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腰椎小关节受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支配,脊神经后支是其主要的传入中枢通路,Bogduk[1]曾通过解剖学研究证明了腰脊神经后支在腰痛的病因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充分了解腰脊神经后支的解剖后,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间对40例患者采用C形臂X线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关节突源性腰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7)
<正>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主要是由腰椎关节突关节所致,占慢性腰痛的15%~40%~([1-2])。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等~([3])。本文研究探讨肌骨超声引导下精准针刀对腰椎 相似文献
4.
5.
《吉林医学》2019,(9)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单节段脊神经后内侧支区域毁损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25例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均接受脊柱内镜下单节段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区域毁损术治疗。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3d、3个月、半年患者腰痛的VAS评分及术后半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治疗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9个月。术后腰痛VAS评分3 d(2.5±1.2)分、3个月(0.8±0.3)分、半年(0.9±0.4)分较术前(7.6±2.2)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13.9±5.2)%与术前(65.8±10.3)%比较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术后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例患者出现大腿前方疼痛(术前该区域无疼痛),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脊柱内镜下单节段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区域毁损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腿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开封市中医院接受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支RN治疗的58例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29)、对照组(n=29).对照组接受针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在肌骨超声引导下应用针刀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于盲视状态进行针刀治疗,实验组则于肌骨超声引导下进行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A1滑车厚度和血管、神经损伤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A1滑车厚度和神经损伤发生率差异无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时间、患指毛细血管充盈恢复时间和患肢感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评分、血管损伤发生率及术后半个月、一个月时的A1滑车厚度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肌骨超声引导下对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进行针刀治疗,能够安全有效的控制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患指血运及感觉功能的恢复,且肌骨超声的引导还能够促使针刀治疗精准化的提升,有助于患者治疗后A1滑车厚度的降低,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肌骨超声与CT对慢性腰痛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腰痛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成年人5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肌骨超声及CT检查,测量L4两侧多裂肌横截面积.观察组患者经治疗缓解后再次测量.利用ROC曲线分析CT诊断多裂肌横截面积的最佳诊断截点,并分析肌骨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DER)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骨科住院患者132例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分组,观察组患者80例实施DER治疗,对照组患者52例实施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封闭前、后、治疗后1 d、3个月和6个月的腰痛和牵涉痛VA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封闭前腰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后腰痛评分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观察组患者封闭后、治疗后1 d、3个月和6个月的腰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腰痛反弹比观察组更明显。两组封闭前的牵涉痛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观察组VAS评分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则逐渐上升。结论:采用DER方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很好的缓解患者腰痛和牵涉痛不良症状,且疗效作用持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联合针刀松解术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射频消融微创治疗,试验组联合针刀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感觉疼痛、活动疼痛以及Oswestry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感觉疼痛为(3.11±0.12)分、活动疼痛为(3.54±0.16)分、Oswestry指数为(2.83±0.35)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微创联合针刀松解术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退行性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在临床腰腿痛中的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接诊的670例腰腿痛患者,均行L3/4,L4/5,L5/S1椎间盘多层螺旋CT扫描,软窗和骨窗分别显示.结果:腰椎小关节骨质增生肥大,骨赘形成,多出现于关节突的外侧缘;腰椎小关节间隙以变窄多见;腰椎小关节面毛糙、硬化、凹凸不平及关节骨皮质下囊变;腰椎小关节半脱位;腰椎小关节腔内积气.腰椎小关节退行性变随年龄段增大MSCT阳性率越高,670例腰椎小关节退行性变中20岁-70岁年龄段经统计学卡方检验,CT检查阳性病例数与阴性病例数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随征象:腰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膨出、突出,椎间盘“真空征”,黄韧带肥厚、钙化等.结论:多层螺旋CT腰椎间盘轴位扫描骨窗可清晰显示腰椎小关节的解剖结构及其退行性变的病理改变,更有利于显示细微的骨质改变(如骨皮质下囊变),为腰椎小关节退行性变的诊断提供充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从而提高诊断率,明确腰椎小关节退行性变在获得性椎管狭窄引起的腰腿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经椎小关节内侧缘入路靶点穿刺行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顽固性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69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2),观察组患者经椎小关节内侧缘入路靶点穿刺行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经Kambin三角区穿刺行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分别于术前(T0)、术后7 d(T1)、术后1个月(T2)、术后3个月(T3)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奥斯维斯失能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和腰痛功能障碍程度,详细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7 d的有效率为83.78%(31/37),对照组为78.13%(25/3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3时,两组患者的VAS、ODI评分均明显较T0时降低,而T1时,观察组患者VAS、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小关节内侧缘入路靶点穿刺和经Kambin三角区穿刺行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顽固性椎间盘源性腰痛均安全有效,但前者早期缓解患者疼痛和改善腰痛功能障碍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3.
