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P(a)脂蛋白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p(a)脂蛋白〔以下简称Lp(a)〕于1963年首先由Berg 描述,并认为是LDL 的遗传变异型.以后的研究证明,尽管二者的理化和免疫学性质以及脂质组成近似,但Lp(a)是一种独立的脂蛋白体系.1960年Papadopoulos 等发现正常人血清的  相似文献   

2.
脂蛋白(a)[LP(a)]是一种特殊的血浆脂蛋白,有高度致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了解LP(a)的代谢时阐明其高度致AS的机及有重要意义。肝脏是Lp(a)的主要合成场所,Apo(a)以游离的形式被分泌出肝脏,在肝细胞外与LDL,结合.完成LP(a)的装配。Lp(a)的分解代谢途径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①Lp(P)主要通过apoB100介导的LDL受体代谢;②LDL,受体不是Lp(a)体内代谢的唯一途经,还存在其他受体或非受体途径;③Lp(a)通过一种不同于其它脂蛋白的特异性受体代谢。  相似文献   

3.
脂蛋白(a)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水平脂蛋白(a) (Lp(a))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对Lp(a)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关系的综述,分析讨论了Lp(a)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浓度脂蛋白(a)[LP(a)]是冠心病(CHD)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一论断已被广泛接受.Lp(a)常规用ELISA法测定,并结果以总Lp(a)表示.Lp(a)由低由度脂蛋白(LDL)微粒和高度糖基化的结合态载脂蛋白(a)[apo(a)]-小麦胚凝集素(WGA)的良好配体2部分组成.基于此,介绍一种利用WGA与Lp(a)亲合作用从血浆组分中分离Lp(a),从而测定Lp(a)胆固醇含量[Lp(a)-C]的方法,分别用ELISA法和Lp(a)-C法测定来自30个健康人血浆样本,其均值分别为101.00±41.49mg/L、24.82±10.08mg/L,回归分析表明二者高度相关(r=0.9948),WGA可回收重复利用,回收效果良好.Lp(a)-C方法Lp(a)与用胆固醇含量表示的其它类型脂蛋白之间进行直接比较成为可能,可能成为估价CHD危险性的新的实用手段.  相似文献   

5.
更年期女性脂蛋白(a)及血脂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更年期女性脂蛋白(a)[Lp(a)]及血脂水平与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更年期女性247例,其中绝经前106例,绝经后141例;心脑血管病127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120例。测定空腹静脉血中Lp(a)、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将各指标分绝经前与绝经后组、心脑血管病组与对照组分别比较。结果:心脑血管病组Lp(a)、TC、TG、APOB、LDL-C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HDL-C/TC则低于对照组。绝经后组Lp(a)、TC、LDL-C、APOB显著高于绝经前组,而HDL-C/TC低于绝经前组。结论:女性绝经后,血清Lp(a)、TC、LDL-C、APOB增高,而HDL-C/TC较绝经前降低,便增加 了更年期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脂蛋白(a)与缺血性脑梗死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勇  王磊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1):1030-103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引发缺血性脑梗死的机制对预防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脑梗死组150例和对照组110例的血清同时进行了Hcy、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Lp(a)5项平行检测,并做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Hcy、TG、TC、LDL、Lp(a)5项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中各项目阳性检出率为Hcy(40.6%)Lp(a)(27.3%)TG(21.3%)TC(19.3%)LDL(17.3%)。结论血浆Hcy、Lp(a)水平增高与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及早检测血浆中Hcy、Lp(a)水平,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姜红 《中国临床医学》2004,11(5):928-930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临床上,血脂主要指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它们存在于血浆脂蛋白中。根据颗粒大小和密度,将血浆脂蛋白分为6大类,即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此外还有一种后来发现的脂蛋白,称为脂蛋白(a)[Lp(a)]。  相似文献   

8.
脂蛋白(a)简称Lp(a),是一种特殊的血浆脂蛋白。Lp(a)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并取得了进展。最近几年,人们逐渐认识到血浆Lp(a)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因此Lp(a)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脂蛋白(a)[Lp(a)],是一种特殊的血浆脂蛋白,是1963年由挪威遗传学家Berg首先发现并命名,其脂质成分类似于低密度脂蛋白(LDL),但其载脂蛋白部分除一分子载脂蛋白ApoB100外,还含有另一分子的Apo(a),2个Apo(a)以二硫键共价结合。Lp(a)由肝脏合成,分胆固醇Apo(a)和三酰甘油Apo(a)两种形式,不能转化为其他种类脂蛋白,是人体血浆中一种独立的特殊脂蛋白。Lp(a)浓度基本不受年龄、性别、营养、其他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也不受饮食、胆固醇和大部分降胆固醇药物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Lp(a)水平升高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急性感染、肝炎后肝硬化等疾病密切相关,同时Lp(a)也被认为是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  相似文献   

