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5g葡萄糖口服1h后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吴红  王红漫  杜玲 《重庆医学》2004,33(2):269-270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中口服后1h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依据OGTT结果将受试者分为3组:耐量正常组(NGT组)、糖耐量异常组(IGT组)、糖尿病组(DM组).结果 54例IGT组中有17%的人2hPBG≥7.8mmol/L<11.1 mmol/L, 而口服后1h血糖(1hPBG)已经>11.1mmol/L.IGT组的FBG、1hPBG、2hPBG均较DM组明显低(P>0.05).1hPBG却较NGT组明显升高(P<0.05),2hPBG虽较NGT组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IGT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较NGT组稍有降低,1h胰岛素已明显低于NGT(P<0.05),但2h水平却较之有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 IGT组患者,由于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障碍和胰岛素抵抗,使 OGTT中的1hPBG明显升高达到11.1mmol/L.因而应该重视餐后1h血糖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群正常糖耐量者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互关系。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中选择上海市杨浦区部分街道2098例30岁以上居民,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空腹血糖值和2h血糖值,分别诊断为正常糖耐量、糖耐量低减、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低减合并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在正常糖耐量范围者按年龄分成5组,按空腹和2h血糖值分成6组,观察采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对各组的年龄、血糖与胰岛素抵抗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正常糖耐量者中60~69年龄组空腹血糖值[(5.2±0.5)mmol/L]较50~59年龄组[(5.1±0.4)mmol/L]高(P<0.05),50~59年龄组空腹血糖值较40~49年龄组高(P<0.05);各组空腹胰岛素值、胰岛素敏感性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空腹血糖值>5.0mmol/L组较空腹血糖<5.0mmol/L组胰岛素敏感性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与腰围、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中老年正常糖耐量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空腹血糖可能增高,空腹血糖≥5.0mmol/L可能存在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妊娠糖尿病危险年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导致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年龄。方法对孕周在24~40周的486名孕妇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评估其妊娠年龄与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超过15%的孕妇服糖后2 h血糖≥7.8 mmol/L。其年龄与OGTT空腹血糖、服糖后2 h血糖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57,0.263,P<0.001)。34岁孕妇服糖后2 h血糖为(9.14±1.52)mmol/L,比<33岁孕妇服糖后2 h血糖(4.81±1.06)~(6.68±2.35)mmol/L明显升高。结论导致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年龄为34岁,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年龄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一样已开始年轻化。  相似文献   

4.
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60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秀珍  冯霞  张焕 《医学争鸣》2006,27(24):2238-2238
1 临床资料 2005-03/2006-02来自军队干休所糖尿病患者60(男42,女18)例,年龄60~86岁.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者36例,小学及以下者24例.全部患者均符合我国糖尿病学会新的诊断标准(1999):症状 随机血糖≥11.1 mmol/L或FPG(空腹血糖)>7.0 mmol/L;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中2hPG(2小时血糖)≥11.1 mmol/L.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前期的概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和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或两者兼有,判断标准IFG为空腹血糖6.1—6.9mmol/L,IGT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h血糖7.8—11.0mmoL/L。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提出的IFG切点为〉5.6mmol/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 EVL)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短期血糖的影响。方法60例接受EVL的乙肝肝硬化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根据OGTT分为糖代谢正常组和异常组,检测EVL术后即刻(0 h)、术后1、2、3 h血糖值。结果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肝功能生化指标等均不是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糖代谢正常组中,EVL术后1、2、3 h与0 h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异常组中,EVL术后1 h 血糖[(8.13±1.89)mmol/L]、2 h 血糖[(8.11±1.57)mmol/L]明显高于EVL术后0 h血糖[(7.04±1.2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乙肝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常在正常范围,需行OGTT明确是否有糖代谢异常。