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并发症和剖宫产时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指征。方法:对6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中行剖宫产者51例,占82.3%,阴道分娩者11例,占17.7%。子宫肌瘤使剖宫产率提高。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未明显增加手术出血量。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使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行剖宫产时应尽量同时剔除肌瘤,以免患者受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8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影响以及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在孕早期、孕36周及产后3个月行B超检查分析肌瘤变化情况以及肌瘤对阴道分娩的影响,并对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时出血量和术后恢复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孕36周时43%(32/74)病例肌瘤增大,肌瘤变性增多,妊娠合并症增多,剖宫产率增高。34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均成功剔除,出血量无明显增多。结论 妊娠能使部分肌瘤增大,直径超过6cm,子宫中下段肌瘤易致妊娠并发症,肌瘤直径在6cm以下阴道分娩较安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当肌瘤孤立、数量不超过3个、非近子宫粘膜面时,则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赵恒 《临床医学》2011,31(6):87-88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62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单发肌瘤50例,多发肌瘤12例;其中经阴道分娩18例,剖宫产44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42例,剖宫产并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出术,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增加。结论在病例选择合适的情况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并不增加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时处理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时最佳处理方法。方法:对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时处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38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较12例单纯剖宫产,手术时间和失血量没有显著增加,且术后无并发症。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低,易致难产,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免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治疗的8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经阴道分娩12例,剖宫产68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54例,剖宫产并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增加。结论: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在剖宫产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否增加出血,感染,术后病率及手术后住院日。方法:对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56例进行分析,手术均于腹膜内进行,先行剖宫产,然后肌瘤剔除。切口设计,剔除方式与非妊娠期子宫肌瘤剔除法相同。取同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仅行剖宫产的患者作对照。结果:两组术时出血,术后病率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切口全部甲级愈合,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其肌瘤变性率明显增高,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切实可行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患者的影响,进而提出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其中剖宫产54例,50例剖宫产的同时行肌瘤剔除术,16例患者进行阴道分娩,4例出现并发症流产,3例早产。结论妊娠剖宫产率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在做剖宫产的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但是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手术时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否增加出血、感染、术后病率及手术后住院日。方法 :对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5 6例进行分析 ,手术均于腹膜内进行 ,先行剖宫产 ,然后肌瘤剔除。切口设计、剔除方式与非妊娠期子宫肌瘤剔除法相同。取同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仅行剖宫产的患者作对照。结果 :两组术时出血 ,术后病率均无明显差异 ,两组患者切口全部甲级愈合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其肌瘤变性率明显增高。结论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是切实可行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257-2258
分析妊娠合并较大子宫肌瘤分娩期孕产妇的临床处理。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38例妊娠合并较大子宫肌瘤孕产妇。按照临床处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行单纯剖宫产,观察组行剖宫产合并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长、术后平均住院时长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长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长及术后产褥病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妊娠合并较大子宫肌瘤分娩期孕产妇,剖宫产合并肌瘤剔除术相比于单纯剖宫产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治愈,且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及剖宫产时行肌瘤剔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52例患者(观察组)及妊娠时无子宫肌瘤60例患者(对照组)作为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孕期并发症和分娩期并发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子宫肌瘤可以影响妊娠的结局,在剖宫产时行肌瘤剔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子宫肌瘤类型合并妊娠分娩方式选择,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子宫肌瘤类型结合产科情况选择分娩方式,对手术情况、产后出血量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①合并浆膜下肌瘤组阴道分娩方式较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肌壁间肌瘤、多发性肌瘤组阴道分娩方式均较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阴道分娩时间均较剖宫产手术长(P〈0.01)。②合并浆膜下肌瘤组两种分娩方式比较术后出血量差异不大(P〉0.05);合并肌壁间肌瘤组两种分娩方式比较术后出血量差异显著(P〈0.01)。③三种分娩方式中以单纯剖宫产复发率最高(34.93%),剖宫产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复发率最低(7.35%)。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复发率比较差异不大(P〉0.05),剖宫产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根据不同子宫肌瘤类型选择不同分娩方式可降低手术创伤、术后出血量,有利于产妇康复及子宫肌瘤治愈。  相似文献   

12.
