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30岁,1年前因"车祸致肝破裂"在当地医院行肝修补术.术后间断发烧、黄疸.1个月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探查术,术中发现胆总管下段有小结石,取出结石后放置T管引流.近2周大便颜色变浅,T管引流流量明显增多,每日600~800 ml,T管造影示胆总管下段完全阻塞(图1).入院诊断:肝外伤T管引流术后,胆总管下段梗阻(炎性狭窄可能).行ERCP检查见主乳头形态正常,反复插管胆管未显影,切开乳头后仍未能进入胆道.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77岁,因反复中上腹疼痛20余年,再发10余天入院。患者20余年前于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中上腹疼痛,诊断为“胆囊炎,胆石症”,行“胆囊切除 胆总管探查术”。10余天前又出现中上腹疼痛,B超提示“胆总管结石”。首次ERCP,由于乳头水肿明显,未能成功。3d后再次行ER-CP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顺利取出结石2枚。但术后第2天出现高热、黄疸、上腹痛,即行ERCP 鼻胆导管引流术,证实为乳头切口水肿致胆道梗阻、化脓感染。术后黄疸逐渐消退,腹痛缓解,但发热仍呈稽留热,最高体温40℃。血象高  相似文献   

3.
王桂兴  刘军 《山东医药》1999,39(24):20-21
自1991年以来,我院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97例,拔T管后发生胆漏10例,经手术治疗治愈6例,保守治疗治愈4例。现作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女各5例,年龄21~73岁,平均43岁。既往均无手术史。其中4例为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6例为胆总管结石,其中合并肝硬化1例,合并糖尿病1例,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拔T管时间:除1例术后3天误拔外,其余9例拔管时间14~19天,平均15天,拔管前均行T管造影证实无残余结石及梗阻。10例患者拔管后均出现剧烈腹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胆道并发症的效果。方法胆管结石先行内镜下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或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 pic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后取石,胆总管上段狭窄行胆道扩张加支架置入术,胆漏、胆管横断者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或内镜下胆管内塑料支架引流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治疗。结果69例中,胆总管结石53例(76.7%),胆总管上段部分狭窄11例(15.9%),胆管横断2例(2.9%),胆漏3例(4.3%)。5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49例行EST后取石,4例因乳头较小行EPBD后取石。11例胆总管部分狭窄行胆道扩张术后放置内支架引流治疗,3个月后5例拔管造影未见明显狭窄结束治疗,6例狭窄未能完全解除者,再行胆管扩张及重新放置塑料内支架,均于9个月内恢复。2例胆管横断患者行ENBD后开腹手术治疗。3例胆漏患者用医用胶注射封堵漏口后行ENBD或ERBD后症状明显减轻,一周后缓解。结论LC后胆道并发症应早期行ERCP以明确诊断;十二指肠镜对LC后并发症的处理是一种好方法,优于其它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疗性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2001年9月至2006年9月行治疗性ERCP的811例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行乳头切开术(EST)474例,行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88例,结石总清除率为95%;244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中183例行鼻胆管引流(ENBD),61例行胆道内支架引流术(ERBD);5例恶性胆胰管梗阻患者行胆胰管双支架引流术。行胆道内支架引流可使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胰管支架置入可使上腹部疼痛有一定程度减轻。并发症:乳头切开处出血13例(1.6%),均发生于EST术后;急性胰腺炎43例(5.3%),其中发生于EST术后32例,EPBD术后7例,ENBD术后2例,ERBD术后2例;EST术后发生急性胆囊炎4例(0.5%);全组死亡2例(0.2%)。结论应用十二指肠镜行治疗性ERCP去除胆管结石,控制胆道炎症,解除胆胰管恶性梗阻是一种理想的微创外科方法,熟练的技术与细致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防治并发症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ERCP在诊治胆管乳头状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ERCP检查时发现的6例胆管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52~83岁,平均72.8岁.患者均表现为复发性胆管炎或黄疸,其中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疼痛5例,腹痛伴有皮肤、巩膜黄染4例,伴有寒战、高热3例.2例曾行部分肝叶切除术.5例在内镜下可见十二指肠乳头肿大,肿大的乳头开口类似鱼嘴样改变;1例见乳头占位性病变;乳头内均可见透明胶冻状粘液流出.造影下6例均表现为胆总管扩张,合并肝外胆管扩张3例,合并右肝内胆管扩张、主胰管扩张各1例.扩张的胆管内可见不规则、絮状飘浮的充盈缺损影,取石球囊清理胆道时常可见充盈缺损形状改变.5例多次行ERCP术,于内镜下置入内支架或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已存活10~30个月.1例83岁患者球囊、网篮清理胆道、ENBD 10 d后死于胆管炎.结论 ERCP在胆管乳头状瘤诊断中具有典型的内镜学及影像学特征;对于术后复发或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内镜下治疗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9岁,因反复上腹痛5年余,再发1周入院.曾多次腹部超声提示胆总管结石,均作保守治疗控制症状.入院当日MRCP示胆总管下段结石伴扩张,实验室检查示C反应蛋白17 mg/L,血生化、凝血功能等均正常.入院后予以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并于次日行ERCP,见乳头小,其上方有一瘘口,从瘘口内插管造影见胆总管扩张,内有1.6 cm结石1枚,将乳头开口与瘘口间切开,分次取出结石,术毕置入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引流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经皮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术(FTCD)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病人42例,其中胆总管上段(肝门部)胆管阻塞(甲组)18例,多数行左路术+右路术的左+右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术,胆总管中、下段胆管阻塞(乙组)24例,行左路术或右路术的左或右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术。结果42例病人置管成功率100%,无一例发生胆漏。甲乙两组术后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8.9%、100%。并发症主要有肝出血4.8%(242)、右侧胸腔积液2.4%(142)。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是姑息性治疗手术,对不能根治的恶性胆道梗阻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是目前一种理想的有效、安全、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镜下治疗胆总管扩张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2例胆总管扩张病人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后做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6例,EST后经网篮取出结石;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2例,行EST,为预防并发症,8例病人行鼻胆管引流(ENBD);诊为胆管癌3例、壶腹癌1例均行胆道支架置入(EMBE)。术后观察随访6个月。结果 18例结石、炎症病人痊愈,其中8例行ENBD,术后7天拔除引流管,恢复好;术中诊为胆管癌3例,壶腹癌1例行ENBE,3例胆道扩张解除、黄疸消退,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2月后死亡。结论 内镜下治疗胆总管扩张效果确切,能诊断结石、炎症及肿瘤,并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1例报告田自然患者女性,27岁。1984年5月和1986年10月两次因右上腹痛行B超检查:胆总管囊性扩张,8.0×7.3cm。静脉胆道造影未显影。ERCP见副乳头比主乳头大;摄片显示:胆总管显著纺锤形扩张,囊壁钙化,胆总...  相似文献   

