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14月1月至2019年1月之间我中心治疗的糖尿病足及下肢血管闭塞症25例患者,所有患者都应用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治疗。结果治疗后足部皮温、踝肱指数明显升高,VAS疼痛评分、神经感觉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 0.05)。结论糖尿病足及下肢血管闭塞症应用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治疗效果显著,能促进微血管形成,加速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9月—2019年6月时段收治糖尿病足患者20例,随机分为普通换药组(5例,给予普通换药治疗)、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组(8例,给予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结合中药治疗组(7例,胫骨横向骨搬移结合中医药治疗),记录3组足趾坏死发生情况,对比3组疼痛情况、创面愈合时间、皮温。结果结合中药治疗组VAS评分较普通换药组更低(P0.05),与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温为结合中医治疗组最高,明显高于普通换药组(P0.05),但与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时间为结合中药治疗组明显短于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组、普通换药组(P0.05)。普通换药组足趾坏死发生率明显高于结合中药治疗组及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组(P0.05)。结论糖尿病足治疗中落实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效果显著,结合中医药治疗可进一步巩固疗效,可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3.
以50例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治疗的Wagner 3、4期糖尿病足患者,均展开胫骨横向骨搬运术治疗,分析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的足部皮温、踝肱指数以及VAS评分。结果:术后患者的足部皮温和术前踝肱指数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患者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结论:Wagner 3、4期糖尿病足患者中展开胫骨横向骨搬运术治疗不仅可缓解疼痛,并且还能改善足部皮温以及踝肱指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选取骨科10例糖尿病足(Wagner分期3~4期)患者,均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针对所选取患者开展为期5~10个月的随访工作,全部患者的糖尿病足溃疡创面都已愈合(均保肢);患者治疗后远端皮温、视觉模拟评分(VAS)相比治疗前,均明显偏优(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效果好,能提高保肢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在糖尿病足(DF)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9年12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足40例进行研究,由于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开放性清创术,研究组采取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溃疡面积、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横向骨搬运联合自体富血小板(PRP)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择选2019.1-202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使用横向骨搬运联合PRP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P<0.05).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患者接受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72例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患肢创面面积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相对更低,踝肱指数(ABI)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相对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患者接受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期间,实施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Wagner重型糖尿病足患者保肢率的差异,分析患者足踝关节以上大截肢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0.5~5年,调查患者出现踝关节以上大截肢的情况,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方法治疗患者的大截肢率,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综合分析患者大截肢的影响因素。结果 (1)对Wagner重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足部常规换药治疗、创面治疗及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的大截肢率总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换药组与创面治疗组患者的大截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7,0.016 7);常规换药组及创面治疗组患者的大截肢率分别与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组患者的大截肢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3,0.016 7)。(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治疗Wagner重型糖尿病足患者的大截肢风险是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的13.994倍(OR=13.994,95%CI为1.533~127.740);采用创面治疗方法治疗Wagner重型糖尿病足患者的大截肢风险是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的11.141倍(OR=11.141,95%CI为1.298~95.630);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的Wagner重型糖尿病足患者大截肢的风险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患者的5.959倍(OR=5.959,95%CI为1.528~23.246)。结论对Wagner重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并有效控制全身感染状况,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保肢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胫骨横向骨搬移联合超声清创治疗糖尿病足。方法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该院对7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联合超声清创治疗糖尿病足,同时配合换药、植皮、皮瓣修复等治疗。结果 7例患者,4例患者行胫骨横向骨搬移联合超声清创及换药治疗,病情获得痊愈;2例患者为缩短治疗周期行胫骨横向骨搬移及采用超声清创联合后行植皮处理,创面获得痊愈;1例患者因局部骨及肌腱外露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及超声清创仪治疗,并联合局部转移皮瓣修复获得痊愈;7例患者经胫骨横向骨搬移后,通过对治疗前后肢端的感觉、皮温、颜色、麻木、疼痛、对比,均较术前明显改善,3例患者术前术后做血管对比检查,发现肢体远端小血管网数量明显增加,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未行骨搬移患者明显缩短;超声清创能清除创面上的坏死组织,有利于创面及肉芽生长,而且清创过程中患者均属于无痛型清创,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联合超声清创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能在临床上取得卓越疗效,明显减少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上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实施方法。方法选择该医院于2016年10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76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拾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均分至对照组和研究组当中,每组38例患者。对照组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方法干预,研究组在药物治疗下采取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对76例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指标为患者的治疗前和完成后的患足皮温、疼痛情况以及供血和神经情况。结果经治疗干预后,两组在患足皮温、疼痛情况以及供血和神经情况的比较上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在上述各项观察指标的对比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治愈困难,致残率高,采取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足皮温,降低疼痛感,并改善患足的供血和神经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中抗生素骨水泥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确保提升该患者治疗水平.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患者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清创+负压封闭引流),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抗生素骨水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管外科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围手术护理措施。