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新指南建议,"对经胃喂养不耐受或有高误吸风险的患者,采用幽门后喂养途径,如鼻肠管等","对于重症患者,宜盲置鼻肠管"[1]。但采用盲法将鼻肠管置入幽门后并不容易,螺旋型鼻肠管和CORFLO胃肠营养管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两种鼻肠管,尽管CORFLO胃肠营养管相比螺旋型鼻肠管盲置成功率较高,但仍有部分失败病例[2-3]。研究认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需完全胃肠外营养患者,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管流速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方法:对153例需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的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行PICC置管。结果:PICC置管穿刺成功率100%,置管最长时间180天,最短7天,置管期间刺激性静脉炎3例,6例置管后5~7天局部皮肤出现红、肿、触痛,静脉炎症状,给予硫酸镁湿敷2天后症状消失,TPN顺利进行,拔管顺利。5例出现导管阻塞,拔除PICC导管。结论:应用PICC安全、方便、易掌握,留置时间长。置管后精心护理是长期留置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采用内窥镜正视下在胃腔及十二指肠安置营养管,早期恢复肠道营养治疗15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烧伤面积60%~95%,通过临床回顾性分析,我们认为在合理处理创面的前提下,早期胃肠道置管行肠道营养,加用促胃肠动力药物配合,可以减少血浆及全血的输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平稳度过休克期,具有经济、方便、安全、可行、体质恢复快,并发症少,创面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郭惠玲  丁卉  曹群  陈亚红 《吉林医学》2014,(24):5533-5534
目的:探讨在胃内注气法下进行留置螺旋鼻肠管的应用体会。方法:对科室内需留置鼻肠管的患者进行胃内注气法。观察下管情况及过程、患者舒适度、置管注意事项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下管应用时间短,减轻了患者痛苦,能够快速准确地成功进行,更早地给予胃肠营养治疗。结论:胃内注气法的应用,提高了螺旋胃管的留置成功率,减轻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5.
6.
赵矿丽  李慧玲 《吉林医学》2005,26(5):455-455
随着医学的发展,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疗法已逐渐得到重视,完全胃肠外营养(以下简称TPN)在临床上已成为挽救生命的一项极有价值的措施。近几年,中央静脉置管(以下简称C VC)施行TPN治疗已越来越广泛,我院于1998年2月 ̄2004年3月成功地为14例病人应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施行TPN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8年2月~2004年3月应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施行TPN治疗者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30 ̄62岁之间。其中胃癌7例,胃残端瘘3例,肠瘘4例,治疗时间7~25d。1.2穿剌方法:备用物品:无菌包(内放弯盘一个、持针器一个、线…  相似文献   

7.
8.
锁骨下静脉置管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80例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80例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完全胃肠外营养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心理护理,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查对制度,预防感染及并发症,控制输液速度,严密观察病情,定期留取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患者对营养支持反应良好,能耐受,无严重并发症,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的重要途径,在实施过程中认真做好各项护理、提高护理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90例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对90例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完全胃肠外营养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严密观察病情,定期留取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对营养支持反应良好,耐受无严重并发症,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的重要途径,在实施过程中认真做好各项护理、提高护理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胃大部切除术,在胃溃疡特别是在胃恶性肿瘤治疗方面应用甚广。但手术后胃排空障碍(胃瘫)这一并发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处理也比较棘手。我科于2004-01~2004-12配合腹外科利用内镜引导下将营养管送至小肠的方法治疗胃瘫12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例患者均为我院腹外科手术后病人,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48~68岁。并发吻合口漏1例。均系胃大部切除术后已排气,但进食后出现呕吐,胃动力障碍者。1.2设备与材料营养管为加长型橡胶胃管,长度为100cm,把营养管从先端部始四周用粗丝线在不同方向打结,长约1.5cm,间隔8cm,约打至65cm左右…  相似文献   

