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敏性紫癜是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和肾炎等症状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紫癜伴腹部症状者称之为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约2/3的患儿一般出现在皮疹发生1周以内[1]。临床上出现腹痛、呕吐和消  相似文献   

2.
张留珍 《中国校医》1995,9(4):284-285
腹型过敏性紫癜多发生于青少年,现将我们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过敏性紫癜可侵犯多种器官和组织过敏性紫癜是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多见于儿童青少年。一般以皮肤的病变最为常见,部分病人合并有消化道症状、关节炎症状或肾脏损害症状。腹型过敏性紫癜就是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过敏性紫癜,也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由于它以腹疼为突出的或首发的症状,可伴有腹泻、便血、恶心、呕吐等,所以很容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蛔虫症”“急性自痢”等。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常有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误施手泳Z的…  相似文献   

3.
正过敏性紫癜又称舒-亨综合症,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血管炎,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血管炎综合症。临床特点除皮肤紫癜外,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等。主要见于学龄儿,男孩多于女孩,四季均有发病,但冬、春季多见。该病病因不明,认为与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食物(牛奶、鸡蛋、鱼虾)、药物、花粉、疫苗接种等有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表现1.1皮肤紫癜常为首发症状,多见于下肢和臀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3-2012年湖南省儿童医院过敏性紫癜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 48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①3 482例患儿中,男性2 203例(占63.27%),女性1 279例(占36.73%),男:女=1.72:1。②该组患儿发病年龄为(6月~18岁),均数为(7.27±2.72)岁。近几年婴幼儿发病比例逐年增多(P0.01)。③2003-2012年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约为2003年的3.92倍,2012年约为2003年的14.54倍。④月份主要集中在10、11、1、2、3月份,而7、8、9月份相对较少。⑤临床表现:该组患儿除表现皮疹外,合并消化道症状2 312例,其中消化道大出血18例,失血性休克4例,死亡1例;324例患儿合并关节症状;1例紫癜性脑炎;1 986例紫癜性肾炎。⑥该组患儿中,744例紫癜性肾炎行肾活检,病理改变以Ⅱ~Ⅲ为主,占99.33%。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病例越来越常见,仍以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发病年龄越来越小,最小可出现于婴幼儿期,但仍集中在学龄期儿童,常并发多系统损害,消化道症状及肾脏损害决定病情轻重,肾脏损害最常见,尤其见于伴有消化道症状者,病理损害多集中在Ⅱ~Ⅲ级,并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5.
28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胃镜表现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胃镜下表现与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认识。方法:对某院28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并分析相关资料。结果:全部病例胃镜下所见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均表现为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及溃疡、典型表现为斑片状略高出黏膜表面的出血斑点,胃镜改变以十二指肠降部改变最为显著,内镜下改变可早于皮肤紫癜。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在胃镜检查下病变部位以十二指肠最多见,提示小肠是腹型紫癜的好发部位。胃镜检查可提高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在皮疹出现前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相互关系,分析过敏性紫癜的激素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6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多数过敏性紫癜患儿因为典型的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而容易诊断,但少数患儿因消化道、肾脏表现先于皮肤紫癜,易被误诊,且治疗困难。结论:少数过敏性紫癜患儿以消化道、肾脏表现为首发。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8例血MP-IgM≥1∶80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均有皮肤紫癜,腹痛5例,血尿4例,关节肿痛6例,轻咳10例,剧烈咳嗽4例,咽部充血18例,肺部感染2例。全部病例均用阿奇霉素治疗,疗效确切。结论:MP感染可致过敏性紫癜,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有效;应将支原体抗体作为过敏性紫癜的常规检查,尤其在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且以其它感染不能解释者,应想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检查血MP-IgM可避免误诊、漏诊,延误治疗,避免病情反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感染性心内膜炎非典型临床表现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以过敏性紫癜为首发表现、不伴发热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以过敏性紫癜为首发表现,不伴发热,血培养结果为草绿色链球菌,心脏彩超检查见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赘生物,最后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住院期间积极抗感染、利尿、强心及营养支持,患者心力衰...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紫瘢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30%-60%的病人有肾脏病变。尸检发现,几乎全部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病变。早期积极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采用小剂量肝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进行预防,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魏革 《现代保健》2010,(26):39-40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0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季节:第1、2、3、4季度的发病率依次为31.7%、26.8%、11.5%、30.7%;诱因:感染38例(36.5%),食物过敏10例(9.6%),肾损害者32例(31.0%),其中单纯皮肤型、皮肤+腹型、皮肤+关节型、皮肤+关节+腹型患儿肾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6.2%、38.3%、41.5%、67.2%.结论 过敏性紫癜发病率以1、2、3季度发病人数较多;发病诱因以感染为第1位;过敏性紫癜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者,易发生肾损害;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易误诊为急腹症.  相似文献   

