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医学衰老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 ,生物科学的发展十分迅速 ,新的学科及其分支的相继出现 ,使衰老机理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进展 ,出现的学说不下数 1 0种 ,如 :免疫学说、神经内分泌学说、自由基学说等 ,以及近年从分子与基因水平上提出的DNA损伤修复学说、线粒体损伤学说以及端区假说等 ,现分述如下。1 程序衰老学说 此说认为衰老是由某种遗传程序规定 ,按时表达出来的生命现象。近来又有实验证明衰老细胞的胞膜上存在某种DNA抑制因子 ,可抑制年轻的DNA合成。本学说有以下几个假说 :①修饰基因假说 ;②密码子限制假说 ;③重复利用基因枯竭假说 ;④D…  相似文献   

2.
抗衰老药物的研究已成为当前药物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极为重视。据统计,曾经提出过的抗衰老假说和理论多达三百种以上,主要有自由基氧化学说,DNA变联说,免疫紊乱学说,大脑衰老中心学说,肠机能减退学说,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遗传及基因错乱学说等。这些学说是相互  相似文献   

3.
在小肠移植外科中必然遇到小肠的急性热缺血。临床上与小肠缺血有关的疾病,如肠系膜血栓,肠扭转,肠梗阻,肠套叠等在恢复血流后肠功能不恢复也较常见。有实验证明小肠缺血再灌注后小肠粘膜细胞的损伤有加重的趋势。目前有两种解释:①氧自由基学说;②小肠内毒素学说。本实验是从氧自由基学说角度来探讨再灌注损伤的。以往国外许多实验均采用通过测定组织或血液中的LPO、MDA、  相似文献   

4.
沙眼到目前为止还是一种值得重视的疾病,它不分季节随时都可侵蚀人们的健康,现在就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就是一般初学眼科常感到困难的问题,提出来讨论一下。一、沙眼是怎样造成的? 关於沙眼的病原体,过去说法很多:有的说是包含体,有的说是野口氏杆菌,有的说是立克次体,也有说是滤过性毒。关於野口氏细菌的学说,早已被多数眼科学者所否定,已无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小儿整形外科的代表性疾病之一。虽其病因和治疗方法尚未定论,但从临床实践中观察到90%病例在1岁半内可以自然治愈,仅少数重症病例需在1岁半以后适用手术治疗。从前的病因学说有分娩外伤学说(血肿学说)、胎内负荷学说,炎症学说、缺血学说、遗传学说、胎儿运动学说等等。近年有过度伸展学说,认为是先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胸锁乳突肌发育不良,加以分娩之际被过度伸展(外力和重力的过重负担)所致,结果是产生反应性肉芽组织,临床出现胸锁乳突肌肿块。从手术肿块的病理所见和动物实验结果所示,亦说明肿块…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以来,有关牵涉痛的机制,人们提出了各种学说。近年来用电生理等方法又证明,部分初级感觉神经元外周突有分叉存在。本实验观察了兔T_9脊节神经元外周突具有分叉纤维。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近视眼的发病率较高,正常群体中达30.93%,且有逐年升高趋向。然而,眼科学界对近视眼发病原因的争论尚未结论,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即遗传说和环境说。一、遗传学说群体调查证明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近视患病率有很大差异。Stehoson1919年调查伦敦儿童的眼屈光状态,犹太儿童的近视比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中医界对于命门的探讨颇多,产生了“右肾命门说”、“两肾之间命门说”、“肾间动气命门说”等学说。这些学说的提出,无非是强调肾阴肾阳的重要性而已.而首先提出命门这一概念的《内经》,却与上述观点不同.《灵枢》有两处明确指出“命门者,目也”;《素问》有一处提到命门,亦指“目睛”而言。笔者认为,“目睛命门说”有值得重视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风病外风说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中风病病因学说的发展 ,并结合现代临床与实验研究 ,提出外风学说是中风病病因学说的重要内容 ,祛风通络法是中医治疗中风病的基本治法之一 ,临床应加强对外风学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有关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机理的学说很多,如丘脑下部间脑炎学说,体液因素学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学说以及病毒直接作用学说等。但这些学说均缺乏充分的实验根据,因此至今仍未被公认。病毒直接作用学说认为,病毒直接损害全身毛细血管和小血管,造成血管系统广泛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生物衰老是自然界一种复杂的生命现象。生物学家对生物衰老的机制作了许多推测,提出了衰老的自由基学说、突变学说、DNA损伤修复学说及遗传学说等等。尽管这些学说各自都获得一些实验证据的支持,但至今仍不能用一种学说全面地解释衰老的现象。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  相似文献   

