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总结难治性胰岛素过敏的临床特征及有效诊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7例难治性胰岛素过敏患者的临床资料、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胰岛素皮内注射试验结果、脱敏过程、长期治疗方案及血糖控制水平。结果 7例中3例为经典Ⅰ型超敏反应患者,用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脱敏成功但切换回每日多次皮下注射(MDI)模式后仍过敏;余4例为Ⅳ型超敏反应,表现各异,脱敏方案个体化。结论难治性胰岛素过敏患者主要包括过敏阈值非常低的Ⅰ型变态反应患者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的Ⅳ型变态反应,需要对脱敏方案和长期治疗方案进行个体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Ins过敏临床偶有发生,可用胰岛素泵脱敏治疗。本例患者佩戴瞬感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胰岛素泵脱敏治疗过程顺利,未出现不良反应,血糖降至正常范围,但转换为皮下注射Ins后再次出现过敏反应。胰岛素泵脱敏治疗成功后,循序渐进增加注射剂量和延长维持时间,可帮助患者最终顺利脱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比较胰岛素泵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前瞻性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常规皮下注射组患者给予常规注射笔皮下注射胰岛素,胰岛素泵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的酮体消失时间、血糖与整体病情控制情况等。结果胰岛素泵组患者治疗后酮体消失时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睡前血糖均显著性低于常规皮下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泵组治疗后整体病情控制情况显著性优于常规皮下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的方式对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的酮体消除时间、血糖控制水平及整体病情控制情况要优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是1型糖尿病及部分2型糖尿病治疗首选药物,但是临床中有极少数患者对胰岛素过敏。该院病房收治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多种胰岛素都表现为注射部位硬结偶伴瘙痒感,经过胰岛素泵脱敏治疗2次,血糖控制稳定后出院。  相似文献   

5.
杨静 《糖尿病新世界》2014,(4):73-73,75
胰岛素是1型糖尿病及部分2型糖尿病治疗首选药物,但是临床中有极少数患者对胰岛素过敏。该院病房收治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多种胰岛素都表现为注射部位硬结偶伴瘙痒感,经过胰岛素泵脱敏治疗2次,血糖控制稳定后出院。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新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比较不同类型的胰岛类似物以及不同的注射方式在血糖控制、治疗费用和依从性的差异。方法选择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其中一组应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多次皮下注射,另一组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结果患者的8个点血糖(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午、晚餐前血糖,22:00、03:00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Alc均达到目标值,且胰岛素泵组最短血糖达标只需要20h。结论这两种注射方法均能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多次皮下注射相对胰岛素泵稍经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该院所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当中选取1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和胰岛素组各81例。胰岛素泵组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治疗,胰岛素组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及对母婴生命健康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胰岛素泵组血糖控制情况、36周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均明显优于胰岛素组,胰岛素使用量要明显少于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使用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来说,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治疗效果更快,更能够平稳的控制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因此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与胰岛素泵(CSⅡ)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6月期间该院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应用分层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平均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其中对比组105例,患者进行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研究组105例,采用通过胰岛素泵对患者给予胰岛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血糖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比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比组,血酮体转阴和血糖达标用时及胰岛素用量情况明显低于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CSⅡ)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快速控制患者血糖达标同时降低胰岛素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更具安全性,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成本—效价比。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分别于早、中、晚餐前即刻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1次,起始剂量0.2 IU/(kg/d);对照组应用胰岛素泵持续性皮下门冬胰岛素输注治疗,均治疗2周。治疗前后均行空腹血糖、三餐后2 h血糖、睡前血糖测定,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睡前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平均住院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相当,但皮下注射胰岛素者住院费用低,具有更好的成本—效价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2 h PG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Hb 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8.33%,较对照组29.17%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比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60例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60例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其空腹及三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带泵治疗8~17d,平均(11.5±5)d,均能使血糖获得良好控制。治疗后空腹及三餐后2h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胰岛素泵的操作、做好患者的带泵护理,才能使胰岛素泵充分发挥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短期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将64例初诊T2DM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CSⅡ组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MDI组予三餐前门冬胰岛素加睡前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周后,两组门诊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PG 2 h)、空腹血清C-肽(C-P)、餐后2 h血清C-肽(C-P 2 h)、HbA1C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CSⅡ组治疗(4.19±1.14)d后血糖达标,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为(40.26±8.15)IU;MDI组分别为(5.08±1.43)d、(50.04±7.06)IU,两组比较,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住院治疗2周、门诊治疗6个月后两组FBG、PG 2 h、HbA1C均下降(P均<0.01),空腹血清C-P、C-P 2 h均升高(P均<0.01);两组上述指标比较,P均<0.05。