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不同药物对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06月至2015年06月我院收治的热性惊厥反复发作患儿63例,按入院顺序先后将其分成对照组31例,实验组32例,为两组患儿积极治疗原发病,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儿应用苯巴比妥钠及地西泮治疗,为实验组患儿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热性惊厥复发情况。结果对两组患儿进行3~6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实验组患儿平均发热(1.31±1.23)次,共有4例患儿再次复发热性惊厥;对照组患儿平均发热(2.55±1.36)次,共有13例患儿再次复发热性惊厥,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能减少小儿发热次数,减少热性惊厥发作,在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方面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地西泮及苯巴比妥预防热性惊厥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登记建档的热性惊厥患儿共300例,随机分为地西泮组、苯巴比妥组及观察组,三组患儿入院后均根据检查结果给予有效抗感染,T≥38.5℃立即给予物理降温配合药物口服降温等常规治疗。地西泮组在发热一开始立即给予地西泮片1 mg/(kg·d),分3次口服,疗程3 d;苯巴比妥组则在发热一开始立即给予苯巴比妥片5 mg/(kg·d),分2次口服;观察组则不给予药物预防。发病后2周、热退、感染症状完全消除前提下,完善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感染性疾病发热早期,短期应用地西泮或苯巴比妥口服,有助于明显降低热性惊厥(FC)发生,减少发热极期24 h内发作次数,缩短单次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减少易感年龄发作次数,降低神经元放电、缺氧对大脑中枢神经组织的继发性损伤,治疗效果分别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泮及苯巴比妥在本研究对热性惊厥发作次数、单次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复发次数、2周后视频脑电图改变等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热早期短期应用地西泮与苯巴比妥有助于降低惊厥发生率,减少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控制复发率,减轻脑组织受损;地西泮及苯巴比妥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复发次数及远期脑电图改变等比较无明显差异,故在临床工作中地西泮、苯巴比妥均可选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钩藤水煎液预防热性惊厥的效果。方法:将90例既往有反复热性惊厥史的发热患儿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29例予以常规退热和原发病治疗,钩藤组30例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钩藤水煎液口服,地西泮组31例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西泮片口服,观察3组患儿在发热过程中再发惊厥的例数。结果:钩藤组再发惊厥4例(13.3%),地西泮组再发惊厥4例(12.9%),常规组再发惊厥10例(34.5%)。钩藤组与地西泮组惊厥复发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钩藤组和地西泮组的惊厥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钩藤水煎液口服预防热性惊厥与地西泮片疗效相当,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对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反复发作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就诊的80例热性惊厥反复发作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地西泮联合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地西泮疗程1 d,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惊厥复发情况、发热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50%vs.75.00%,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惊厥和发热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惊厥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惊厥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热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减少惊厥复发次数,降低反复发作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羚羊角治疗儿童热性惊厥(FS)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ce 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自建库至 2019 年 8 月发表的羚羊角联合常规方案治疗儿童 FS 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 Cochrane 系统评价手册 5.1.0 进行质量评价,Rev Man 5.3 统计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 9 项研究,合计 753 例患儿。Meta 分析结果示:随访 6 个月羚羊角组与对照组 FS 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 RR =0.58,95% CI(0.30 ~ 1.11),P = 0.10];随访 12 ~ 24 个月羚羊角组 FS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RR =0.32,95% CI(0.18 ~ 0.55),P <0.001];羚羊角组 FS 平均复发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 =0.53,95% CI(0.25~ 1.12),P =0.10];羚羊角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0.71,95%CI(0.43,1.32),P=0.32],纳入文献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结论:对于 FS 患儿,发热时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羚羊角可降低 12 ~ 24 个月 FS 复发率,其安全性与对照组相当。但由于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低,上述结论有待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正>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发病年龄为3个月~5岁,儿童期患病率2%~5%,复发率29%~55%~([1])。反复多次FS或FS持续状态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损伤,继发癫痫、情感行为异常及智能发育落后等,因此防治其发作非常必要。本研究应用地西泮片联合羚羊角颗粒口服防治小儿FS复发,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浙  相似文献   

7.
地西泮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再发8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地西泮对热性惊厥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对已发1次热性惊厥患儿,在体温再次达37.5℃以上时,治疗组给予地西泮(0.3-0.5)mg/kg预防热性惊厥,对照组未作预防热性惊厥处理。结果随访2-5年,治疗组2例(2.5%)热性惊厥复发,对照组27例(33.75%)复发。结论地西泮对预防热性惊厥复发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羚羊角口服液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复杂型热性惊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68例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羚羊角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降钙素原(PCT)、热休克蛋白70(HSP7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33/34),高于对照组的73.53%(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抽搐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PCT、HSP70、NSE、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羚羊角口服液联合地西泮治疗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效果确切,可加快症状缓解,减轻炎症反应和脑损伤,降低血清PCT、HSP70、NSE、IL-6水平,效果优于单用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苯巴比妥预防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复发的效果。方法:将105例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发热期间每日口服苯巴比妥3~5 mg/kg,用至体温正常,常规辅以退热及原发病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退热及原发病治疗。随访1~5年。结果:复发率治疗组为10%,对照组为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苯巴比妥对预防性治疗热性惊厥复发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左乙拉西坦用于预防儿童热性惊厥的效果.方法 将近1年本院诊治或上级医院诊治的FS患儿60例左右纳入研究,根据患儿家长愿望,将患儿分两组,对照组仅体温在38.5℃以上时给予退热治疗;LEV组应用LEV(比利时UCB公司生产,500 mg/片)治疗,采用间断给药法,体温超过37.5℃时开始口服LEV15 mg/(kg·次),每天2次,连续口服7 d后,开始减量,第8~12天予以10 mg/(kg·次),第13~15天予以5 mg/(kg·次),在治疗的16天停药,每天服用2次,若体温在38.5℃以上则给予退热药物口服.随访1年,对患者惊厥复发情况、发热次数、药物副作用、用药情况等进行观察.癫痫的诊断标准为:连续出现超过2次无热惊厥,或者出现1次且伴随EEG痫样放电.比较两组FS复发率、两组发生癫痫率和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随访期间LEV组的FS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化为癫痫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V组仅2例出现轻度嗜睡症状,停药后症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乙拉西坦用于预防儿童热性惊厥的效果确切,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和降低转化癫痫概率效果明显,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服用方便,适合基层医院儿科推广.  相似文献   

11.
