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隧道预置切口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联合手术的效果。方法白内障38例(38眼)。分为A组20例,预置切口组,于隧道内预置切口;B组18例,对照组。结果改进后术程缩短,术后反应轻。结论对于隧道切口的白内障手术需联合小梁切除或周边虹膜切除术时采用预置切口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观察改进的手术方法对提高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成功率的意义。方法 设计一种经角巩膜隧道切口完成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治疗28例34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并与同期施行的常规三联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3-30月(平均10.6月),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01),与对照组相比,眼压控制率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增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改进的手术是一种损伤小,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隧道内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最佳方式.方法对43例(51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视力<0.1者占3.92%,0.1~0.5者54.90%,0.6~0.9者占33.33%,≥1.0者占7.84%.眼压全部降至正常范围,平均眼压(14.55±6 mmHg).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及虹膜炎,术后随访3~24月,3例视力下降,1例眼压增高.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最佳方法,而隧道内小梁切除的手术方法具有特色.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三联手术 )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应用小切口三联手术对 31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 6~ 48月 ,平均1 4 5月。结果 术前平均视力 0 0 5,术后平均视力 0 45 ,≥ 0 5者 1 8例占58%。术前平均眼压 (2 8 0 1±2 65)mmHg(1mmHg =0 1 33kPa) ,术后随访最终平均眼压降至 (1 4 44± 1 .83)mmHg。结论 小切口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具有控制眼压满意 ,恢复有用视力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5.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32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9(平均7.3)mo,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27眼(84%),术后所有患者眼压控制正常,平均13.50±5.30mmHg,功能性滤泡者28眼(88%),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切口非乳化及小梁切除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5.5~6.0 mm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小梁切除联合手术(以下简称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共进行此联合手术30例(36眼),术后随访3~36月,平均19.5月.结果术后平均眼压(15.38±3.78)mmHg较术前降低20.84mmHg(1 mmHg=0.133 kPa),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1);术后1周和3~36月视力≥0.5者分别为27眼(75.%)和30眼(83.3%);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25±0.75)D,较术前增加0.25D,术后3~36月平均散光(1.15±0.70)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Ⅰ、Ⅱ型功能滤过泡26眼(72.2%),Ⅲ型滤泡10眼(27.8%).结论此种联合手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眼压控制好及并发症少等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6例(69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行鼻上或颞上象限手法小切口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36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 66例(69眼)术后视力恢复较满意,术后1周矫正视力<0.05者3眼占4.35%,0.05~0.25者12眼占17.39%,0.3~0.5者24眼占34.78%,0.6~1.0者18眼占26.09%,>1.0者12眼占17.39%.手术后眼压稳定,平均眼压(15.66±3.62)mmHg(1 mmHg=0.133 kPa).手术并发症为早期角膜水肿及葡萄膜反应,均较轻,2~7日内消退.结论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眼压控制好,在应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复杂情况方面似有优于超声乳化手术之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39例(43只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施行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2个月至1年,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视力>0.3者32只眼(74.4%),<20 mm Hg者40只眼(93%);3只眼术后眼压波动在24 mm Hg左右,用0.5%噻吗酰胺滴眼液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功能型滤过泡(包括Ⅰ型、Ⅱ型)37只眼(86%)。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联合手术能有效控制眼压,恢复视力快,并发症少,手术适应证广。  相似文献   

9.
小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囊外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患者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眼压均降至正常范围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1眼发生早期浅前房,2眼暂时性角膜水肿。结论:小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切口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效果.方法对比分析了56例(60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资料,其中30眼行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另作一切口行小梁切除术(双切口组);另30眼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对照组).结果术后1月内,双切口组视力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t=2.12287,P<0.05);术后8月两组的眼压控制程度相似,但对照组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率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提示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另外切口小梁切除术组(双切口组)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颞侧巩膜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经颞侧巩膜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对42例(47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角膜曲率、滤泡等情况。结果随访3~18个月,47眼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眼压与术前基本相同,滤泡形态无改变,术后角膜曲率的变化(0.75~1.25D)在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状态。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经颞侧巩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是治疗青光跟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馨  王永毅  赵博 《眼科新进展》2012,32(4):382-383
目的观察分析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12月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均接受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术前视力<0.1者30眼,0.1~0.3者18眼,0.3~0.5者12眼;术后视力均有提高,其中<0.1者9眼,0.1~0.3者16眼,0.3~0.5者20眼,0.5及以上者15眼;术前、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压为(14.58±2.32)mmHg(1kPa=7.5mmHg),与术前(29.08±7.59)mmHg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例患者术中对其进行周边虹膜切除时发生出血,术后5例患者出现少量前房积血,2例患者出现前房纤维素性渗出,3例患者出现角膜上皮轻度水肿。结论双切口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有效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34眼),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地晶状体混浊,入院后均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时间6个月~2年。结果 眼压均得到控制,所有患者的眼压在20mmHg以下,术后30眼(88%)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具有降压和增视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4.
