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却具有侵袭、转移等特性。PI3K/Akt/m TOR和MAPK信号通路是两条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在多种细胞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在EMs中存在PI3K/Akt/m TOR和MAPK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并通过调节细胞黏附分子(CAM)、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凋亡因子等的表达,影响异位内膜的黏附、侵袭,血管生成及凋亡,并受激素水平的调控,促进了子宫内膜细胞的异位侵袭和转移,与E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olo-样激酶1(PLK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29例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20例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中PLK1的表达。结果PLK1蛋白在内异症组增殖期异位(2.19±0.63)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1.78±0.59)上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1.21±0.30)上的表达量(P〈0.05)。PLK1蛋白在内异症组分泌期异位(1.15±0.332)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1.00±0.33)上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0.82±0.24)上的表达量(P〈0.05)。内异症组增殖期和分泌期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上PLK1的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K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HOXA10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因内异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留取宫腔内膜组织(内异症在位内膜组)和异位内膜组织(内异症异位内膜组);同期因卵巢囊肿及输卵管因素不孕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30例为对照组,留取宫腔内正常内膜组织.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内膜组织中HOXA10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内异症在位内膜组HOXA10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1±0.07和0.47±0.05,内异症异位内膜组分别为0.64±0.06和0.50±0.05,对照组分别为1.22±0.14和1.42 ±0.14;内异症在位和异位内膜HOXA10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内膜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内异症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的HOXA10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内异症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的间质和腺细胞中HOXA10表达均降低.结论 HOXA10基因在内异症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均呈低表达状态,可能与内异症的发病和不孕有关. 相似文献
4.
安晓汾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02,29(4)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发病机理尚不确切,经血逆流被认为是成因之一,但只有10%~15%的女性患病。现研究表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是对单核及巨噬细胞强有力的趋化及活化性细胞因子,在促使随经血逆流的子宫内膜细胞植入、生长、侵袭异位组织中起了重要作用,就MCP-1与EMs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白细胞介素1(IL-1)系统在细胞因子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调节其他细胞因子和甾体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对病灶部位的炎症反应和逆流到腹腔的内膜细胞的黏附、侵袭和血管形成过程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深入研究IL-1系统的调节机制将为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检测Sema 3A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探讨Sema 3A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PEM)患者2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M)患者24例和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CREM)患者2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异位病灶腺上皮细胞中Sema 3A、Plexin A1和NRP-1的表达,并与26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EuE-NEM)、2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EuE-EM)中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 Sema 3A在EuE-EM组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比EuE-NEM组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高(309.09±66.61、207.69±5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M、OEM、CREM的异位病灶腺上皮细胞之间的Sema 3A、Plexin A1、NRP-1的免疫组织化学HSCOR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M组、OEM组、CREM组中异位病灶腺上皮细胞中的Sema 3A、Plexin A1、NRP-1的表达均比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的在位内膜和非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的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高(P值均<0.05)。结论 Sema 3A及其受体在不同类型内膜异位症病灶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增高,提示其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Meis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索HOXA10的辅因子(Meis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不孕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组织学定位并进行半定量分析,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在蛋白水平上进行定量分析,检测EMs不孕患者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中Meis1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Meis1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仅有弱表达,而在正常同期内膜中呈较明显的阳性表达,差异显著(P<0.01);比较Meis1在分泌中期在位内膜与正常内膜中的表达,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Westernblotting显示,Meis1在分泌中期在位内膜中仅有弱表达,而在同期正常内膜中呈高表达(P<0.001)。