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经冠脉造影(CAG)诊断为冠心病(CHD)患者分为糖尿病组(DM组)及非糖尿病组进行分析.结果2型DM合并CHD患者冠脉血管受累程度高且弥漫病变较多,狭窄程度较重,DM病程越长,越易发生多支血管病变.结论2型DM合并CHD患者冠脉病变较非DM的CHD患者严重弥漫.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糖耐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糖耐量变化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19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WHO(1985 )和美国糖尿病学会 (1997)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单纯冠心病〔糖耐量正常 (NGT)〕组12 2例 ,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 (IGT)组 39例 ,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 (DM)组 32例 ,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冠脉造影 (CAG)和口服 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 ,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冠脉病变程度应用CAG分析 ,冠脉狭窄程度根据美国心脏学会分类标准评价 ,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元逐步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1)冠心病合并IGT组多支冠脉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 (6 6 .5 %vs 35 .1% ,P <0 .0 5 ) ,冠脉狭窄程度 (8.9± 3.6vs 6 .5± 3.9,P <0 .0 5 )及钙化的程度 (6 .3± 3.6vs 3.9± 4 .1,P <0 .0 5 )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 ,冠脉远端的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 (40 .8%vs 13.1% ,P<0 .0 5 )。 (2 )冠心病合并IGT组与冠心病合并DM组相比 ,多支冠脉病变的发生率、冠脉粥样硬化及钙化的程度及冠脉远端的病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3)血脂、胰岛素、血压与冠脉粥样硬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与冠心病合并DM患者相似 ,冠心病合并IGT患者多支冠脉病变的发生率高 ,病变多呈弥漫性狭窄 ,远端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 ,程度严重。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女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2006年12月-2007年12月行冠脉造影术(CAG)确诊为冠心病的女性患者180例.按有无DM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相关临床因素及造影情况、治疗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冠心病、吸烟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M组绝经患者少于非DM组(P<0.05);比较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均高于非DM组(P<0.05);DM组需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百分比高于非DM组(P<0.05);随着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三支血管病变和弥漫性病变也增多(P<0.05).结论 DM是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DM患者在绝经期前患冠心病者多于非DM患者,DM患者多支血管病变和弥漫性病变较多,随着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促使及加重冠状动脉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DM组)与不合并糖尿病患者(非DM组)的冠状动脉在狭窄分布、严重程度、狭窄支数等方面的差异. 方法 资料来源于1999年至2003年间,因心前区不适或拟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经冠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50℅的患者252例.根据1997年WHO修订的DM诊断标准,检测入院后前3d空腹血糖(FBS)、餐后2小时血糖(PBS)和糖化血红蛋白.FBS≥7.0 mmol/L或(和)PBS≥11.1 mmol/L的患者57例(22.6%)归为DM组,FBS<7.0mmol/L且PBS<11.0 mmol/L的患者195例归为非DM组,检测血脂、血压、左室舒张末压、左室射血分数等相关指标.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AHA)1975年分类标准评价. 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及病变血管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DM组患者中,女性患者所占比率33.2%,高于非DM组;DM组患者比非DM组患者有更高的高血压、高血脂发生率(P<O.05),DM组合并心衰的比例高于非DM组(15.3%,1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发生率,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的发生率DM组高于非DM组(P<0.05). 结论 DM组的患者多支病变及完全闭塞的发生率高于非DM组,DM可促进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及发展,是CHD的独立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7.0 mmol/L的不同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冠心病患者中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这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空腹血糖7.0 mmol/L的426例冠心病住院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单支病变组(n=110)和冠脉多支病变组(n=316),通过OGTT分析两组患者中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冠脉单支病变组中,糖调节受损54例(49.09%),糖尿病11例(10.00%),糖代谢异常共65例(59.09%);冠脉多支病变组中,糖调节受损180例(56.96%),糖尿病47例(14.87%),糖代谢异常共227例(71.83%)。