唐强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0):1869-1871
目的:分析小切口隧道内小梁切除术在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
  方法:选取2013-05/2015-05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2例90眼,均行小切口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眼压和屈光度的差异;分析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以及总结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1、7d,1、6mo 时的眼压分别为19.38±3.63、12.96±2.84、11.37±1.05、11.89±0.82mmHg均低于术前眼压32.65±6.42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垂直方向角膜屈光度先上升后下降,且各时间点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水平方向角膜屈光度先下降后上升,除术后1 mo外术后各时间点的水平方向角膜屈光度与术前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mo 时视力≤0.1者5眼(6%),>0.1~0.5者48眼(53%),0.6~0.9者29眼(32%),≥1.0者8眼(9%),与术前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房积血3眼,角膜水肿5眼,前房纤维样渗出3眼,经对症处理后均在7d内恢复正常。
  结论:小切口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颞侧巩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行小切口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对50例50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角膜曲率、滤过泡等情况。结果:随访3~12mo,所有患者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眼压与术前基本相同,滤过泡形态无改变。术后1wk角膜曲率为0.75~1.25D,在术后3mo恢复到术前状态。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经颞侧巩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06/2016-01期间收治的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6例40眼,所有患者均采用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手术进行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1 mo随访,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前房深度、前房角开放范围、眼压,同时观察患者的术后滤过泡情况以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术前的眼压19~36(平均26.02±2.42)mmHg,术后1mo眼压11~22(平均13.62±4.38)mmHg,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73,P<0.05)。术前视力<0.3者34眼(85.0%),术后视力>0.3者21眼(53%)。所有患者患眼在术后均形成良好滤过泡。36例患者术后的房角开放程度、前房角开放距离以及中央前房深度等均较术前有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5.832、5.924、33.293,P<0.05)。术后7眼出现角膜轻度水肿,均在术后3d内消失;1眼在虹膜切除时出血,2d后被吸收;4眼出现人工晶状体表面及前房纤维素渗出,术后6d内吸收,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情况出现。
  结论: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并且能够较好地控制患者术后的眼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在小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中的效果。方法32例(34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眼球筋膜囊下麻醉行小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观察术中麻醉效果,术后视力、眼压,随访3-12个月。结果术中无疼痛,配合良好。顺利完成手术者30眼(88.24%),轻度疼痛但可忍受,能配合完成手术者4眼(11.76%)。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术后6个月复查眼压控制良好。结论眼球筋膜囊下麻醉行小切口青白联合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改良的反眉弓单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以下简称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58例(63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施行联合手术,术后随访3-9个月,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视力〉0.3者48眼(76.19%),眼压〈20mmHg者60眼(95.24%);3眼术后眼压波动在24mmHg左右,用0.5%噻吗酰胺滴眼液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功能性滤过泡(包括I型、Ⅱ型)57眼(90.4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青光眼并存白内障的情况下采用联合手术是目前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法,不但能良好地控制眼压,迅速恢复视力,并且并发症少,手术适应证广。该手术不需要昂贵的超声乳化设备,简单易行容易掌握,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杨旭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9):1801-1802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经颞侧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效果。方法:对32例40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患者用倍诺喜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注射20g/L利多卡因麻醉,行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手术的麻醉效果及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眼均能达到理想的麻醉镇痛效果,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力<0.1者5眼(12.5%),视力0.1~0.4者9眼(22.5%),术后视力≥0.5者26眼(65.0%),所有患眼术后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有提高。结论: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经颞侧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是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有效的手术方式,手术操作简便,不需要昂贵的手术设备,适用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0.
巩膜瓣下手法小切口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SICS)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57例(64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此三联手术,巩膜隧道切口入前房,巩膜瓣呈倒梯形,术中使用劈核方法,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3~18月,乎均6.5月,矫正视力达0.3及以上者48眼(75.00%),6眼(9.38%)由于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术后视力差。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者58眼(90.63%),54眼术后均形成了功能型滤过泡,在不用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眼压正常,平均眼压由术前的(33.90±6.09)mmHg降至术后的(15.57±3.41)mmHg。术中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三联手术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能良好控制眼压、视力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一次手术即可达到增进视力,降低眼压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