结论:Meis1在EMs患者分泌中期在位内膜中低表达,可能是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从而影响胚胎着床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Meis1在异位内膜中的低表达说明异位内膜可能对体内雌、孕激素正常调控具有抵抗性,异位内膜细胞具备了对抗凋亡的能力,提示Meis1可能参与了EMs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进展的抑制作用,以及其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自体子宫内膜皮下种植法构建EMT大鼠。动物实验模型分假手术组(Sham组,大鼠在造模过程中仅进行子宫片段剪取)和实验处理4组,分别为:模型组(EMT组,大鼠进行自体子宫内膜皮下种植)、褪黑素组(EMT+MEL组,以50 mg/kg的MEL灌胃处理)、EMT+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佛波酯(PMA)组(EMT+PMA组,以5 mg/kg的PMA腹腔注射)、EMT+MEL+PMA组(以50 mg/kg的MEL灌胃处理和5 mg/kg的PMA腹腔注射)。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的质量、血清和腹腔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检测各组样本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样本中NF-κB/NLRP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实验处理4组大鼠中动情周期紊乱的比例、异位子宫内膜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和磷酸化AKT(P-AKT)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49例子宫内膜增殖症,55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GPR30和P-AKT的表达。结果:GPR30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殖症的阳性表达率(81.8%、67.3%)均明显高于增生期子宫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20.0%);子宫内膜增殖症中GPR30蛋白在单纯型增生子宫内膜(SH)、复杂型增生子宫内膜(CH)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AH)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3/10),70.0%(14/20)和84.2%(16/19),AH和S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AKT在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殖症的阳性表达率(78.2%、71.4%)均显著高于增生期子宫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20.0%);子宫内膜增殖症中P-AKT蛋白在SH、CH、AH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4/10),65.0%(13/20)和94.7%(18/19),AH与S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子宫内膜腺癌GPR30、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分化程度、FIGO分期及患者是否绝经有关,在中、低分化组(P=0.023;P=0.009)、FIGOⅡ~Ⅲ期(P=0.039;P=0.017)及绝经后(P=0.046;P=0.031)较高。肌层浸润较深的子宫内膜腺癌P-AKT蛋白表达水平高于肌层浸润较浅者(P=0.042)。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GPR30与P-AK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01)。结论:GPR30和P-AKT活化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生长抑素(SST)是人体内分布广泛的一种环状多肽类激素。研究表明,SST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且该作用主要由靶细胞表面的生长抑素受体(SSTR)介导。子宫内膜异位症(EM)在形态学上虽呈良性表现,但其临床行为却与恶性肿瘤相似,如种植、侵袭、远处转移等。在EM中开展有关生长抑素及其受体的研究,有利于促进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在EM诊疗中的应用,为其诊疗打开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胰岛素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中Akt的表达及其活化程度,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在PCOS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形成中的作用及意义,并分析影响该信号通路活化程度的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PCOS患者52例为PCOS组,非PCOS(输卵管因素不孕或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2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并取子宫内膜组织行病理检查;计算体质指数(BMI)、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PCOS组患者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根据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分为胰岛素抵抗和非胰岛素抵抗.蛋白印迹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PCOS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46±18)%]高于对照组[(3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COS组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56±19)%]高于正常子宫内膜者[(31±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50±19)%]高于非胰岛素抵抗者[(34±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HOMA-IR、BMI与子宫内膜组织中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00、0.326,P均<0.05).结论 PCOS患者子宫内膜存在胰岛素PI3K/Akt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该信号通路过度活化与PCOS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有关.胰岛素抵抗、肥胖可能是影响子宫内膜组织中胰岛素PI3K/Akt信号通路过度活化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一种慢性良性妇科疾病,以慢性盆腔痛和不孕为主要症状。目前,EM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近年研究显示,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可能与EM发生相关,并参与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异位黏附、侵袭、血管形成及增殖等多个重要环节。本文就趋化因子系统在EM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做一综述,旨在为EM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妇女中的常见病、疑难病,发病机制错综复杂,极具侵袭性,易转移和复发,治疗效果不甚满意,而针对其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寻找有效治疗方法是目前妇科领域研究的焦点。