肝硬化合并糖耐量异常者EVL治疗后2 h内血糖易发生明显变化,应予以监测。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上海地区10万人口糖尿病调查中的1,931人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结果。试验对象先以餐后2小时尿糖或/和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初筛;40岁以下者先以葡萄糖氧化酶尿糖试纸检查餐后2小时尿糖,如尿糖阳性,则作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40岁以上者同时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和尿糖;凡餐后2小时血糖>140毫克%者,进一步作 OGTT。1,931人OGTT 的结果为:正常1,137人(58.9%),糖耐量异常285人(14.7%),糖尿病509人(26.4%)。50岁以下各组在正常人中服糖后血糖无明显差异,50岁以上者随年龄增长而递增。超重与不超重者 OGTT 结果有非常显著差异。年龄、性别对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者的 OGTT 结果无明显的影响。并根据正常组不超重的1,018人各时限血糖值与年龄直线回归方程运算,提出 OGTT 的正常指标、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代谢综合征与口服糖耐量试验1小时血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1 h PG)同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及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以参加2008年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镇体检的年龄35岁以上的当地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将空腹血糖(FPG)≥5.6 mmol/L且无糖尿病史者行OGTT,根据OGTT结果除外糖尿病患者,再根据OGTT 1 h PG水平,将剩余183人分为1 h PG<8.6 mmol/L组(64人)和1 h PG≥8.6 mmol/L组(119人)。比较两组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及血脂等指标,并比较MS发生率。结果同1 h PG<8.6 mmol/L组比较,1 h PG≥8.6 mmol/L组受试者腰臀比(WHR)、收缩压、空腹血糖FPG、OGTT 2 h血糖水平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1 h PG≥8.6 mmol/L组MS发生率较1 h PG<8.6 mmol/L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年龄、腰围、WHR、体质指数、血压、血脂各项因素后,1 h PG仍与MS的发生显著相关[OR=1.404,95%CI(1.165,1.692),P<0.01]。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1 h PG对MS的预测价值,发现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8[95%CI(0.600,0.756),P<0.01]。结论在非糖尿病人群中,1 h PG与动脉硬化危险因素(腹型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及MS密切相关。对OGTT 1 h PG升高者应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血糖切点的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的老年人群的代谢、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空腹血糖(FPG)<7.0mmol/L的830名非糖尿病健康查体者,根据FPG水平分为3组:正常糖代谢组510例:FPG<5.6mmol/L ;新增人群(IFG1)组167例:5.6mmol/L ≤FPG<6.1mmol/L;原人群(IFG2)组153例: 6.1mmol/L ≤FPG<7.0mmol/L。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同时酶法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FPG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2hPG);放射免疫法测空腹胰岛素(FINS)及OGTT 2h胰岛素(PINS),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 B细胞功能指数(HOMA-B)。Logistic回归分析IFG1、IFG2发生餐后高血糖及代谢综合征(MS)的风险。结果 与正常糖代谢组相比,IFG两组患者年龄、血压、BMI、WHR、TC、TG 、LDL-C、FPG、2hPG和HOMA-IR均显著升高(P<0.05),而HDL-C与HOMA B水平显著降低 (P<0.05)。IFG2组的2hPG明显高于IFG1组(P<0.05)。与IFG1组相比,IFG2组HOMA IR明显升高(P<0.05);HOMA-B水平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IFG1组相比,IFG2组发生餐后高血糖及MS的风险明显升高。结论 老年IFG人群存在胰岛B细胞功能下降及胰岛素的抵抗,促进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IFG2人群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更严重,与餐后高血糖及MS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石敏  倪爱华  李天爽  何珊  杨沐怿  王雅萍  雷磊   《四川医学》2022,43(10):1013-1017
目的 探讨高龄孕妇孕中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建卡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妇245例,其中高龄组(≥35岁)98例、适龄组(<35岁)147例。比较两组孕妇孕中期OGTT结果、营养状况及血清RBP4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两组孕妇BMI、分娩时体质量、孕期体质量增加,OGTT空腹血糖、2 h血糖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孕妇孕中期OGTT 1 h血糖升高明显(8.69±1.43 mmol/L vs. 7.48±1.57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孕期营养摄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基础代谢率下降(1372.22±116.47 kcal/d vs. 1429.26±254.55 kcal/d)、体脂率显著升高[(32.57±5.46)%vs.(30.9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孕中期血清RBP4水平明显高于适龄组(38.95±12.34μ...  相似文献   

11.