11.
戴勇 《山东医药》2002,42(22):59-60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又称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随病因、病期的不同而治疗方法亦不同。胆源性 SAP的治疗原则是 :凡以胆道病为主并伴有梗阻者 ,或 Oddi括约肌狭窄、临床出现梗阻性黄疸时 ,应积极手术治疗 ,以解除胆道梗阻。手术方法可选择经纤维十二指肠镜下 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及鼻胆管引流、胆囊切除和胆总管探查 ,T管引流 ,并可加作小网膜胰腺区引流。以胆道病为主但不伴有梗阻者 ,应先非手术治疗 ,待急性胰腺炎缓解后 2~ 3个月再作胆囊切除术。下面重点阐述非胆源性 SAP的外科治疗。1 手术方式1.1 灌洗引流术 适用于胰腺周…  相似文献   

12.
胰腺炎可伴发肝外胆道梗阻,其机制因胰腺炎的病因及发展阶段而异。作者复习了15年中40例的临床及手术所见,并据此分成两组。第Ⅰ组18名患者有原发性胆道疾病伴急性或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其中17例有慢性胆囊炎伴胆石症,14例有胆总管结石,3例壶腹部狭窄,1例弥漫性硬化性胆管炎。所有18例都予胆囊切除并作胆总管探查,11例还作了经十二指肠括约肌成形术以去除嵌顿结石或解除壶腹狭窄。仅4例需作胰腺手术。15例(83%)最终痊愈。1例硬化性胆管炎者需住院治疗,推测因括约肌成形术不能克服病变所造成的广泛性瘢痕。2例坏死性胰腺炎分别因并发囊肿破裂和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胆原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为胆石通过胆总管反复  相似文献   

13.
十二指肠穿孔是ERCP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1%,但病死率却高达16%~18%。ERCP术后穿孔的及时诊断和恰当处理对预后的影响极大。现将我科近年遇到的3例病例报道如下。例1女,60岁,因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中见十二指肠乳头周围巨大憩室,反复插管未成功,行针状刀预切开,造影成功后用拉式刀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用取石网篮顺利取石。术后患者出现腹痛,误认为术后胰腺炎,给予生长抑素及抑酸抗炎补液治疗。术后12h患者腹胀明显,腹平片见后腹膜气体影,考虑十二指肠穿孔,留置胃肠减压。  相似文献   

