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损伤是一种致死、致残率高和可逆性差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作为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探索完全。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过程,在终末分化的脊髓神经元稳态中必不可少,并在不同环境中导致细胞生存或死亡。近年来,自噬及调控自噬的相关信号通路备受关注,而理清“脊髓损伤-信号通路-细胞自噬”的链条关系有利于我们把握脊髓损伤后的动态病理变化,并进一步明确治疗性激活或抑制自噬是否对脊髓损伤的功能恢复有所帮助。基于此,本文综述了自噬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中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为脊髓损伤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给个人、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目前关于脊髓损伤的治疗已有多种药物应用于临床,但其中被公认有效的药物只有类固醇类药物(甲基强的松龙),其他药物的疗效如神经营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等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3.
脊髓是人中枢神经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十二对脑神经直接由脑发出之外,其他部位的神经均由脊髓发出,脑的功能是由脊髓间接进行的,脊髓受损后,造成脑的反射无法传导,横断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障碍。脊髓损伤给病人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也给病人家属造成巨大的负担。早期研究认为神  相似文献   

4.
金哲  杨建文 《海南医学》2022,33(8):1069-1072
脊髓损伤(SCI)可逆性差、致残率高,是困扰临床已久的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其治疗也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难点.SCI发生前患者存在神经细胞丢失与死亡等情况,而在SCI发生后机体主要表现为神经损害,但神经细胞死亡并非脊髓损伤所导致.目前医学界认为,自噬作用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SCI发生后机体会出现明显炎症反应.这也是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噬在雌二醇干预严重脊髓损伤(SCI)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72只SD雌性大鼠,体重为20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4只。其中2组(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动脉夹(15 g闭合力)建立大鼠严重脊髓损伤夹闭模型。干预组在脊髓损伤前1周即开始隔天肌注苯甲酸雌二醇,持续到安乐死之前。为比较高剂量雌二醇的疗效,脊髓损伤后7、14、21、28 d采用BBB(Basso,Beattie,Bresnahan)评分评估大鼠运动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记检测脊髓损伤后3 d自噬标志物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损伤后3 d LC3在运动神经元中的免疫活性。 结果 高剂量雌二醇明显改善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损伤后14、21、28 d各时间点对应的BBB评分较模型组高。脊髓损伤术后3 d,模型组的LC3、Beclin-1表达高于假手术组,雌二醇干预治疗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抑制其表达。与之相反,自噬底物P62在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相比有明显降低。然而,给予雌二醇治疗后,P62表达显著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运动神经元中增强的LC3免疫活性被高剂量雌二醇所抑制。 结论 雌二醇在脊髓损伤过程中的神经保护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与抑制过度自噬相关。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作为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往往导致大部分肢体瘫痪,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与负担,因此,一直是创伤外科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突飞猛进,基因技术的出现,在SCI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了鼓舞的进步,现将SCI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世界范围内年轻人和成年人致残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病死率高,而幸存者常伴有身体的残疾、精神障碍等后遗症,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自噬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近年来关于TBI继发性损害机制中自噬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仍有许多机制有待阐明,本文将从TBI后自噬的变化以及其相关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自噬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在所有真核生物中均存在的细胞自清除和再循环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自噬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目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自噬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但自噬带来的结果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还是加速了缺血脑组织的死亡仍存在不同说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自噬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相关通路以及自噬激活水平与再灌注损伤预后的关系,以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injury,SCI)是脊柱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青壮年,常引起残疾和死亡。长期以来,其治疗一直是脊柱外科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对SCI的病理改变和继发损伤研究的深入,为合理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就近年来国内外脊髓损伤的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脊髓全横断损伤对脊髓前角细胞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建立大鼠第2腰髓全横断损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后6h、1d、3d、7d、14d、21d取3-4腰髓,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大鼠脊髓前角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损伤后各时间点大鼠脊髓前角Beclin-1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P<0.05)。