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连炮制品的应用曹继荣,张秀荣(周口地区中医院466000)黄连炮制后在临床应用可分为生黄连、酒黄连、姜黄连、吴英黄连、黄连炭等。对于黄连不同方法的炮制品在临床应用中,多为忽略。笔者认为不能合理使用各种黄连炮制品的原因是:①当今大多数药房、药店中普遍...  相似文献   

2.
介绍黄连常用的几种炮制方法如生用、酒炙、姜炙等,并分析不同炮制方法临床药用功效的不同。所以黄连应依法炮制,在临床上辨证应用。  相似文献   

3.
童静玲  胡敏 《海峡药学》2010,22(10):35-36
目的正确应用黄连及其炮制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说明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以及与传统理论之间的关系。结论黄连经炮制后具有不同的功效,临床应根据需要辨证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连不同炮制品的炮制机制。方法:在查阅中医药古籍的基础上,论述了黄连的炮制历史沿革,总结出了黄连的27种不同的炮制方法,对黄连的27种炮制方法进行了整理,理清了黄连的炮制发展过程。结果:通过对黄连炮制品现代研究的文献整理,分析了黄连的现代研究状况,并对黄连炮制品的后续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想法。结论:应该从药物的三个层次多维结构的物质基础入手,结合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各成分、组分ADME特性来研究黄连不同炮制品的炮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炮制对黄连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冷浸法测定黄连及其炮制品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酒制黄连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其余炮制品均较生品高。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有一定影响,这对临床用药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炮制对黄连体外抑菌效果观察。方法正品毛莨科植物黄连干燥根茎进行炮制观察各炮制制品体外抑菌效果。结果生黄连、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浓度为0.06g/mL、0.03g/mL、0.125g/mL、0.25g/mL。结论各种炮制黄连制品均有显著的体外抑菌效果,酒黄连对白色葡萄球菌、金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优于生品黄连及其他炮制黄连制品。  相似文献   

7.
王红  徐卫宾 《齐鲁药事》2002,21(1):48-49
黄连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肠胃湿热所致痢疾及痈肿疮毒之症.痢疾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是导致上述病症的主要原因.为适应临床需要,常将黄连炮制成姜黄连和萸黄连,炮制后黄连抗菌作用有何变化未见报道.本文对黄连、姜黄连、萸黄连的抗菌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辅料炮制对黄连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方法取不同辅料炮制黄连粉末制备成供试品溶液。在色谱条件下进样分析,计算各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及盐酸药根碱的含量。结果生黄连总量19.48%、姜黄连总量22.79%、酒黄连总量23.46%、醋黄连总量23.17%、萸黄连总量21.68%、胆汁黄连总量19.72%。结论炮制对黄连化学成分有一定影响,不同辅料炮制黄连中生物碱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
盛彧欣  张金兰  孙素琴  徐锦堂 《药学学报》2006,41(10):1010-1014
目的建立黄连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分析不同栽培条件、不同产地和不同炮制方法制备的黄连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UV方法建立了黄连药材指纹图谱,应用HPLC-MS联用技术指认了主要色谱峰;并对黄连药材中的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指认了黄连药材指纹图谱中7个主要的色谱峰,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栽培条件中,遮荫条件、生长年限对黄连中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的含量影响较大,而种植密度的影响不是很明显;现代生态技术栽培的黄连中这3种生物碱的含量均高于对照药材或与之基本相当。不同产地的黄连中这3种生物碱的含量差别较大。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制备的黄连中这3种生物碱的含量差别不明显。结论现代生态栽培技术替代传统人工搭棚方式栽培黄连是可行的,同时为科学炮制黄连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9,(22):3164-3168
目的:为酒制黄连饮片的炮制工艺优化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黄连炮制""酒制黄连""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Rhizoma coptidis processing""Wine Rhizoma coptidis""Processing technology""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action""Clinical application"等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2-2018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酒制黄连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酒制对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药动学参数的影响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26篇,其中有效文献52篇。酒制黄连的炮制方法有多种,包括酒炙法、酒蒸法、酒焖烘法、酒焖微波法等。黄连经酒制后部分生物碱含量有小幅度增加,这可能与黄酒增加了生物碱的溶出率有关。黄连经酒制后,抗菌、镇静催眠以及治疗糖尿病、上焦病证等方面的作用均有所增强;其生物碱在体内的吸收时间有所延长,组织分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酒制黄连在临床应用广泛,且在胃炎、胃溃疡、急性肺出血、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病症中的治疗效果强于黄连生品;酒制黄连还可以用于治疗心火旺盛、失眠多梦、高血压头痛、妊娠子烦等。结论:目前,对酒制黄连的研究较为缺乏,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缺乏对其质量控制标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对酒制黄连工艺研究多集中于炒制,成分研究多集中于生物碱类,缺乏对其他酒制方法和其他成分的研究。今后应对酒制黄连质量控制、炮制工艺、化学成分及临床药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韦静 《北方药学》2015,(2):127-128
目的:研究配伍在黄连复方临床功效发挥方向中的作用,纠正临床黄连配伍用药的随意性。方法:主要以《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读本作为参考依据,通过数据统计探究黄连的运用历史、功效以及剂型,分析不同配伍方式对黄连的临床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结果:黄连的基本功效有清热燥湿、清热解毒以及清热泻火,配伍的环境、配伍的剂量以及不同的炮制方法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黄连临床功效发挥的方向。结论:配伍的环境作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临床用药必须准确分析黄连的配伍环境,综合其他因素的作用,不断加强临床用药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酒黄连饮片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酒黄连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檗碱含量为指标。结果酒黄连饮片最佳工艺为:取黄连饮片加12.5%黄酒闷润,待黄酒被吸尽后,置烘箱中烘制,120℃,30min,取出,放凉。结论该法为酒黄连饮片炮制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黄连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根茎呈连珠状而色黄,故名。其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临床应用主要有黄连、酒黄连、萸黄连、姜黄连4种炮制规格。来源及采收加工  相似文献   