方法在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期间,选择该院收治的56例接受介入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开展研究,以围手术期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将所有患者划分为两组,优化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护理干预,普通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优化组患者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质量优于普通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患者足背动脉内径和血液流速上升幅度高于普通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接受介入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质量,提高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液流速,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炎症及生长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及紫朱软膏外用对其的影响。方法糖尿病足溃疡患者72例,随机分为紫朱软膏组和凡士林组各36例,另予体检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第5、10天收集外周血,检测血清中炎症及生长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同时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紫朱软膏组和凡士林组经过治疗后溃疡面积逐渐缩小,在第10天出现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紫朱软膏组和凡士林组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终末糖基化产物(AGEs)等炎症指标明显偏高,表皮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糖尿病足溃疡两组IL-1β、TNF-α、AGEs明显降低,bFGF、VEGF明显增高(P<0.05),且两组IL-1β、AGEs及bFGF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TNF-α、VEGF并无明显差异(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量差值与溃疡愈合率呈负相关(P<0.05);AGEs表达量差值与溃疡愈合率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存在炎症反应持续,生长因子表达不足的状态,紫朱软膏能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并能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增加生长细胞因子的表达。紫朱软膏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糖尿病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3月该院接收的94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换药方法和治疗以及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的换药方法及治疗和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综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后血糖水平、糖尿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下肢动脉病变和组织微循环状况对伤口负压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观察性研究。选取2015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糖尿病足治疗中心住院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Wagner分级2~3级)共75例,根据下肢血管彩色超声、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糖尿病患者足型及静态足底压力的关系。方法2007年8月20日至2008年10月14日从华西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整群抽取54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其中男227例,女313例,平均年龄(59±12)岁,体质指数(24±4)kg/m^2;另从成都市武侯区纳入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匹配的健康者231名(健康对照组),其中男84名,女147名,平均年龄(64±11)岁,体质指数(23±4)kg/m^2。由专人使用密西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NSI量表)对糖尿病组患者进行周围神经病变评估。使用足底图像扫描仪及足底压力测量仪测定研究对象足型、足底各部位静态相对压力峰值。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数据统计。结果2组参试者足底静态平均压力峰值(36±21VS36±22,t=-0.544,P=0.587)及足底各部位静态压力峰值无明显差异。糖尿病患者据MNSI评分分成A组(MNSI评分0~4分)、B组(MNSI评分4.5—6.5分)、C组(MNSI评分7分以上),3组人群体质量及体质指数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3组人群静态足底平均压力峰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A组为36±20,B组为35±20,C组为35±20,健康对照组为36±22)。各组足底各部位静态相对压力峰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组锤状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7%(47/540)VS4.3%(10/231),X^2=3.966,P=0.029]。糖尿病组锤状趾和扁平足患者MNSI评分[(6.2±2.0)分VS(5.4±1.2)分,t=2.145,P=0.032;(6.6±2.1)分VS(5.4±1.2)分,t=2.339,P=0.02]高于糖尿病患者。结论MNSI评分不能预测糖尿病患者足底静态压力的变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足部畸形发生的危险因素;伴足底压力升高或足部畸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是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性分析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2018年2月—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65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并选择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65例患者(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78.46%)...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湿性愈合理论指导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换药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8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湿性组与干性组,其中干性组(n=41例)采取传统干性换药法,湿性组(n=41例)采取湿性愈合理论指导换药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一般指标及溃疡愈合速度。结果湿性组的总有效率、换药间隔时间、溃疡愈合速度显著高于干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性组的住院时间、换药时间显著低于干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性愈合理论指导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中具有较好的治疗价值,可显著缩短换药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快溃疡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19.

The aim of the review is to examine the role of growth factors and cytokines 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ic Foot Ulcers, such as 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 and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IGF). Taking this a step further, the role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s (HIFs),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 (TGF-β-1) and other growth factors have also been examined, with regard to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ulcers. The roles of these above-mentioned growth cytokines have been analyzed by studying various scholastic articles. The complete process of wound healing is implemented and regulated by numerous cytokines and human growth factor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wound healing of diabetic foot ulcers is a complex and extremely challenging biological and molecular process that involves coordinated efforts of multiple cell type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various growth factors in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wounds are chronic venous ulcers, pressure ulcers, and diabetic foot ulcers. It has been concluded that altercations of various cytokines are found in patients enduring diabetic foot ulcers. In a similar way, changes in the level of cytokines are also found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other diabetic complications such as diabetic nephropathy, retinopathy, and neuropathy. Subsequently, the diabetic wound healing process can be accelerated by regulating the levels of the cytoki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