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19年1—8月选取该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护理的观察组(44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3例),观察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6.1±0.2)mmol/L,餐后2 h血糖(7.4±0.2)mmol/L,糖化血红蛋白(5.9±0.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早破2.38%,羊水过多4.76%,感染2.38%,没有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护理,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注射治疗的孕周对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3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在30孕周、≥30孕周时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分娩前,观察组FPG(5.46±0.52)mmol/L、2 hPG(6.67±0.75)mmol/L、HbAlc(5.57±0.61)%均低于对照组(6.21±0.76)mmol/L、(7.35±0.60)mmol/L(6.48±0.73)%,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剖宫产、早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及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的比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3、9.127、10.254、5.124、5.268,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30孕周时行胰岛素注射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加用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该次研究选择的48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例均为该院2015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按照不同孕周分为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患者在确诊疾病后随即给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在孕周超过32周后开始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统计最终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空腹血糖(4.32±1.15)mmol/L、餐后血糖(8.55±2.36)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88±1.04)mmol/L、(9.12±2.07)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尿糖、尿酮阳性率分别为16.67%、20.83%,对照组分别为41.67%、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统计,观察组患者发生早产、子痫、死胎的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确认孕妇患上妊娠期糖尿病时就应该及早的进行胰岛素干预治疗,加强孕期监测,减少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李迎  庞丽丽  卢娟 《糖尿病新世界》2023,(22):100-102+106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孕妇维生素D补充治疗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48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4例,胰岛素治疗)、观察组(2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维生素D补充治疗)。比较两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空腹胰岛素、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4.17%,较对照组33.33%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3,P<0.05)。治疗前,两组胰岛素及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为(4.27±0.69)、(6.11±0.68)mmol/L,均较对照组的(5.11±0.72)、(6.71±0.75)mmol/L更低,空腹胰岛素水平为(8.66±1.24)mU/L,较对照组的(7.75±1.13)mU/L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7、2.903、2.657,P<0.05)。结论 GDM患者在胰岛素及常规干预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胰岛素在妊娠期合并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90例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饮食控制疗法的45例患者列为A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45例患者列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经治疗后,A组空腹血糖为(5.56±0.36)mmol/L,餐后2 h血糖为(6.7 8±0.74)mmol/L,B组空腹血糖为(4.78±0.43)mmol/L,餐后2 h血糖为(5.86±0.65)mmol/L,B组血糖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P0.05);B组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4.44%,显著低于A组的17.7%(P0.005);A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为(7.76±1.13)分,B组为(9.12±1.10)分,B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因此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孕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78例GDM患者,结合胰岛素首次治疗孕周分为B组40例(≤32孕周)与A组38例(32孕周),观察胰岛素治疗效果。结果 B组分娩时血糖水平低于治疗前与同期A组(P0.05);B组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感染)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早期接受胰岛素治疗,可更明显控制血糖水平,优化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分成早期组(孕周32周)和晚期组(孕周≥32周)。结果早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5. 40±0. 63) mmol/L、餐后2h血糖(6. 53±1. 01) mmol/L,低于晚期组(6. 01±0. 72) mmol/L、(7. 68±0. 98) mmol/L,(P 0. 05);早期组羊水过多7. 14%(3/42)、产后感染9. 52%(4/42)均低于晚期组16. 67%(7/42)、23. 81%(10/42),(P 0. 05);早期组早产4. 76%(2/42)、剖宫率7. 14%(3/42)均低于晚期组19. 05%(8/42)、26. 19%(11/42),(P 0. 05)。结论孕32周前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纳入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9例,利用随机抽样填表法将分为研究组(45例)与参照组(44例),参照组实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实施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6.14±0.58)%低于参照组的(6.89±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5,P0.001),空腹血糖(FPG)为(4.72±0.59)mmol/L低于参照组的(5.62±0.6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2,P0.001),餐后2 h血糖(2 hPG)为(6.48±0.83)mmol/L低于参照组的(7.23±0.9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8,P0.001),不良妊娠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4,P=0.021)。