14.
萸黄连饮片“反制”前后物质基础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成分差异性角度分析炮制前后萸黄连饮片中多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初步探讨萸黄连饮片以热制寒的药性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DAD法检测并比较黄连饮片和萸黄连饮片中原小檗碱型生物碱类成分及含量,以及吴茱萸饮片、炮制辅料吴茱萸汁、萸黄连饮片中酚酸类、苦味素类和生物碱类组分中代表性成分及含量,阐述萸黄连饮片反制前后药性相关物质基础差异性。结果:黄连饮片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黄连碱、盐酸药根碱的含量分别为91.62,16.12,46.90,11.40 mg.g-1;萸黄连饮片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黄连碱、盐酸药根碱的含量分别为91.74,16.53,46.66,11.36 mg.g-1;吴茱萸饮片中绿原酸、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分别为10.56,21.56,3.54,3.12 mg.g-1;炮制辅料吴茱萸汁中绿原酸、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分别为6.64,8.23,0.41,0.38 mg.g-1;萸黄连饮片中绿原酸、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分别为3.37,1.49,0.12,0.12 mg.g-1。结论:炮制后萸黄连饮片中黄连饮片本身所含...  相似文献   

15.
郑彧  降雪  郭忠成  张凡  沈晓庆  贾天柱 《中国药房》2012,(31):2908-2911
目的:优选酒黄连微波炮制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表小檗碱、小檗红碱、巴马红汀的含量及其综合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微波强度、微波时间、黄酒加入量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微波强度70%、微波时间1min、黄酒加入量30%。结论:所选工艺简便、易控,可以缩短炮制时间,可用于酒黄连的炮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优选酒黄连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以小檗碱等4种生物碱含量之和、醇浸膏得率、外观性状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考察黄酒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其质量的影响,优选酒黄连的炮制工艺参数。结果 黄连最佳酒炙工艺为黄酒用量12 g(药材与黄酒用量比为1:12),闷润时间75 min,炒制温度100 ℃,炒制时间为7 min。结论 优选的酒黄连炮制工艺合理可行,可制备出质量可控的酒黄连饮片。  相似文献   

17.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主成分含量及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连不同炮制品水煎剂中主成分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肠吸收的影响。方法:以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为黄连的代表成分,运用HPLC法测定6种不同黄连炮制品水煎剂中代表成分的含量,采用外翻肠囊法,检测并计算各代表成分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渗透系数(Papp)等,分析其在小肠中的吸收特征。结果:黄连不同炮制品中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的含量明显不同,均以醋黄连最高,盐黄连最低,而Ka和Papp的排序与其含量排序有较大不同,以酒黄连最高,炒黄连最低。结论:不同炮制法不仅通过改变黄连药材的组分和含量,还可能通过影响其肠吸收,使其药性及功能主治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黄连为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云连的根茎,系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作用,为“痢家圣药”。由于黄连临床应用广泛,历代医家对其炮制十分重视,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古代医家对黄连炮制的论述1.1黄连的修治 梁《本草经集注》首载黄连“去根毛”;金《雷公炮炙论》说“凡使黄连,以布拭上毛肉,然后用浆水浸二伏时,漉出,于柳木火中熔干用”;宋《证类本草》的记述为“去须,捣为散”;金《儒门事亲》说“去芦”;唐《外台秘要》的记载为“去皮”;唐《千斤翼方》、宋《太平圣惠方》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黄连不同炮制品中5种生物碱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色谱柱(250 mm×4.6 mm,0.45μm);流动相:乙腈-(磷酸-三乙胺-水,1:2:100)(26:74);流速:1.0 rnl·min-1;检测波长:265 nm;柱温:30℃。结果:黄连各炮制品中的盐酸药根碱含量为0.36%~0.41%,其中姜黄连>萸黄连>酒黄连>生黄连:盐酸表小檗碱含量为0.91%~1.06%,其中萸黄连>姜黄连>生黄连>酒黄连;盐酸黄连碱含量为1.81%~2.09%,其中生黄连>酒黄连>萸黄连>姜黄连;盐酸巴马汀含量为1.42%~1.72%,其中萸黄连>生黄连>酒黄连>姜黄连;盐酸小檗碱含量为6.74%~7.12%,其中姜黄连>萸黄连>生黄连>酒黄连。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5种生物碱含量均有不同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黄连的炮制机制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9,(10):1343-1347
目的:为规范含黄连及其炮制品成方制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一书,对其中含黄连及其炮制品成方制剂的收载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与结论: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中共收载含黄连及其炮制品的成方制剂127种,其中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眼科、咽喉科、口腔科、骨伤科制剂分别有83、5、2、8、4、11、6、5、3种;含黄连片的成方制剂有120种(占94.49%),含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的成方制剂分别有2、4、1种;以黄连为君、臣、佐药的成方制剂分别有39、59、29种,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为主(104种,占81.89%)。主要品种包括麝香牛黄丸、葛根岑连片、开胃健脾丸等。通过对比黄连及其炮制品的功效,发现该书收载的相关品种存在炮制品名称不规范、黄连及其炮制品标示不统一和应用不规范等现象,相关内容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临床应加强黄连药效基础及炮制标准的相关研究,并开展相关出版物的勘察纠错工作,以有助于提高含黄连及其炮制品成方制剂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