腰椎小关节病变在腰痛中的作用(附516例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腰椎手术中不同方式处理小关节对腰痛的影响,探讨腰椎小关节病变在腰痛中的作用.方法:对516例退变性腰椎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8例,分别采取不同方式处理腰椎小关节突.其中实验组术中电刀环状烧灼小关节囊,破坏关节面;对照组保留小关节囊.分别于术后6个月、1年和2年观察腰椎活动度,随访腰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腰椎活动度无显著差异.实验组腰痛完全消失172例,明显缓解64例,无变化16例,术后腰痛加重6例.对照组腰痛完全消失114例,明显缓解108例,无变化28例,加重8例.两者经统计分析结果有显著差异(x2=26.63,P<0.001).结论:术中环状烧灼小关节囊,破坏关节面有利于减轻或缓解术后腰痛,进一步证实了腰椎小关节病变与腰痛有明显关系.术后腰痛加重与小关节的处理与否无关. 相似文献
14.
核心稳定性训练有别于传统的治疗性训练。事实上,下腰痛患者主要是由于负责脊柱稳定的肌群的运动控制出现异常,而非单纯的肌力和耐力的异常,所以对于下腰痛的患者来说,脊柱节段性稳定性训练比传统的治疗性训练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16.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手术疗效。方法:42例腰椎间盘源泉性下腰痛患者选择腰椎体间融合术进行治疗,其中12例行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30例行前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术(afront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分别于术前、术后对病人的腰痛情况进行视觉疼痛自我评定尺(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同时评估术后腰椎融合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个月。在12例行PLIF者中,11例术后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1例仍有轻度腰痛,术前、术后VAS腰痛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30例行ALIF患者中,28例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术前、术后VAS腰痛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PLIF患者的融合率为90%,行ALIF患者的融合率93%。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椎终板Modic I型改变对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l1月收治的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3例,分为两组:A组伴终板Modic I型改变,B组无终板Modic改变,均行单节段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评价终板Modic I型改变对患者术后下腰痛改善的影响。结果术前A、B两组的VAS、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坐骨神经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完全消除。术后随访VAS及ODI评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腰痛的改善与终板Modic I型改变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慢性下腰痛与骶骨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骶骨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与慢性下腰痛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1997~2005年以反复腰痛为主诉的门诊患者539例。对照组476例。对每一个研究对象分别采用Ferguson法和Cobb法测量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并调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后对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下腰痛组ODI较高。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较大,(P〈0.01).对照组中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存在着相关性。结论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与较高的慢性下腰痛的发生率有关。正常人群中合适的腰椎前凸角与骶骨倾斜角的比值是0.7~0.9。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①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患者腰痛的原因。②观察后路腰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的手术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行后路腰椎间融合术的108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X线片及CT或MRI片确诊。采用X线动力位片测量以腰痛为主要症状和以下肢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腰椎椎体间角度变化及椎体移位程度,以比较两者术前腰椎失稳和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的发生率,并观察患者术后腰腿痛的缓解情况。结果①以腰痛为主的患者腰椎失稳和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的发生率高于以下肢疼痛为主的患者。②术后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JOA评分改善,患者腰椎失稳消失,腰椎生理性前凸部分恢复。结论①腰椎失稳和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是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患者腰痛的重要原因。②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可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患者腰腿痛症状,疗效确切,是临床较好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