结论门冬胰岛素应用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能有效降低其整体血糖水平,减少妊娠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及妊娠结局所产生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产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50例,对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妊娠期的血糖状况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组产妇空腹血糖(6.26±1.16)mmol/L优于常规组组(6.84±1.2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中患者新生儿出现早产1例(2.00%)、羊水过多3例(6.00%)、剖腹产6例(12.00%)均优于常规组5例(10.00%)、8例(16.00%)、12例(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明显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胰岛素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4例,按照随机平行的原则将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的42例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结果与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为(5.34±1.32)mmol/L与产后2 h血糖水平为(7.08±1.48)mmol/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6.84±1.39)mmol/L与产后2 h血糖水平(7.96±1.62)mmol/L;观察组42例患者中5例早产、16例剖宫产,1例新生儿窒息(将死产改为新生儿窒息),20例自然分娩;对照组42例患者中7例早产、26例剖宫产,4例新生儿窒息(将死产改为新生儿窒息),5例自然分娩,观察组患者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妊娠糖尿病74例患者,治疗统计,讨论口服降糖药物的效果。方法2019年5—9月搜集患者库妊娠糖尿病患者并选出74例分两组(随机数表法),对照组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比较两组血糖、母婴结局。结果病情对比血糖,两组治疗前FPG、2 hPG、N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 hPG、NPG水平相对于对照组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效果对比母婴结局,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5.41%vs 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Barthel指数、新生儿出生时、出生5 min时Apgar评分相对于对照组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可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胰岛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将该院收治的10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单纯采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53例联合应用胰岛素、阿司匹林治疗,获取两组治疗相关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糖化血清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清白蛋白(13.02±3.01)mmol/L、糖化血红蛋白(5.24±0.78)%、空腹血糖(5.36±0.67)mmol/L低于对照组(16.89±2.34)mmol/L、(6.68±0.91)%、(6.79±0.7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0、8.747、10.507,P<0.05)。观察组的早产率11.32%、剖宫产率15.10%、高血压率11.32%、子痫前期率11.32%、新生儿低血糖率9.43%、巨大儿率9.43%、新生儿黄疸率11.32%、新生儿呼吸窘迫率11.32%小于对照组28.30%、39.60%、28.30%、26.42%、28.30%、24.53%、28.30%、3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0、8.022、4.810、3.944、6.163、4.283、4.810、6.719,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用胰岛素、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可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可减少新生儿不良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规范化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水平、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2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统计学软件SAS以随机数生成器模块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接受规范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水平变化、脂联素与瘦素水平变化以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9、0.182、0.194,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16±0.95)mmol/L、(6.25±1.15)mmol/L、(5.21±0.69)%均低于对照组(6.48±1.05)mmol/L、(7.58±1.22)mmol/L、(6.45±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3、5.380、8.87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抵抗指数(HOMA-IR)、胰岛功能指数(HOMA-β)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2、0.538、0.923,P>0.05);治疗后观察组FINS、HOMA-IR、HOMA-β分别为(8.25±0.65)mIU/L、(1.53±0.31)、(135.47±16.59),对照组分别为(8.32±0.68)mIU/L、(2.58±0.39)、(86.64±8.61),其中HOMA-IR、HOMA-β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14.294、17.71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脂联素、瘦素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0、0.270,P>0.05);治疗后观察组脂联素、瘦素分别为(54.39±8.41)mg/L、(3.45±0.58)μg/L,对照组分别为(43.69±7.62)mg/L、(4.65±0.6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95、9.029,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高血压、低血糖等的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发生窒息、黄疸、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9,P<0.05)。结论GDM采用规范化治疗方案,血糖维持效果更理想,同时有利于患者胰岛功能和脂联素、瘦素的改善,对妊娠结局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所具有的作用进行探究分析,为母婴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和保障提供有益指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医院行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分娩方式以及围生儿不良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7.51±0.66)mmol/L、餐后2 h血糖(9.35±0.85)mmol/L低于治疗前(9.42±1.33)mmol/L、(11.46±1.48)mmol/L低于对照组治疗后(8.32±1.78)mmol/L、(10.02±1.4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96、8.742、3.017、2.848,P<0.05);观察组76.00%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29,P<0.05);观察组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0,P<0.05)。