12.
试论肾虚与衰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文献中的衰老学说主要有肾虚衰老说、脾胃虚弱衰老说、津液不足衰老说、血瘀衰老说、胸胃郁滞衰老说五种,文章就其中最重要的肾虚衰老学说与其他几种衰老学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肾虚衰老学说是中医衰老理论的核心,其他衰老学说皆从属于肾虚衰老学说,肾虚衰老是生理性衰老,其他衰老属于病理性衰老,病理性衰老通过生理性衰老形成并反过来加速生理性衰老。  相似文献   

13.
中医名词术语汉译英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中药 ,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史学孕育了诸多学派 ,十三亿泱泱大国 ,荟萃出百家之言。这些学说各具特色 ,着眼于不同层面。“三刚”、“三才” ,微观宏观尽收其中。同派学说 ,有继承、有发展。异派学说 ,有谤誉、有竞争 ,但他们并不倒戈归顺或势不两立 ,由此蔚成了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宽容的发展态势。纵观各派学说 ,可以这样概括 :辩证施治 ,思维模式法取于古典哲学阴阳五行 ,天人合一 ;其写作语言与技巧得益于文学浸润 ,状症述物要言不繁 ,比附夸张 ,尽其能事 ;为求得自身发展并步入医学殿堂 ,有的不惜托附宗教、迷信 ,给自己罩上一层神秘…  相似文献   

14.
衰老是一个正常而又复杂的生理现象,研究起来十分引人入胜。关于衰老机制有种种学说,如器官学说、生理学说及基因学说。生理学说中的自由基学说,近年来研究报道也较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辨证施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特点,而有的病人,临床无明显的症状可辨,常常无法判断病证的性质。如有的病人,只说本人患有某种疾病,而从主观感觉和客观诊察上,辨不出疾病的虚、实,寒、热;也有的患者,只是通过某项检查,证明有某种病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人类和动物的研究证明,机体的免疫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等均发生改变。由于这些改变,机体逐渐衰老,据此有的学者提出生物衰老的免疫学说。在临床上,老年人对感染,自身免疫病,肿瘤与血管性疾病等的发病率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有关。采用免疫增强剂或免疫调节剂防止老年病与延缓衰老有  相似文献   

17.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简称流热)的发病机理与免疫反应关系的研究国外罕见。国内一些学者在登革热免疫学发病机理研究启示下,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发现病人有免疫功能紊乱,在循环血液中和肾小球基底膜均检出免疫复合物(1—4),并证明有补体传统途径明显地激活。鉴于这些免疫学改变与病程经过、临床症状严重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一些学者提出免疫复合物学说,他们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是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免疫病理损伤,发病的始动环节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许多单位通过实验研究,分别证明针刺穴位对机体内脏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如当心血管、胃肠和膀胱等脏器的机能活动较高时,可因针刺一定的穴位而降低;也有的见到当这些脏器的活动较低时,可因针刺某些穴位而增高。看来针刺对机体能起协调阴阳、调达上下的效果。最近在本教研室也观察到针刺对家兔的血压和结肠活动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作用。关于针刺作用的机制,国内不少学者考虑到神经或神经体液系统的途径,并且获得一些证明。本实验为了阐明针刺足三里、内关对血压的调整机制,我们应用了电生理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外对针刺镇痛原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目前对其原理已经有了一个轮廓。一些学者据现有的实验资料,提出了一些学说,其中主要有经络学说、神经(包括神经介质)学说和体液学说。  相似文献   

20.
针刺麻醉是在中医脏腑经络学说及针灸疗法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脏腑经络学说中关于经络和穴位的结构及功能的描述,与神经体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许多一致的地方。而针刺镇痛效应,现已证明是与神经系统功能密切相关的。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神经体液系统在针麻中的作用,对发掘、提高祖国医学的脏腑经络学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促进现代神经科学的发展。国外对针麻原理提出了一些假说和看法,但多缺乏实践基础和实验证据,失于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