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采用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该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选取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研究组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血糖降低速度为(5.4±1.6)mmol/h,对照组为(7.9±2.5)mmol/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尿酮体转阴时间、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岛素维持液配置次数为(2.1±0.6)次,住院时间为(7.5±1.8)d,低血糖发生次数为(0.12±0.04)次,与对照组的(3.8±0.9)次、(9.8±2.7)d及(0.46±0.17)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胰岛素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均具有较好疗效,但是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的低血糖发生风险更低,安全性更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胰岛素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94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用剂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给予大剂量胰岛素,研究组54例给予小剂量胰岛素,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酸中毒纠正和尿酮体转阴时间、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下降幅度(5.3±3.5)mmol/L比对照组(7.5±3.9)mmol/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与大剂量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差异不大,但小剂量胰岛素更能稳定降低血糖,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用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及血糖变化。方法临床资料采集该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治疗的80例DKA患儿,分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剂量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微量持续泵注胰岛素,比较两组血糖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1、24 h血糖(21.21±2.14)mmol/L、(12.06±2.71)mmol/L均比对照组水平低,尿酮体转阴(47.11±3.21)h、pH值恢复(1.12±0.25)h、血糖达标(5.82±1.14)h均比对照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酸中毒纠正(5.81±3.20)h、24 h胰岛素用量(12.05±2.74)U、住院时间(7.62±2.05)d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比对照组15.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通过微量持续泵注胰岛素治疗后,能迅速控制血糖稳定,加快纠正酸中毒,胰岛素用量少,且无低血糖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DK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护理成效。方法摘取该院2016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1例DKA患儿资料,44例行人性化护理的患儿为研究组,37例行普通护理的患儿为对照组,其比较两组酸中毒的纠正时间及生命指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酸中毒的纠正时间(4.96±1.07)d短于对照组(7.83±1.94)d;且血糖水平(7.10±1.03)mmol/L低于对照组,血钾、血钠水平(4.53±0.55)mmol/L、(142.64±7.36)mmol/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KA患儿采取人性化护理可缩短酸中毒的纠正时间,改善血糖、血钾、血钠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采用小剂量胰岛素与电解质补充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该研究选择的样本病例为该院收治的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40例,以2011年10月—2016年10月为样本选取时段,所有患儿均予以小剂量胰岛素与电解质补充联合治疗,对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变化、血钾、血钠、血糖进行比对和分析,并对患儿酸中毒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记录。结果经小剂量胰岛素与电解质补充联合治疗,患儿酸中毒纠正时间为(13.48±1.11)d;治疗后患儿血钾水平(4.69±0.76)mmol/L,血糖水平(12.06±2.86)mmol/L,血钠水平为(142.70±9.95)mmol/L均比治疗前明显较优,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前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8、IL-12、IL-6)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住院时间为(14.01±1.03)d。结论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采用小剂量胰岛素与电解质补充联合治疗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不但可对患儿高血酮及高血糖进行明显改善,同时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措施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该院治疗的46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展开分析,所有患儿均接受规范的抢救措施及护理,观察患儿经抢救及护理前后的血糖、血钾、血钠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在经治疗前,患儿血糖、血钾、血钠水平分别为(27.05±4.22)、(3.23±0.33)、(133.65±9.66)mmol/L,经治疗后,患儿血糖、血钾、血钠水平分别为(7.32±1.28)、(4.13±0.64)、(144.63±8.48)mmol/L。患儿治疗前后的血糖、血钾、血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和综合护理是临床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点,可控制病情发展,降血糖,有助于患儿更快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效果。方法收取该院10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并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54例患儿实施常规胰岛素剂量治疗),观察组(54例患儿实施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将2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治疗后的酮体转阴时间(18.15±8.20)h、血糖下降速度(5.15±2.7)mmol/h、餐后2 h血糖(8.01±1.05)mmol/L、空腹血糖(7.01±1.12)mmol/L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治疗后的症状完全消失时间(5.29±1.18)d、住院时间(15.23±1.27)d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中,显效患儿有50例、有效患儿有2例、无效患儿有2例、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实施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能促进患儿较快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治疗儿童I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住院病房收治的62例I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研究组实施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泵入胰岛素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评价治疗前后血糖情况、炎性因子、尿酮体转阴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钾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岛素治疗后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方式与皮下注射方式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总体疗效接近。