与冠脉单支病变组比较,冠脉多支病变组患者年龄较大,男性患者较多,体重指数较高,肥胖及超重患者较多,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高,有冠心病家族史者较多,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患者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38,95%CI:1.009~1.068)、吸烟(OR=1.964,95%CI:1.232~3.129)、体重指数(OR=1.662,95%CI:1.181~2.338)、糖耐量异常(OR=1.039,95%CI:1.032~1.224)、糖尿病(OR=1.651,95%CI:1.032~3.109)、冠心病家族史(OR=2.122,95%CI:1.104~4.076)是冠心病患者冠脉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空腹血糖7.0 mmol/L的冠心病患者中糖代谢异常比例较高,且冠脉多支病变组较冠脉单支病变组存在更多的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糖耐量异常(IGT)或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选取32例DM合并冠心病患者为DM组,40例IGT合并冠心病患者为IGT组以及82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为NGT组,比较三组患者一般情况,血糖血脂代谢水平,冠脉血管病变数量以及影像学评分.结果 DM组与IGT组发病年龄显著低于NGT组(p<0.05),DM组与IGT组存在不同水平的糖、脂代谢紊乱,且DM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均高于IGT患者.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血管累及支数较多且狭窄较为严重,IGT次之,NGT一般累及单支血管,且狭窄程度较轻.随访1年期间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率,DM组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 <0.05),IGT组高于NGT组(P<0.05).结论 DM或IGT患者管脉病变较单纯冠心病患者更复杂,严重,对这类患者的代谢紊乱应积极进行治疗,包括控制血糖,降低胰岛素抵抗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冠脉病变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19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 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诊断标准分为单纯冠心病组 12 2例 ,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 39例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 32例 ,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冠脉造影和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实验 ,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血压、BUN、Cr。冠脉病变程度应用 CAG分析 ,冠脉狭窄程度根据 AHA分类标准评价 ,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元逐步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1)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多支冠脉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 (6 6 .5 % vs 35 .1% ,P <0 .0 5 )。冠脉狭窄程度 (8.9± 3.6 vs 6 .5± 3.9,P<0 .0 5 )及钙化的程度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 (6 .6± 6 .1vs 3.9± 4 .1,P <0 .0 5 ) ,冠脉远端的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 (40 .8% vs 13.1% ,P <0 .0 5 )。 (2 )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相比 ,多支冠脉病变的发生率、冠脉粥样硬化及钙化的程度及冠脉远端的病变发生率差异性不明显。(3)血脂、胰岛素、血压、肥胖与冠脉粥样硬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与糖尿病患者相似 ,糖耐量异常患者多支冠脉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病变多呈弥漫性狭窄 ,远端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 ,程度严重 ,血脂、胰岛素、血压、肥胖为发生冠脉  相似文献   

8.
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临床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糖代谢异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探讨餐后2 h血糖检测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72例,取清晨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值后将患者分为糖尿病(DM)组,糖耐量减低(I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和糖耐量正常(NGT)组,比较4组的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 DM组58例(33.72%),IGT组56例(32.56%),IFG组10例(5.81%),NGT组48例(27.91%).前3组弥漫性病变率、合并血脂异常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多支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率高,容易合并其他危险因素,餐后2 h血糖测定可提高该类患者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初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电力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检查(CAG)的患者122例,所有患者初次行CAG检查时被确诊为冠心病,在此期间完成第2次CAG检查。根据两次CAG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冠脉病变进展组和无进展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时的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水平和冠脉病变的特点,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冠脉病变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两次冠脉造影检查平均间隔时间为(33.4±19.5)个月。第2次冠脉造影检查时71例(58.2%)患者有冠脉病变进展,51例(41.8%)患者无冠脉病变进展。与无进展组患者相比,进展组患者基线吸烟者比例更高(59.2%vs.39.2%,P=0.03),基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低(0.97±0.25 mmoL/L vs.1.18±0.25 mmoL/L,P=0.029),基线冠脉造影三支病变者更多(38.0%vs.15.7%,P=0.007),更多患者基线冠脉造影检查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88.7%vs.70.6%,P=0.01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HDL-C水平(OR=0.167,95%CI:0.033~0.854,P=0.032),基线冠脉造影检查时接受PCI治疗(OR=3.281,95%CI:1.268~8.491,P=0.014),基线时冠脉三支病变(OR=4.289,95%CI:1.447~12.712,P=0.009)和两次冠脉造影检查间隔时间(OR=1.029,95%CI:1.007~1.052,P=0.01)是冠脉病变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基线HDL-C水平、基线冠脉造影时接受PCI治疗、三支病变和两次冠脉造影检查间隔时间是冠心病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亚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的临床和冠脉病变特点。