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附件区包块的良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EUS用于鉴别诊断妇科附件区包块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4例常规妇科超声显示附件区包块声像图不典型的患者行CEUS检查,用SonoLiver软件分析造影剂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及动态血管模式,对比病理结果,分析CEUS在鉴别诊断附件区包块良恶性的价值。结果 ①CEUS图像及动态血管模式全面显示了组织微血管的血流走向及分布,对性质、来源不明的包块有鉴别诊断意义。②动态血管模式下各所选区域的TIC分析显示,良性肿瘤及其末梢血管的造影剂呈逐渐低灌注,TIC波峰低平;恶性肿瘤及其末梢血管的造影剂呈快速高灌注,TIC波峰高尖。③良、恶性肿瘤的TIC上升时间(RT)和达峰时间(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得到RT≥16.50 s、TTP≥20.28 s为诊断肿瘤良性的最佳截点,常规超声结合上述RT和TTP截点诊断肿瘤良性ROC曲线下面积增大。结论 CEUS图像及其动态血管模式对判断附件区包块的性质、来源具有意义。造影剂的不同灌注特征及TIC参数RT、TTP有助于鉴别附件区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2.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77例乳腺肿瘤患者,均行常规超声(BUS)及CEUS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对BUS及CEUS各观察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BUS与CEUS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 277例患者中,良性病变184例(良性组),恶性病变93例(恶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US诊断恶性肿瘤的危险指标为中等血供、非平行生长、血供丰富及边界模糊,相对危险度分别为5.17、4.84、3.39、3.04;CEUS为离心性增强、向心性增强、肿瘤形状不规则、造影剂分布不均、增强后范围增大,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3.36、4.58、4.07、3.28、2.36。BUS诊断乳腺肿瘤的准确率为81.59%(226/277),CEUS为88.09%(244/27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 P<0.001)。结论 采用CEUS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较高,其在乳腺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鉴别诊断浅表良恶性淋巴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实时灰阶CEUS早期鉴别诊断浅表良恶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 对48例患者的56个肿大浅表淋巴结进行常规超声和实时灰阶CEUS,观察淋巴结造影灌注模式,分析时间-强度曲线(TIC)形态,并测量开始增强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平均渡越时间(MTT)和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 病理结果示良性淋巴结23个,恶性淋巴结33个,包括转移性淋巴结20个、恶性淋巴瘤13个。良性淋巴结大多表现为自淋巴结门开始的均匀增强(16/23,69.57%),转移性淋巴结半数表现为自周边开始的不均匀增强(10/20,50.00%),恶性淋巴瘤多表现为均匀增强(7/13,53.85%)。良性淋巴结中19个(19/23,82.61%)TIC呈快退型,转移性淋巴结中17个(17/20,85.00%)、恶性淋巴瘤中12个(12/13,92.31%)TIC呈慢退型。良恶性淋巴结AT、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良性淋巴结PI值与转移性淋巴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低于恶性淋巴瘤(P均<0.05);转移性淋巴结和恶性淋巴瘤MTT和AUC均显著高于良性淋巴结(P均<0.05)。 结论 CEUS中良恶性淋巴结造影模式、TIC及定量参数存在差异,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s)各参数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价值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获得病理诊断的患者79例,其中良性病变56例,恶性病变23 例。手术病理标本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VD。采用SonoLiver软件定量分析各参数与MVD关系。结果 乳腺病灶TICs的各参数在良恶性肿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病灶的IMAX 及QOF明显高于乳腺实质,而且RT、TTP、mTT均较乳腺实质短(P <0.05)。恶性病灶MVD数目为(173.16±64.67)个/mm2,良性病灶MVD数目为(149.01±35.16)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TICs各参数只有IMAX与MVD相关(r=0.229,P=0.048)。结论 乳腺病变CEUS定量参数的IMAX与MVD存在正相关,通过定量分析的峰值强度参数可以初步评估乳腺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8F-FDG PET/CT显像资料。观察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测量肿瘤最大径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比较良、恶性肿瘤最大径及SUVmax差异。结果 恶性肿瘤18例,17例形态不规则,14例边界不清,11例18F-FDG 摄取不均匀,2例可见远处转移;良性肿瘤14例,13例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均清晰,11例18F-FDG摄取均匀,1例神经鞘瘤及1例畸胎瘤18F-FDG无摄取。