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营养指导和饮食控制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将该院妇产科门诊2017年1—12月收治的90例GDM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5例)。护理指导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系统性营养指导和饮食控制。观察并统计2组孕妇羊水过少、胎膜早破、新生儿低血糖、产后出血、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以及胎儿窘迫、胎儿窒息、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并统计新生儿Apgar评分,检测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在孕妇妊娠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6.67%、2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不良结局的总发生率为2.22%(1/45),对照组为15.55%(7/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新生儿Apgar评分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平均FBG、2 hPG、HbAlc指标值上,护理后,2组患者各指标值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在下降幅度上,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GDM孕妇营养指导和饮食控制对改善孕妇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9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根据计算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规范化治疗,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妊娠结局予以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为8.3%,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0.4%,均低于对照组的27.1%、29.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予以规范化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妊娠结局与围产儿结局,同时还可以有效调节患者血糖水平,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与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措施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GDM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管理。评价两组干预前与干预8周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的控制效果,以及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1.89%低于对照组15.09%(P0.05)。结论综合护理管理措施在GDM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9月—2018年4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患者早期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均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母体并发症发生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饮食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6例GDM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饮食指导,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妊娠结局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 h血糖值(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DM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可显著降低其血糖水平,改善其妊娠结局,并促使患者更认可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系统性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6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系统性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和蛋白水平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取系统化护理进行干预,不仅能降低血糖水平,还能降低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GDM)孕妇围产期中的应用效果,为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妇产科门诊行糖筛确诊为GDM,且在该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16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将妊娠过程分为3个阶段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护理侧重点,对两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81例孕妇经过实施分阶段、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结局与围产儿结局方面,观察组孕产妇发生酮症酸中毒(0.00%)、妊高症(0.00%)、早产(1.23%)、剖宫产(33.33%)、产后出血(1.23%)、感染(2.47%)及围生儿发生巨大儿(3.70%)、新生儿窒息(2.47%)、新生儿低血糖(1.2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35%)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DM孕妇在围产期开展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降低围产期各种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组为对照组,采用舒适护理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的血糖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率,对比两组患者术围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0%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效果十分理想,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均为该院妇产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所有患者均接受剖宫产手术,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30)与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n=30)对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护理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剖宫产患者实行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状况,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100例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一般组、整体组,分别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和整体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之前两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可见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整体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2.0%、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8.0%均要低于一般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32.0%、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26.0%。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方法,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涂玉丹 《糖尿病新世界》2020,(4):163-164,167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护理干预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12月期间该院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采取产前护理干预。将两组的血糖水平、分娩方式、产妇并发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11.354、5.975,P=0.001、0.001),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χ2=8.610、6.176、6.514、5.029、10.431,P=0.003、0.013、0.011、0.025、0.001)。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加强产前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可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优化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个体化营养治疗(MNT)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0月,搜集患者库GDM患者并选出89例分两组,对照组(n=44)坚持饮食干预,观察组(n=45)行MNT。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体质量(BMI)控制、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MNT控制结果对比血糖[空腹血糖(FPG)、饭后2 h血糖(2 hPG)]、BMI,观察组治疗后FPG、2 hPG、BMI数值相对于对照组均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5、4.950、4.373,P<0.05);妊娠结局对比并发症、早产、剖宫产等情况,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早产率、剖宫产率相对于对照组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结局对比新生儿出生时Apgar、产妇生活质量(ADL),观察组数值相对于对照组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T对于GDM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血糖、BMI控制,可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早产、剖宫产,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情志护理联合健康宣教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FPG(4.45±1.10)mmol/L、2 hPG(7.73±1.64)mmol/L、HbA1c(6.43±1.1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FPG(5.67±1.27)mmol/L、2 hPG(8.56±1.73)mmol/L、HbA1c(6.96±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妊娠结局不良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改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将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在该院高危产科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共12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对象分成对照组(n=63,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63,优质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血糖指标与血压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74,P=0.001)。