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与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两种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和胰岛素皮下注射组各48例,其中酮症各8例;胰岛素泵组用甘舒霖R,以每日胰岛素总需量的50%为基础率(由泵持续24h输入皮下,可据具体情况将基础率分段)值,基础率在0.3—2.0u/h。剩余的50%一般按早餐前20%,午餐前15%,晚餐前15%由泵直接泵入皮下。胰岛素皮下注射组用甘舒霖R三餐前15min,甘舒霖N特充晚10点皮下注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胰岛素泵组在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至理想水平的控制天数、血酮体转阴时间和每日维持胰岛素量都较常规组少,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胰岛素泵给药方式的疗效明显优于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2.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SCT组和MST组各42例;泵组用门冬胰岛素,每日总需量的50%为基础率持续24h输入,可据具体情况调基础率分段,基础率在0.3~2.0μ/h。剩余的50%一般按早餐前20%,午餐前10%~15%,晚餐前15%~20%泵入皮下。MST组用诺和灵R三餐前15min,诺和灵N晚10点皮下注射。结果泵组在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控制天数和胰岛素量都较常规组少,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门冬胰岛素泵给药方式的疗效明显优于MST,可以更快的控制血糖,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初发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采用胰岛素泵与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0月该院内分泌科住院初诊并初治的40例初发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治疗,对比相关...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泵疗法即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能模拟人体胰岛素生理性分泌,更符合生理需要,低血糖发生少,有利于糖尿病的强化治疗.为确定更为有效和安全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本文观察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别采取CSII和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DI)治疗,比较这两种短期强化治疗方案的血糖控制和低血糖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以及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从该院在2017年4月—2019年4月这一期间中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挑选出48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进行分组,对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短的血糖变化情况(空腹血糖水平、早餐后2 h血糖水平、晚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以及血糖达标时间(d)、低血糖的发生概率(%)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出两种方法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优劣。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空腹血糖水平、早餐后2 h血糖水平、晚餐后2 h血糖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不同的治疗之后,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的血糖改善情况于对照组患者相比,改善情况更佳优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为(5.6±1.2)d,低血糖的发生概率为4.17%(1/24),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为(9.7±1.2)d,低血糖的发生概率为20.83%(5/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下,血糖水平逐渐恢复正常,并且加快患者血糖达标的时间,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选择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男46例,女52例)分为CSII组及MDI组,强化治疗2周后,结果CSII组在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次数、血清GSP下降及血清C肽水平的增加均优于MDI组.  相似文献   

7.
选择40例在我院外科行手术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胰岛素泵治疗组(CSⅡ)和多次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组(MSⅡ),根据手术前后个体情况确定每个患者胰岛素用量,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剂量,使血糖达到围手术期的要求,观察两组病人术前、术后血糖变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及平均住院日和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CSⅡ组较MSⅡ组能更好地控制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每日胰岛素用量、平均住院日和低血糖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减少。结论:CSⅡ在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达到了早期手术的目的,减少了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尹国幸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525-3526
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治疗或控制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同时还应避免造成低血糖发生的风险〔1,2〕。胰岛素皮下持续输注(CSII)可完全模拟人体胰腺进行胰岛素分泌,进行血糖控制同时还能够保护β细胞功能,改善恢复胰岛素分泌,进而有效预防并延缓T2DM及并发  相似文献   

9.
MSⅡ组23例,采用诺和锐(门冬氨酸胰岛素)分别于鼻饲前1min皮下注射;诺和灵N每晚10对皮下注射.CSⅡ组23例采用诺和锐放置于韩国DANA胰岛素泵内,将胰岛素持续缓慢皮下注射.结果CSⅡ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胰岛紊用量少于MSⅡ组(P<0.01);平均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MSⅡ组(P<0.05).术后切口感染率低于MSII组.结论CSⅡ比MSⅡ更适合用于急诊颅脑术后处于昏迷期的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0.
对空腹血糖>11.1mmol/L的8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每日MDI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停用胰岛素后对患者长期血糖良好控制的影响.结果CSⅡ组显示出快速稳定的降血糖效果,44例患者的餐前、餐后、睡前及夜3时的血糖分别于治疗后(2.9±1.6)d、(2.7±1.8)d、(3.1±1.5)d、(2.5±1.1)d达到良好控制,与每日MDI组比较,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且全天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每日MDI组,且在停用胰岛素治疗1年后单纯饮食及运动治疗血糖仍能得到良好控制的例数明显高于每日MDI组.结论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CSⅡ强化治疗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和停用胰岛素后对患者长期血糖良好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泵和MDⅡ治疗2型糖尿病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3例2型糖尿病进行随机分组:CSⅡ方法治疗组,MDCⅡ方法治疗组。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降低血糖,但达标时胰岛素总用量CSⅡ组显著少于MDⅡ组,控制所需时间CSⅡ组极显著短于MDⅡ组,低血糖发生率CSⅡ组显著低于MDⅡ组。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更能较快、平稳控制血糖,优于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并可减少低血糖笈生危险,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病人的负担。  相似文献   