方法:随机选择我院5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冠心病合并亚甲状腺功能减低组(冠心病亚甲减组,28例),冠心病无甲状腺功能减低组(冠心病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冠心病亚甲减组合并高血压(57.1%),心肌梗死(35.7%),心力衰竭者(35.7%)比例明显高于冠心病组的(36.7%,10.0%,13.3%,P均<0.05);与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亚甲减组甘油三酯[TG,(1.95±1.23)mmol/L比(3.32±1.20)mmol/L]、总胆固醇[TC,(3.50±1.15)mmol/L比(5.87±1.0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87±0.74)mmol/L比(3.40±0.65)mmol/L]、脂蛋白(a)[LP(a),(200±33)mg/L比(275±35)mg/L]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20±0.52)mmol/L比(0.88±0.25)mmol/L]水平则明显降低(P<0.01),冠脉三支病变(13.3%比64.3%)、弥漫性(33.3%比78.6%)、重度(26.7%比53.6%)及闭塞(10.0%比32.1%)病变患者比例也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冠心病合并亚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的特点是临床表现和冠脉病变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血糖水平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150例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冠状动脉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比较在不同血糖水平下脂蛋白(a)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3组冠心病患者之间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随着血糖水平升高,低密度脂蛋白逐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逐渐降低,与单纯冠心病(CHD)组比较糖尿病(DM)组脂蛋白(a)水平明显升高;与CHD组比较冠心病合并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DM组3支病变较多见(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空腹血糖异常者以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较严重且病变支数以多支病变常见,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脂蛋白(a)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CHD)的青壮年男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顺义医院住院,经CAG确诊的233例青壮年CHD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患糖尿病分为DM合并CHD组(71例)和单纯 CHD组(162例),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和 CAG结果。结果:与单纯CHD患者比较,DM合并CHD患者总胆固醇[TC,(4.11±0.26)mmol/L比(5.79±0.3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31±0.32)mmol/L比(3.91±0.45)mmol/L]、甘油三酯[TG,(1.60±0.25) mmol/L比(3.28±0.56)mmol/L]水平显著升高(P 均<0.01);CAG 显示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15.4%比35.2%)、节段性病变(13.6%比35.2%)、弥漫性病变(31.5%比57.7%)比例显著增加,侧枝循环比例(50.6%比29.6%)显著减少,P均<0.01。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青壮年男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弥漫性病变多,侧枝支循环建立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DM)患者血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及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纳入79例拟诊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根据CAG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n=26)及冠心病组(n=53)。冠心病组又根据患者是否合并DM分为:合并DM亚组(n=21)与未合并DM亚组(n=32)。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中SDF-1的水平;用Rentrop分级系统对冠状动脉侧支血管形成进行评级。比较各组患者血浆SDF-1的水平,并对冠心病患者SDF-1的水平与Rentrop分级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浆SDF-1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DM亚组SDF-1水平低于未合并DM亚组,两亚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DM亚组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率为33.3%,低于未合并DM亚组冠脉侧支循环的形成率(75.0%),两亚组侧支循环形成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冠心病组患者SDF-1水平与Rentrop的分级呈正相关(r=0.508,P〈0.01)。结论冠心病合并DM患者血浆中SDF-1水平及侧支循环形成的能力降低,SDF-1水平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对经冠脉造影(CAG)诊断为冠心病(CHD)患分为糖尿病组(DM组)及非糖尿病组进行分析。结果:2型DM合并CHD患冠脉血管受累程度高且弥漫病变较多,狭窄程度较重,DM病程越长,越易发生多支血管病变。结论:2型DM合并CHD患冠脉病变较非DM的CHD患严重弥漫。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远期预后。方法选择908例冠脉造影为三支病变PCI的患者,分为T2DM组274例,非T2DM组634例,记录既往病史,通过电话及门诊长期随访患者术后用药情况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平均随访(39.7±16.7)个月。