近年来研究发现,异位内膜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黏附侵袭和血管生成过程是EMs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机制,在此过程中有多条信号通路的调控,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Notch、核因子κB(NF-κB)、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阐述EMs发病过程中涉及的相关信号通路研究,为临床防治EMs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FOX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内异症中的作用。方法:以雌性未孕Wistar大鼠自身作为供体,取其子宫内膜,采用自体皮下移植法建立内异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术后观察28天,测量异位病灶体积。取建模成功的大鼠异位病灶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的子宫内膜,HE染色确定建模成功。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异位病灶与正常对照组大鼠子宫内膜中FOXM1表达。结果:大体观,异位病灶呈椭圆形囊泡,内含清亮液体,表面有新生血管。组织学证实为异位内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异位内膜中FOXM1表达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主要表达于子宫腔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对照组中,FOXM1在在位内膜中几乎不表达。内异症大鼠异位病灶和在位内膜中FOXM1表达量分别为1.439±0.267和0.886±0.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病灶中的FOXM1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其表达增高可能与异位内膜的恶性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朱颖军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9,(2):135-139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体蛋白(P1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通过PTEN基因功能的失常或者被其他信号激活后,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周期运行,致细胞增殖,促进血管形成和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在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与卵巢癌化疗耐药密切相关。因此该通路中的受体及激酶可能成为卵巢癌抗癌药物的潜在靶点,随着对该通路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抑制剂的发现和发明,针对该信号转导通路开发新的肿瘤治疗药物,靶向基因治疗,以及寻找降低化疗耐药的方法.无疑对卵巢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1(gal-1)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异位及在位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12只性成熟雌性未孕Wistar大鼠,取一侧宫角子宫内膜,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EMs大鼠模型。术后28天再次开腹,将建模成功的大鼠作为自身对照,取其异位病灶与在位子宫内膜,苏木精-伊红(HE)染色鉴定组织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IHC)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异位病灶与在位内膜中gal-1表达。结果:肉眼观异位病灶呈椭圆形囊泡状,内含清亮或咖啡色液体,表面及周围有新生血管。组织学证实为异位内膜。造模成功率为83.33%。IHC显示,gal-1表达于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基质;QRT-PCR定量分析表明,异位内膜gal-1 mRNA表达量高于在位内膜(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异位内膜gal-1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大鼠EMs异位内膜中gal-1表达高于在位内膜,为该靶点参与EMs的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髓样细胞触发受体(Tre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应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EM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膜表面的Trem-1mRNA表达;同时收集血清及腹腔液,应用ELISA法检测其中可溶性Trem-1(sTrem-1)水平。并以正常妇女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EMs组β-actin/Trem-1Ct值为0.77±0.02,正常对照组为0.70±0.04。在EMs组中,Trem-1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Ms组血清中sTrem-1的浓度为22.16±5.37ng/ml,正常对照组为9.78±0.84ng/ml,EMs组腹腔液中sTrem-1水平为33.60±5.14ng/ml,正常对照组为14.60±3.13ng/ml,二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且腹腔液中的浓度明显高于血清中的浓度(P<0.05)。结论:Trem-1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细胞骨架蛋白PDZ和LIM结构域蛋白3(PDLIM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的异位内膜病灶、在位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的多个独立数据集对PDLIM3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58例EMT患者和27例其他妇科良性疾病患者,通过EMT患者获取异位病灶组和在位内膜组样本,通过其他妇科良性疾病患者获取正常内膜对照组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法、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组织样本中的PDLIM3表达水平,并结合相关临床参数探究其临床意义。结果:相比患者在位内膜和对照组正常内膜组织,PDLIM3 mRNA(F=46.05,P<0.05)及蛋白(F=238.60,P<0.05)在异位子宫内膜病灶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通过免疫组化实验获得的异位子宫内膜病灶中PDLIM3平均光密度值与EMT患者的痛经评分(r=0.86,P<0.05)及血CA125水平(r=0.41,P<0.05)呈正相关,但与EMT患者的疾病分期、经量多少和CA199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PDLIM3在异位内膜病灶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其表达水平与EMT患者的痛经程度和CA125水平相关,提示PDLIM3在EMT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作为治疗EMT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妇女的多发病,主要引起盆腔疼痛及不孕,近几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如同肿瘤的生长及复发,异位EMs病灶周围的血管化程度是影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转移和EMs病灶复发的重要因素,因此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成为了EMs治疗的新目标。近年来对VEGF-A在EMs中作用的相关研究,如VEGF-A作为EMs的诊断标志物、VEGF-A基因多态性、VEGF-A抑制剂用于EMs的治疗以及微小RNA(miRNA)对VEGF的表达调控等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助于进一步揭示EMs的发病、病灶转移以及复发的机制,以便更准确地评估EMs病情的进展及复发。现综述近年来VEGF-A在EMs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