叶林燕  钟准鸣 《当代医学》2021,27(33):117-118
目的 探讨地西泮预防儿童热性惊厥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儿童热性惊厥患儿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苯巴比妥治疗,观察组采用地西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指标、治疗后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CD4+、CD8+和CD4+/CD8+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4+和CD4+/CD8+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指标、体温恢复时间、痉挛停止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热性复发率和惊厥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西泮在儿童热性惊厥患儿治疗中能够更好的改善患儿的T淋巴细胞指标,促进患儿的快速康复,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小儿惊厥采用地西泮联合羚羊角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小儿惊厥治疗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地西泮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地西泮联合羚羊角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研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3例(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例(73.33%)。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优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针对小儿惊厥实施地西泮联合羚羊角颗粒治疗,可有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还能加快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且促进患儿恢复,这样能最大程度地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西泮与苯巴比妥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8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单用组和联合组各39例,单用组单用苯巴比妥控制惊厥,联合组用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药物起效时间、复发人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起效时间和复发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起效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医生在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时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精神类药品在预防、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中的应用情况,试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9例热性惊厥(FS)患儿的一般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惊厥复发情况和治疗费用。结果:239例热性惊厥患儿中单纯型热性惊厥(SFS)患儿预防用药率为92.4%,复杂型热性惊厥(complicated feverseizures,CFS)患儿预防用药率为100%。主要使用药物为巴比妥类药物。苯巴比妥与地西泮在防治小儿热性惊厥的有效率、治疗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地西泮较苯巴比妥不良反应发生率、惊厥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9例热性惊厥患儿中,92.4%的单纯型热性惊厥患儿预防用药率偏高,止惊、预防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短程鲁米那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方法将73例FC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予以肌注鲁米那7mg/kg·次,8小时后口服鲁米那3mg/kg·次,连续三天.对照组37例肌注复方冬眠灵1mg/kg·次,口服维生素C片三天.两组在其他用药及退热处理均相同.观察两组患儿同一次热程中惊厥发作的次数以及两年内惊厥复发的次数.结果观察组36例在同一次热程中48小时内仅两例出现两次惊厥,对照组37例中11例出现两次惊厥,χ2=7.28,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在随访的两年中,观察组36例共发热162次,惊厥复发15次.对照组37例共发热144次,惊厥复发31次,χ2=8.98,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短程口服鲁米那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S)的临床特点,为诊治及预防FS提供参考。方法收集FS患儿10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FS临床特点。结果FS多见于1~3岁的婴幼儿,男女比例为2.42∶1,呼吸道感染(90.57%)是引起FS的主要病因。10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6~58个月,平均27.0个月,复发70例(66.04%)。初发年龄小(<15月)、惊厥持续时间长(≥15 min)、发热1 h内出现惊厥是FS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FS的复发与初发年龄小、惊厥前发热持续时间、首次惊厥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预防FS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单纯型和复杂型热性惊厥(FS)患儿脑脊液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7(IL-7)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变化,探讨单纯型和复杂型热性惊厥(FS)发作后脑损伤与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7(IL-7)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住院治疗的22例单纯型FS、19例复杂型FS和20例发热而无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发热而无惊厥患儿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患儿的血清、脑脊液中IL-2、IL-7和NSE进行测定。结果复杂型和单纯型FS组脑脊液IL-2、IL-7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复杂型FS组较单纯型FS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白细胞介素2(IL-2)、7(IL-7)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水平与脑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西泮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效果。方法:将112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2例,其中复杂性热性惊厥19例;预防组60例,其中复杂性热性惊厥21例,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对照组发热给予退热降温,预防组除退热降温外,每8h给予地西泮0.3mg/kg,共3次。结果:预防组总复发率和复杂性热性惊厥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小剂量地西泮预防小儿热性惊厥效果理想,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有小儿热性惊厥史的发热患儿,应用扑热息痛降温的同时口服小剂量苯巴比妥钠,进行预防复发性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对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在发热时,除口服扑热息痛降温及常规抗炎治疗外,无论是否发生惊厥,均予苯巴比妥钠片口服预防惊厥,体温正常时不再继续服用苯巴比妥钠。对照组除在发生惊厥时应用镇静剂外,不再使用任何镇静药物预防。结果:治疗组仅3例发生惊厥,复发率为5.2%,对照组有20例再次发生惊厥,复发率为39.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对有小儿热性惊厥史和热性惊厥好发年龄段的发热患儿,进行扑热息痛降温的同时口服小剂量苯巴比妥钠,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发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呼吸道病毒与炎症因子在热性惊厥(FS)发病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0例热性惊厥患儿为FS组,同期51例有发热无惊厥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患儿鼻咽部脱落细胞病毒抗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FS组患儿中流感病毒A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6、IL-10及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S组中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血清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P<0.05)。流感病毒A感染患儿IL-6、I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病毒感染患儿。结论在呼吸道病毒介导的FS患儿中,血清炎症因子的升高是病毒感染诱发FS发作的因素之一。IL-6升高可能促FS发作,IL-10升高与机体的保护性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