相较于皮下注射,胰岛素皮下泵入方式见效更快,低血糖发生率低,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人胰岛素类似物(Insulin Aspart)与人普通胰岛素 (Novolin R)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Insulin Aspart组32例, Novolin R组36例, 对血糖达标、血pH值恢复正常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目标值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 结果 两组均可使血糖明显下降.两组的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2 6, P>0.05); Insulin Aspart组尿酮体转阴时间和血pH值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少于Novolin R组(t=19.454 0, P<0.05);Insulin Aspart组胰岛素用量亦少于Novolin R组(t=2.007 0, P<0.05);Insulin Aspart组的血糖水平更平稳, 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Novolin R组(t=12.244 0, P<0.01). 结论 Insulin Aspart持续皮下注射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是更为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临床治疗首发症状为酮症酸中毒小儿糖尿病的价值以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例首发症状为酮症酸中毒的小儿糖尿病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形式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10)与实验组(n=10),将采取纠正酸中毒、扩充血容量、平衡水电解质等方式治疗的患儿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经不同治疗后两组患儿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经不同治疗后中实验组患儿胰空腹血糖(10.35±0.25)mmol/L、餐后2 h血糖(14.35±0.34)mmol/L、空腹胰岛素(6.34±0.33)μIV/mL、餐后2 h胰岛素(22.35±5.64)μIV/mL、治疗效果80.00%等显著优于参照组患儿胰空腹血糖(13.21±0.41)mmol/L、餐后2 h血糖(17.11±0.37)mmol/L、空腹胰岛素(2.68±0.64)μIV/mL、餐后2 h胰岛素(6.14±0.35)μIV/mL、治疗效果40.00%,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应用在小儿糖尿病中疗效显著,对于治疗首发症状为酮症酸中毒小儿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首次症状中毒的抢救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该次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住院部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10.36±1.25)mmol/L、餐后2 h血糖(14.31±2.32)mmol/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6.36±0.54)u IU/m L、餐后2 h胰岛素(22.30±5.62)μIU/m L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9.56±2.69)mmol/L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4.36±2.15)mg/L、血清Na+(124.12±5.36)mmol/L、CL-(90.12±4.51)mmol/L、pH(7.05±0.10)、血碳酸氢根(6.25±1.20)mmol/L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血清K+、Ca2+、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抢救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关键在于尽早诊断,从而及时对其进行补液、扩容等基础治疗,并合理应用胰岛素;除此之外,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22年6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起始使用胰岛素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小剂量胰岛素[0.1~0.2 U/(kg·h)]静脉泵注,对照组使用大剂量胰岛素[>0.2 U/(kg·h)]静脉泵注。比较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血淀粉酶和血酮体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时间,分析胰岛素使用剂量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血淀粉酶、血酮体合并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相关性,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血淀粉酶和血酮体水平分别为(5.3±0.9)mmol/L,(324.7±26.9)U/L和(0.29±0.05)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酮体升高恢复正常时间为(3.7±1.2)d、尿酮恢复正常时间为(5.3±1.4)d、血糖升高恢复时间为(6.6±1.7)d及血淀粉酶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强化治疗内科危重症高血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内科危重患者186例,入组时空腹血糖水平为(10.8±2.3)mmoL/L,根据患者入组时恢复进食情况分为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DI,n=90)和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组(CSⅡ,n=96),2组均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亚组.MDI组中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亚组分别为44、46例,CSⅡ组分别为46、50例.MDI组餐前大剂量采用门冬胰岛素或人胰岛素,基础量均采用甘精胰岛素,CSⅡ组餐前大剂量及基础量均采用门冬胰岛素或人胰岛素.根据多点指尖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强化胰岛素治疗疗程7 d,使血糖控制在4.4~8.3 mmol/L,7 d后改为常规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11.1 mmol/L,观察各哑组患者基线及第7天日内平均血糖水平、日内血糖标准差、日内血糖极差(最高和最低血糖之差)、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疾病评分(APACHE Ⅱ),统计7 d内低血糖发生率、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日平均胰岛素用量及28 d内各组死亡率.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1)MDI及CSⅡ组的门冬胰岛素亚组和人胰岛素亚组强化治疗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强化治疗后第7天门冬胰岛素哑组较人胰岛素组日内平均血糖水平更低,MDI组:(6.2±1.3)mmol/L比(7.6±1.6)mmol/L;CSⅡ组:(6.0±1.2)mmol/L比(7.4±2.5)mmol/L,均P<0.05.(3)门冬胰岛素亚组血糖标准差更小,MDI组:(1.54±0.27)mmol/L比(1.92±0.38)mmol/L;CSⅡ组:(1.24±0.27)mmol/L比(1.83±0.45)mmol/L,均P<0.05.(4)门冬胰岛素亚组极差更小,MDI组:(3.0±0.5)mmoL/L vs(3.9±1.1)mmoL/L;CSⅡ组:(3.1±0.6)mmol/L vs(3.9±1.0)mmol/L,均P<0.05.(5)门冬胰岛素业组7 d内日平均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发生率及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同时,门冬胰岛素亚组7 d内血清CR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选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6年2月—2017年6月,分为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35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35例;并对7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进行观察且分析。结果两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在治疗效果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65.57%(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两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在血糖水平及血糖达标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5.70±1.05)mmol/L、餐后2 h血糖(6.75±1.35)mmol/L、血糖达标时间(4.20±1.60)d,对照组空腹血糖(6.89±1.45)mmol/L、餐后2 h血糖(8.60±1.55)mmol/L、血糖达标时间(9.25±3.25)d。