<正> 目前,诊断糖尿病有两种生化试验,即按1985年WHO修改后标准的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按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的空腹血糖(FPG)试验。WHO把OGTT两小时血糖(2hPG)<7.8mmol/L判定为糖耐量正常(NGT),78mmol/L≤2hPG<11.1mmol/L判为糖耐量减低(IGT),2hP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查找正常人、空腹血糖受损(IFG)和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时,0.5 h血糖(0.5 h PG)、1 h血糖(1 h PG)95%的参考值范围以及其诊断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的血糖值切点。方法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近5年来有完整资料的3208例OGTT结果,将其分成正常人组、IFG组、IGT组和糖尿病组,并计算每组各时间点的血糖均值和标准差(x-±s),并用公式(x-+1.64s)计算出除糖尿病组外各组人群各时间点95%的参考值范围。结果正常人、IFG、IGT三组人群0.5 h PG、1 h PG 95%的参考值范围分别是:①正常人应<11.58 mmol/L、<11.69 mmol/L。②IFG患者应<12.93 mmol/L、<14.11 mmol/L。③IGT患者应<12.75 mmol/L、<14.49 mmol/L。结论①因正常人OGTT 0.5 h PG、1 h PG两点的参考范围高限是11.58和11.69 mmol/L,因此,在OGTT结果的判定时,只凭0.5 h PG和1 h PG≥11.1 mmol/L不能诊为糖尿病。②根据计算结果,OGTT 0.5 hPG 12.93 mmol/L,1 h PG 14.49 mmol/L是诊断糖尿病的切点值。③0.5 h PG 11.58 mmol/L,1 h PG11.69 mmol/L是诊断糖调节受损的切点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我院门诊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情况,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相关高危因素与无高危因素者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之关系,对孕24-27^ 6周孕妇晨起空腹口服50g葡萄糖行糖筛查,血糖≥7.8mmol/L者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明确诊断。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1.18%,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发生率2.86%,妊娠期糖尿病相关高危因素中的异常分娩史、糖尿病家族史、孕前肥胖或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与无高危因素者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之间差异显著(P<0.01)。提示:对妊娠期所有孕妇行50g糖筛查可减少妊娠期糖尿的漏诊,妊娠期糖耐量减低也应积极治疗,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葡萄糖耐量异常和正常孕妇75 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各时段血糖值比值,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 909例孕24~36周孕妇的75 g OGTT资料,按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将孕妇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n=60)、妊娠期葡萄糖耐量损害组(GIGT组,n=156)和正常葡萄糖耐量组(NGT组,n=1 693).根据75 g OGTT中空腹血糖(FPG)及葡萄糖负荷后1、2、3 h血糖值(PG1h、PG2h、PG3h)分别计算各组PG3h/FPG、PG2h/FPG、PG1h/FPG、PG3h/PG1h、 PG2h/PG1h、PG3h/PG2h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DM组与GIGT组各比值之间以及三组间PG3h/FPG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GDM组和GIGT组PG2h/FPG、PG1h/FPG均明显高于NGT组(P<0.05),而两组PG3h/PG1h、PG2h/PG1h和PG3h/PG2h均小于NGT组(P<0.05).结论 葡萄糖耐量正常与异常孕妇的75g OGTT各时段血糖值比值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糖尿病家族史对妊娠糖尿病(GDM)孕妇血糖、血脂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1∶4匹配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分娩的GDM孕妇1265例,其中有糖尿病家族史组253例,无糖尿病家族史组1012例。两组间血脂、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剖宫产、子痫前期、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差异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糖尿病家族史与妊娠结局相关性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糖尿病家族史组孕晚期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无糖尿病家族史组(P<0.05),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h血糖、OGTT?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无糖尿病家族史组更高(均P<0.01)。糖尿病家族史是GDM孕妇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7,95%CI:1.39~7.68)。结论:有糖尿病家族史的GDM孕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更低、血糖水平更高。糖尿病家族史是GDM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糖耐量受损早期干预的临床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Xu ZR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1):1765-1767