11.
对16例实施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采用肠内置营养管,全肠道内营养支持疗法。结果:术前、术中置管2 ̄6天恢复肠音,术后7 ̄10天拆线,全组病例均为甲级愈合,平均置管9天,平均于术后15天出院,术后置管者置管16天,平均于术后28天出院,认为;早期全肠道内营养能促进肝内蛋白合成,有效地改善和维持病人的营养状态,减少营养不良病人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2岁,因肾周围脓肿收住院。术前医嘱持续胃肠减压,患者虽清醒弱智,但不能理解我们交代的置管注意事项,当管进入鼻腔时,尽管陪人给以约束,但患者张口摇头大声叫喊不停,使气道始终开放,造成置管困难。后经认真考虑,查找资料,让陪人约束患者以防拔管,操作者站在患者右侧,当置管入15~16cm时暂停,患者大声叫喊不止,助手用注射器(去掉针头)沿腮部注入流水1~2ml,当水滑到咽部时,刺激产生吞咽动作,置管者趁机借助吞咽动作送入胃管,此动作重复二至三次,胃管被顺利置入,接负压吸引器后协助患者翻身,尽可能抽出胃内容物,再妥善固定,完成术前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引导下改良胃内注气法留置鼻空肠管在ICU脑外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以及早期幽门后肠内营养的建立,为建立新的有效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ICU收治的60例脑外伤的呼吸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盲插被动等待组与超声引导下改良胃内注气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第1、3和7 d幽门的通过率、肠内营养达标率以及导管插入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超声引导改良胃内注气组的幽门通过率高于盲插被动等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改良胃内注气组在1、3和7 d内的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高于盲插被动等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改良的胃内注气和留置鼻空肠管在脑外伤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其作为一种新的放置方法,与在导管插入过程中进行B超检查相结合,可以实时监视导管尖端位置,节省时间,提高幽门传输率,实现早期肠内营养,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15.
经鼻管饲胃内营养是指经鼻留置胃管输入营养制剂的营养治疗方法,应用经鼻管饲胃内营养行营养支持是经济、简便、安全有效符合正常生理的营养方式[1].我科采用此方法治疗老年患者40例,经观察效果显著,家属反映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性,5岁,住院号:348312,于2001年5月13日因误服强碱性物质致食道烧伤,2001年6月28日因长期不能进食、营养不良收入小儿内科治疗,经试行食道扩张未成功,2001年8月30日转入小儿外科行胃造口置管术。术后第9天,因营养不良,创口裂开,胃粘膜部分外翻,胃内置管自行脱出,不能继续经胃造口处补充营养性食物,病儿逐渐极度  相似文献   

17.
罗凯  纪明章 《河北医学》2001,7(6):513-515
目的:空肠置管营养支持效果分析。方法:27例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结果:25例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增加了营养的摄 入量,改善了氮平衡,并发症明显降低(见表1);2例因多脏器功能竭死亡,结论:大多数外科危重病人可通过肠内营养到营养支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在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中采取侧卧位胃内注气法盲插鼻肠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该院自2013年3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246例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以计算机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实验组、参照组1、参照组2,每组患者例数为82例,实验组采取侧卧位胃内注气法盲插鼻肠管,参照组1患者予以传统床旁直接鼻肠管置入法,参照组2患者采取胃镜下鼻肠管置入,对比3组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肠内营养管置管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肠内营养管置管成功率98.78%、 治疗总有效率98.78%显著高于参照组1置管成功率87.80%、治疗总有效率86.58%,参照组2置管成功率90.24%、治疗总有效率9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侧卧位胃内注气法盲插鼻肠管应用于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镜下胃空肠置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行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胃镜下胃空肠置管行早期肠内营养并观察疗效。结果:30例置管时间均在20min内完成(从插管到固定导管的时间),置管过程顺利,未发生置管失败和置管并发症,行肠内营养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结论:在胃镜下行胃空肠置管并早期肠内营养,具有操作简单、技术难度低、置管时间短、刺激性小、无置管并发症、成功率高、肠道功能恢复早、进食提前、并发症少、费用降低的特点,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实施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开辟了一条及时、便捷、安全的新途径;同时能有效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防止肠道功能衰竭,减少胰腺炎并发症,缩短胰腺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正>危重患者早期启动胃肠道系统可有效地防止肠黏膜萎缩、屏障功能障碍、肠道菌群移位。启动肠内营养可以激活肠道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肠蠕动和黏膜生长,维持肠壁局部免疫系统及细胞功能,从而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肠内营养可视为一种处理严重代谢紊乱的手段,用于预防应激性溃疡、感染及肠衰竭。胃管虽然是目前危重患者最常用的肠内营养途径,但实施肠内营养效果较差,最有效的途径是空肠造瘘管和螺旋胃肠管。空肠上端滴注营养液是完全胃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