排便的次数而不会造成新的直肠排便困难。J型储袋术的另一个优点是吻合并发症的低发生率。比起端-端吻合术,血运更好的吻合技术端-侧吻合术更受到青睐。结肠储袋术在常规开腹手术和肠镜直肠癌的手术中安全并且可以有效提高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13.
吻合器的广泛应用使低位直肠癌手术的保肛率增加,但常规的结肠断端和直肠的端-端吻合术常常给一些患者带来排便过频等症状。应用结肠J型储袋术后可以形成结肠的逆蠕动从而减少了术后排便的次数而不会造成新的直肠排便困难。J型储袋术的另一个优点是吻合并发症的低发生率。比起端-端吻合术,血运更好的吻合技术端-侧吻合术更受到青睐。结肠储袋术在常规开腹手术和肠镜直肠癌的手术中安全并且可以有效提高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贵阳医学院附院普通外科自1985年9月~1986年3月,为22例病人采用Holleuder全肠道灌洗法作大肠癌手术的肠道准备,术前1天口服WGI液4000~9000ml于数小时内服完,服后平均80分钟排便,全程约需3~6小时。结果20例成功,2例失败,成功病人术中大肠清洁,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无吻合口瘘及切口感染。文中对采用灌洗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传统与快速肠道准备方法对结直肠癌术后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6年3月进行结直肠癌手术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将2008年2月至2013年5月间进行传统肠道准备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间进行快速肠道准备的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术中肠道清洁度、手术前后菌群计数及菌群失调情况、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2组患者肠道清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组患者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均显著下降,大肠杆菌及粪肠球菌数量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肠道菌群失调情况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肠道菌群失调情况明显加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远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拟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进行快速肠道准备安全有效,对肠道菌群影响小于传统肠道准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肠道重建不同吻合方式对肛门直肠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湖北省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4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根据肠道重建不同吻合方式分为直接吻合组(45例)、J型袋组(49例)和结袋组(47例),分别采用直接吻合术、J型贮袋术、结肠成形袋术。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三组手术结果。观察术后3、6、12个月三组患者术后肛门直肠功能变化(排便情况、排便主观感受、肛门直肠压力)情况,并对比三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肠道重建吻合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大便不能完全排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型袋组和结袋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不能区分排气与排便的发生率、24 h排便次数均低于直接吻合组(P<0.05)。J型袋组和结袋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排便评分、最大耐受容量、静息压均高于直接吻合组(P<0.05)。J型袋组和结袋组患者术后12个月最大收缩压、顺应性均高于直接吻合组(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直肠中下段癌行Parks手术的体会。方法 阐述了对1987年4月至1998年10月期间采用Parks手术治疗直肠中下段癌共28例的术前肠道准备,手术中的无瘤技术,直肠系膜或直肠周围组织的清除,安全的远切缘问题及手术注意点。结果 术后肛门失禁,排便次数增多7例,3-6个月肛门功能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18.
王翔  邵永孚  王靖  白晓枫  刘骞 《癌症进展》2004,2(2):124-126
目的评估肠道肿瘤经手术切除后,吻合环在肠吻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医科院肿瘤医院2001~2003年间应用吻合环进行肠道吻合的48例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48例患者无吻合口瘘发生,无手术死亡.5例出现腹部切口感染;2例出现术中使用困难;另有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9、10天吻合环尚未分解前完整排出,但无不良后果;术后随访未发现继发性肠道出血和吻合口狭窄者.结论吻合环简单易学,使用方便,快捷.在某些方面优于缝线和吻合器吻合,在肠吻合术中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生存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结果   全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41:1,平均年龄(48.72±13.26)岁,其中神经内分泌瘤72例,神经内分泌癌7例,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3例。直肠为最常见原发部位,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排便异常。全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78%,神经内分泌瘤患者5年生存率为80%。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原发部位、pT分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转移与pT分期、病理学类型、年龄、原发部位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肿瘤发病年龄是发生转移的重要因素。   结论   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发于男性,直肠最多见。肿瘤的发病年龄是影响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肠道手术在肿瘤细胞减灭术中的地位和对预后的影响。我们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了1996-2002年80例晚期卵巢癌接受肠切除、肠吻合术或肠造瘘术患者,共98次肠道手术,其中47例在初次缩瘤术中接受肠道手术,33例为二次缩瘤术中接受肠道手术,18例在缩瘤术中接受了两次肠道手术。病人资料追踪至2002年12月,应用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用COX回归模型及Kaplan-Meier法分析预后因素生存状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