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对吸毒人群戒毒后心理、社会等综合信息进行自动评价并给出心理指导意见 ,为预防复吸提供信息支持系统。方法 :收集戒毒所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建议 ,在多年吸毒、复吸原因、复吸预防措施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吸毒者综合信息评价与心理指导系统的设计与测试。结果 :该系统能够使用户完成吸毒者综合信息的评价并自动给出心理指导建议。结论 :该系统可以帮助医务、管教人员对吸毒者的治疗、帮教个体化 ,有助于对吸毒者管理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468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了社会和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年龄轻、文化程度低、职业不固定、性心理素质差、婚姻不幸福和家庭结构不健全与吸毒行为发生有密切关系;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适应不良、意志薄弱以及责任感缺乏是吸毒者人格特征的突出表现;矛盾心理、隐私心理、自私心理、脆弱与孤独、逆反心理为吸毒者的主要心理特征。健全法制加强禁毒的宣传教育,断绝毒品来源,控制不良的社会和心理因素产生,加强青少年性科学教育,提高社会人群性知识水平和性道德观念而提高性心理素质,是预防吸毒的有效方法,对吸毒者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积极开展性心理还原过程,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建立严密监护网络是戒断吸毒行为提高、巩固康复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1596例吸毒者家长物心理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吸毒者父母在其子女吸毒前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子女吸毒后的心理状态以及在禁毒戒毒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吸毒者家长心理调查表》,对1596例吸毒者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有99.62%的家长在子女吸毒前后对毒品危害认识不足,98.81%的家长从子女开始吸毒到出事前未能觉察,98.80%以上的家长一旦知识子女吸毒后对外严守秘密,不能断然采取措施。因此在1596例强制戒毒者中由公安部门经  相似文献   

4.
吸毒者一级亲属的心理状态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调查和分析了76例吸毒者的父母,配偶的心理状态,发现他们对吸毒者的态度,戒掉毒品的信心,婚姻,家庭支持,教育,自身的精神创伤,以及对戒毒医疗机构和社会的要求等方面都存在有不同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吸毒者父母在其子女吸毒前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子女吸毒后的心理状态以及在禁毒戒毒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吸毒者家长心理调查表》 ,对1596例吸毒者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有99.62%的家长在子女吸毒前对毒品危害认识不足 ,98.81 %的家长从子女开始吸毒到出事前未能觉察 ,98.80%以上的家长一旦知道子女吸毒后对外严守秘密 ,不能断然采取措施。因此在1596例强制戒毒者中由公安部门经侦查抓获送来强制戒毒的占99 %以上。有些家长虽将其子女多次送自愿戒毒部门戒毒 ,但总是戒而复吸 ,家长痛心疾首 ,又无可奈何 ,就是不敢公开求助公安部门给予必要的强制戒毒和求助于社会监督 ,不敢与毒品违法犯罪作坚决斗争。结论··:由于家长存在众多错综复杂的心理 ,导致多数家长在禁毒戒毒中起了不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吸毒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吸毒的原因,探讨防止吸毒的措施,加强吸毒的一级预防.方法:作者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324名吸毒者.结果:毒品黑市和高危地点的存在,致瘾性强的药物被滥用、误用是导致吸毒的社会因素.家庭教育的失败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关系增加了子女走上吸毒之路的可能性;稳定的婚姻对吸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受教育程度与是否容易染上吸毒有一定的相关性;工作流动性越大,该人群的吸毒者越多;逞强心理和好奇心是导致吸毒的重要心理因素;被调查者第一次吸毒、毒品的来源、复吸都与个人交往情况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吸毒者的辨别能力与意志力不强.结论:建议加大对种毒、贩毒的打击,对已发现的吸毒人员进行有效的强制戒毒;加强对高危人群、高危地点的干预;加强心理教育;加强家庭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自杀未遂情况,为制定吸毒者的自杀危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对103名吸毒者进行面对面询问式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吸毒、自杀未遂时间以及自杀未遂原因等资料。结果:103名调查对象中,既往自杀未遂率16.5%(17/103),吸毒后自杀未遂人年发生率(次/人年)明显高于吸毒前(χ~2=23.330,P=0.0001);自杀未遂最主要的原因是吸毒(76.4%);吸毒者社会支持得分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吸毒者自杀未遂发生率较高,社会支持状况较差。建议在美沙酮门诊开展自杀风险评估,减少自杀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8.
2003年11月,我国开始实施美沙酮替代维持治疗试点工作,截至2007年12月底,我国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已达503个,涉及23个省(区、市)累计收治吸毒人员9.8万。美沙酮替代疗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并能有效控制艾滋病的一种新方法,也是推动戒毒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吸毒者在生理上脱瘾后,心理上的心瘾尚未戒脱,一旦有了吸毒环境或情境的影响,或遇到毒友吸毒,就可出现心瘾。吸毒产生的欣快感,又在诱惑着生理上已经戒毒的人,使其完全可能重新吸毒。我国开展的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使滥用者将每日必须出入毒品交易地,取代为可随时得到医疗和心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并使他们有机会得到心理、行为和家庭治疗。同时,也可为吸毒者从事正常生活,如上学、就业和融入社会提供条件。因此,心理辅导下的心理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自愿戒毒专科的建立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吸毒这罪恶的幽灵又死灰复燃,目前,我国吸毒约25万人,不少人亡命于吸毒,不少家庭因吸毒而崩溃,禁毒,戒毒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社会于以极大的关注,公安系统建立强制性戒毒所250多个,但吸毒者的隐私心理、矛盾心理、社会舆论及社会新形势仍然要求建立自愿戒毒专科作为有力的、必要的补充,以利戒毒康复,从而须建立各种制度,采取有力措施科学管理戒毒者、药品及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10.