岳信念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061-6062
目的研究剖宫产同时进行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适合手术治疗的16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其中92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76例未剔除而单纯行剖宫产术。结果 76例单纯性剖宫产平均手术时间(30±5)min,失血量(180±10)ml,92例剖宫产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平均手术时间(40±5)min,失血量(200±10)ml,经统计学处理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时行肌瘤剔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腹腔镜肌瘤剔除术(LM)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的效果。 方法 选取LM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30例(腹腔镜组),和HIFU联合LM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30例(联合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血红蛋白降低值、下床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疼痛强度、月经恢复时间、排卵率、妊娠率、复发率,探究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 联合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血红蛋白降低值和术后病率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下床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强度、月经恢复时间、排卵率、妊娠率等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IFU联合LM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病率,值得在临床上提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术前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治疗子宫体积孕12周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子宫体积孕12周的4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给予亮丙瑞林皮下注射3~6针,治疗后1个月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药物治疗前后子宫及肌瘤体积的变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肌瘤相关症状的变化、用药后的副反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有无并发症和随访术后肌瘤是否复发等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在Gn RH-a治疗前B超检查测定子宫平均体积(705.47±282.37)cm~3,治疗后平均体积(331.95±84.53)cm~3,缩小5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 RH-a治疗前B超检查测定子宫肌瘤平均体积(237.59±138.46)cm~3,治疗后平均体积(81.59±46.44)cm~3,缩小6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 RH-a治疗前血红蛋白值为(97.80±20.19)g/L,治疗后血红蛋白值为(119.63±12.0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5年,均恢复良好,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术前应用Gn RH-a治疗子宫肌瘤,可以显著缩小肌瘤体积、提高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从而使子宫体积孕12周的肌瘤患者能够完成保留子宫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时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妇产科2002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82例,其中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者60例(剔除组),未剔除者22例(未剔除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产褥病率、伤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产褥病率、伤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例选择合适的情况下,剖宫产术中同时剔除肌瘤是可行、安全的,没有增加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report was to perform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bout feasibility, safety, limit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of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during pregnancy starting from a peculiar case of a 15-weeks pregnant woman affected by a symptomatic large myoma. Case report: A 35 year-old Caucasian-nulliparous-woman was referred to our unit at nine weeks of gestation for abdominal heaviness and constipation. Th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a 24 cm pedunculated myoma. The initial management was conservative until the achievement of 15 gestational weeks, when the worsening of abdominal pain led to the need of a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Intraoperative blood-loss was 600 ml and operating-time was 150 minutes (70 minutes were required for the morcellement);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was normal. The pregnancy evolved regularly and, at 41 weeks, the patient delivered by urgent caesarean section (because intrapartum fetal heart rate abnormalities) a healthy male baby weighing 4460 gr. Both post-partum and puerperium period had a regular course.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is feasible and safe during pregnancy for both mother and fetus and vaginal delivery should not be contraindicated. Evidence from our and other reported cases suggests that, during pregnancy,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best surgical choice when subserous peduncolated myomas are symptomatic.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超声定期监测子宫创面愈合情况评价腹腔镜下线圈套扎法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方法腹腔镜下应用线圈套扎法切除子宫肌瘤浆膜下或壁间肌瘤外突型36例,术后超声定期监测子宫创面疤痕愈合恢复情况。结果线圈套扎法切除浆膜下子宫肌瘤18例创面恢复佳;子宫壁间肌瘤外突>50%者11例,创面4、5周后消失;子宫壁间肌瘤外凸<50%者7例创面恢复慢,并发症多。结论据超声监测腹腔镜下套扎法切除子宫肌瘤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但需结合临床分型适当采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后经阴道后穹窿切开取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对48例子宫肌瘤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瘤体后经阴道路径取瘤,其中单发肌瘤35例,多发肌瘤13例。单发肌瘤中肌壁间肌瘤28例,浆膜下肌瘤5例,阔韧带肌瘤2例。结果 4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8.6±48.3)m in,术中出血量(96.13±92.89)m l,术后病率均为0,并发症发生率4.1%(2/48),术后肛门排气(1.86±0.41)d,术后住院天数(5.03±0.29)d。结论经阴道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0,自引:4,他引:5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别除的手术效果与手术技巧。方法 选择该院妇科1994年9月~2001年8月临床拟诊为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41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肌瘤中单个肌瘤285例,多发性肌瘤124例,术中发现子宫腺肌瘤2例,1例切除后冰冻切片发现为恶性,术后行剖腹手术治疗。全部手术采用镜下缝合止血技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5.6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3d,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年轻、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不失为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