恶性肿瘤SUVmax(11.93±7.01)明显高于良性肿瘤(3.66±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03,P<0.001);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最大径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Z=-3.287,P=0.001)。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18F-FDG PE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探讨调整圆形Q-Box法和手动描绘Q-Box法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SWE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物患者133例,共152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115个,恶性病灶37个。分别采用调整圆形Q-Box法和手动描绘Q-Box法选取ROI,测量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弹性最大值(Emax)和弹性模量离散度值(S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测量恶性病灶的Emean、Emax、SD均高于良性病灶(P均<0.05)。两种方法测量所有病灶Emean、Emax、S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方法测量Emean、Emax、SD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调整圆形Q-Box法测量Emean的AUC较SD和Emax的AUC小(P均<0.05),手动描绘Q-Box法测量Emean的AUC较SD的AUC小(P<0.05),余相同测量方法测量不同弹性模量的AUC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调整圆形Q-Box法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与手动描绘Q-Box法相似,Emax与SD诊断效能相似。  相似文献   

7.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US)、CEUS以及US联合CEUS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单发乳腺肿块患者的US及CEUS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获得US、CEUS以及US联合CEU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模型方程,计算3个模型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绘制ROC曲线,评价3种方法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能力。结果 U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主要指标为病灶周边声晕、蟹足样边界及阻力指数(RI);采用CEU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主要指标为不均匀增强、增强后径线扩大以及相对峰值强度;US联合CEU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主要指标为病灶周边声晕、蟹足样边界、RI及不均匀增强。单独运用US和CEUS以及US联合CEU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9%、91.4%、84.2%,87.7%、89.7%、84.6%和92.3%、97.1%、83.3%,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0.90及0.98。结论 US和CEUS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的能力相当,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定量参数鉴别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获病理诊断的4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癌的CEUS检查图像,并对其动态图像进行TIC定量分析,得出峰值强度(IMAX)、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结果 16例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周围胰腺比较,各项定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12例呈高及等增强型神经内分泌肿瘤IMAX与周围胰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38±60.35)% vs 100%,P=0.02)]。27例胰腺癌TIC参数与周围胰腺比较:胰腺癌IMAX小于周围胰腺[(59.12±26.17)% vs 100%,P<0.01],AT大于周围胰腺[(14.50±6.83)s vs (11.87±4.51)s,P=0.01],mTT小于周围胰腺[33.30(26.00~73.70)s vs 45.00(35.00~150.10)s,P=0.11)。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比较:神经内分泌肿瘤IMAX大于胰腺癌,TTP小于胰腺癌,mTT大于胰腺癌(P均<0.05)。以IMAX≥97.05%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05% (37/43)、75.00%(12/16)、92.60%(25/27)、85.71%(12/14)、86.20%(25/29)。联合TTP≤7.70 s、mTT≥38.80 s诊断指标,可提高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效率。结论 CEUS定量分析可获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癌鉴别诊断的定量化指标,可为两者鉴别诊断提供更客观、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结肠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CEUS)增强模式及时间-强度曲线特点,分析CEUS定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对19例结肠恶性肿瘤患者行CEUS检查,观察病灶的增强模式,并利用时间-强度曲线获取肿瘤组织及瘤旁肠壁的定量参数。