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止血纱联合氨甲环酸使用减少脑出血术后再发出血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德宏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脑出血617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都使用氨甲环酸治疗,实验组315例患者术中使用止血纱辅助止血,对照组302例患者术中仅使用明胶海绵辅助止血.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3、7 d再发出血的比例.结果 实验组术后1、3、7 d再发出血的发生率分别是4.13%(13/315)、2.22%(7/315)、0.63%(2/315),明显低于对照组9.27%(28/302)、6.62%(20/302)、4.97%(15/302).结论 止血纱在脑出血术中的合理使用能有效减少术后再发出血的风险,明显降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高压症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防止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延长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期至关重要.对此类患者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是促进疾病好转,预防再出血的重要措施.2010年12月对一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补充血容量、降低门脉压、护肝、止血,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等支持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近12年间收治的43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对68例再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15.6%(68/436),病死率为33.8%(23/68).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因素为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血压波动较大.故术中彻底止血及术后将血压控制平稳是避免和减少再出血的重要因素,是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套扎术(EVL)后联合奥曲肽对预防近期再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对4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予以内镜套扎术治疗后,21例使用奥曲肽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另21例未使用奥曲肽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近期再出血发生率.结果 两组初次止血成功率均为100%.4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EVL治疗后,观察组近期再出血发生率为9.5%,对照组近期再出血发生率为9.5%,两组近期再出血发生率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扁桃体手术后的出血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Windfuhr J[2]出血分度法将扁桃体术后出血分为五度.对200例扁桃体摘除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扁桃体术后出血13例,发生率6.5%;1度出血4例,发生率2.0%;2度出血7例发生率3.5%;3度出血2例,发生率1.0%;无4度及5度出血者.原因为术中止血不彻底、肾上腺素后续作用、术后咽部过度活动、咳嗽、缝扎血管线脱落、伤口感染、侵及创面血管.给予相应止血处理.结论扁桃体术后出血是扁桃体最常见的并发症,首先尽量预防.如果术后出血,应根据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奥曲肽并奥美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奥曲肽并奥美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再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应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与奥曲肽治疗组对照,观察止血有效率.结果 奥曲肽与奥美拉唑组止血有效率、再出血率分别为87.5%、2.38%;奥曲肽组为66.67%、12.5%.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奥曲肽与奥美拉唑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疗效优于奥曲肽组,再出血低于后者,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凶险的并发症.内镜硬化疗法(EVS),是用乙氧硬化醇等硬化剂在曲张静脉内或曲张静脉旁注射,使血管封闭,曲张静脉消失,以避免粗糙食物损坏食管壁引起出血,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EVS能有效根除食管曲张静脉,可达到控制急性出血和预防再出血的目的.我科自2002年至今已开展17例此项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48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围手术期再出血的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围手术期再出血发生率15.2%(48/315);再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瞳孔变化及骨窗张力增高(去骨瓣患者).手术后血压仍持续增高且波动幅度大;64.6%(31/48)再出血发生在手术后24h内.结论 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为手术中止血不彻底以及术后血压高且波动幅度大,超早期手术再出血率风险较高.术中妥善的止血和术后保持血压平稳是避免和减少再出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死亡率约为20%.短期内再出血发生率为30%-40%.目前药物保守治疗止血成功率低,三腔气囊填塞及内镜下治疗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首次出血死亡率高达50%,反复出血死亡率为80%以上.因此有效地控制出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以往使用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成功率达到60%,但半数以上的病例在拔管后72小时内有再出血.近年来,由于内镜设备、技术的迅速发展,经内镜下止血的成功率得到提高[1].我院8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镜下止血治疗及临床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消化内镜下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胃溃疡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在胃镜下进行电凝止血,观察组同时在溃疡出血点局部行肾上腺素注射,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两组即时止血率均为100.00%,观察组24 h止血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14 d再出血率为2.50%低于对照组20.00%(P<0.05),观察组无外科治疗,对照组外科治疗率为5.00%,外科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4 d输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溃疡出血患者在消化内镜下行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治疗能起到快速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发生率,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给予生长抑素、奥美拉唑,对照组72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总体疗效、止血有效率、止血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总有效率74.4%,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在止血有效率、止血时间、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担唑联合效果显著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缓慢持续静滴作为治疗组,单用垂体后叶素作为对照组,两组给予相同的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止血成功率为86.6%,再出血率为6.6%;对照组止血成功率为73.3%,再出血率为2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出现腹痛、腹泻、出汗、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甘油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安全性好,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内镜止血联合静脉滴注大剂量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高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消化性溃疡出血高危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内镜止血联合大剂量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内镜止血联合大剂量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治疗效果、止血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2h后再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止血时间为25.5h,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止血联合静脉滴注大剂量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高危患者的疗效与内镜止血联合大剂量艾司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相当,且能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柯可  董静 《当代医学》2022,28(7):59-61
目的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行缩宫素治疗)与观察组(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每组4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出血情况、止血时间、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更有助于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樊林  罗莉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77-178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和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I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1月应用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对1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预防治疗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18例患者,在EVL术中,均一次性立即止血,一次最多结扎6环,术中无明显大出血。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最严重和最凶险的并发症,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救治,才能有效地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率和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内镜止血治疗的ANV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止血方法包括注射、喷洒药物、机械止血、热凝及联合止血,且所有患者均完成Rockall再出血风险评估,分析内镜止血治疗ANVUGIB的可行性.结果:①86例患者首次内镜止血成功成功率为94.19%,再出血率为13.95%;②低危组肾上腺素注射止血、联合止血成功率为100.00%;中危组机械止血、热凝止血成功率为100.00%;高危组联合止血成功率较高,为91.67%;③Forrest分级为Ⅱ级的患者止血成功率较高,病变直径≥2cm患者内镜止血成功率降低,机械止血及热凝止血再出血率为0,联合止血再出血率高(16.67%),其次为喷洒药物止血(14.29%).结论:对ANVUGIB患者作内镜下止血处理,微创,且止血成功率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再出血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采取宫腔填塞+水囊压迫进行联合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32例。参照组采取8字缝合+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宫腔填塞+水囊压迫进行止血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出血量以及再出血率。结果研究组术后24 h出血量以及术后48 h出血量均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的再出血率1例(3.13%)明显低于参照组6例(18.7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采取宫腔填塞+水囊压迫进行联合止血治疗,能够减少患者的出血量,止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防止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对延长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对此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是促进疾病好转,预防再出血的重要措施。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我们对50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在补充血容量,护肝、止血等基础上进行分期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死亡率高达 5 0 %以上 ,反复出血发生率高达 80 %。传统的治疗方法虽能取得暂时的止血效果 ,但其并发症多 ,再出血率高。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死亡率降低到15 %左右。其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三腔二囊管止血、内窥镜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本文重点介绍内科治疗。1 药物治疗垂体后叶素 :可使内脏血管收缩减少门脉血流而降低门脉压 ,止血成功率达 5 0 %以上 ,有效剂量为 0 .2~ 0 .4u/min ,2 4h维持输注。出血停止后逐渐减量 ,每 12h减 0 .1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