14.
例 1  患者女 ,38岁。因上腹不适 2个月伴发热 5d ,于1997年 7月 2 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 2个月因上腹不适作胃镜检查 ,发现胃窦癌 ,遂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胃小弯部溃疡为 3 5cm× 1 5cm ,病理活检证实为胃近幽门后壁溃疡型管状腺癌 ,累及浅肌层。术后 3d出现高热 ,白细胞增多 ,经抗生素治疗 5d后体温正常 ,腹壁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因白细胞持续增多并见大量幼稚细胞转入血液科。体检 :体温 37 0°C ,血压 17/10kPa (1kPa =7 5mmHg)。贫血貌 ,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 ,胸骨无压痛。腹上区及脐区见一长约 10…  相似文献   

15.
对50例患者常规行内镜胰胆管逆行造影术(ERCP)发现胆总管结石后,即行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网篮取石,根据EST术后并发症治愈的情况再行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 全部病例EST均获成功,结石全部取出,术后出现胰腺炎1例,胆管炎1例,治疗1周痊愈,发现2例Mirrizi综合征行开腹手术.认为EST联合LC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该微创治疗方法扩大了LC的指征,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高龄人群(≥70岁)行治疗性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疗效观察。方法对78例高龄胰胆管疾病患者行治疗性ERCP,分析诊治经过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 78例患者中成功行治疗性ERCP 74例,其中胆总管结石52例,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40例,行胆管支架引流术(ERBD)8例(3~6个月再次行ERCP取石治疗),行鼻胆管引流(ENBD)4例;胰胆肿瘤18例,均行ERBD后病情减轻;十二指肠乳头炎症4例,行EST后治愈。术后6例患者出现高淀粉酶血症,2例出现ERCP相关胰腺炎,2例合并胆管炎,1例发生小穿孔。结论 ERCP对高龄患者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内镜下治疗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9 月至2018年1月因十二指肠乳头腺瘤行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的疗效。结果 37例患者行39例次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整块切除(EMR)33例次,分块切除(EPMR)5 例次,ESD 1例次,术后置入胰管支架5 例次,胆管支架4例次,胰胆管双支架4 例次,无一例出现术后穿孔或胰腺炎。随访平均23.4个月,2例患者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12个月,均再次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结论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安全、有效,但仍有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81岁,因腹痛、呕吐伴排气、排便停止8d入院,8a前曾因胆石症行手术治疗。查体:腹膨隆。中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亢进。腹透示多个液平面。彩超见肝脏正常,胆总管内径0.8cm,无胆石,可见肠管扩张。行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防止感染等治疗3d无效。行手术治疗。术中见空回肠交界处肠腔内有一个直径5cm的胆石(深褐色,质硬),致肠腔完全梗阻,梗阻上段肠管扩张明显。取出胆石送病理检查示胆色素结石。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90~1993年行Vater壶腹周围癌手术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44~73岁。术后病理诊断为胰头癌9例,胆总管下段腺癌6例,十二指肠降部恶性肿瘤6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按胰—胆—胃—空肠吻合重建上消化道,胰残端楔形切除,褥式缝合,胰管内插一有侧孔的硅胶管,结肠前行胰空肠端端套入吻合,隔此口下5~10cm行胆总管空肠端侧吻合,再距此口下25~35cm行胃空肠顺蠕动端侧吻合。于肝下及胰床置2根质软腔大硅胶管或橡胶管,3~4天拔除。持续胃肠减压3~4天,术后给静脉营养支持,常规应用抗生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 ,39岁。因上腹胀痛伴黄疸 18d入院。入院前2 0d曾大量饮酒 ,2d后出现右上腹胀痛伴纳差 ,小便浓茶色 ,皮肤巩膜黄染并逐渐加重 ,10d后发现颈部左侧有一黄豆大小无痛包块 ;B超示肝内外胆管显著扩张 ,胆总管下段絮状物。入院体检 :左侧胸锁乳突肌后缘触及一蚕豆大小淋巴结 ,压痛 ,余浅表淋巴结未及 ,ALT 2 2 5U/L ,TBIL 178mmol/L ,DBIL 15 6mmol/L。ERCP检查 :食管、胃未见异常 ,十二指肠乳头肿大 ,占据近 1/ 3肠腔 ,表面黏膜呈细颗粒样 ,质脆易出血 ,乳头上、下区黏膜皱襞光滑 ,形态色泽正常 ;造影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