脊髓损伤后3d脊髓前角细胞Beclin-1免疫阳性细胞数达到高峰,21d最低。结论:Beclin-1可能参与了神经元自噬状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药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研究的进步,对其机制的深入了解,认识到凋亡是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一系列的药物用于试验或临床治疗。本文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药物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0):1308-1311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大鼠细胞凋亡、自噬程度的评估及阿魏酸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并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损伤组(SCI组)、阿魏酸干预组(FA组),通过动脉夹夹持的方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给予100mg/kg的阿魏酸灌胃、2次/日干预。干预后7、14d时,测定脊髓组织中凋亡分子、凋亡抑制分子、细胞自噬分子的表达量。结果:SCI组大鼠脊髓组织中PARP-1、AIF、ASK-1、mTOR、PI3K、Akt、Beclin1、LC3-Ⅱ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Sham组,Survivin、NAIP、Bcl-2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Sham组;FA组大鼠脊髓组织中PARP-1、AIF、ASK-1、mTOR、PI3K、Akt、Beclin1、LC3-Ⅱ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SCI组,Survivin、NAIP、Bcl-2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SCI组。结论:阿魏酸对脊髓损伤过程中的细胞凋亡、自噬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脊髓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耗费高的特点,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及精神压力。脊髓损伤的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机体康复慢,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呼吸系统并发症、神经源性膀胱、痉挛、深静脉血栓、压疮等。虽然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西药、辅助器械等治疗相关并发症,但是中医药治疗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药治疗不仅经济、副作用小,而且可以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通过搜索查阅国内外中医药治疗脊髓损伤相关并发症的文献报道,从中医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痉挛、静脉栓塞、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压疮、呼吸系统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并发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脊髓损伤发病率较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脊髓损伤后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目前脊髓损伤急性期和慢性期有多种康复方案,应针对患者所处时期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康复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尽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脊髓损伤(ASCI)是一种由外伤、血肿、感染以及肿瘤等原因导致的严重脊髓疾病,临床症状取决于病变的位置及严重程度,可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ASCI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ASCI的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不良。近年来,对ASCI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ASCI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单钰莹  陆才德 《浙江医学》2018,(9):1020-1023
自噬是一种重要的分解代谢过程,通常由饥饿或其他形式应激引起。研究表明,自噬在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自噬被认为是双刃剑,关于自噬抑制或促进肝癌发展的研究均有报道。本文主要就自噬在肝癌中的双面性作用,以及自噬调节剂用于肝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电针治疗脊髓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近年来发病率为(20-40)/百万,其所致的截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严重伤残,常引起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其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方法。而中医在这方面却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8.
自噬是真核细胞特有的普遍生命现象,在维持细胞自我稳态、促进细胞生存方面起重要作用,广泛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自噬与细胞卫士p53的关系密切,目前已成为肿瘤研究中的一个新热点.本文对自噬的概念、生物学特性、自噬过程及其信号调控、以及与p53的关系作以概述,同时简要概述了目前自噬的研究方法和检测方法并提出问题和展望,为进一步研究自噬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近年,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损伤机制和治疗有了很多新的进展,特别是继发性损伤脊髓损伤机制的深入研究,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脊髓损伤后综合防治显示出较好效果。探讨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损伤机制和治疗进展,能指导临床实践,全面有效治疗将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急性外伤性脊髓损伤 (AcuteSpinalCordInjury ,ASCI)的主要病理变化为不可逆性脊髓中央坏死。关于其损伤机制除脊髓原发损伤外 ,近年来多项研究认为与循环障碍、脂质过氧化反应、钙离子通道紊乱以及内啡呔的释放等继发损害有关[1] 。本文仅对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作一简要的综述。1 类固醇类激素治疗大剂量此类药物是治疗ASCI的首选药物。其机理为 :可预防或减轻脊髓水肿 ,以减少神经损害 ;在组织血液灌注量不足时 ,能保护细胞膜使之不受损害 ,保持血管的完整性 ;有防止溶酶体及其他酶释放的作用 ;能保持神经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