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中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化验报告,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从血液标本采集的最佳时间、采集的方法、标本溶血、送检时间进行探讨.结果 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生化检验结果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为了提高健康体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避免和排除各种因素对标本的干扰,减少血液标本上的误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体检者血常规检查结果,了解其贫血及白细胞、血小板增减情况.方法抽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4100例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采集他们的血液标本,并用迈瑞BC30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结果4100例健康体检者在贫血检出率、白细胞减少检出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增多检出率方面,男女所占比例差异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血小板减少检出率方面,男女所占比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检测项目就是血常规检查.对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可以快速有效地将患者体内潜在的贫血、红细胞增多等疾病筛查出来,将早期的参考资料提供给临床,为对疾病进行有效预防和及时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不当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因。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该院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静脉血采集,分析采集部位、时机以及送检时间、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血液标本的采集部位、时机、标本溶血、送检时间等均会影响检验结果,其中溶血标本与正常标本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送检时间与1h送检的相关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血液标本采集标准进行严格控制,可显著提高检验结果准确率,减小或避免误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溶血及脂血对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106名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对象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分别将单份标本装入3支真空采血管中,并将其制备成正常血清标本(对照组)、溶血血清标本(溶血组)以及脂血血清标本(脂血组),之后采用全自动化生化...  相似文献   

5.
刘敏 《当代医学》2013,(10):52-53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静脉血采集,每人20mL,从对血液标本进行采集的时机、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采集血液标本的时机、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等方面均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溶血后标本与正常标本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之间差异通过统计学处理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1h送检时间与规范送检时间各项指标间对比分析,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严格控制血液标本采集的标准,缩小或避免误差,有利于检验结果准确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健康体检是指对社会人群及城乡居民进行定期的预防性的体格检查。体检时,由于人数多,护士做好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工作,对顺利完成体检工作非常重要,是确保每一份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80份血液标本的相关检验数据进行分析,从溶血标本与送检时间分析其对于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溶血标本与送检时间均会影响到最终的生化检验结果。结论为了充分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应当在采集血液标本的同时合理控制误差,杜绝存在不合格标本,从而为疾病的诊治提供更加科学的检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血脂状况分析.方法:对56700例健康体检人群采集空腹血液,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56700例健康人群存在11002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与全国水平接近,在60岁以前血脂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结论:通过定期进行血脂检查结果,指导临床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标本在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IV抗体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自我院体检中心2020年1-12月间接受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选出100名志愿者,均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将标本分成4份,1份为正常合格标本(未溶血组),将血液标本人工溶血成游离血红蛋白<60 mmol/L(轻度溶血组)、(60~110)mmol/...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1月10日在大良医院体检的10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体检者血液标本,进行相关处理后分为正常血液标本和溶血标本,比较两种标本的生化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溶血标本的钾离子、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血液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生化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可能会影响部分生化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应加强血液采集管理,实验室检查人员应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标本管理,保证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我院每年对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体检,血液检验是其中的重要一项,主要进行血常规和肝功五项筛查.然而在血标本采集的过程中,由于护士的操作不当而造成化验标本不合格事件时有发生.本文作者通过对本院2004年到2008年中不规范采集标本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并将针对不同原因而采取的改进措施进一步阐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健康意识和预防疾病的能力增强,对健康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健康体检是人们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疾病的一种方式[1]。而采集血标本是体检中最重要的一项,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采集血标本不当,使检测值失真,反馈给体检者的信息出现偏差,影响了医生的准确分析与判断,造成体检后健康指导的失误,致使体检的目的难以达到。我院自2010年体检中心建立以来,针对采集血标本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银川地区121例健康成人血液流变学调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血液流变学近20年来发展甚为迅速。通过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的测定,可为临床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提供可靠的依据,且可作为中医血瘀证的诊断及疗效判定的依据之一。为此,我们于1985年对银川地区健康成人的血液流变学几项指标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调查对象对银川地区121名不同年龄、性别的回、汉族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及离退休人员进行调查。其中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74岁,被调查者经体检均属正常健康人。被调查者在采集标本前两周内未服用过任何药物,采集标本前3天内未吸烟,采集标本时无任何急性病。血小板聚集实验在标本采集后3小时内完  相似文献   

14.
崔荣国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488-1489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和预防体会。方法:将1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在即时、1、2、3、4h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K+、Na+、Cl-、Ca2+在3h和4h的检测值明显升高,CO2CP在3h和4h后明显下降,P<0.05,差异显著。结论: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越长,电解质实际检测值会发生显著变化,明显偏离实际正常值;为确保检测准确性,应尽量在标本采集2h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静脉采集血液标本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5月我院呼吸内科护理组对晨间静脉采集血液标本2663人次共计8530管血进行调查,统计护士静脉采集血液标本不合格情况,科室对静脉采集血液标本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制定出改进措施并实施;再对6月—10月共计3256人次13675管血进行调查分析,统计静脉采集血液标本不合格情况,对比对策实施前后的采集血液标本不合格率.结果 实施改进措施后,静脉采集血液不合格率从1.91%下降到0.74%.结论 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静脉采集血液标本质量管理中,制定标准化静脉采血流程、细致的工作措施,能有效降低静脉采血不合格率.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北京血液中心的机采血小板一直采取对献血者预约方式采集:2006年10月以前.采取2周体检有效.如初检合格,即在随后2周内预约采血的模式(模式一);2006年10月开始改进了体检方法,采取提前预约献血者,当天体检、当天采血的模式(模式二).现对两种模式采集的标本初检复检后测定的谷氨酸转氨酶(ALT)水平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的方法检测同一来源的标本,探讨血液流变检验方法的可靠性.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仪器为重庆维多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FAS-CO-3010A全自动血液流变快测仪,血液采集试管用肝素钠抗凝的负压吸入硅化玻璃管.标本来源为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53人,年龄18~78岁,其中男32人,女21人.质控物使用仪器厂家产品.清洗液:全血测定用生理盐水清洗,血浆测定用蒸馏水清洗;浸泡液:血球计数仪清洗液或稀次氯酸钠.  相似文献   

18.
健康体检最基本的检查内容就是静脉血液化验,静脉血液化验是判断人体内各种功能及异常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它不仅可以反映血液系统本身的病变,也可为协助诊断疾病、判断病情进展程度提供依据。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与标本采集质量密切相关。1资料与方法11.1临床临床资料本组体检者共计3 961例,全部为我体检中心健康查体人员,其中观察组1 872例,对照组2 089  相似文献   

19.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剑 《中外医疗》2011,30(2):7-8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化验报告.方法 从血液标本采集的时机、采集的部位、标本溶血、送检时间进行探讨.结果 标本采集的时间、部住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生化检验结果有影响.结论 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控制采集血液标本上误差.  相似文献   

20.
临床血液检验,因检验方法和目的 的不同,所需的血量亦不相同,因而血液采集的方法也不一样.任何一种血液采集技术和方法均要求保持血液标本的完整性和代表性.血液标本的采集分为毛细血管采血法、静脉采血法和动脉采血法.近年来在静脉采血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引申出了封闭式采血法.目的 浅谈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方法 通过经验总结采集方法.结论 血液生化检测是辅助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只有正确采集到血液标本,才能够产生有价值的血液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