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为内镜诊治十二指肠降部疾病及减少医源性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 方法 40例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体标本,解剖观测十二指肠降部的外形、长度,大乳头的形状、位置以及上曲、下曲、大乳头处的内周径、外周径、肠壁厚度。 结果 十二指肠降部的外形有竖直形、弧形和不规则形,多为上细下粗,且大部分标本有狭窄,狭窄处肠腔内黏膜为纵形皱襞、稀疏低矮环形皱襞或平坦无皱襞。十二指肠降部长度为(8.2±1.9)cm;上曲、下曲、大乳头处的肠腔内周径分别为(4.8±1.7)cm、(5.8±1.3)cm、(6.9±2.3)cm;肠管外周径分别为(7.0±1.3)cm、(8.8±1.2)cm、(9.2±1.6)cm;内侧肠壁厚度分别为(2.29±0.63)mm、(1.91±0.49) mm、(1.75±0.73)mm;外侧肠壁厚度分别为(1.63±0.53) mm、(1.42±0.37)mm、(1.54±0.40) mm。十二指肠大乳头的形状多变,与上曲的距离为(4.3±1.9)cm。 结论 行内镜检查和治疗十二指肠降部疾病时,掌握和认真观察其解剖学特点,对寻找病变部位及减少医源性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临床介入放射置入食管内支架治疗高位食管良恶性病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共31具,沿正中矢状面做头颈部正中矢切面,以第7颈椎下缘水平切面,用1/50 mm游标卡尺和精密两脚规测量梨状隐窝下极与环状软骨板下缘之间的垂直距离,梨状隐窝下极与第5颈椎下缘的距离及其相对椎体位置关系,环状软骨板下缘与第5颈椎下缘的距离及其相对椎体位置关系。结果:(1)梨状隐窝下极与环状软骨板下缘的距离为(20.5±4.2)mm、梨状隐窝下极与第5颈椎下缘的距离为(10.7±9.3)mm、环状软骨板下缘与第5颈椎下缘的距离为(-3.5±11.7)mm。(2)环状软骨板下缘有62.5%位于颈6椎体水平。结论:以梨状隐窝下极定位食管入口的方法,是高位食管内支架置入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SD大鼠食管体部与食管胃连接部肌细胞的分布特点,并试图阐明食管胃连接部功能产生的机制.方法: 选取成年SD大鼠的食管体部及食管胃连接部标本切片,H-E染色和肌球蛋白重链Ⅱ(MHC-Ⅱ)、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肌细胞的种类及分布特点.结果: 食管胃连接部内层环形肌明显增厚,以前壁增厚最为显著;食管体部与食管胃连接部均表达MHC-Ⅱ细胞,食管胃连接部后壁环行肌内仅有少量α-SMA表达;贲门近胃底侧有一带状分布的MHC-Ⅱ阳性纵行肌细胞.结论: 胃和食管的肌层在食管胃连接部有一重叠区,食管下括约肌是构成食管胃连接部高压区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增厚的前壁环行肌的作用可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介入放射学内支架置入治疗使许多难治性食管病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对食管入口和食管上段解剖结构的认识存在极大的偏差,内支架置入治疗高位食管疾病的应用相对较少,并且大多采用骨性标志——颈椎来定位支架上缘。体位对食管入口的位置影响较大,因而X线下以椎体作为解剖标志并不能直接准确显示食管入口的位置。本研究旨在进行喉咽、食管入口位置关系的解剖学研究,为体质调查积累资料,更为准确置入食管内支架治疗高位食管疾病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拇指腕掌关节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及各韧带在拇指运动中的作用,为韧带重建提供形态学基础。 方法 放大镜下解剖成人男性尸体20例新鲜手标本,观察拇指腕掌关节韧带的起止点及附着部位,分别测量各韧带在中立位下的长、宽、厚及最大拉伸长度,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结果 拇指腕掌关节周围共5条韧带,其中桡背韧带、后斜韧带、前斜韧带为囊内韧带,第1骨间韧带、尺侧韧带为囊外韧带。在囊内韧带中,最厚的是桡背韧带(2.08±0.27) mm,最薄的是前斜韧带(1.14±0.17) mm。最宽的是前斜韧带(9.33±1.09) mm,最窄的是后斜韧带(7.23±0.88) mm。延伸率最大的是桡背韧带(57.33±9.21%),最小的是前斜韧带(38.43±8.26%)。 结论 拇指腕掌关节存在三级稳定结构,在关节囊韧带中,桡背韧带厚韧而紧张,对维持关节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前斜韧带薄而松弛,外伤或自发性劳损引起退行性变可能性较大,拇指腕掌关节炎应该首选重建前斜韧带。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经腹膜腰椎前路微创手术提供腰椎前方血管的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30例防腐固定尸体标本及120例腰椎MRI断层数据,观察下腰椎区域髂总静脉的解剖学特点;根据腰椎前方血管的断层图片判断髂总静脉汇合点(CCIV)对应椎体的位置;L5~S1前方左髂总静脉对应椎间盘的位置。结果:CCIV的位置范围从L4椎体到S1椎体,相对恒定,主要分布在L5及L5~S1椎间隙(二者占87.5%);左髂总静脉的位置直接决定了进入L5~S1椎间盘的难易程度,88.3%左髂总静脉位于L5~S1椎间盘30°~90°的位置。结论:CCIV存在较大的变异,微创前路经腹膜手术在下腰椎损伤大血管的危险性主要来自髂总静脉汇合点及左侧髂总静脉对应椎体的位置,因此强调术前的MRI检查来判断髂总静脉的位置,评价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8.