结果 T2DM组中女性多(38%vs 26.8%,P=0.001),体重指数(BMI)高[(26.23±3.3)vs(25.71±3.0)kg/m2,P=0.02],高脂血症(40.5%vs 29.7%,P=0.001),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5.5%vs 2.7%,P=0.036)的发生率高于非T2DM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AMI)发生率低于非T2DM组(19.3%vs 26.7%,P=0.019)。T2DM组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21.5%vs13.4%,P=0.002)高于非T2DM组。结论 T2DM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中女性居多,且存在多种代谢紊乱,NSTEAMI发生率高,STEAMI发生率低。此类患者远期预后相对理想,但再次血运重建率高,需根据综合因素选择治疗策略,并强化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不同空腹血糖水平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脉造影特点.方法 106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FPG水平分为三组:正常空腹血糖(NFG)组60例,FPG<5.6mmol/L;空腹血糖受损(IFG)组16例,FPG5.6~7.0mmol/L;糖尿病(DM)组30例,FPG>7.0mmol/L.测量血压和FPG、血脂、肌酐等生化指标,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 (1)三组间年龄、冠心病病程、TC、TG、肌酐无统计学差异.自NFG、IFG到DM组,LDL-C逐渐上升,而HDL-C逐渐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FPG水平上升,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完全闭塞和弥漫性病变比例增高,T2DM冠心病组发生3支病变较多(P<0.05),发生率为40%.结论 随着FPG上升,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加重,FPG水平升高是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与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8例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41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特点和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无症状心肌缺血及无痛性心肌梗死、高血脂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冠脉造影结果C型病变观察组为69.3%,对照为12.2%(P0.01),冠脉血管3支病变多见.结论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多伴有高血脂,无痛性心肌梗死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其冠脉病变多为多支弥漫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肌酐正常范围的冠心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对冠状动脉(冠脉)侧支循环的影响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我院心内科导管室2013-05至2014-04行冠脉造影结果示严重血管狭窄(狭窄程度≥95%)且肌酐正常的患者194例。根据造影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将患者分为冠脉侧支循环不充分组(Rentrop分级0~1级,共1 13例)和冠脉侧支循环充分组(Rentrop分级2~3级,共81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史、血肌酐值、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等,通过肾脏疾病膳食改良(MDRD)研究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冠脉侧支循环不充分与eGFR的相关性。结果:在血清肌酐正常的范围内,eGFR水平在冠脉侧支循环不充分组较冠脉侧支循环充分组更低[(78.7±20.5)ml/(min·1.73 m~2)vs(89.6±3.2)ml/(min·1.73 m~2),P=0.012],冠脉侧支循环不充分组的空腹血糖值[(7.5±3.4)mmol/L vs(6.7±2.8)mmol/L,P=0.003]、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2.7±0.8)/mg/L vs(2.3±0.6)mg/L,P=0.029]较冠脉侧支循环充分组更高,Gensini评分(7.7±3.9 vs 9.1±5.0,P=0.004)较冠脉侧支循环充分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GFR(OR:0.19,95%CI:0.14~0.22,P=0.027)、hs-CRP(OR:1.58,95%CI:1.24~2.44,P=0.028)、Gensini评分(OR:0.98,95%CI:0.97~0.99,P0.00 1)、空腹血糖(OR:1.21,95%CI:1.06~1.41,P=0.002)是冠脉侧支循环不充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肌酐正常范围内的冠心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是冠脉侧支循环不充分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糖尿量异常(IGT)或者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进行探究。方法将该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接收治疗的24例DM合并冠心病患者(A组)、35例IGT合并冠心病患者(B组)以及65例冠心病患者(C组)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和糖代谢紊乱不同,A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单支血管病变比例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2支血管病变比例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冠心病患者相比,DM或者IGT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较为复杂和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2DM未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与FP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T2DM患者175例,按照FPG水平分为7mmol/L组、7~9mmol/L组和9mmol/L组,检测各组BNP等指标。结果 FPG7mmol/L组与其他两组比较,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2±5.03)vs(14.98±4.73),(14.12±4.65)pg/ml](P0.01)。随着FPG水平的增高,BNP浓度降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NP与FPG呈负相关(r=-0.77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BP、SUA、BMI、FPG、HbA1c是BNP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BNP可能参与了血糖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