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闭角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4例24只眼,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例9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8例8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2例2只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2例2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绝对期2例2只眼,慢性葡萄膜炎1例1只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或萎缩后,再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后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消退的时间、眼压的变化、并发症以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滤过泡的形态、术后反应.术后随访11~24个月,平均(16.25±0.82)个月.结果 注药后24只眼中22只眼虹膜新生血管2~7d完全消退,平均(4.29±1.98)d,2只眼注药后虹膜新生血管萎缩,保留少许残迹直至注药后2周.注药前眼压30.0~54.5mmHg,平均(40.83±6.29)mmHg,注药后1周眼压32.0358.0mmHg,平均(39.54±6.61)mmHg,注药前后眼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1.879,P>0.05).至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最后一次随访24只眼中19只眼(79.17%)无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mmHg;4眼(16.67%)加用1-2种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眼压≤21mmHg;1只眼(4.16%)因眼压无法控制行睫状体光凝术后眼压控制.术后最后一次随访视力提高者有10只眼(41.67%),保持不变者有14只眼(58.33%).全部病例在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均未观察到眼内炎、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可使新生血管青光眼虹膜新生血管迅速消退或萎缩,再联合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避免术中术后出血,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利于保护残留的视功能,但应注意原发病的治疗.同时应注意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可能带来的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bevacizumab注射后联合二联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eovascular glaucoma, NVG )的临床疗效。
  方法:NVG 患者25例25眼,行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 1.0mg(0.05mL),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其中5眼行前房穿刺放液辅助控制眼压,2 wk后均接受小梁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有9眼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患者的眼压、视力、角膜、新生血管的变化及并发症,并随访12 mo。
  结果:患者25眼注射bevacizumab后,有20眼于3~5 d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另有5眼于7d后虹膜新血管消退,控制眼压后,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1629±226个/mm2,小梁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均未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随访12mo,20眼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2眼用1种抗青光眼药后眼压可控制在正常范围,3眼用抗青光眼药后眼压34~38 mmHg。9眼植入人工晶状体后,视力有提高。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可以短期有效清除虹膜和前房角新生血管,降低眼压,并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风险,联合小梁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有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3.
钟华  袁援生  赵灿  陈琴  杨骁  李娇  于焱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2):2443-2445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bevacizumab)联合Ex-press青光眼引流管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8例19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先行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或萎缩后,再行Ex-press青光眼引流管(P-200)植入术,其中6例6眼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根据患者屈光介质情况术前或术后尽量行全视网膜光凝。Ex-press植入术后随访12mo,观察视力、眼压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玻璃体腔注药后2~7d,16眼新生血管全部消退。术后平均眼压:1mo:13.05±2.46mmHg,3mo:13.80±1.88mmHg,6mo:14.30±1.38mmHg;12mo:14.60±1.43mmHg,术后1,3,6,12mo眼压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术后1,3,6,12mo眼压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9眼术后视力有提高者4眼,无明显改变15眼,无视力下降眼,完全成功11眼(58%),部分成功5眼(26%),总手术成功率84%(16/19)。术后并发症:有2例术后早期短暂浅前房,散瞳1wk后前房恢复正常,1例前房少量积血,无排斥反应和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可使新生血管青光眼虹膜新生血管迅速消退或萎缩,为下一步青光眼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Ex-press青光眼引流管植入术是新的滤过性手术,该手术创伤小,不用切除虹膜,减少了术中、术后出血的风险,联合bevacizumab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观察Ahmed阀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 NVG)的疗效。 方法:对NVG患者20例20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 0.1mL(2.5mg),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随访6~36(平均24)mo。 结果: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后1wk内20眼虹膜新生血管均不同程度消退。Ahmed引流阀植入术后最后一次随访20眼中仅有3眼联合1~3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mmHg,1眼因眼压无法控制而行睫状体冷凝术(术后眼压控制),其余16眼无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最后一次随访,平均眼压13.62±3.81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44.17±16.17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28,P=0.000)。视力提高者8眼(40%),保持不变者12眼。全部病例在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及Ahmed引流阀植入术中术后均未观察到严重手术并发症。 结论: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NVG安全有效,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利于保护残留的视功能,但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同时要注意原发病的处理。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Ahmed引流阀;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贝伐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疗效。

方法:对22例2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先进行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 0.1mL(2.5mg),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行Ahmed青光眼阀门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随访6~36(平均24)mo。

结果:玻璃体腔注药后1wk内22眼虹膜新生血管均有不同程度消退,Ahmed引流阀植入术后随访22眼中仅有3眼联合使用1~3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控制在21mmHg之内,1眼因眼压失控而行睫状体光凝术(810激光),其余18眼均无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最后一次随访,平均眼压15.59±3.21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45.36±8.13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提高者9眼(41%),保持术前视力者13眼。全部病例在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及Ahmed引流阀植入术中术后均未观察到严重手术并发症。

