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管引流术在胸外科应用5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管引流术治疗胸腔、心包腔积液及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2例患者采用胸腔和心包腔置细管术,引出液体及气体,对恶性积液患者给予注药化疗。结果:44例胸腔积液患者,3例心包腔积液,3例气胸患者治疗有效顺利拔管,2例胸腔积液患者治疗无效。结论:细管引流术是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抗甲素加抗癌药物治疗癌性心包及胸腔积液1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开勇  孙翊道 《新医学》1989,20(8):402-403
多抗甲素加抗癌药腔内注射治疗癌性心包积液6例及癌性胸腔积液8例。癌性心包积液用多抗甲素5~10毫克、长春新碱1毫克(或塞替派10毫克)心包腔内注射,癌性胸腔积液用多抗甲素15~20毫克、氟尿嘧啶750毫克(或噻替派40毫克)胸腔内注射,7~10天1次。治疗1月,5例心包积液、7例胸腔积液完全消失,1例胸腔积液治疗2个月完全吸收,1例心包积液治疗80天完全吸收。疗效肯定。为癌性心包及胸腔积液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观察微创单腔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与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文登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共60例。患者在接受3HRZE/9HR正规口服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其中30例应用微创单腔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另30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对比观察两组发热消退时间、胸闷症状改善、胸水消失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应用微创单腔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组,发热消失时间、胸闷症状改善时间、胸水消失时间分别为(4.7±1.4)、(1.4±0.3)和(4.10±1.31)d,而穿刺抽液组对应分别为(9.5±2.3)、(4.5±1.2)和(13.56±2.11)d,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并发症方面,导管引流组3例(10%)出现胸膜增厚,1例(3.3%)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未发生血胸、气胸及胸膜反应;穿刺抽液组18例(60%)出现胸膜增厚,12例(40%)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血胸、气胸和胸膜反应各3例。两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微创单腔导管进行胸腔引流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症状改善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液、气胸深静脉穿刺针微创闭式引流术的治疗方法。方法胸腔积液和积气患者750例,150例采用锁骨下静脉留置针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结果无短期复发,无中转开胸手术。结论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治疗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芮喜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399-2399
目的:探讨心包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并发症及注意事项。方法:通过对8例发生心包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并发症的患者回顾分析。结果:在8例并发症中,穿刺相关的心律失常3例;心脏误伤出血2例,1例因出血量大,心包压塞死亡;心包胸腔瘘1例;肺水肿1例,因积液引流过快;迷走反应亢进致血压下降1例。结论:应充分认识心包腔穿刺置管引流术的风险,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执行心包腔穿刺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6.
渗出性纤维素性心包炎易致心包粘连、缩窄 ,但对此的防治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我们自 1997年起采用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尿激酶心包腔灌洗治疗渗出性纤维素性心包炎 8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本组均系住院病例 ,其中男5例 ,女 3例 ;年龄 2 7~ 65岁。结合临床、X线、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实验室和病理等检查 ,诊断为结核性心包炎 6例 ,放射性心包炎 2例 (排除癌性 )。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示中等量以上积液 ,部分形成积液包裹和心包粘连。1 2 方法  ( 1)采用心包穿刺套管针加负压行经皮穿刺心包腔置管引流…  相似文献   