11.
段春红  魏绪霞  杨晓梅 《职业与健康》2006,22(24):2276-2277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AP或henoch-schon le inpurpura,HSP)是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消化道出血、关节肿胀和肾炎等症状。以年长儿,尤其以学龄期儿童发病者多,以冬春季发病多[1]。HSP的皮疹病理活检中可见到真皮血管内栓塞现象,有微循环血栓形成的倾向,但临床实践中并未见到由此引发更大范围的血栓形成或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 IC),故进一步明确HSP患儿疾病过程中的凝血状态具有一定意义。1因子ⅩⅢ(FⅩⅢ)FⅩⅢ又称纤维蛋白稳定因子,主要存在于血浆中,…  相似文献   

12.
紫癜性肾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洪波  黄红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085-1086
过敏性紫癜肾炎是以皮肤损害、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损害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由于过敏性紫癜患者约1/3发生肾炎,其预后主要取决于肾病变的严重程度,所以将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损害称为紫癜性肾炎。紫癜性肾炎(Henoech-Schoenlein purpura nephritis),是一种毛细血管和微血管的超敏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中,IgA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紫癜(HSP)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病变,常常反复发作[1],又会并发严重的肾损害,是目前小儿常见难治性疾病之一。我科依据患儿潜在的"特禀质",以过敏煎加味为主治疗儿童复发性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现将2003—2008年期间68例患儿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过敏性紫癜是发病率很高、对患儿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的儿科常见疾病。为进一步了解引起本病的病因 ,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对 1 998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收治的 5 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 ,其中男 31例、女1 9例 ;发病年龄最小 5岁、最大 1 4岁 ,平均年龄7 8岁。1 2 临床表现 ①皮肤紫癜 :5 0例患者均出现皮肤紫癜 ,多位于双下肢、臀部 ,为首发症状者 30例 (占 60 % )。②关节症状 :肿胀、疼痛或功能障碍 2 0例 (占 40 % )。受累关节依次为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和指…  相似文献   

15.
宋华  姜尚林 《工企医刊》2001,14(3):19-20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本文结合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48例患儿,就其临床分型特点探讨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30例,女18例:4岁~7岁13例,8岁~12岁35例,3月~5月8例,6月~8月3例,9月~11月份18例,12月~2月份9例。 1.2 发病诱因基本明确者44例。发病前2周内有感冒病史者28例,肠道蛔虫症5例,食物过敏7例,近期有预防接种史2例,药物过敏2例,原因不明者4例。 1.3 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上常分为5型,各型均有皮肤紫癜,大多数患儿表现为发热、乏力、食欲下降,随后出现紫癜、水肿、关节肿痛或血尿等。(1)皮肤型:以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共6例,始为荨麻疹,随后为皮肤紫癜,部分融合成片,常见于臀部及双下肢伸侧,多呈对称分布,成批出现。(2)腹型:伴有消化道症状者16例,表现为腹痛、血便、消化道症状可先于皮疹出现。其中1例以脐周疼痛12小时就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56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56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12岁儿童是过敏紫癜的高发群体,男多于女,100%出现皮肤紫癜,其中80.4%为首发症状。结论: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多样,皮肤型紫癜较为多见;其次为腹型,关节型、肾型过敏性紫癜虽然少见,但因缺乏皮肤紫癜易造成误诊,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紫癜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由于该病常累及多个系统,所以临床表现复杂,极易造成误诊。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20例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现报告如下,以期引起基层医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平均体积大小与出现消化道症状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2010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及临床上有无消化道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50例健康患儿作为正常对照。结果①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有27例,占54%;②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为(7.7±0.6),正常对照组为(8.0±0.5),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比正常对照组小;③27例出现消化道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平均体积为(6.9±0.9),23例无消化道症状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为(7.8±0.5),有消化道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比无消化道症状患儿的小。提示过敏性患儿血小板平均体积越小越容易出现消化道症状(P<0.01)。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平均体积越小越容易出现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平均体积可作为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治疗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邹绪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281-6281
过敏性紫癜( 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主要病变为小血管炎,是由各种致敏性原因引起的机体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和出血,其特征为皮肤紫癜,可以伴有消化道、关节和肾脏等组织器官的病变。过敏性紫癜常发于儿童,发作具有季节性,且首发症状多种多样,容易造成误诊。为增加对该疾病临床表现、首发症状等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现对收集的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我院61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  相似文献   

20.
吴维霞 《健康必读》2008,7(6):35-35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各种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04年1月-2007年10月80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HSP发生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发病年龄在7~13岁为60例,最小年龄3岁1例。②发病时间,9月~次年3月份为70例,其他月份也可见。③主要诱因为感染,常见上呼吸道感染为50例。④80例中都存在皮肤紫癜,以双下肢最常见,易反复出现。伴胃肠道症状60例,以脐周腹痛为主,首发此症状易误诊,伴关节症状为10例。伴肾脏损害10例,以血尿为主。结论HSP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腹痛、关节肿痛、血尿等症状的疾病。应早期诊断,尽早合理用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