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指标与血压指标均降低,且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指标与血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15、15.182、6.919、7.924,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具有理想效果,可降低患者的血糖、血压与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袁炎珍 《糖尿病新世界》2021,(6):115-117,120
目的分析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在该院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妊娠结局、围生产儿结局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PG、2 hPG及HbA1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PG、2 hPG、HbA1c水平及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剖宫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围生儿低血糖、窒息以及畸形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血糖控制效果较为良好,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19年1—8月选取该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护理的观察组(44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3例),观察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6.1±0.2)mmol/L,餐后2 h血糖(7.4±0.2)mmol/L,糖化血红蛋白(5.9±0.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早破2.38%,羊水过多4.76%,感染2.38%,没有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护理,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新世界》2020,(7):174-176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的妇产科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该院分娩的6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两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分娩期间采用常规妇产科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孕产妇与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8%、8.8%,对照组孕产妇与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4%、29.4%,两组对比,观察组孕产妇与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孕产妇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控制变化也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其分娩期间的血糖水平变化,降低孕产妇与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妊娠糖尿患者者保健认知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患者者82例,按其入院日期的单双号分为参照组41例开展常规护理,针对组41例开展针对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保健认知水平和血糖水平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对疾病的定义、危险因素、对母婴的影响、紧急处理措施以及饮食注意事项等保健认知水平评分,FPG和2 hPG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针对组对疾病的定义、危险因素、对母婴的影响、紧急处理措施以及饮食注意事项等保健认知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和2 hPG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FPG和2 hPG血糖水平;剖宫产率31.71%、妊高症4.88%、羊水过多2.44%、早产儿4.88%、胎儿窘迫2.44%,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的56.10%、19.51%、19.51%、19.51%和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有利于提升患者保健认知水平,从而改善血糖水平,进而确保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complicates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pregnancies. There is consensus that in patients of GDM, excellent blood glucose control, with diet and, when necessary, oral hypoglycemics and insulin results in improved perinatal outcomes, and appreciably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serious neonatal morbidity compared with routine prenatal care. Goals of metabolic management of a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GDM have to balance the needs of a healthy pregnancy with the requirements to control glucose level. 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rapy for women with GDM. Surveillance with daily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has been found to help guide management in a much better way than blood glucose checking in labs and clinics, which tends to be less frequent. Historically, insulin has been the therapeutic agent of choice for controlling hyperglycemia in pregnant women. However, difficulty in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with multiple daily injections, potential for hypoglycemia, and increase in appetite and weight make this therapeutic option cumbersome for many pregnant patients. Use of oral hypogycemic agents (OHAs) in pregnancy has opened new vistas for GDM management. At present, there is a growing acceptance of glyburide (glibenclamide) use as the primary therapy for GDM. Glyburide and metformin have been found to be safe,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for the treat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Insulin, however, still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in GDM. GDM is a window of opportunity, which needs to be seized, for prevention of diabetes in future life. Goal of our educational programs should be not only to improve pregnancy outcomes but also to promote healthy lifestyle changes for the mother that will last long after delivery. Team effort on part of obstetricians and endocrinologists is required to make "the diabetes capital of the world" into "the diabetes care capital of the worl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0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150)与观察组(n=150),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运动疗法。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的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值、妊娠结局等相关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4.83±0.95)mmol/L、餐后2 h血糖(6.64±1.21)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6.09±1.02)%,对照组分别为(6.45±0.87)mmol/L、(8.63±1.17)mmol/L、(8.48±1.36)%,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02、14.480、18.950,P<0.05)。观察组羊水过多率为5.33%、产后出血率为0.00%、胎儿窘迫率为0.00%、新生儿窒息率为2.00%、早产率为0.00%,对照组为21.33%、8.67%、6.00%、14.00%、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9、9.063、6.186、9.783、6.900,P<0.05)。结论采用运动疗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糖化红蛋白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对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