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年人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人红细胞膜唾液酸(RBCm-SA)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Bialsche试剂法检测RBCm-SA,F-8836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浆唾液酸(P-SA),红细胞免疫粘附试验观察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RCF)。结果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脑梗塞(ACI)组的RBCm-SA分别为30.8±4.3和31.3±4.4μgNANA/mg膜蛋白,RRCF分别为16.7%±3.5%和16.0%±3.6%,均低于老年对照组(P<0.01或0.05),老年对照组均低于非老年对照组(均为P<0.05);AMI和ACI患者的P-SA分别为2.4±0.4和2.4±0.3mmol/L,均高于老年对照组(均为P<0.05),老年对照组则高于非老年对照组(P<0.05)。老年患者和老年对照组的RBCm-SA与RRCF均呈正相关,而RBCm-SA与P-SA均呈负相关。结论老年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降低与RBCm-SA代谢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IR) 的特征。方法 对冠心病无高血压53 例(A组) 、冠心病伴高血压24 例(B组)和正常人20 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步抽血测定血清葡萄糖、胰岛素和C 肽。结果 1- 糖耐量曲线、胰岛素和C肽释放曲线:A、B组此三条曲线均明显高于正常组,B组高于A组。2-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A组( - 4-05 ±0-47) 低于正常组( - 3-82 ±0-42)( P=0-056) ,B组( -4-31 ±0-55) 低于正常组( P= 0-002) 和A组(P=0-037) 。3- 胰岛素和C肽反应类型:正常组大多数为普通型,A 组多为纯高反应型,B 组多为延迟型和延迟高反应型。4-C肽面积/ 胰岛素面积比值:正常组(3-84 ±0-81) > A组(2-84±0-93)> B组(2-26±0-67) ,P< 0-01 ~0-000 1。结论 冠心病者存在IR和糖负荷后胰岛素高于C肽的分离现象,高胰岛素血症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合并高血压者IR更严重,且有胰岛素清除代谢减慢。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1例用α干扰素(IFNα)与羟基脲(HU)联合治疗特发性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HES)获得成功的病例。病例 患者男,58岁。因疲劳、盗汗和体重减轻3个月于1994年9月入院。除脾大左肋下2cm外,体查无特殊。血象:血红蛋白143g/L,白细胞计数19×109/L,嗜酸粒细胞(E)55%,总嗜酸粒细胞计数(TEC)10-4×109/L,血小板234×109/L,骨髓细胞增生伴前期E52%,原始细胞无增加,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白细胞碱性磷酸酶(LAP)正常。维生素B12水平增高,达25…  相似文献   

4.
室性心动过速的电消蚀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10例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PSUVT)患者电消蚀治疗的结果。10例中,8例采用导管心内膜直流电消蚀(DCCA),其中4例先用射频导管消蚀(RFCA)未成功,而立即改用DCCA;1例采用直视心外膜直流电消蚀(DEA);1例仅采用RFCA。8例DCCA成功7例,不成功的1例与DEA1例术后仍发PSUVT,分别服用维拉帕米与美西律有效。RFCA共治疗5例,1例成功,4例不成功即刻改用DCCA而成功。DCCA成功的7例,术后随访3~26(13.3±6.7)个月,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6例无PSUVT发作,1例术后15个月复发而行第二次DCCA,其后再次随访10个月无PSUVT。DCCA与DEA未成功而服药的2例,分别随访7个月与15个月,1例发作减少;1例无PSUVT。仅用RFCA的1例,术后随访3个月无PSUVT。  相似文献   