糖耐量受损 (impairedglucosetolerance ,IGT )是指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水平超过正常范围 ,但未达到糖尿病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是诊断IGT的金标准。WHO对IGT的诊断标准为静脉空腹血糖小于 7 0mmol/L ,口服 75g葡萄糖后 2h血糖为 7 8~ <11 1mmol/L。长期随访 (5~ 10年 )表明 ,IGT患者中有 1/ 3发展为 2型糖尿病 ,1/ 3维持在IGT状态 ,另外 1/ 3则转变为正常糖耐量。但是 ,这种转化率有较大的种族和地区差异。美国的资料说明 ,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IGT年转化为糖尿病率从不到 4 %到近 9% [1] 。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已经从 2…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晖  刘力华  冯卫彤 《广东医学》2004,25(5):523-524
目的 为了解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情况 ,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相关高危因素与无高危因素者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之关系。方法 对孕 2 4~ 2 8周孕妇口服 5 0g葡萄糖行糖筛查 ,血糖≥ 7 8mmol/L者行葡萄糖耐量 (OGTT)试验以明确诊断。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 (GDM)发生率 1 1 8%。妊娠期糖耐量减低 (GIGT)发生率2 86 % ,妊娠期糖尿病相关高危因素中的不良孕产史、DM家族史、孕前肥胖或孕期体重增长过快者与无高危因素者的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1 )。结论 对妊娠期所有孕妇行 5 0g糖筛查可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漏诊 ,妊娠期糖耐量减低也应积极治疗 ,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大兴区40~70岁居民高血糖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兴区4个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7年5-10月对大兴区黄村镇4个社区中40~70岁的当地常住居民894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包括问卷调查、测量身高、腰围、臀围和血压,并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及餐后2 hC肽等.对无糖尿病史但空腹血糖>5.4 mmol/L者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按1999年WHO诊断标准将受试人群分为正常血糖组、IGR组及T2DM组.结果 参加体检者中,2型糖尿病患者为235名,IGR患者45名,血糖正常者614名.与NBG组比较,T2DM组、IGR组除空腹C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与IGR组比较,收缩压、TC、TG、LDL-C、HbA1c和餐后2 hC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舒张压升高、腰围、BMI、TG六个因素与T2DM相关.年龄、糖尿病家族史、腰围、BMI四个因素与IGR相关.结论 血压和血脂的异常均与糖尿病有关.对糖调节受损人群应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糖与胰岛素释放的关系,以及血糖水平对由血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的影响。方法124例2型糖尿病在停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24 h后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对血糖和胰岛素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并分析空腹和餐后血糖的高低、峰值血糖的时相、血糖峰基比等对基础和刺激后胰岛素释放的影响。结果空腹血糖与IRT 5个时间点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峰值水平(Imax)和峰基比(M/Bi)都有明显负相关;OGTT负荷后血糖与IRT的刺激后胰岛素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特别是所有5点血糖及峰值血糖与1、2 h、峰值胰岛素水平和M/Bi呈负相关。但血糖峰基比(M/Bg)和5点胰岛素和Imax呈显著正相关。空腹血糖大于11.1 mmol/L者,其IRT的最高胰岛素浓度及峰基比仅为小于11.1 mmol/L的1/3(P<0.01);峰值血糖大于16.7 mmol/L者的Imax和M/Bi不足小于16.7 mmol/L者的1/2 (P<0.01~0.05);血糖峰基比大于两者Imax和M/Bi明显高于较小者(P<0.01);峰值血糖时相越延迟,Imax和M/Bi就越低。结论2型糖尿病高血糖(基础血糖或负荷后血糖)对由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春华  刘淑芬  毛焕东  郭全付  刘欣  高书华 《医学争鸣》2008,29(20):F0002-F0002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7/06/2008-05疑为2型糖尿病(T2DM)而在我院就诊并行瑞格列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RG-OGTT)患者中,随机抽取正常糖耐量(NGT)组[空腹血糖(FPG)<6.1mmol/L,2 h血糖(PG)<7.8 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