结论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利于治疗效果提升,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新生儿结局,降低围生儿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接受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该文将该院接收的29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与29名正常妊娠期孕妇选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接受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对比孕妇的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统计血糖、糖化血红指标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差异;对比孕妇组间并发症差异。结果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8.21±1.89)mmol/L、1 h血糖(12.32±3.18)mmol/L、2 h血糖(9.87±1.96)mmol/L、3 h血糖(8.08±1.77)mmol/L、糖化血红蛋白(7.76±2.4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11、7.055、11.778、10.280、6.613,P<0.05)。HbA1c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3.41%与89.63%,均高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24、6.412,P<0.05)。观察组孕妇发生妊高症、羊水过多等并发症12例,发生率41.38%,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价值较高,可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提供诊断与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不同护理方案干预的价值。方法该院妇产科收治2018年6月—2019年12月,选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18例,观察组(n=59)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n=59)予以妇产科常规干预,将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产妇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4.70±0.80)mmol/L、早餐后2 h血糖(6.40±0.70)mmol/L、中餐后2 h血糖(6.00±1.60)mmol/L、晚餐后2 h血糖(6.10±1.20)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5.00±0.80)mmol/L、早餐后2 h血糖(7.60±1.20)mmol/L、中餐后2 h血糖(7.30±0.80)mmol/L、晚餐后2 h血糖(7.60±1.9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7、6.635、5.582、5.127,P<0.05);观察组酮症酸中毒1.69%(1/59)、羊水过多1.69%(1/59)、围生期高血压1.69%(1/59);对照组酮症酸中毒13.55%(8/59)、羊水过多16.94%(10/59)、围生期高血压13.55%(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4、8.121、5.894,P<0.05);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69%(1/59)、窒息1.69%(1/59);对照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3.55%(8/59)、窒息15.25%(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4、6.993,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行早期护理干预的疗效较高,可稳定患者血糖,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减少新生儿并发症,促进产妇产后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0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150)与观察组(n=150),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运动疗法。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的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值、妊娠结局等相关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4.83±0.95)mmol/L、餐后2 h血糖(6.64±1.21)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6.09±1.02)%,对照组分别为(6.45±0.87)mmol/L、(8.63±1.17)mmol/L、(8.48±1.36)%,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02、14.480、18.950,P<0.05)。观察组羊水过多率为5.33%、产后出血率为0.00%、胎儿窘迫率为0.00%、新生儿窒息率为2.00%、早产率为0.00%,对照组为21.33%、8.67%、6.00%、14.00%、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9、9.063、6.186、9.783、6.900,P<0.05)。结论采用运动疗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糖化红蛋白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对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行门冬胰岛素、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在课题开展期间(2019年5月—2020年5月)盲选88例妊娠期糖尿病者为观察对象,基础组的44例行门冬胰岛素控糖,综合组的44例行门冬胰岛素+盐酸二甲双胍控糖,对比疗效。结果综合组未经治疗前2 hPG水平维持在(12.81±1.63)mmol/L,FPG水平维持在(9.68±1.25)mmol/L,HbAlc水平维持在(9.59±1.46)%,和基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5、0.141、0.220,P=0.957、0.888、0.826)。综合组经控糖药物治疗后2 hPG水平维持在(9.87±0.64)mmol/L,FPG水平维持在(5.19±0.82)mmol/L,HbAlc水平维持在(6.11±0.70)%,数据和基础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4、6.128、7.782,P<0.001)。综合组未经治疗前,Hcy水平维持在(14.91±1.62)μmol/L,CysC水平维持在(1.49±0.60)mg/L,数据与基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6、0.167,P=0.955,0.868>0.05)。综合组经降糖药物治疗后,Hcy水平维持在(8.02±0.94)μmol/L,CysC水平维持在(0.73±0.09)mg/L,数据与基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8、7.572,P<0.001)。综合组剖宫产率仅有34.09%(15例),自然分娩率高达65.91%(29例),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为27.27%(12例),数据与基础组数据56.82%(25例)、43.18%(19例)、52.27%(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3,P=0.032<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者行门冬胰岛素+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后控糖效果优异,分娩结局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情志护理联合健康宣教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FPG(4.45±1.10)mmol/L、2 hPG(7.73±1.64)mmol/L、HbA1c(6.43±1.1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FPG(5.67±1.27)mmol/L、2 hPG(8.56±1.73)mmol/L、HbA1c(6.96±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妊娠结局不良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改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