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糖尿病是以血糖增高为特点的一种常见代谢紊乱性疾病 ,常常伴有微血管病变 ,后者对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有重要影响 ,已成为糖尿病并发器官损害的病理基础。本文对 10 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性、血小板粘附及血脂有关指标作了检测 ,以加深对糖尿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认识 ,并对其改变的机理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1 资料和方法1 1 观察对象1 1 1 10 0例糖尿病患者来自我院确诊病人 ,均符合WHO(1990 )诊断标准。男 76例 ,女 2 4例。年龄 4 8~ 76岁 ,平均年龄 5 8 7岁。有典型症状者 82例 ,无典型症状者 18例。1 1 2 健康对照组 :5 0例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outh990全自动血液黏度动态分析仪对确诊为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流变学检测。结果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血液流变学改变,其异常结果可能是造成糖尿病慢性病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糖尿病患者定期做血液流变学检测对指导治疗、疗效监测及延缓并发症发生都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病,它的形成与血液粘滞度的变化密切相关。为了探讨糖尿病肾病的血液流变学特征与变化规律,预防或延缓此类并发症的产生,改善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资料。结果表明:该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值,且以全血(比)粘度、血球压积及血浆(比)粘度明显(P<0.05),属于高粘滞状态。血液流变学异常是糖尿病肾病的一个突出病理生理学表现,它是糖尿病病程发展的结果,又是病变加重,导入恶性循环的原因。正确地认识该病的血液流变学特点,密切关注糖尿病肾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对于了解该病的病程、进展与预后,指导治疗具有实际意义,也可为中医进行活血化瘀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常见病,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本文通过78例高血压患者及72例健康人血液流变学检测对比来探讨高血压病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 健康人对照组 男40例,女32例,年龄25~68岁,均系健康体检者,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病史。 相似文献
6.
<正> 现将我院1988年6月~1989年9月观察的33例糖尿病患者血流变结果简要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 1.糖尿病组:33例糖尿病患者(按1982年2月北京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扩大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男15例,年龄18~83岁。平均57.33岁。女18例,年龄30~67岁,平均48.39岁。 2.正常对照组:31例,男16例,年龄19~69岁,平均56.6岁。女15例,年龄30~72岁,平均49.3岁。为门诊体检者并除外心、肾、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7.
51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观察51例糖尿病(DM)患者代谢控制后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其中25例给予蝮它抗栓酶治疗,结果显示,DM患者血液流变学明显异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合及合并视网膜病变知液流变学异常较无合并症组更明显,代谢改善组血液流变学异常明显改善,代谢未改善组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善不显著,蝮蛇抗栓酶治疗后血液粘滞度明显减低,提示早期代谢控制和蝮蛇抗栓酶治疗可改善DM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高血压病是一种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疾患,在神经、体液及其他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下,使机体血流量—阻力关系扰乱。目前,随着血液流变学的逐步深入开展,发现高血压病出现血液粘度及血浆粘度改变,是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学变化,现将159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为男性,按照1979年全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工作汇报讨论会修订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将病人进行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30例恶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检测.发现这些肿瘤患者存在着高凝血症。 1 病例选择 恶性肿瘤组30例,其中肝癌9例,肺癌13例,胃癌6例,乳腺癌及结肠癌各1例。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2.4岁。以上均为我科收治的住院患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曹国梁,吴萍Thehemorrheologicchangesofthehepaticcirrhosispatients¥CaoGuoliang;WuPing;(KunmingYanAnHospital,650051)Abst... 相似文献
11.
霍永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34):119-119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低切黏度、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血液流变指标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监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对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随时掌握疗效、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多有并发症,极易引起广泛的微血管及神经未稍病变。为了研究糖尿病与并发症的关系,我们对来院就医的96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59例,女37例)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旨在探讨并发症的发病机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观察21例甲亢和11例甲低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正常对照组32例,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8.1岁。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组21例,为门诊病人,男4 相似文献
15.
<正> 许多临床观察已证实,血液流变学与冠心病发病及其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探讨冠心病与血液流变改变之间的关系,我们测定了144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加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择我院体格检查中无冠心病症状;既往无心血管及糖尿病史,体格检查正常,心电图试验正常者52例为正常对照组。男43例,女9例;年龄45岁~65岁,平均54.7岁。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3例恶性肿瘤患者及2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粘度及血小板粘附率均显著增加,而放、化疗治疗可使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的参数得以改善。认为血液流变学可作为辅助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降低血液粘度的措施可望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锦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2):104-105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对100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及4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妊高征组的红细胞压积(HCT)、全血比粘度高切(BVH)、全血比粘度低切(BVL)、血浆粘度(PV)、血沉(ESR)、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中、重度HCT、BVH、BVL、PV与轻度比较均有显著升高(P<0.05,P<0.01),且随着妊高症病情的加重而增高。结论检测妊高征孕妇血液流变学各值,可预测妊高征的发生及严重程度,预测胎儿宫内缺氧及程度,对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提高围产医学质量,保障母婴健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马骏驰,王丽银屑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临床常见病。为了加深对本病的发病机理,病情进程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的认识,我们用微循环理论,对30例银屑病患者的血液流变进行了观察,并与本地区的血液流变学的正常值做对照,发现银屑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增高。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观察对象:本组病例均在无心脏病,高血脂症及明显肺部疾患的前提下,取寻常型银屑病24例;脓疮型银屑病5例,红皮病型银屑病1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9~50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1~10年,正常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5.5岁。2.方法:通过血液流变学方法来测定高切变速率及低切变速率下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球压积、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仪器采用成都仪器厂制造的NXE-1型锥板氏粘度计。结果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查指标见附表。经观察银屑病患者各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血球压积多数增高,与同龄人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而血浆粘度及其它血液流变学指标则无明显差异(P>0.05)。讨论本文通过对银屑 相似文献
19.
2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致病因素,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因此早期发现和控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