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牵引加不同理疗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越来越高。颈椎病主要由于椎体退行性变引起的骨质增生和椎间盘、小关节、韧带、关节囊因炎症产生的病理改变,进而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脊髓及椎动脉所致。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60%~70%。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椎动脉的MRA直径测量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应用MRA技术,对颈椎病椎动脉直径进行测量,评价其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量分三组①正常组50例;②神经根型、脊髓型颈椎病组30例;③椎动脉型颈椎病组26例.结果正常人椎动脉左侧4.1±0.79mm,右侧为3.2±0.83mm.非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左侧4.0±0.80mm,右侧3.3±0.89mm.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7±0.84mm.正常人椎动脉直径与非椎动脉型颈椎病无显著性差异.正常人椎动脉直径与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显著差异.结论椎动脉MRA直径测量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又一方法,它可以无创伤地为此病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发生与颈椎特有的解剖学基础是分不开的,是颈椎各部分退行性变引起相应神经系统和(或)椎动脉以及交感神经刺激症状,主要与钩椎关节、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及椎体韧带的退变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多数主张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其他型包括混合型、食道型颈椎病。现根据作者个人体会结合有关资料就其临床分型及其与X线诊断对比分析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X线平片及彩色多普勒检查。X线平片主要表现在Luschka关节、关节突关节的骨质增生及椎体失稳;彩色多普勒主要表现在椎动脉内径狭窄,D<3mm,PI、RI增高,收缩期最高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速(Vm)均降低,椎动脉彩色血流速变细。提出了X线平片可作为临床拟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例的常规普检,而彩色多普勒可作为进一步的诊断措施,特别是X线平片(-)的临床怀疑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例的进一步诊断。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眩晕为主要症状,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男1…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400例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颈椎病的X线平片的诊断率.方法 对400例X线诊断及临床证实的颈椎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要X线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反向,颈椎间隙变窄和(或)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钩突关节增生、间隙变窄与韧带钙化.结论 掌握X线表现特点,密切结合临床,可提高颈椎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CT(3DCT)诊断颈椎病的价值。方法:采用3DCT技术检查了临床诊断为颈椎病的300例患者。结果:21.3%的患者有颈椎椎体骨质增生,42.3%的钩突关节和16.2%的小关节突有骨质增生,另外有12个小关节突有错位改变。在1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发现狭窄的椎间孔438个。其中,C6~7和C5~6椎间孔狭窄占81.3%。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为骨赘压迫椎动脉(22.0%)和椎动脉变细或粗细不均(65.9%),12.1%的患者未见异常。脊髓型颈椎病3DCT表现有颈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钙化、椎间隙狭窄和颈椎间盘突出等。结论:3DCT能全面评价颈椎间盘退变和颈椎骨质增生对神经、血管和脊髓的影响,是一种诊断颈椎病的实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颈肩痛康复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因颈椎椎间盘、椎体、椎间关节退行性变而导致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颈椎病的发病率约为10%~15%,好发于中老年人,长期伏案工作者多见。  相似文献   

8.
颈肩部疼痛是疼痛临床最为常见的病症。多发生在中老年人 ,常由于颈肩部骨关节的退行性改变 ,软组织的损伤、劳损、受凉等引起无菌性炎症 ,而出现颈肩部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 ,常见病症有 :1 颈椎病  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导致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椎间孔变窄、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周软组织引起的一系列复杂症候群 ,根据受压部位、受压组织以及所表现临床症状的不同 ,可将颈椎病分为六型 ,即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和混合型颈椎病 ,最为常见的是前三…  相似文献   

9.
听性脑干反应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年来我们采用日本产Danac9型电反应测听仪测试了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其中11例患者(55%)听性脑干反应(ABR)异常。颈椎病因椎间隙、椎间孔变窄,椎体骨质增生,使椎功脉受压或痉挛而致脑干缺血性病变,可以产生ABR异常,ABR检查可作为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化导致上下椎体骨赘增生,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供血,引起一系列症状。我院自1981年至1986年7月共收治近150名颈椎病患者,现将对其中70例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做以下介绍。  相似文献   

11.
颈性眩晕是门诊上较为常见病之一.该病由颈椎骨质退变增生发生在钩突关节处,或椎体不稳致使钩椎关节松动,使横突孔出现移位而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及周围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痉挛、扭曲与狭窄,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表现为眩晕为主的临床症状,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1].  相似文献   