5.
搏动性体外循环对肺内白细胞聚集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群  姜萍 《山东医药》1999,39(18):10-11
观察体外循环(CPB) 心内直视手术期间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血浆丙二醛(MDA) 的变化。结果显示搏动性血流(PF) 灌注组转流结束时左右心房血白细胞总数分别为(820±167) ×109/L及( 876±142) ×109/L; 转流前及转流结束时血浆MDA 分别为287±028nm ol/m l及340±149nm ol/m l; 差异均无显著性。而非搏动性血流(NPF) 灌注组左心房血白细胞总数明显低于右心房血及血浆MDA明显高于转流前, 转流结束时血浆MDA明显低于NPF组(432±099nm ol/m l)。提示应用搏动性CPB可减轻肺内白细胞聚集及脂质过氧化作用, 改善CPB肺保护。  相似文献   

6.
VDD起搏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估VDD起搏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影响,对21例心功能Ⅲ~Ⅳ级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安置VDD起搏器,并用Swan-Ganz导管监测起搏前和起搏后30min、24h、48h、72h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右房压(R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并记录各时期的心房率(AR)和心室率(VR)。结果:VR在术后即时及各时期显著升高(P均<0.05),CO、CI在起搏后30min即显著升高〔分别为4.18±0.81L/minvs2.81±0.93L/min、2.36±0.66L/(minm2)vs1.18±0.63L/(minm2),P均<0.05〕,起搏48h达高峰;RAP、MPAP、PCWP在起搏后30min无显著改变(P>0.05),但24h开始显著性下降(分别为1.28±0.41kPavs1.41±0.34kPa、2.60±0.51kPavs3.40±0.56kPa、3.10±0.56kPavs3.54±0.68kPa,P均<0.05),72h后进一步降低。结果提示VDD起搏治疗能显著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可作为治疗缓慢性心?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房室旁路的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122例124条房室旁路(AP)射频消融术(RFCA)的复发率,并对复发的可能原因作了初步分析。结果为:124条AP经2~25(13.5±7.1)个月随访5条复发,复发率为4.03%(5/124)。其中显性与隐性AP复发率分别为1.23%(1/81)和9.30%(4/43),P<0.05;左游离壁与间隔分别为2.5%(2/80)和7.5%(3/40),P>0.05;左侧与右侧分别为3.3%(3/90)和3.1%(1/32),P>0.05。复发时间为0.5~60(15.4±25.4)天。复发可能与消融点不够精确、AP粗大位置深在、AP功能特性与部位、消融能量不足、观察时间不够等因素有关。提示需对行RFCA患者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多甙治疗LADA的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治疗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早期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把1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9)用雷公藤多甙加口服降糖药,对照组(n=9)仅口服降糖药。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6个月后试验组餐后血糖降低,餐后C肽上升,CD4^+细胞下降(P〈0.05);而3个月CD4^+/CD8^+降低(P〈0.05);(2)试验组有2例ICA(阳性)转  相似文献   

9.
不同起搏方式对病窦综合征患者远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为了解不同起搏方式对病窦综合征特别是慢-快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利用超声心动图、体表心电图及Holter检查,对211例病窦综合征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生理性起搏(AAI/DDD)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明显增加(AAI:53.5±6.1%vs47.2±7.8%,4.95±0.57L/minvs4.20±0.62L/min;DDD:52.5±6.8%vs44.3±0.1%,5.12±0.71L/minvs4.41±0.38L/min;P均<0.01),左房内径(LAD)无明显变化;DDD组E/A比值明显增加(0.98±0.09vs0.87±0.15,P<0.01),AAI组E/A比值呈增加趋势(P=0.057)。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减少(15.9%vs50%,P<0.01)。非生理性起搏(VVI)组术后LVEF、CO明显下降(44.1±4.7%vs48.3±4.3%,3.77±0.42L/minvs4.17±0.85L/min,P均<0.01),LAD明显增大(39.26±2.37mmvs36.81±2.35mm,P<0.01),E/A比值呈?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肺部合并症六例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提高对艾滋病肺合并症的认识。方法 对1992 年3 月~1997 年8 月间诊断的6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并发卡氏肺囊虫性肺炎( P C P)5 例( 其中1 例为艾滋病首发表现) ,其临床表现为发热(5/5) ,呼吸困难(4/5) 和低氧血症(5/5) ,平均动脉血氧分压为58 mm Hg(1 mm Hg =0133 k Pa ) ,胸部 X 片显示,两肺弥漫间质或肺泡性浸润。另有支气管真菌感染、肺结核和淋巴结结核各1 例( 痰抗酸杆菌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结论 艾滋病容易发生各种肺合并症,尤以 P C P多见。对既往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如突然发生肺炎和呼吸衰竭应警惕 P C P 发生。对特定情况下发生的肺机会性感染应警惕艾滋病,并及时检查血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 I V) 抗体。  相似文献   

