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出血伴糖尿病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96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接受诊疗的脑出血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辅助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46±4.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24±2.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伴糖尿病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良好辅助治疗效果,有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为(90.5±5.4)%,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PG、2 hPG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效果显著,能有效清除血肿,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研究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与实验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实验组采用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两组颅内血肿量、术后神经功能评分与AD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颅内血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1、3、5 d时颅内血肿量更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ADL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3周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3月时的ADL评分明显更优,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对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2月—2017年7月接收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9例,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为49例,予以术后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血肿清除情况、护理前后康复情况评分。结果统计数据并比较分析,护理前,两组患者康复情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康复情况各项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同时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7.96%),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71%),干预组血肿清除率为(87.76%),参照组血肿清除率为(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采用术后康复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后康复护理对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6年5月入院的8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加施术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辅助治疗效果与死亡率、并发症与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康复护理对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临床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析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接诊的106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由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53例/组,接受传统护理的小组命名为对照组,接受优质护理的小组命名为研究组,将两组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FIM评分(91.33±7.83)分、QOL评分(7.81±1.22)分、GCS评分(16.30±2.52)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17.85±4.69)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呼吸道感染、消化道出血、尿道感染、压疮、血糖异常、心率异常、血压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发生率(3.77%)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98.1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6.35±0.72)mmol/L、餐后2 h血糖(8.79±0.85)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6.05±0.51)%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更好的降低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改善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壳核脑出血(HPH)术后病人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HPH病人86例,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经颞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观察组行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比两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预后情况、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65%与18.60%,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NIHSS评分、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HPH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血肿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改善病人预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广西省象州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高血压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微创钻孔引流术(研究组)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每组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和再出血情况;记录术后3周时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术后3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级和病死率。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3周时的GOS[(3.4±0.6)和(3.1±0.9)分,P=0.347]和GCS[(11.6±1.3)和(11.2±1.7)分,P=0.539]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内,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病死率[4.76%(2/42)和2.38%(1/42),P=0.557]、术后3个月时ADL优良率[78.57%(33/42)和88.09%(37/42),P=0.24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对高血压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均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清除血肿,而微创钻孔引流术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应用价值更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开展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于本院开展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手术的76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各38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HICH患者开展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手术后加以护理干预能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其各类并发症出现,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中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01~2018-01收治的56例中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炎性因子TNF-α、IL-6、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中国卒中量表(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71%vs 35.71%,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中量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良好的血肿清除效果,利于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脑出血的神经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2月60例糖尿病并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25例患者接受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开颅组),35例患者接受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微创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为(6.68±0.86)mmol/L,餐后2 h血糖(2 hPG)为(7.55±0.95)mmol/L,糖化血红蛋白(GHb)为(6.47±0.74)%,均低于开颅组[(7.50±1.26)mmol/L、(9.63±1.52)mmol/L、(8.93±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卧床时间为(6.10±1.13)d,住院时间为(15.02±1.84)d,短于开颅组的(8.15±1.20)d与(18.93±2.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为(55.72±5.09)分,高于开颅组的(40.85±5.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脑出血神经外科治疗时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可有效快速清除血肿,使患者机体血糖水平得到控制,同时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工作和生活方式护理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效果差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PG、DBP、SBP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及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各领域的所得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生活方式护理管理措施有利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糖和血压控制,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术后综合性护理措施在临床中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8月时段到该院接受治疗的9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措施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血糖指标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以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以及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50%明显较对照组29.1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2,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92%明显较对照组72.9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42,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行综合性护理措施干预,可有效改善心理状况,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护理补充干预对预防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影响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消化内科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进行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87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而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用药干预、出院指导等护理补充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护理效果比较,(1)观察组患者再出血率为9.09%,较对照组的25.5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率为11.36%,较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率的30.2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6.74%,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精心细致的护理补充干预可明显降低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研究所有病例均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共计120例,所有患者均选自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12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一般护理干预和个性化护理干预,进行对照试验。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后的NIHSS评分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FPG、2 hPG、HbA1c等临床指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率和治疗依从优良率方面,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Fugl—Meyer及Barthe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治疗依从性,同时对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神经缺损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在临床中广泛推广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脑梗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50例合并重症脑梗塞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入综合性护理服务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及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变化、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2%)显著优于常规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84%)明显高于常规组满意度(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脑梗塞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病情,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几率,值得积极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侧脑室钻孔引流术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术(lumbar cistern countinue drainage,LCFD)治疗老年脑室出血的有效性,并分析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Logistic的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20年3月接诊的老年脑室出血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性化服务被应用到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0月—2020年2月收治的11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不相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施予常规性护理,研究组患者施予人性化服务,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后,研究组总体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血糖指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被应用到糖尿病患者中,能够获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氨甲环酸联合矛头蝮蛇血凝酶治疗外伤后脑出血患者的头颅CT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吴川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区和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36例TBI后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矛头蝮蛇血凝酶,试验组在矛头蝮蛇血凝酶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氨甲环酸,头颅CT检测患者颅内血肿的变化情况及影像学特征,比较2组患者脑出血血肿增大的发生率、治疗疗效、并发症和临床预后。 结果试验组中血肿继续增加和达到手术指征的患者(3例、1例)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0例、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头颅CT检查显示试验组患者血肿量逐渐吸收,血肿周围水肿情况较对照组更轻。试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褥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深静脉感染、泌尿系感染、营养不良方面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疾病恢复期第3、6、9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氨甲环酸联合矛头蝮蛇血凝酶预防性用药能够降低脑创伤后脑内出血血肿增大的发生率,且能够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该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60例脑卒中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给予的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即常规护理分为常规组(30例),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分为实验组(30例),采取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价患者的ADL评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康复护理效果为90.0%,显著优于常规组康复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尿微量蛋白含量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康复护理措施干预脑卒中糖尿病患者,能较好地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防止肢体偏瘫等多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