12.
选取90例GDM患者,随机分为甲组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乙组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状况,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治疗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甲组血糖水平等相关指标和胰岛素用量均优于乙组(P <0.05);且孕妇并发症发生率(2.22% )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13. 3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84例T2DM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分别监测病人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以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给药模式,可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可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对空腹血糖>10mmol/L的5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输入注射或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用量降糖所需时间的变化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泵强化治疗组治疗后各时点血糖显著下降;且平均血糖低于多次注射组.血糖控制所需时间明显偏短,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减少.结果: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是一满意疗法.  相似文献   

15.
老年糖尿病患者因病程长,胰岛功能差,且伴有多种并发症,治疗比较棘手。大部分患者单纯采用饮食与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控制是不够的,虽经胰岛素治疗,但也不能迅速降低血糖,达到理想水平,反而造成血糖忽高忽低,从而延长了住院时间,特别是影响了其他相关疾病的治疗。本文对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法(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法(MSI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安全性、不良反应及胰岛素用量的差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胰岛素泵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比较使用胰岛素泵治疗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应用胰岛素泵组患者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控制好血糖,餐后血糖水平更低,平均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发生的次数更少。结论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效果好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短期胰岛素泵(CSII)与多次皮下胰岛素(MSII)注射强化控制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解放军总院内分泌科2006年6月至2007年5月收治住院的96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CSII和MSII进行短期强化达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多时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GSP)、血糖达标天数、达标时胰岛素总剂量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的差异。结果治疗后CSII组与MSII组静脉血空腹血糖(FBG)分别由(13.53±5.01)mmol/L和(12.25±3.49)mmol/L下降到(5.56±0.76)mmol/L和(6.07±0.97)mmol/L,CSII组FBG下降程度更大(P=0.005)。静脉血餐后2h血糖(2hPG)分别由(19.56±5.82)mmol/L和(18.69±3.98)mmol/L下降到(6.93±1.07)mmol/L和(7.28±1.54)m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7个时点指血血糖均显著降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达标时最高与最低血糖差值CSII组明显小于MSII组(P=0.029),血糖曲线下面积CSII组明显小于MSII组(P=0.017)。CSII组与MSII组GSP分别由(407±79)μmol/L和(410±100)μmol/L下降到(266±74)μmol/L和(297±83)μmol/L,均有显著改善(P均<0.01),两组治疗后绝对下降值CSII组更显著(P<0.05)。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为(3.66±1.41)d,显著短于MSII组的(5.83±1.77)d(P<0.05)。CSII组在达标时和治疗第7天的胰岛素剂量分别是(40.23±7.47)U/d和(36.06±9.71)U/d,均显著少于MSII组的(47.71±17.74)U/d和(45.63±11.91)U/d(P均<0.05)。两组有症状性低血糖事件共35例次,CSII组与MSII组分别有15例次和20例次,其中CSII组血糖≤3.9mmol/L和≤2.8mmol/L的分别为7和0例次,MSII组分别为19和8例次,前者均少于后者。结论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均能有效控制尚未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的血糖,促进短期血糖达标。但与MSII相比,CSII治疗在降低FBG、缩小血糖波动和整体血糖控制方面更显著,并能够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和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对空腹血糖>10mmol/L的5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输入注射或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用量降糖所需时间的变化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泵强化治疗组治疗后各时点血糖显著下降;且平均血糖低于多次注射组.血糖控制所需时间明显偏短,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减少.结果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是一满意疗法.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新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比较不同类型的胰岛类似物以及不同的注射方式在血糖控制、治疗费用和依从性的差异。方法选择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其中一组应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多次皮下注射,另一组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结果患者的8个点血糖(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午、晚餐前血糖,22:00、03:00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Alc均达到目标值,且胰岛素泵组最短血糖达标只需要20h。结论这两种注射方法均能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多次皮下注射相对胰岛素泵稍经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筛选我院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主体进行分析,分组方法为随机综合平衡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各组纳入60例.参照组采取预混胰岛素优泌乐25治疗,观察组先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短期治疗(储药器内药物为优泌乐)、血糖控制平稳后再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