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常晓慧  向阳 《河南中医》2011,31(5):538-540
目的:阐述阿胶及其制剂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现状.方法:收集、分析、整理阿胶及其制剂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及机制研究,了解阿胶及其制剂在各种血液病中的应用现状和作用机制.结果:阿胶及其复方制剂可以显著提高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有效改善贫血,具有强大的补血作用,可治疗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  相似文献   

2.
草珊瑚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草珊瑚药材及其制剂中各种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综述,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更合理更有效地控制草珊瑚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和疗效的方法,为草珊瑚的再度开发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涛  李媛  陈钰  柯昂昂  李易楠  苏光悦  赵余庆 《中草药》2021,52(17):5339-5349
人参Panax ginseng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传统药食两用植物,是临床上应用最多的中草药之一,有"百草之王"之称,其复方制剂如人参补肺汤、参麦注射液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表明人参及其复方制剂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抗肿瘤、抗肝纤维化等作用。在新冠肺炎爆发后,人参及其复方制剂被大量应用于肺损伤保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发现其对各种肺部疾病具有较好疗效。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其诸多功效的物质基础,从人参皂苷等多种功效成分对人参及其复方制剂治疗肺病的作用及机制方面进行综述,为人参及其复方制剂在临床上发挥更加广泛的治疗作用及其抗肺病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蛇毒类凝血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蛇毒类凝血酶的研究进展,提示医务人员正确使用各种类凝血酶制剂。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不同蛇种来源的类凝血酶组分、结构、对血液系统的作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些具有促凝作用,有些凝血活性短暂,最终表现为降纤、抗凝作用。结论目前部分蛇毒类凝血酶名称及其制剂名称较为混乱,应用时应对各种类凝血酶制剂加以区别,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5.
天麻制剂中天麻素及其甙元含量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用HPLC法对含天麻的中药制剂中天麻素及其甙元进行了测定。对不同的制剂品种,拟定了不同的提取方法。采用反相硅胶柱(ODS),以甲醇:水(7:93)为流动相,用UV270nm检测。天麻素及其甙元的分离度为5.04。以此考查了各种制剂中天麻素及其甙元的含量。方法简单,效果满意。为含天麻的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近几年来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药及其制剂的应用概况。详述了各种制剂治疗该症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治疗白细胞减少证的中药制剂的发展方向;即开发出既适合于急症治疗,又适合于维持治疗的新一代升白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7.
论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和有关媒体的新闻报道,并结合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在目前状况下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阐述开展中药指纹图谱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以期我国的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研究和生产能力,早日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丹参及其制剂中化学成分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为常用重要中药,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其化学成分主要为脂溶性二萜醌类化合物和水溶性酚性芳香酸以及该类酸缩合形成的多酚芳酸类化合物。国内自70年代初开始应用其制剂治疗心血管疾病,迄今丹参和以丹参为主的复方制剂取得了较大发展,各种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为评价药材品质,保证制剂质量,近年来对丹参及其制剂中化学成分测定方法进行了颇多研究。1 薄层扫描法TLCS法是丹参及其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较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该法多…  相似文献   

9.
参考国内外文献,综述附子及其复方制剂中生物碱含量测定研究方法,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0.
中药灭菌工艺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少俊  伍振峰  王雅琪  岳鹏飞  张帅杰  杨明 《中草药》2015,46(18):2667-2673
灭菌操作作为影响中药及其制剂质量的关键操作单元,直接影响着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稳定性。从有关中药及其制剂灭菌技术的分类、原理、应用现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中药及其制剂灭菌工艺方法很多,包括干热灭菌、湿热灭菌、辐射灭菌和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等,但是存在较多问题,对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影响非常大。应根据中药及其制剂的性质特征选择适合该中药或剂型的灭菌工艺,加速中药及其制剂灭菌新技术研发和转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作者曾对免疫抑制物质引起之免疫能力低下的小鼠,通过各种生药及其混合制剂的免疫能力激活实验,进行了有关巨噬细胞数量及化学趋化性、T细胞母细胞化、自然杀伤细胞之激化等的观察,并在以往的年会上作了报道。此次给小鼠投与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CY)及致癌剂N-J基N-J醇亚硝胺(BBN),观察了各种生药及混合制剂(CX)对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益母草作为一种常用中药,其化学成分十分复杂,药理、功效及其临床运用很广泛。为保证益母草及其制剂在临床运用中安全、有效,需要对其有效成分以及含量进行控制。查阅了近年来报道益母草的相关文献,介绍益母草各种成分及其测定方法,以期为益母草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马钱子炮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德智 《中成药》1989,11(3):20-21
本文介绍了马钱子各种炮制方法在全国不同地区的应用情况;概述了近二十余年来对马钱子炮制工艺、炮制原理、及其制剂质最控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及其制剂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群等数据库检索并查阅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有关丹参及其制剂的原始文献数据,并对丹参及其制剂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丹参及其制剂的作用机制遍及人体各个系统,尤其在心血管系统甚多,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着丹参及其制剂的广泛应用而日趋增多,具体表现为变态反应、心血管系统以及消化系统损害等,其中变态反应发生的比例最高,但没有罕见的不良反应报告。结论丹参及其制剂的作用机制日益成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稳态而上升的趋势,这可能与进一步研究开发丹参及其制剂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述三七药材及其制剂中皂苷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10年研究文献,对三七及其制剂中皂苷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如薄层扫描法、毛细管电泳法、近红外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介绍,重点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各种方法的适应范围和方法间的差异。结果与结论:每种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和准确性、实际操作可行性以及成本各有差别,但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其专属性好、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等优势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药物含量,因此在药物含量测定中应用更为广泛,是三七及其制剂中皂苷类成分含量测定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黄原胶的性质及在制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黄原胶的性质及在制剂中应用的有关内容。方法:逋过综述黄原胶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各种条件下表現出稳定的流变学特性,展示了其在药剂领域中的应用范围。结果:黄原胶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助悬剂、增稠剂和片剂的粘合剂,可制备骨架控释制剂。结论:黄原胶作为制剂新辅料有着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对最近几年丹参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述,丹参素药理作用全面,在临床上具有疗效好,起效快,副作用少等优点,丹参素是现在比较热门的研究对象,被制为各种制剂;制剂中丹参素含量直接影响药物的药效,故对其成分含量进行分析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利培酮是新一代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小.为了便于利培酮的质量控制研究,归纳对比国家标准、美国药典、欧洲药典、英国药典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中使用色谱方法分析利培酮原料药及其制剂的测定及有关物质,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薄层色谱扫描法等.此外,重点总结了各国药典对利培酮原料药及其制剂中各种有关物质的限度规定,为利培酮有关物质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微型包囊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韻慧  许建辰  肖莉  李宁 《中草药》2005,36(3):455-458
论述了微型包囊技术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应用;讨论了各种囊材、制备工艺及其特点,并探讨了常规及特殊的应用规律,介绍了质量控制的常见方法。详细综述了近年来中药现代化研究领域微型包囊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展望了微型包囊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缓释、控释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缓/控释制剂类型及各种制剂制备技术的研究概况及展望方法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对缓/控释制剂类型及各种制剂制备技术分别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目前制备缓/控释制剂的技术日益增多,研究开发品种亦较多,但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