12.
王炜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1506-1507
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病、颈椎肿瘤常用的手术路径。颈椎前路手术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切除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增生的骨刺、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直接解除对神经根、脊髓及椎动脉的压迫;二是通过椎体间植骨,使椎体间融合,达到稳定颈椎,消除对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及椎动脉的动态性刺激。2007年4月~2010年8月,我院对55例患者施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浅谈颈椎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椎体、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而导致的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受累引起。颈椎在劳损和受到外伤时。哪怕是轻微的损伤,都会在椎体边缘出现出血、水肿,这些小血肿会逐渐骨化形成骨刺。如突出的骨刺正好发生在神经根出口的部位,导致脊髓或神经根受压,就会产生一系列症状。康复护理的目的是预防颈椎病的发生以及颈椎病发生后缓解症状及体征,以及病变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针灸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颈椎椎体及其各骨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筋膜等组织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改变为主,致使与其相邻的神经根、血管(主要是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等组织受到压迫、刺激、失稳等损害,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解剖学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方法:选择临床诊断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7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观察其二维结构及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①病变组内径偏细(小于对照组)78例(其中单侧椎动脉内径偏细57例,双侧椎动脉偏细21例),走形异常49例(其中走形弯曲44例,椎体外走形5例);而对照组未见此改变。②病变组中,内径偏细病例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侧而阻力指数高于相应侧(P<0.05);走形异常患者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未见明显改变(P>0.05),而行转颈试验后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内径偏细、走形异常等解剖原因引起的,最终导致椎动脉血供不足、阻力增高等血流动力学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超声诊断左椎动脉罕见变异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3岁.因长期头晕,近日加重而来就诊.查体:血压14.6/10kPa.椎动脉转颈试验阳性.经颅多普勒示:左侧椎动脉供血不足.x线平片示:颈4~6椎体有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变窄.临床诊断:颈椎病,脑供血不足.彩超所见:左椎动脉内径3.8mm,椎动脉颈段明显延长,呈"挥鞭"样走行于第六横突孔的前缘,弯曲进入第五横突孔,其后各椎体段走行正常.而左椎静脉从第六横突孔穿人.顺左椎动脉颈段继续向下扫查见左椎动脉颈段并没有从左锁骨下动脉起始,而是绕过左锁骨下动脉继续下行.用心脏探头锁骨上窝切面扫查见主动脉弓分出四支血管,左椎动脉起始于主动脉弓,位于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间(图1).右椎动脉起点及走行正常.诊断:左椎动脉起点并颈段入横突孔位置异常.  相似文献   

17.
三维CT评价颈椎间盘退变对神经、血管和脊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三维CT(3DCT)诊断颈椎病的价值。方法:采用3DCT技术检查了临床诊断为颈椎病的300例患。结果:21.3%的患有颈椎椎体骨质增生,42.3%的钩突关节和16.2%的小关节突有骨质增生,另外有12个小关节突有错位改变。在1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中,发现狭窄的椎间孔438个。其中,C6-7和C5-6椎间孔狭窄占81.3%。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为骨赘压迫椎云集(22.0%)和椎动脉变细或粗细不均(65.9%),12.1%的患未见异常。脊髓型颈椎病变3DCT表现有颈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钙化、椎间隙狭窄和颈椎间盘突出等。结论:3DCT能全面评价颈椎间盘退变和颈椎骨质增生对神经、血管和脊髓的影响,是一种诊断颈椎病的实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1858年德国解剖学家Luschka在颈椎局部解剖的研究中发现,在C3~C7颈椎椎体上面的侧缘存在向上突起即钩突,它与相应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而形成一个关节[1-2],后被称为Luschka关节或钩椎关节[3].钩椎关节作为颈椎稳定的重要结构,它的周围有着重要的解剖毗邻,故与颈椎病的发病存在着密切关系.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钩椎关节病变引起的颈椎病进行了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钩椎关节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背景:有学者发现,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颈椎椎体骨小梁减少、变细、甚至穿孔,那么这种改变是否会导致颈椎椎体变形,又与颈椎病发病有哪些关系呢?目的:通过测量、比较骨质疏松症合并颈椎病后的颈椎形态学改变来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以40例腰椎骨密度正常、无颈椎病的体检者为对照组,平均32.5岁;30例确诊的颈椎病为颈椎病组,平均43 6岁;46例颈椎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为合并骨质疏松症组,平均58.6岁.116例受试者拍摄X射线片.测量椎体高度、椎体矢状径和椎体高度/矢状径比、椎管/椎体矢状径比.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病组的椎体高度下降、矢状径变长(P<0.05),椎管/椎体矢状径比变小(P<0.05),椎体变形以椎体高度下降与矢状径延长而变得扁平为主要特点.提示骨质疏松导致颈椎椎体变形,骨质疏松与颈椎病存在相关性,并可能是颈椎病进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纤维环弹力弱,椎间隙狭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间不稳定,黄韧带肥厚、变性,钩突关节增生及小关节等继发性改变,导致椎管、椎间孔变形,狭窄,直接压迫神经根、脊髓,影响椎动脉交感神经出现的症状,临床称为颈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