7.
随着肺癌发病率的逐渐升高,癌性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我科自2002年11月至2005年11月应用美国Arrow公司中心静脉导管,同时进行心包腔和胸膜腔穿刺置管间断引流治疗8例晚期肺癌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据文献报道,癌性心包转移的病例日渐增多,如采用传统的心包穿刺方法治疗大量心包积液,需反复多次穿刺,危险性大,易损伤心肌或冠脉,积液不易抽干净,疗程长,易出现心包填塞症。我们采用了经皮剑突下心包穿刺留置导管.进行心包积液引流,并心包腔内注入抗癌药物的新方法,对28例癌性心包积液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包腔内留置中央静脉导管并注入多抗甲素治疗癌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对42例癌性心包积液患者行心脏彩超定位进行心包穿刺留置中央静脉导管,并每周注入多抗甲素一次,3周为一疗程,以心脏彩超检查观察心包积液情况。结果:对癌性心包积液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反应率,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心包腔内留置中央静脉导管并注入多抗甲素对癌性心包积液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增多,晚期肿瘤患者并发心包积液也有上升趋势。我们 1993年 3月~1996年10月用Seldinger插管技术置管引流,并心包腔内直接给药治疗癌性心包积液7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7例癌性心包积液患者原发病6例为肺癌,1例为乳腺癌。男4例,女3例,年龄43~72岁,平均54.5岁。均经临床化验、X线及病理确诊,7例均有典型的心包积液症状。1.2 治疗方法 先用B超探查心包积液情况,确定穿刺点,均在左胸前壁,用深静脉穿刺包,取端座位或半卧位,常规消毒皮肤,局麻下用刀片挑开皮肤,将穿刺针穿入心包,见心包内积液流出后,经穿刺针导入导丝,调节针头方向使之朝后外,将导丝引入后方心包腔,去除穿刺针,随后扩张胸腔和心包腔,经导丝引入硅胶引流管,去除导丝,留置导管固定,接上引流袋,心包积液引流完后酌情注入丝裂霉素4~6 mg,卡铂 200 mg,地塞米松 4 mg,夹管12 h后,放夹持续引流至每天引流液小于 50 ml后拔管,若引流管留置2周以上,则重复心包腔内给药,再给予拔管。  相似文献   

11.
浆膜腔穿刺在呼吸科和肿瘤科常用 ,有的患者在病程中常需接受反复多次的穿刺 ,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 ,使穿刺并发症增多 ,也影响患者治疗效果。自 1 999年以来 ,我科引进中心静脉微导管经皮置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技术 ,继之将该项技术拓展到对血胸、气胸、心包积液、腹腔积液的治疗中。目前该项技术已成为我科临床工作中的常用诊治手段 ,收到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集 1 89例患者 ,男 1 0 7例 ,女 82例 ,年龄 1 7~ 83岁 ,病种有恶性心包积液 1例、恶性胸腔积液 4 3例、恶性腹腔积液 1 5例、结核性胸膜炎 4 6例、脓胸 6…  相似文献   