11.
硫酸镁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硫酸镁(MgSO4)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已基本得到肯定[1],但MgSO4能否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肺心病患者的PAH,尚未见报道。我们用右心漂浮导管检测法观察静脉滴注MgSO4对慢性肺心病伴PAH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短期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对象 COPD所致肺心病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53~71岁,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修定的诊断标准。无心衰或心衰已控制,右心导管检查证实患者在安静状态下的肺动脉平均压>20mmHg(1mmHg=013…  相似文献   

12.
观察112例房间隔缺损(ASD)和39例全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ECG,若QRS电轴正常、左偏或右偏伴V1呈rS,可排除TAPVC。电轴右偏,Rv1≥15mm,V1呈单纯R或qR型,而V5~6导联为rS型伴PⅡ≥0.25mV高度提示TAPVC。TAPVC的心导管检查诊断依据:1.SaQ280~90%,且与肺动脉血氧饱和度相近,2.轻度肺动脉高压(≥4.1kPa)伴大的左向右分流(Qp/Qs>3∶1),3.导管进入异常途径并采血化验血氧含量高于正常,4.肺动脉选择造影右房提早显影。  相似文献   

13.
在561例经食管电生理检查中,检出各类交替文氏现象(AW)81例,共137例次,占14.4%,其中A型、B型、AB混合型、三层房室AW分别为44,60,18,6例次,分别占32.1%、43.8%、13.1%、4.4%;房室结双径路间、束支、房室旁束的AW分别为5,2,2例次,分别占3.6%、1.5%、1.5%。将79例AW者(A组)与80例无AW者(B组)的电生理资料进行比较,显示:①窦性心率(SR),A组较B组慢(72±14.2bpmvs78±12.6bpm,P<0.001)。②房室相对不应期(AVRRP)、房室功能不应期(AVFRP)、房室有效不应期(AVERP),A组分别为609.0±119.4,496.6±96.0,360.0±88.0ms,与B组(546.0±68.9,429.3±61.5,307.0±51.3ms)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01。③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65.0±42.3msvs265.0±37.3ms,P>0.05)。④随S1S1刺激间距缩短,A组的房室传导顺序为:11→文氏型→21→交替文氏型→31或心房P波脱漏;B组的房室传导顺序则?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4岁。主诉无明显诱因而出现高热、寒战及恶心1周,伴全身乏力,尿黄似浓茶,于1998年4月7日来诊。体检:T39.8°C,P96次/min,R22次/min,BP21/12kPa(160/90mmHg)。皮肤、巩膜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湿啰音,心率96次/min,律齐,各压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肋下3.0cm,质软,具触痛,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细胞3.88×1012/L,白细胞2.9×109/L,中性0.68,淋巴0.32,血红蛋白129g/L。尿三胆阳性。血直…  相似文献   

15.
慢性病毒性肝炎分型方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分型及其诊断标准,方法 将302例确诊CPH,CAH的肝脏病理改变以199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慢性肝炎分型(新方案)病理标准进行分级(G),分期(S),分度,结合病因,临床分析。结果 CPH,轻型CAH为新分型慢肝轻度G1G2,G0-2,中型CAH为中度G3,S1-3,重型CAH为重度C4,A2-4,TB,ALT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值均=1,P均=0.05),与病理  相似文献   