CSⅡ组治疗2周、门诊治疗6个月期间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6.1%、35.5%,低于MDI组的38.7%、61.3%(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住院治疗2周两组BMI均升高(P均<0.05)。出院6月后CSⅡ组未服口服降糖药物仅靠严格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达标者占45.2%,高于MDI组的19.4%(P<0.05)。结论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相比,短期应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初诊T2DM,能更快、更平稳地控制血糖,并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与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两种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和胰岛素皮下注射组各48例,其中酮症各8例;胰岛素泵组用甘舒霖R,以每日胰岛素总需量的50%为基础率(由泵持续24h输入皮下,可据具体情况将基础率分段)值,基础率在0.3—2.0u/h。剩余的50%一般按早餐前20%,午餐前15%,晚餐前15%由泵直接泵入皮下。胰岛素皮下注射组用甘舒霖R三餐前15min,甘舒霖N特充晚10点皮下注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胰岛素泵组在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至理想水平的控制天数、血酮体转阴时间和每日维持胰岛素量都较常规组少,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胰岛素泵给药方式的疗效明显优于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比研究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影响。方法该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内科抽取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患者应用胰岛素泵进行连续皮下输注治疗;B组患者应用胰岛素进行多次连续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血糖指标指标变化以及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以探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差异。结果胰岛素泵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显著高于胰岛素皮下注射组80.0%(P<0.05)。结论临床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与连续多次皮下注射对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均有显著作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改善预后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胰岛素泵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比较使用胰岛素泵治疗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应用胰岛素泵组患者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控制好血糖,餐后血糖水平更低,平均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发生的次数更少。结论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效果好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到该院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三餐皮下注射重组人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含量,餐后2 h血糖含量,以及血糖达标时间进行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血糖达标需要的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推荐使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力  刘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470-247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疗法与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疗法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78例初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组)39例和观察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组)39例,对照组进行口服降糖药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强化治疗,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 w血糖及达标时间、用药量、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浆MDA和SOD水平,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DA、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OD、HOMA-BE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与皮下注射强化治疗疗效相当,氧化应激影响没有差异,但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修复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有助于血糖的长期稳定,避免血糖波动,可能与其降低胰岛β细胞受到的氧化应激有关,对于严重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8.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甘精胰岛素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围术期采用甘精胰岛素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1例围术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治疗、胰岛素泵给予基础量降糖治疗和静脉胰岛素输注降糖治疗;比较治疗后3组控制血糖时间、日平均血糖、血糖波动程度、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日平均费用. 结果 甘精胰岛素组与胰岛素泵组在控制血糖时间、日平均血糖、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血糖波动程度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静脉胰岛素输注组(P<0.05).甘精胰岛素组在降血糖的日平均费用上显著低于胰岛素泵组(P<0.05). 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围术期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其疗效及安全性与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相似,但治疗费用明显低于胰岛素泵.  相似文献   

19.
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根据监测的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结果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能使患者整个围手术期血糖均控制在目标水平或接近目标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可快速、有效、平稳、安全地全面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不同胰岛素应用方式在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中应用,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参照胰岛素应用方式不同对2014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治疗的22例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分组,1组纳入11例患者,胰岛素的多次皮下注射方式予以参照组患者,胰岛素泵的持续皮下注射方式予以实验组患者,关注2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数值、餐后2 h血糖数值及血糖达标时间数据、低血糖合计数值。结果实验组治疗之后的空腹血糖数值、餐后2 h血糖数值比较于参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糖达标时间数据、低血糖合计数值比较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这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中采取胰岛素泵的持续皮下注射方式展示出优于胰岛素的多次皮下注射方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