嗅神经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相关手术中保护病人的嗅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鼻腔吸入给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成人头颅湿标本30例(60侧)和成人头颅干性标本30例(60侧)进行显微解剖学测量,另选3例成人头颅湿标本灌注造影剂进行X线扫描。结果:嗅神经(嗅丝)由嗅鞘包裹,呈马蹄铁型分布,分鼻甲侧和鼻中隔侧。鼻甲侧嗅神经数为(10.33±1.81)条,嗅神经根部直径为(0.90±0.22)mm,嗅神经长度为(10.22±2.20)mm;鼻中隔侧嗅神经数为(6.28±1.04)条,嗅神经根部直径为(1.17±0.24)mm,嗅神经长度为(5.91±1.95)mm。每侧筛孔数为(16.33±2.79)个,筛孔最大径为(1.09±0.52)mm。X片可见嗅鞘显影。结论:(1)鼻中隔侧距筛板下10mm外,鼻甲侧距筛板下15mm外极少存在嗅神经,在此范围手术操作较为安全。(2)嗅鞘途径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鼻腔吸入给药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9.
枢椎椎弓根及峡部的临床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枢椎椎弓根及峡部的解剖部位,指导枢椎后路螺钉的临床应用。方法:成人C2干燥骨标本30具,C3干燥骨标本10具,以横突孔周围结构为重点,进行枢椎形态比较学观察;测量枢椎椎弓根轴线在下关节突背侧的坐标点。结果:C2的下方结构与C3下方的表面解剖结构接近,枢椎上方结构与C3相比较,上关节突移向齿突的外下方,并使峡部拉长前移,其轴向角度为11.1°±2.4°;枢椎椎弓根轴向角度为42.6°±4.9°,椎弓根轴线-下关节突背侧关节突上缘的交点坐标O与下关节突上缘-中垂线交点O’基本重合。结论:枢椎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部分,应为峡部和椎弓根的复合体,复合体的上部较为扁平的部分为峡部,其中下部分位于横突孔内后侧的半管柱状结构为椎弓根部,连接着椎体和下关节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颅底外科提供Dorello管区的解剖学资料。 方法 50例头颅标本进行血管灌注红、蓝乳胶或硅橡胶,对Dorello管区的构成、毗邻关系、内容物等进行观察和测量。对岩斜段展神经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研究该段展神经硬脑膜鞘的构成。 结果 Dorello管由Gruber韧带、颞骨岩部尖端、上斜坡外缘构成,管内走行脑膜背侧动脉、展神经及其硬脑膜鞘。展神经硬脑膜鞘由硬脑膜和蛛网膜构成。Gruber韧带可以分为6型:Y-型,蝴蝶型,三角型,镰型,爪型和复干(条索状)型。展神经存在多种变异,复干型展神经出现率为16%,双侧都为复干型展神经的出现率为5%。展神经在Dorello管区出现转折,按转折的程度分为:重型(<120°)占60%(60侧),中型(120°~150°)占36%(36侧),轻型(150°~180°)占4%(4侧)。 结论 Dorello管区结构复杂,展神经变异多,对Dorello管区的研究有助于在手术中减少神经、血管的损伤,同时阐明展神经损伤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甲咽肌的形态特点,探讨甲咽肌的功能及临床相关疾病的机制。方法:通过对63例成人尸体标本甲咽肌处进行观察与测量,并进行火棉胶包埋制作薄层断层切片,观察连续切片上甲咽肌的变化。结果:甲咽肌在咽后壁的厚度由上而下逐渐减小;肌层可分为3层,内层的肌纤维不参与咽缝的构成,并与环咽肌的环形肌相续。结论:甲咽肌下端是一个解剖的薄弱环节;甲咽肌内层的肌纤维可能参与高压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岩静脉的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为临床桥脑小脑角区的手术提供岩静脉的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26例,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岩静脉形态、行径及其与三叉神经的毗邻关系。结果:①岩静脉有1~3支,长度2.9±2.0mm,外径2.3±1.0mm;②岩静脉位于三叉神经根背外方者占92.5%;岩静脉与神经根的最短距离5.0±3.8mm,最长距离7.1±4.1mm;静脉对神经根有压迫的占15.4%;③岩静脉距横窦与乙状窦交角处的距离为31.1±5.2mm。结论:岩静脉与三叉神经根关系密切,可压迫三叉神经根引起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食管上括约肌矢状面的形态学特点,并试图阐明其功能产生的机制.方法:选取9例成人食管上括约肌标本进行火棉胶包埋,制作薄层矢状面断层切片,切片进行V-G染色,观察矢状面上食管上括约肌的肌束和肌层纤维结缔组织的形态学特点.结果:食管上括约肌不同区域均有环行肌存在,在后壁相互重叠;食管上括约肌不同区域结缔组织的形态有所不同,在整个食管上括约肌肌层内有树根形的结缔组织束贯穿全程.结论:食管上括约肌的肌组织和纤维结缔组织可能共同参与高压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腹下丛(SHR)的走行,为临床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对36具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固定标本进行解剖观测。