湖南北湖区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社会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吸毒者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前后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心理、功能的恢复情况,为制订应对措施和进一步推广美沙酮维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现场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结果:吸毒人员在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后,海洛因的使用率减少、就诊维持率相比较高,违法犯罪、就业学习情况、家庭社会关系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情况与参加治疗前相比都有所改善。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有助于吸毒人员恢复家庭、社会等功能,萎缩毒品市场,维护社会治安,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是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揭示吸毒对个体婚姻、职业、人际关系等方面心理社会功能的消极影响。方法:用吸毒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143例接受戒毒治疗的吸毒人员进行调查,并将吸毒前后各项心理社会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毒品依赖者吸毒前后的婚姻状况、职业、人际关系及共同生活的构成比变化显著,表现为吸毒后未婚同居和离婚的人数显著上升,在职人数下降,无业者明显增加,吸毒后与家人生活的人数降低,独居人数增加。结论:吸毒行为对个体的心理社会功能有明显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禁毒工作显著,吸毒问题日益好转,但随着禁毒工作的开展发现,吸毒人员低龄化显著,青少年吸毒问题依旧层出不穷,本文通过梳理归纳后发现,青少年吸毒呈现低龄化趋势,其中女性初吸年龄明显低于男性,且女性吸毒者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青少年的吸毒与复吸也和所处社会网络有一定的关联。青少年吸毒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受好奇心趋势、家庭环境的影响、学校的教育方式及所处的社会网络影响较为明显。最后,通过观察影响因素和社会网络的吸毒前后变化,从正确引导认知,改变教育方法,建立良好的青少年网络关系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关怀四个方面,给出一定的干预建议及对策,以期为毒品戒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吸毒者的心理控制源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控制圈量表(SOC)对86例吸毒者在脱毒后一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和66名打工者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做了初吸者与复吸者的比较,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吸毒者个人实力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人际控制和社会政治控制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初吸者与复吸者比较,初吸者个人实力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人际控制和社会政治控制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个人实力量表评分与吸毒时间及戒毒次数负相关。结论:吸毒者较少认为事情的结果与个人实力有关,自我控制能力较低,而吸毒者的心理控制源的特点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提示对吸毒者必须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变其心理控制源的特点,以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在戒毒所进行艾滋病咨询及心理干预对吸毒人群戒毒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以面对面询问方式,对戒毒所内的吸毒人员进行干预前后调查。结果261名吸毒者接受了干预前问卷调查,其中132例自愿参与咨询、接受心理干预,并做了干预后调查。干预后吸毒人群对艾滋病防治、性传播疾病、自愿咨询检测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提高;自愿咨询检测利用率、性病就诊行为好转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在戒毒所开展咨询与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吸毒人群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改变相关危险行为,在戒毒所对吸毒人群开展艾滋病咨询与心理干预是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纠正吸毒者不良心理行为的方法。方法:类似疯狂英语的做法,每周举行3次,利用声响、音乐和演讲,工作人员参与,与患者一起唱歌,一起欢呼,产生一种热情、友善、激进的气氛,工作人员与患者融合为一个欢乐的整体。结果:吸毒人员的自卑心理得到纠正,复吸时间延长。结论:激情演说在吸毒者的心理康复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生理脱毒易,解除心理渴求难",在戒毒领域已成为共识.如何解决吸毒者对毒品的心理渴求,使其彻底摆脱毒品的羁绊是世界性难题.所谓心理渴求,是指毒品对吸食者大脑中特定的组织结构形成的破坏,而目前尚无有效方法使其恢复,从而导致绝大部分脱毒者无法遏制因心理依赖而产生的对毒品的渴求[1].面对生理脱毒后居高不下的复吸率[2],用什么方式,创造何种环境来抑制、减少吸毒戒断者的心理渴求是康复治疗中重要的环节,甚至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本文根据吸毒者心理渴求的现状,汲取我国现有的各种抑制心理渴求的经验,提出强制戒毒所要发挥自身优势,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考虑,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以社区为基本单位,获取社会支持,创建社区帮教网络体系,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17.
吸毒者社会支持系统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考察吸毒者在吸毒前后社会支持系统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重庆市西山坪劳教所和江北劳教所的吸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与吸毒前比较,男女吸毒者吸毒后的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和各维度的得分明显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2)男女吸毒者在吸毒前的支持总分和各维度得分上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吸毒后,在客观支持(P<0·05)和支持总分(P<0·05)上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男女吸毒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均是吸毒前明显好于吸毒后,男性吸毒者在吸毒后的处境更糟。  相似文献   

18.
戒毒康复是为了巩固脱毒效果,通过心理、行为矫治,最终达到降低复吸率,最大限度降低由此带来的各种危害。通过各种康复措施,使吸毒者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主动配合矫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及不良的心态、情绪等,从而提高其操守能力,在体验自身价值过程中达到逐步远离毒品的目的。吸毒与艾滋病是孪生姊妹,对吸毒初筛HIV阳性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与干预,对HIV的进一步传播会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药物成瘾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在美国大约超过20%的人在一生中曾尝试过毒品,其中一部分人成为终身药物依赖者。我国毒品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死灰复燃,并呈蔓延之势。吸毒者不仅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而且还导致犯罪。吸毒人群的增加,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20.
吸毒人员戒毒效果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社会心理状况 ,分析影响戒毒效果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 :对武汉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 6 16名吸毒人员进行社会心理因素和吸毒情况的系统调查。结果 :影响戒毒效果的因素有 :毒龄、初次吸毒年龄、心理渴求、负性情绪、情绪管理能力、消极应对、社会支持度等。结论 :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吸毒人员的戒毒效果 ,导致吸毒行为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