结论: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NVG安全有效,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利于保护残留视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1例(51眼).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6例,对照组25例.试验组先在局麻下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4 mg,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再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 ~ 24个月,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后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消退时间,注药后眼压、晶状体改变,以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前房、视力、滤过泡、前房积血、前房渗出情况.结果 玻璃体腔注药后26眼4~10 d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两组眼压、前房、滤过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后再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以使虹膜新生血管快速消退或萎缩,降低术后前房积血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辅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分析。25例25眼NVG患者接受玻璃体腔Lucentis 注射(ranibizumab 0.5mg/0.05mL),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根据病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术后观察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情况、眼压及视力变化,随访3mo。结果: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 3~7d后,20例20眼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完全消退,5例5眼7d后新生血管未完全消退。继续治疗情况如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14例14眼,玻璃体切割术4例4眼。患者治疗前平均眼压为43.42±10.99mmHg,出院时平均眼压明显下降(14.26±7.64mmHg, P〈0.05),并且在随访3mo时保持稳定(18.76±5.96mmHg,P〈0.05)。随访3mo时,视力较前提高和不变者20眼,视力下降者5眼。手术完全成功21眼,部分成功3眼,失败为1眼。 结论:璃体腔注射Lucentis,可作为治疗NVG的辅助方法,根据不同病情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可有效治疗NVG。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降眼压药物+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复合式小梁切除+ 全视网膜光凝(PRP)]联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4例24眼纳入研究,经降眼压药物治疗后,7眼正常眼压,17眼高眼压.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 0.50mg/0.05mL,7d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予以全视网膜光凝.术后随访6~18mo,观察联合治疗后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时间、眼压、视力变化,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滤过泡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虹膜新生血管1wk内完全消退.治疗前平均眼压41.38±3.16mmHg,治疗后6mo平均眼压12.69±1.52mmHg,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25.592,P<0.05).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0.1者3眼,视力0.01~0.1者10眼,无光感~指数者11眼,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5眼,视力0.01~0.1者16眼,无光感~指数者3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1,P<0.05) .结论:不同方法联合治疗NVG患者能有效地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联合睫状体光凝对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4例(30眼)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分别继发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例12眼)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7例18眼),给予玻璃体内注射25 g·L-1 Avastin 0.05 mL,并联合睫状体光凝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术眼虹膜新生血管均在注射Avastin后3 d内消退;1例1眼患者在全视网膜光凝过程中虹膜新生血管复发,再次注入Avastin,完成光凝后加行周边视网膜冷凝,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光凝后3 d平均眼压为(21.8±5.8)mmHg(1 kPa=7.5mm-Hg).1周为(18.4±2.3)mmHg,6个月眼压为(17.1±1.1)mmHg,与治疗前(51.2±7.3)mmH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仅2眼视力有改善,其余视力无明显提高.随访期间未发现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和眼内炎、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可明显消退虹膜新生血管,联合睫状体光凝控制眼压.对治疗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0/2013-09就诊于我院30例36眼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前及治疗后1 wk;1,3 mo的视力、眼压、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
  结果: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后5d,36眼的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全部消退,平均消退时间3.7±1.4d;治疗前平均眼压30.5±3.6mmHg,治疗后1wk;1,3mo的平均眼压分别是18.2±2.1,16.8±3.1,17.2±2.4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视力较治疗前无下降或有不同程度提高。术中均无眼内出血,术后无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是治疗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Bevacizumab辅助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小梁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疗效.方法 对19例19只眼药物不能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应用角膜缘后4mm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 0.05ml/1.25 mg,治疗后7d进行小梁联合玻璃体切除.结果 平均随访6月.19只眼视0力保持稳定或稍有增进.接受注药后3d虹膜表面、房角新生血管消失1 1只眼,5~7d完全消失8只眼.角膜水肿5只眼消失,14只眼较前减轻.Bevacizumab注射前平均眼压56.00 mmHg,注射后7d平均眼压41.52 mmHg,显著低于注射前水平(P<0.001).小梁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后7d,14d,1月,3月,6月平均眼压分别为13.32 mmHg,15.63 mmHg,19.26 mmHg,19.53 mmHg和19.74 mmHg,均显著低于注射后7d水平(P<0.001).术后眼压控制完全成功16只眼,部分成功2只眼.眼压未控制1只眼.所有患者眼痛、头痛症状缓解.结论 Bevacizuma玻璃体腔注射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治疗过程中有积极的辅助作用,能够减少术中术后治疗过程中眼内出血的风险,为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创建-个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手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经药物无法控制眼压并伴有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6例(16眼),均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0.5mg(0.05mL),于玻璃体内注药后5~7d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小梁切除术,部分晶状体混浊者行晶状体切除术,术后行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内注射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复诊,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结果 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标准对数视力)为3.18±0.40,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3.17±0.36、3.62±0.29、3.88±0.37、3.9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114,P=0.000);术后1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眼压为(47.39±7.05)mmHg(1kPa=7.5mmHg),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分别为(28.79±4.35)mmHg、(21.76±3.36)mmHg、(19.97±3.30)mmHg、(18.61±3.2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000,P=0.000);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明显提高者14眼,提高不明显者2眼;眼压完全控制者14眼,眼压再次出现轻度升高者2眼。