通过术后对肿瘤组织切片进行CD34染色,测得MVD,分析CEUS定量参数与MVD间的相关性。结果 CEUS示19例患者肿瘤均可见不同程度增强,以高增强为主。肿瘤组织与瘤旁肠壁的达峰时间(TTP)分别为(24.4±6.4)s及(31.3±7.6)s,绝对增强强度分别为(11.5±2.9)dB及(6.1±2.3)dB(P均<0.05)。16例患者肿瘤的时间-强度曲线表现为快速上升快速下降,2例呈快速上升缓慢下降,1例时间-强度曲线呈双峰。病灶的MVD值为(29.1±8.3)条;峰值强度(PI)及始增-达峰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of ATP)均与MVD呈正相关(r=0.80、0.74,P均<0.01)。结论 CEUS可以动态显示结肠恶性肿瘤的血流灌注情况,定量参数中PI、AUC of ATP与肿瘤MVD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用于术前评估肿瘤血管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IQ)联合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切除及术后病理证实的86例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的98个结节(以45个良性结节为良性组,53个恶性结节为恶性组)于术前行VTIQ及CEUS检查,获取结节剪切波速度最大值(SWVmax)、最小值(SWVmin)、平均值(SWVmean)、病灶最大值与周围正常组织的比值(SWVratio)及CEUS特征,建立VTIQ联合CEUS的Logistic回归模型;以AUC比较VTIQ、CEUS及二者联合回归模型对TI-RADS 4类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组SWVmax、SWVmin、SWVmean、SWVratio值均高于良性组(P均<0.05)。CEUS强化程度、强化均匀度、强化方式、环状增强、消退方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WVmean(>2.96 m/s)、强化程度(低增强)是诊断TI-RADS 4类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指标(P均<0.05)。SWVmean、CEUS及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AUC分别为0.862、0.835和0.933。结论 VTIQ及CEUS均可鉴别TI-RADS 4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二者联合可明显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超声造影不同增强强度及定量参数对肾脏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118例肾脏小肿瘤患者行术前超声造影,依据肿瘤增强的强度分为低增强组,等增强组,高增强组,用Sonoliver超声造影分析软件进行量化分析,获得最大峰值强度(maximum intcnsity,IMAX)、上升时间(rise time,RT)、达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平均渡越时闻(mean transit time,mTT)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等参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不同增强强度及各参数指标对肾脏小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 低增强组与等或高增强组肾脏小肿瘤的病理类型存在差异(P<0.05)。28例低增强组肾脏肿物中20 例低度恶性或良性肿物,6例透明细胞癌,1例乳头状细胞癌,1 例转移性肾癌。90例高或等增强组肾脏肿物中,66例透明细胞癌,6例乳头状细胞癌,1例嫌色性细胞癌,1例多房囊性肾癌,1例转移性肾癌,1 例低度恶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4例良性肿瘤。低增强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IMAX、RT、mTT、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等及高强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RT、mTT、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参数成像技术评价超声造影在眼球后方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造影检查的眼球后方占位性病变患者63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恶性组14例,良性组49例。应用SonoLiver造影软件分析超声造影图像,获取时间-强度曲线(TIC)、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C)及定量参数,分析及比较两组间DVPC、TIC曲线特点,比较两组病灶区的到达时间(AT)、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IMAX)、平均渡越时间(mTT)、上升支斜率(RS)及下降支斜率绝对值(DS)等指标的差异,并行ROC曲线分析获取鉴别诊断的最佳截断值。