12.
小儿气胸、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的胸部病变,往往需要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以达到治疗最佳效果[1-3].目前成人应用于临床的引流材料及方法众多[4-8],小儿较少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分别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带针胸管、乳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小儿气胸、胸腔积液,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1个月至17岁,体质量3.1 ~62.0 kg.气胸15例,胸腔积液、液气胸32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恶性胸腔积液并癌性气胸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恶性胸腔积液引流过程中发生癌性气胸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老年男性,因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入院,次日行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引流,引出暗红色血性液体。经胸腔积液病理检查证实腺癌,18F-脱氧葡萄糖检查诊断为右肺癌伴胸膜转移。胸腔积液量渐减少后改行胸腔持续开放引流,入院第9天发现液气胸。经胸腔引流积气、积液,胸腔内注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口服吉非替尼等治疗,气胸及胸腔积液控制,临床症状缓解出院,随访8个月病情无进展。结论癌性气胸极少见,恶性胸腔积液引流后可发生气胸,应引起临床重视。恶性胸腔积液并癌性气胸需结合胸腔引流、胸膜腔及全身应用抗肿瘤药物等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型静脉留置针在胸腔穿刺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穿刺针进行穿刺,试验组采用改良型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结果:对照组发生9例气胸,试验组发生1例气胸,两组患者气胸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型静脉留置针在胸腔穿刺中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猪尾导管心包引流联合10F小导管胸腔引流或穿刺抽水治疗9例多发性浆膜腔炎的疗效。方法通过经皮猪尾导管心包引流救治心包填塞,并留置导管,多次腔内化疗治疗心包积液;经皮胸腔引流或穿刺抽水并局部化疗治疗双侧胸腔积液;肿瘤患者常规化疗控制肿瘤发展。结果9例重症多发性浆膜腔炎患者中,7例心包及胸腔积液均基本获得临床治愈(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基本消失并不再生长),临床治愈率77.8%,肌力及心功能恢复良好。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不但生存期延长6~12个月以上,而且,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实现生活自理;1例结核性多发性浆膜腔炎患者完全治愈;2例病情极重,未能完全控制心包积液而衰竭死亡。结论猪尾导管心包引流联合胸腔导管引流并化疗可治疗恶性或结核性多发性浆膜腔炎,方法可靠,可救治心包填塞,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心包穿刺术是心包积液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常规心包穿刺术进针时不易掌握深度,尤其在心尖部抽液时受呼吸、咳嗽、体位等因素的影响,使穿刺针损伤心肌或冠状动脉,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气胸或穿刺失败.为克服上述缺点,我院自2002年2月~2007年2月,应用一次性套管留置针对80例中、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进行心包穿刺引流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经皮心包腔内留置导管引流术广东省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二科李世江,胡允兆,吴炎贤心包填塞或大量心包积液常需反复心包穿刺放液及检查以解除心包填塞征并提供诊断信息。我们于1992年开始用国产带针芯的动静脉留置管行心包腔内留置引流术(留置术)治疗4例大量心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价值。方法本组46例在超声心动图定位指导下剑突左侧或心尖内侧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于心包腔内,连接引流袋引流心包积液。结果46例均穿刺置管成功,无心脏穿破及撕裂、冠状动脉损伤、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气体栓塞、气胸、腹内脏器损伤、医源性感染等并发症。置管引流1~2h后临床症状都明显缓解。置管引流3~28d,平均(14.0±5.0)d,本组病例均无术后心包继发细菌感染。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疗效迅速、创伤小的方法,可以替代传统的心包穿刺引流术。  相似文献   

19.
本院肿瘤及心血管内科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治疗癌性心包积液患者36例,疗效佳,安全性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癌性心包积液36例,男27例,女4例。年龄45~63岁。均有原发肿瘤的病理诊断和心包积液细胞学诊断。其中非小细胞肺癌24例,乳腺癌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6例。36例患者采用美国Arrow单孔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患者坐位或半卧位,穿刺部位为根据B超定位取心尖部位或剑突下,经利多卡因局麻后穿刺,穿刺见液体后置入导丝拔出穿刺针,置入导管5~10 cm,固定后,导管接引流袋缓慢引流,首次引流少于200 mL,一般24h内放尽积液,将顺铂30~60 mg,足叶乙甙100mg分别溶于30 mL生理盐水后注入腔内,同时腔内注入地塞米松10 mg后肝素冒封管,除出现心包填塞症状外,一般间隔5~7 d后再次引流,重复上述药物腔内治疗2~3次,同时给予止吐和对症支持治疗,待心包积液完全控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治疗。根据中华医学会心包积液疗效标准进行评价(以超声检查为标准):①完全缓解(CR):心包积液完全消失并维持1个月以上;②部分缓解(PR):心包液减少一半以上并维持1个月以上;③无效(NC):...  相似文献   

20.
应用静脉穿刺套管针治疗顽固性胸腔积液2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宝琦 《新医学》2001,32(6):382-382
顽固性胸腔积液除病因治疗外,需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消除胸腔积液,容易导致局部疼痛、感染和胸膜增厚。本院应用静脉穿刺套管针代替常规胸腔穿刺治疗顽固性胸腔积液患者2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28例为1993年10月至1999年5月本院内科住院病人。男17例,女11例,年龄18岁至78岁,中位年龄56岁。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治疗前胸片、B超检查提示有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经2次以上常规胸腔穿刺抽液,1周后胸片复查仍为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其中癌性胸腔积液25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