观察SHP主干的位置,并测量主干右缘到前正中线的距离。结果SHP主干位于正中线左侧者占88.89%(32/36),其右侧缘距离前正中线(8.23±2.78)mm。结论上腹下丛主干位于髂间三角的右侧,临床处理时应引起注意,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临床扩大根治性直肠切除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8具成人尸体标本的直肠侧方淋巴结等进行解剖观察。结果:8具标本盆腔解剖结构辩认清楚,明确了直肠侧方各组淋巴结的解剖定位。侧方向淋巴结包括前、后、中、下组,分别沿相关的血管分布。在直肠周围脂肪与盆壁之间存在着直肠后间隙,脏层筋膜所包绕的直肠周围脂肪、血管及淋巴管即为直肠系膜。腹下神经沿输尿管和髂内动脉向侧、尾方走行,并于发自S2~4神经根的盆内脏神经在盆腔侧壁汇合成盆自主神经。结论:低位直肠癌的转移特点是直肠上方向和侧方向淋巴结转移,扩大根治性直肠切除术有助于降低低位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颈神经后支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为临床诊治椎孔外颈神经后支卡压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0具(40侧)成人尸体的颈神经后支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与颈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进行观测。结果C  相似文献   

17.
枕大神经痛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枕大神经痛发病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防腐固定10例(20侧)和新鲜标本5例(10侧),以经骨性外耳门中点的水平线和后正中线为轴建立坐标系,定位枕大神经浅出点,观察枕大神经走行分布及其与枕动脉的毗邻关系。结果:(1)枕大神经皮下浅出点位于坐标原点旁开17~20mm;以浅出点为界,枕大神经可分为皮下段和肌内段。(2)皮下段与浅筋膜紧密附着,活动度小,为固定区;肌内段走行于半棘肌和斜方肌腱膜间,神经活动度大,为活动区。结论:颈部运动使活动区和固定区交界部位的神经处于“扭折”状态;浅出点腱膜组织对神经的固定作用造成了神经的“卡压”,此双重作用是构成枕大神经卡压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肩胛骨上角区的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肩胛骨上角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16具32侧成人尸标本上对肩胛骨上角区的肌肉附着、神经走行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详细观测。结果:斜方肌位于肩胛骨上角处深面筋膜增厚变白,增厚筋膜平均面积为4cm×2cm。其中有滑囊出现率12.5%(4/32),副神经位于增厚筋膜内的出现率78.12%(25/32)。副神经距肩胛骨上角最近距离为(2.0±0.6)cm。肩胛背神经主干与肩胛提肌交点距肩胛骨上角距离为(1.25±0.32)cm。结论:肩胛骨上角复杂肌肉附着及神经走行于肩胛骨上角附近时易造成卡压是肩背痛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前庭小管外口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前庭小管的形态及毗邻关系,为经岩骨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2例(64侧)新鲜颅底标本上观察前庭小管的形状,并测量其长度及其到内听孔下后缘,下状窦前缘,岩骨嵴,颈静脉孔上缘的距离,对比双侧的差异,结果:前庭小管多为弧形(48%),其次为S型(28%),折线形最少,前庭小管长度及其到内听孔下后缘,乙状窦前缘,岩骨嵴,颈静脉孔上缘的距离平均值分别为:9.7,10.7,7,9.6,8.8和9.5毫米,其中到乙状窦和颈静脉孔的距离两侧有显著性差异,均以右侧较短,结论:前庭小管是经岩骨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国人和国外人种在解剖上存在一定差异,乙状窦前置和高颈静脉以右侧多见。  相似文献   

20.
上睑外侧肥厚臃肿下垂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临床上充分矫正上睑外侧肥厚臃肿下垂提供临床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防腐固定标本15例(30侧),并对12例(24侧)上睑外侧臃肿肥厚下垂病例行上睑成形术,观察上睑眼轮匝肌下脂肪的位置、范围、厚度,与眶隔脂肪的关系。结果:上睑眼轮匝肌下脂肪是位于上睑部眼轮匝肌下,睑板筋膜及眶隔筋膜前的一层纤维脂肪层,是眉脂肪垫向下的延续,范围相当于整个上睑的大小,该脂肪厚薄不一,薄者如同一层筋膜,最厚者约4mm。上睑眼轮匝肌下脂肪厚者,眶隔脂肪反而不显,上睑眼轮匝肌下脂肪薄者,眶隔脂肪反而明显。结论:上睑外侧肥厚臃肿下垂除了与眶隔脂肪过多、脱垂有关外,还与上睑眼轮匝肌下脂肪肥厚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