结果(1)良性组TIC主要表现为快升慢降波,DVPC主要表现为正向波,恶性组TIC主要表现为快升快降波,DVPC主要表现为正负双向波,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TIC定量参数mTT、RT、RS、D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MAX、AT、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当RT为11.8,mTT为29.2,RS为115.8,DS为45.4是鉴别眼球后方良恶性肿瘤的最佳截断值,其中RS为115.8鉴别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超声造影参数成像技术可为眼球后方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EUS在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7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前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观察造影增强特征,并对其中40例肾透明细胞癌(CCRCC)和1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造影增强特征进行比较,并分析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包括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及平均渡越时间(mTT)。结果 CCRCC和AML的CEUS增强模式、增强强度、增强均匀度和假包膜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CCRCC的IMAX高于AML,RT和mTT均早于AML (P < 0.05)。CEUS定性诊断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91.49%(43/47),特异度75.00%(15/20),准确率86.57%(58/67)。结论 CEUS结合造影定量分析软件有助于诊断和鉴别CCRCC与AM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SonoLiver造影软件参数成像诊断法在诊断腹膜后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SonoLiver软件分析60例腹膜后肿块超声造影动态过程,得出参数成像图,通过分析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参数成像图的特征,提出参数成像诊断法。结果 良性组时间相关性指标的参数成像颜色多显示为分界清晰,过渡明显,呈“片状”分布;而恶性组多表现为杂乱、颜色分界不清,呈“斑点状”分布。将参数成像诊断法与病理诊断结合得出计数配对资料,两种诊断方法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且吻合程度中等。结论 将超声造影与参数成像法相结合是诊断腹膜后肿块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直肠CEUS鉴别诊断直肠癌与直肠间质瘤的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手术切除的直肠肿瘤患者44例,根据术前经直肠CEUS检查结果分为直肠癌组29例和直肠间质瘤组15例,另设同种肿瘤周围正常肠壁分别为对照1组和对照2组。观察造影剂在直肠肿瘤患者的充盈灌注情况,并与各自相应对照组比较。以对照组为参照,采用SonoLiver分析软件绘制肿瘤与正常肠壁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并对曲线形态和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及平均渡越时间(mTT)进行比较。结果与各自相应对照组比较,直肠癌组总体造影表现为"快进快出"的高增强模式,直肠间质瘤组表现为"慢进慢出"的低增强模式。直肠癌组IMAX值高于对照1组[(122.42±15.99)%vs100%],而RT[(6.02±1.54)s vs(8.01±1.63)s]、TTP[(8.30±1.59)s vs(10.73±3.03)s]、mTT[(14.40±2.51)s vs(18.77±4.14)s]均小于对照1组(P均<0.05);直肠间质瘤组IMAX低于对照2组[(55.40±8.33)%vs 100%],而RT[(9.73±1.61)s vs(7.50±1.82)s]、TTP[(18.03±1.91)s vs(9.51±1.24)s]、mTT[(20.17±23.10)s vs(17.92±1.81)s]均大于对照2组(P均<0.05)。结论直肠癌与直肠间质瘤的CEUS表现存在明显差异,结合TIC和造影参数,有助于鉴别直肠癌和直肠间质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造影及定量分析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脑胶质瘤患者术中进行灰阶超声造影及Sonoliver软件定量分析.分别获取正常脑组织和肿瘤内部感兴趣区的峰值强度、达峰时间、上升时间及平均渡越时间,并对高、低级别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的造影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15例为高级别胶质瘤,16例为低级别胶质瘤,超声造影显示峰值强度高于周围正常脑组织,达峰时间较周围正常脑组织短(P<0.05),平均渡越时间较周围正常脑组织长(P<0.05).高、低级别胶质瘤之间比较,峰值强度和达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升时间和平均渡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获得的造影参数可为脑胶质瘤的分级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经直肠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结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经直肠灰阶超声造影在前列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采用SonoVue造影剂,结合新型对比脉冲序列(CPS)造影成像技术,对33例患者38个前列腺结节行实时超声造影,观察病灶造影增强方式,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造影参数,比较前列腺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差异. 结果 良性结节20个,其中17个位于内腺;恶性结节18个,其中14个位于外腺.内腺良性结节超声造影增强方式以均匀增强为主,结节清晰,有环状增强;恶性结节增强早于正常外腺组织,以不均匀增强为主.恶性结节达峰时间及加速时间均短于良性结节(P<0.05),峰值强度低于良性结节(P<0.05),到达时间良、恶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造影中前列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达峰时间、加速时间、峰值强度等参数有一定差异,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