玻璃体内注药后5~7d,15眼虹膜及前房新生血管完全消失,1眼虹膜表面残留少许新生血管。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与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相关的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小梁切除术及术后行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控制眼压并能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3.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辅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Avastin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6例(17只眼)尚有部分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观察新生血管变化,2~3d后根据病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其中2例(3只眼)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其余均采用手术治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11例,11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1例,1只眼),青光眼阀植入术(1例,1只眼),全视网膜冷冻+睫状体冷冻术(1例,1只眼),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情况、病人满意度.随访3~5个月.结果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2~3d后,15例(16只眼)虮膜新生血管消褪,1例(1只眼)虹膜新生血管明显萎缩、变细,但未完全消退,有效率为93.33%.激光光凝或手术治疗后3个月时,视力较前提高和不变者达94.11%,无1例因手术而致失明.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有1例(1只眼),不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恢复到了正常;1例(2只眼)需局部加用2种降眼压药物眼压恢复到正常.手术患者除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有1只眼需局部加用1种降眼压药物治疗,其余眼压均恢复到正常.16例(17只眼)虹膜均未见新生血管.除施行冷冻术的1例患者外,满意度较高.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可作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辅助方法.使新生血管消褪后采用滤过性手术可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更有效的挽救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继发性新生血管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前瞻性非随机临床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先行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lab 0.5lg(0.05lL),待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完全消退,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眼内激光术。术后随访6lo,观察最好矫正视力(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 IOP)、虹膜新生血管( NV)及并发症的变化情况。
  结果:入选患者19例19眼,随访6 lo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平均IOP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从术前60.00±6.98 llHg 降至术后1 wk 9.68±2.11 llHg、术后1 lo 13.32±2.38 llHg、术后3 lo 16.37±3.42 llHg、术后6 lo 18.32±2.14 llHg。术后所有IOP 均控制<21llHg,其中3眼用1种降眼压药物,2眼用2种降眼压药物。所有眼3~8 d内NV消退,仅有1眼在术后36 d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lab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眼内激光联合手术可有效、安全地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继发性新生血管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5.
背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眼部缺血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贝伐单抗、雷珠单抗治疗NVG是安全、有效的,但康柏西普的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NV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前瞻性、干预性病例研究.连续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的NVG患者26例27眼,其中25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再行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行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压及相关治疗手段的检测,观察术后并发症,对术中所得小梁及虹膜组织行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2眼行眼球摘除术,术后眼球组织行光学显微镜观察作为病理对照.结果术后随访至6个月时,行玻璃体腔注药联合小梁切除术的25眼眼压从(48.8±.10.2)mmHg(1 mmHg=0.133 kPa)降至(18.0±4.3) mmHg,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从3.0(3.0,4.0)降至0.0(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从2.0±0.9提高至1.5±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眼眼压≤21 mmHg,手术成功,4眼手术失败.行玻璃体腔注药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明显消退,虹膜前基质层可见薄壁血管;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虹膜前基质层血管数量减少,可见闭塞或空腔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变性.结论 NVG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使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回退,并发症减少,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可有效控制眼压及保存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式青光眼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效果观察。方法:前瞻性研究。将我院眼科2015-05/2018-05间临床诊断为NVG的患者59例60眼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0例21眼采取改良式青光眼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对照组39例39眼采用单纯睫状体光凝治疗;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观察3mo,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对比无差异,在随诊观察3mo中均较术前眼压降低(P<0.05),两组患者眼压在术后1wk,1、3mo有差异(均P<0.05),术后1mo两组患者新生血管变化有差异(Z=2.74,P<0.05)。结论:改良式青光眼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较单纯睫状体光凝在NVG中的应用价值高,降压效果持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超全视网膜光凝(extra-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E-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15-01/12我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bstruction,CRVO)继发性青光眼16例16眼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1.0mg,再联合E-PRP.观察治疗前后眼压、视力、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末次随访16眼,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全部消退.治疗前眼压42 ~ 65(平均50.85±6.97)mmHg,治疗后平均眼压在各观察节点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眼压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视力与术前相比不变者12眼,提高2行以上者2眼,下降2行以上者2眼,末次随访时视力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发生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超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