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治疗中实施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且具有安全、操作简单等优势,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诊救治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由2016年3月—2017年9月在该院接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患者中随机纳入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对象分为参照组(n=32)和探讨组(n=34),参照组患者应用胰岛素静脉连续输注治疗,探讨组患者应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以及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结果治疗后参照组患者空腹血糖值为(7.3±1.6)mmol/L,探讨组患者空腹血糖值为(5.5±1.8)mmol/L,2组患者空腹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3 7,P=0.000 1)参照组患者餐后2 h血糖值为(9.3±2.2)mmol/L,探讨组患者为餐后2 h血糖值为(7.8±1.7)mmol/L,2组患者餐后2 h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01,P=0.0028),参照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79.1±20.2)h,探讨组患者达标时间为(68.2±11.3)h,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6 4,P=0.008 3),参照组患者尿酮转阴时间为(30.4±9.2)h,探讨组患者转阴时间为(17.2±8.6)h,2组患者尿酮转阴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4 7,P=0.024 8)。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可使患者代谢情况得到快速纠正并可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降糖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高血糖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7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5例,对参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注入小剂量的胰岛素;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胰岛素泵的持续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尿酮体以及血酮体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恢复时间略快于参照组,但相差并不大,故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胰岛素每日的总用量明显小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明显小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胰岛素泵,不仅能够促进患者尿酮体、血酮体以及血糖快速的恢复到正常状态,而且胰岛素整体的用量是比较少的,有效减少了低血糖的出现次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操作起来也是非常灵活方便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对比运用小剂量和大剂量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该院儿科诊断为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住院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运用胰岛素剂量的不同随机将其分为A组(小剂量组)与B组(大剂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三餐2 h后血糖水平及血、尿酮体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其血糖恢复正常水平所需时间,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不同剂量胰岛素及常规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餐2 h后血糖水平及血、尿酮体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糖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较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确切,小剂量应用胰岛素治疗与大剂量疗效相近,降低血糖速度更为平稳,可有效避免并发症及低血糖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用饮食干预管理与健康教育的效果及低血糖情况。方法临床资料采集该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治疗的90例DKA患儿,分2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展开饮食干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血糖及健康知识掌握。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10.33±1.21)mmol/L、餐后2 h血糖(14.30±2.33)mmol/L相较于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时间(6.23±1.21)d、酸中毒纠正时间(5.33±1.25)d相较于对照组均较短(P0.05)。结论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通过饮食干预管理、健康教育,能加快血糖改善,迅速纠正酸中毒,并提升家属掌握健康知识的程度,避免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该院起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纳入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97例,利用随机抽样填表法将分为研究组(49例)与参照组(48例),参照组予以瑞格列奈进行治疗,研究组予以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针对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HbA1c为(6.68±1.19)%低于参照组的(7.51±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5,P0.001),FPG为(6.04±1.15)mmol/L低于参照组的(6.89±1.3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8,P=0.001),2 hPG为(8.62±1.32)mmol/L低于参照组的(9.38±1.4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0,P=0.009);胰岛素用量为(17.46±5.29)U/d少于参照组的(29.88±6.13)U/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90,P 0.001),每日平均血糖波幅为(3.24±0.66)mmol/L少于参照组的(5.18±0.5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98,P0.001),血糖绝对差为(1.28±0.26)mmol/L少于参照组的(1.94±0.1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95,P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低于参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6,P=0.018)。结论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持续皮下输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安溪县医院收治的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速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持续皮下输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恢复指标、血糖指标、酸中毒指标、血钠及血浆渗透压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7,P=0.039)。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纠正酸中毒所需时间、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β-羟丁酸、乳酸、血酮体、血钠、血浆渗透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呼吸衰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3,P=0.018)。结论 持续皮下输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静脉滴注速效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