10.
脂蛋白(a)[Lp(a)]是由挪威遗传学家Berg于1963年发现的,它是一种独立运载胆固醇的脂蛋白颗粒。1988年国际Lp(a)专题学术会议公认Lp(a)为动脉粥样硬化(AS)的独立危险因子,与其他的脂蛋白等无关。本文就Lp(a)的生化特性、相关临床资料、致病机制和检测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患者与血浆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A)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血浆脂蛋白 (a) [Lp(a) ]和载脂蛋白 (a) [Lp(a) ]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关系。 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 45例为观察研究对象 ,36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 ,测定两组的Lp(a)与Apo(A)血浆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p(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Apo(A)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结论血浆Lp(a)升高与Apo(A)下降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沈蓓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4):256-256,258
目的观察血清脂蛋白(a)[Lp(a)]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下称肺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35例慢性肺心病及45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Lp(a)水平。结果CPPD及肺心病组TG、TCH、HDL、Lp(a)、ApoB升高,LDL、ApoA1、ApoA1/ApoB降低,肺心病组Lp(a)水平较COPD组升高更为明显,各组间比较提示L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蛋白(a)的异常更能反映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脂质代谢异常,Lp(a)高低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发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血浆脂蛋白(a)[Lp(a)]浓度在正常个体一生中相当稳定,但个体间却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最主要由载脂蛋白(a)[Apo(a)]的基因位点所决定。高水平Lp(a)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因此研究遗传因素调控Lp(a)水平的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近来有关的一些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秀英  张锴 《临床荟萃》1997,12(21):983-984
冠心病(Coromary Heart Disease, CHD)是现代社会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高血脂是冠心病的重要易患因素。为探讨脂蛋白(a)[Lp(a)]水平与CHD的关系,我们对50例冠心病患者Lp(a)及血脂、载脂蛋白进行检测,试图了解CHD患者脂代谢的特点及Lp(a)与血脂、载脂蛋白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多次国际脂蛋白(a)[Lp(a)]的质量调查说明,各实验室结果差异很大,反映检测质量问题严重。除了因试剂盒的分析性能外,国际上缺少公认的以血清为基础的二级参考标准是重要因素。因为在使用统一的校准品后,实验室间调查结果的可比性尽管很差,但已有了明显改善[1]。为此国际临床化学学会(IFCC)在进行了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的标准化工作基础上,建立了脂蛋白Lp(a)标准化工作组(IFCCLp(a)WG),从1995年开始工作[2]。国际Lp(a)标准化的目标是选择一个合适的二级参考材料标化不同的方法,实验室或商品试剂,达到临床研究或实验室之间的Lp(a)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经期前后血清脂蛋白(a)[Lp(a)]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 本组女性高血压患者124例,分绝经前及绝经后组。测定空腹静脉血中Lp(a)、总胆因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及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组间比较。结果 高血压组,Lp(a)、TC、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HDL-C/TG则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绝经后组,Lp(a)、TC-TG-LDL-C均高于绝经前组,HDL-C/TG低于绝经前组。结论 高血压患者绝经后,血清Lp(a)、TC、TG、LDL-C增高,HDL-C/TG比较绝经前降低。  相似文献   

17.
高脂血症是目前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的主要因子,焦点集中在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LD L、HDL).近年来,对脂蛋白(a)〔Lp(a)〕又重新关注起来.在1989年有关Lp(a)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全部发言者同意高Lp(a)浓度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质研究人员预测,Lp(a)将成为今后5~10年间脂质研究的常规内容.ALbers 等指出Lp(a)与apOA_Ⅰ、A_Ⅱ  相似文献   

18.
脂蛋白(a)即Lp(a)是一种类似低密度脂蛋白(LDL)的脂质。在许多疾病中,其水平都有变化。本文综述脂蛋白(a)在血栓性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的水平,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糖尿病病人44例,按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多少分成三组。另选本院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检测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Lp(a)。结果 糖尿病组的Lp(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Lp(a)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Ⅲ组的Lp(a)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及Ⅰ组(P<0.05),且Ⅲ组的Lp(a)显著高于Ⅱ组(P>0.05)。结论 Lp(a)水平增高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临床中监测Lp(a)的动态变化对观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互关系。方法 检测58例尿白蛋白分泌率不同的糖尿病患者血清Lp(a)等指标,并以正常人为对照。结果 糖尿病患者随着尿AER的增加,血清Lp(a)浓度逐渐增高,且与尿AER呈明显正相关,而与其它血脂成份无相关性。结论 DN患者随着病情发展,其血清Lp(a)代谢更加紊乱,血清Lp(a)升高可能是导致DN患者动脉硬化、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