16.
格雷夫斯(Graves)病(GD)伴发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患者的出血倾向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相关的脾脏对血小板清除增加或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存在引起血小板减少有关。本文报道GD和AITP并存的5例女性患者。病例 患者女性,31岁,因心悸、多汗、体重减轻4kg等甲亢症状3个月以及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AITP症状15个月而就医。起初查血小板为2×109/L,开始口服强的松龙50mg/d治疗。体检时颈部可扪及一个坚实、无痛的弥散性甲状腺肿块。实验室检查:TSH浓度<0-03(正常…  相似文献   

17.
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ATP)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所有350例中~重度CAG患者均经内镜活检病理确诊,按队列研究,病例组160例系CAG伴中~重度ATP患者,对照组190例则为单纯CAG患者,经1~9年(平均5.5年)的内镜和活检病理随访,观察两组癌变率。结果:共发生胃癌29例,其中病例组癌变率16.2%(26/160),对照组1.6%(3/190)(RR=10.29,P<0.001),与对照组比较,伴中度ATP癌变率7.5%(7/93)(RR=4.76,P<0.05),伴重度ATP癌变率28.4%(19/67)(RR=17.96,P<0.001)。结论:CAG、胃粘膜上皮ATP均与胃癌相关,当两者合并存在时,较单纯CAG癌变危险性增加10倍之多,且CAG伴ATP程度越重,癌变危险性越大  相似文献   

18.
冬虫夏草多糖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多糖(CP)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1例,口服CP15mL,3次/d,连服3mo,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活性的变化.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CP治疗后,血清ALT(U/L,61±35vs35±15)及rGT(U/L,169±85vs118±5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血清HA(μg/L,293±109vs214±96)、PⅢP(μg/L,143±48vs114±42)及CⅣ(μg/L,245±98vs188±87)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005及<005);CD4(364%±66%vs410%±56%)、CD4/CD8(114±040vs143±022)、NK(167%±46%vs197%±42%)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而CD8(326%±47%vs289%±37%)则明显降低(P<005);血清胆红素略减、清蛋白略增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冬虫夏草多糖可以增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善肝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析老年前期82例、老年期124例高血压病患者和健康老年前期46例、老年期63例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特点。结果显示老年前期高血压组总房性心律失常和总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90.2%和59.8%,老年高血压组分别是98.4%和75.0%,差异显著(均P<0.01);老年前期对照组分别为80.4%和45.7%,与同期高血压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均P>0.05);老年对照组分别为87.3%和52.3%。与同期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老年高血压组中伴左室肥厚(LVH)者(66例)其总室性心律失常和Lown’s分级≥3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是84.8%和36.4%,均高于不伴LVH者(58例)的63.8%和13.8%(P<0.01)。在老年前期高血压组中伴LVH者其Lown’s分级≥3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9.0%,高于不伴LVH者的2.5%(P<0.05).提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LVH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低氧对肺血管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低氧对肺血管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探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时无肌型肺动脉肌化的细胞来源。方法实验分为4组:直接低氧组(H组),常氧组(N组),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组(HECCM组),常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组(NECCM组)。应用细胞培养、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免疫细胞化学、图像分析等技术,研究低氧对肺血管周细胞3HTdR的掺入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表达的影响。结果H组周细胞3HTdR的掺入量、PCNA及αSMActin的表达量分别是N组的2.16倍(P<0.01)、1.16倍(P<0.01)及1.11倍(P<0.05),HECCM组周细胞3HTdR的掺入量、PCNA及αSMActin的表达量分别是NECCM组的1.8倍(P<0.01)、1.15倍(P<0.01)及1.12倍(P<0.05)。结论低氧可直接或刺激内皮细胞分泌某些细胞因子促进肺血管周细胞增殖、并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肺血管周细胞的增殖、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无肌细动脉肌化的重要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